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佛人是否要很強調父母恩
下面引用幾段一位學佛多年人的教引
5隻能說佛教的世界觀和判斷標准跟世俗觀念差別很大,而且其實佛教教義是很繁瑣精密自稱體系的,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瑜伽師地論,原版或者現代解說版都行,這裡面對佛教世界觀有一整套的敘述。
在因果觀里,對父母的傷害因果很重,但是這個不在正信與否的范疇內。儒家認為孝順是天經地義,但佛教更注重出於因果的趨吉避凶。
其實你可以看一看善生子經和優婆塞戒經,那裡有提到,對於初學者,一般是要求他們孝順父母,善待妻子奴僕等等等等,但是這些被歸結為不放逸行,其實跟基本要求你守五戒十善是一樣的,如果你守五戒十善,自然而然就必須善待身邊的人,父母自然就在內了。
皈依是皈依佛法僧,簡單粗暴一點說,就是接受佛教的世界觀定義,破皈依自然鄙視正信,但是對父母的不孝是算在戒律或者因果里的。
4我的答案是不能說明。因為愛和不愛是個很自我的定義,拿出家做例子,有人出家,在他看來自己修行,是為了日後度化生生世世的父母,這是大愛啊,然而在某些人眼中不能承歡膝下就是不愛。所以你說這件事能說明什麼?連愛與不愛都是各花入各眼的判斷。
如果你想問心中愛不愛父母這件事是否是錯的,我可以告訴你,確實是錯的。但是沒必要過分苛責,因為愛與不愛其實也只是因緣的一種表象,有些人就註定了與父母無緣,你就沒必要逼他去做出你認為的愛的表現,事實上佛教也不強調我們誇大了的骨肉情分,而是說既然是父母和子女的因緣,那麼你就隨順這個因緣,做好你自己的本分和責任。所以佛教並不逼人去愛和感激,因為這種情感也是一種緣分,它只強調你的感情未必真實,它可能只是一種表象,無論表象如何,你都要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
3父母,夫妻,子女,朋友都是緣分,緣深緣淺無法控制,但你可以選擇去終止惡緣,隨順善緣,這個就是這些緣分對你的意義。
2孝與不孝,愛與不愛只是一種選擇和一種方式。
1這個問題不太了解你疑問在何處,佛法跟孝順父母並沒有直接聯系
㈡ 學佛人家庭不和睦是怎麼回事
1. 學佛人家庭不和睦,往往是因為未能真正實踐佛法智慧,缺乏應有的智慧去處理家庭關系。
2. 學佛者應當學會恆順眾生,即在家庭中也要體現這一精神,對伴侶應多些寬容和理解,避免憤怒和爭執。
3. 孝順父母,尊重和愛護雙親,是學佛者應有的行為准則。在家庭中應相互尊重,相互愛護,共同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
4. 學佛人不應懷有我慢心,不應挑剔和批評家人的不足,認為家人這不對那不對,這是錯誤的態度。
㈢ 佛法中子女對父母不好不孝順會有報應,那父母對子女不好又會有什麼
佛的廣大教義應是眾生平等,所以同樣有報;父母和子女好比是雞和蛋的關系,你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㈣ 我剛開始讀地藏經,了解到自己不孝,還有邪淫果報。雖然懺悔,但是我覺得我依然心不凈,有煩惱。
你好,我和你有很相似的經歷。
1,不再邪淫了,那就算真正控制好了。
2,導致家庭的傷害。是因為家庭成員中有失德之人,善神離去,惡神來擾。
3,嗔恨心下地獄,你如果有怨,那麼你就放不下,後果自負。
4,孝順父母的人得人天擁護。
5,永遠記住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一個是萬惡之源,一個是百善之首。
6,父母養了你,你只有欠父母的,沒有父母欠你的道理,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7,你可以仔細看看,那些邪淫,沒有自製力的人大多智力低下,就算智力本來很高,也會快速折損,因為腎水不足,腦脊液來補中,這種叫卑鄙下流。所以腦子不好使,不容易面對壓力,為人殘暴,沒有同情心,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更不會原諒別人。
8,要知道,這個世間是無常的,要所有人來呵護你這是不可能的,相反你要原諒別人,世尊怎麼做的,割利王肢解其身體,他沒有嗔恨心,成佛時第一個度的就是割利王轉世喬陳如。
9,你和你父母的因緣我不知,我本人曾經因為不孝,沒被少打,有一次差點沒讓掐死,不過後來我不但感謝父母,我念經所有功德都迴向給父母,願父母安樂。後來我的腦也不怎麼痛了,因為我懂得寬恕眾生。世界上沒有不好的人,不好的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只有自己的心在分別、妄想、執著。
10,過去心不可得,過去那檔子事早過了,你還死死不放,就不知道佛讓我們看破放下的道理。
11,你一生中恨過誰,現在不但不恨他們,而且都希望他們幸福、安樂,都希望他們究竟成佛,那就轉過來了。
12,真正困住你的是你的自私自利,你不喜歡原諒別人,你就會痛苦一輩子。
13,考研還是工作,你自己決定,但是不要問結果,你試沒試過但問耕耘過,不問收獲的人生。
14,最後,恭敬您,菩薩,你在五濁惡世仍有善根,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本來認為我也不願意原諒別人,不可能的事,結果也改變了,每次我念佛,我就回響法界一切眾生,我非常快樂。不要一次一次重復過去的記憶,別人不是佛,不小心、自私自利地傷害你一次,你就存心,自私自利地傷害自己無數次,你自己難道不比別人更加可惡嗎?自己一生也做錯事的,所以改變自己,讓自己作為一支蠟燭,照亮這無明的世界,慢慢你會發現,會有越來越多的光明亮起,你要耐心等等,你的光明越大,你照亮的世界就越美好。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