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王維重陽節寫詩的地方

王維重陽節寫詩的地方

發布時間:2025-08-15 03:31:49

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登的山是什麼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登的山:指的是華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回

獨在異鄉為答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文賞析: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家鄉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

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② 「九月九日重陽節」是王維的哪首詩

1. "九月九日重陽節"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的標題。
2. 該詩表達了王維在異鄉思念親人的情感,特別是在重陽佳節時倍加思念。
3. 王維通過詩中的描述,展現了他在異地為客的孤獨,以及遠方兄弟在重陽登高時因少他一人而感到的遺憾。
4. 詩中的"山東"指的是王維的故鄉,位於華山以東的地方。
5. 在古代,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詩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反映了這一風俗。
6. 茱萸是一種香草,古人認為在重陽節佩戴茱萸可以避邪驅災。
7. 王維在十七歲時創作了這首詩,當時他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
8. 王維,字摩詰,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
9.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作:"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10. 王維的詩作至今仍存有400餘首,其中《相思》《山居秋暝》等是他的代表作。
11. 王維不僅精通佛學,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在音樂上也有很高的造詣。
12. 王維與孟浩然並稱為"王孟",在盛唐詩人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在雲台山上的茱萸峰上寫的嗎

不是。抄是在長安。寫襲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謀取功名,詩人因離開家鄉,去他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大家有知道九月九重陽節。提到重陽節就不禁的想起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而相傳這首詩就是即於此峰有感而作,所以命名茱萸峰。但是其實不是,這首詩不是寫於此。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

閱讀全文

與王維重陽節寫詩的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