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奶奶對我很好 經常欺負我媽 奶奶對我媽很不好 其實 我媽勤奮善良 勤儉持家 孝順我的姥姥和姥爺
這是你爸的事,如果你爸很重視你媽,是不會讓你奶奶這樣欺負你媽的。
B. 勤儉持家孝順父母的主婦
提要: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家庭主婦往往比家庭主男更加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因此家庭主婦也會比男人在生活上更加節儉,而美國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就是做一個「節儉主婦」(
frugal housewife)。那麼,她們是怎樣節儉持家的呢?
一項研究報告顯示,72%的美國女性在2009年適度地減少了她們的消費,而男性減少消費的比例為62%。2009年,美國受訪者中有十分之一的男性為了省錢而不到餐館就餐,而女性的比例高達五分之一。而且48.3%的女性是因為餐館提供優惠券或是折扣券才到新餐館去就餐,男性的比例為39.8%。
從調查中可以發現,美國人在生活上為減少開支,會在一些明顯可以不必多花錢的消費領域進行節省。2009年美國民眾消費支出減少最多的領域包括酒店、酒吧、乘坐飛機、餐館、家用電器、
傢具。在這些領域民眾開支比2008年要少上一半。而在葯品、超市日常食品和汽油的消費上,民眾的支出減少比例反而不大。
民眾減少開支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背負的債務過多、工作不穩定、醫療健保費用上升和經濟狀況不好。而對於未來幾個月的生活,4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繼續在一些廉價商店購買物品以減少開支,而只有12%的人表示他們會增加開支。
節儉成為家庭主婦的美德
美國有一本書早在200年前就出版了,但至今仍是一本暢銷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節儉的美國家庭主婦》(The American frugal
housewife),書中最基本的觀點是不論貧窮還是富有,節儉生活是一種最好的美德,這種美德既是一種生活價值,也是應當一代代傳承的人生理念。經濟危機後,更多的美國人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過度的鋪張浪費不僅讓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也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承擔更高的成本。
專門介紹美國家庭主婦生活的專欄作家多列維,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了一個叫安妮的家庭主婦勤儉持家的故事。安妮一家三口人,每年的稅前收入為65000美元,這樣的收入在美國家庭中只是居於中等水平。然而安妮很會節儉過日子,每年不僅沒有欠下一屁股的債,而且生活還過的很有檔次、很有質量。
多年來,安妮的家庭財務管理就如許多會過日子的家庭主婦一樣,她所遵循的理財之道是以家庭需要為第一目標,而不是以社會的消費風潮作為生活方向。在消費上不跟風,不是什麼時髦就買什麼,比如iPhone4時下很熱門,很多人爭購,但安妮決不會也讓全家人一人一台iPhone4,只用原先的手機,雖然不時髦但也不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無窮盡地享受物質生活也不是安妮的生活哲學,過日子要按照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來規劃。下面是安妮每個月的家庭支出明細表。
C. 圍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二十字
古曰:「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尊老、敬老、助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常懷感恩之心、常念養育之恩。
「百事孝為先」,現摘錄古人「孝敬父母」格言,以饗眾網友。
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3、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北宋 蘇轍)
4、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勸報親恩篇》)
5、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勸報親恩篇》)。
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第一》)。
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清 李毓秀《弟子規》)。
8、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9、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勸報親恩篇》)。
10、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1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名賢集》)。
12、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國志·魏書》)。
13、「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意思是:「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孟子·離婁上》)。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孟子·梁惠王上》)。
15、「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意思是:「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孟子·盡心上》)。
16、「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意思是:「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孟子·離婁上》)。
1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18、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清 李毓秀《弟子規》)。
19、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清 李毓秀《弟子規》)。
20、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清 李毓秀《弟子規》)。
21、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明 《增廣賢文》)。
22、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清 《增廣賢文》)。
23、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勸報親恩篇》)。
24、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清 李毓秀《弟子規》)。
2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請 李毓秀《弟子規》)。
26、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大學》)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家語·弟子行》)。
28、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宋 林逋《省心錄》)。
2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明 《增廣賢文》)。
3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動報親恩篇》)。
31、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四言》)。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禮記》)。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論語·里仁第四》)。
34、「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論語·里仁第四》)。
3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論語·為政第二》)。
D. 很多富二代都娶長相一般勤儉持家會過日子,孝順父母的女孩不是找像劉亦菲這樣的美女。為什麼會這樣
你好!無論富有與否,不能以貌取人。相貌平平也許是你看來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個人心靈美了,外表也就美了。如果一個人心裡狠毒,無論再美都讓人害怕。過日子還得是心地善良的女人。這個永遠錯不了!記得採納!
E. 岳父仙逝,字忠仁。勤儉持家,誠信待人,一生與世與人無爭。子孫孝敬。誠求墓碑聯,含「忠、仁」兩字。
卑人不才推薦見笑了:(看是否合意)
上聯:忠厚一生嫌善少,
下聯:仁慈二字值錢多。
橫聯:誠實守信
F. 男人如果很現實,結婚都看中女人哪些條件
男人如果特別現實的話,結婚看重女人的工作收入以及家庭背景,對於外在的長相,不怎麼在意。
G. 娶老婆是找漂亮的;還是找一個相貌次點的,認識她的人都說她勤儉持家,孝順父母的
讓我來會會你這個問題。如你是一個做生意的,你請不起美女給你當公關。那麼你就找專一個很漂亮的屬美女做老婆,因為,可以省下一大筆的開支。如你是一個對家很有責任心的,很戀家的男人,請你一定要娶一個她勤儉持家,孝順父母的或是說對你很關心的,能夠幫助你來維護一個幸福的家的女人。因為,男人的奮斗中,身體很累很疲憊,需要這樣一個女人來愛你。
H. 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創業致富,勤儉持家的解釋
字面意思很明了的
就是人要懂得尊敬老人,疼愛子女,知道節約且能吃苦耐勞,頭腦靈活,可以養的起家,讓日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