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子」贊揚「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釋義:孔子說:「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而喜好造反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產生了。所謂「孝」「悌」,可為「仁」的根本吧。」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釋義: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3、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釋義: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4、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釋義:孟懿問:「怎樣是孝道?」先生說:「不要違逆了。」一日樊遲為先生御車,先生告訴他說:「孟孫問我孝道,我答他不要違逆了。」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呀?」先生說:「父母生時,當以禮奉事。死了,以禮葬,以禮祭。」
5、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釋義:孟武伯問有關孝的事,孔子說:「父母只為孝子的疾病而擔心。」
6、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釋義:子游詢問孔子孝道,孔子說:「現今的孝道,只是說能夠奉養父母,(但這樣是不夠的,因為)對狗或馬也能做到飼養它們,如果對父母不誠心孝敬,那麼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