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資改革後退休人員按過渡期辦法領退休金,過渡期是什麼意思
你的說法與理解都有問題。1994年建立社保個人賬戶,就開始投保繳費了。之前是沒有投保繳費的,這段國家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處理。 因此社會就出現三種人,一種是一天保也沒投過的退休人員,一種是既有投保年限還有視同年限,另一種就是完全是繳費年限。
因此就出現了,退休金不同的計算辦法:1、為老人老辦法;2、為中人過渡辦法;3、為新人新辦法。 你所說的就是2,也就是退休金計算辦法,這個辦法過渡到企業中再也沒有這種人了,這個辦法也就終止了。
❷ 2018年工資改革後退休中人如何調整退休金
調增幅度基本養老金上調基本養老金上調2005年到2007年,國家連續三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月人均養老金從714元提高到963元。
2007年,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從2008年起,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連漲3年。
勞動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將超過每人每月1200元。
2010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全國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
2011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0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全國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
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
2013年1月1日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企業退休高工、高齡人員等群體適當再提高調整水平,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有關規定予以傾斜。
2014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從1月1日起按照10%的標准上調,平均每月養老金將突破2000元。
2018年,河南、廣東、內蒙古三地相繼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加上6月份和7月份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江蘇等20多個省份確定了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2)工資改革以前退休的怎麼辦擴展閱讀:
這次調正,繼承同一採用定額調正、掛鉤調正與恰當歪斜相聯合的調正方法。
定額調正表現出社會公道,同一地域各種退休職員調整制度基本同等;掛鉤調正表現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退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職員多得養老金;恰當歪斜表現重點關心,重要是對高齡退休職員和艱難邊遠地域退休職員等群體予以照料。
文件印發後,各地域將依照國務院安排、聯合本地域現實,訂定詳細實行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放鬆構造實行,盡快把調正增長的根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職員手中。
據介紹,此次調整是國家繼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以來,繼續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進一步體現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預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❸ 企業改制工資表丟了怎麼辦退休
所謂工資檔案就是職工個人調整工資表,81-85年(85年工資改革前)調過一次版工資就不錯了權,有的根本就沒調過工資,只要調過資在單位當年的調資花名冊中肯定可以查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也留有花名冊存根,不存在工資檔案丟失問題。
❹ 中人退休前晉級退休時怎麼辦 2015年1月退休前,符合職務與職級並行科級
回復: 羅國平同志: 您好!您在人社局部門信箱上咨詢人員晉升職級後待遇的相關信訪問題已收悉,現回復如下:2015年底,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於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實施方案的相關文件,明確從2014年10月1日起,在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同時,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要繳納養老保險。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作為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在安排部署基本工資標准調整工作的同時,針對一些具體情況、具體問題也出台了相關文件。針對2014年10月1日後至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實際操作前,達到退休年齡人員退休手續辦理和退休費的核定問題,鄂人社發[2015]64號明確規定: (一)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先參加2014年10月1日在職人員工資標准調整,基本工資調整和實際增資辦法同在職人員。 (二)在國家和省做出新的規定前,對2014年10月1日至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實際操作期間退休的工作人員,暫按現行機關事業許可權辦理退休審批(備案)手續。其中基本退休費按本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標准和改革前計發退休費辦法計算。 (三)在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實際操作後,按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規定相應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並重新核定養老金。 從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您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退休前,應按在職工作人員工資標准調整並享受工資待遇,包括職級並行待遇審批,同時繳納養老保險。2015年10月退休後,在國家和省新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未出台前,基本退休費暫按本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標准和改革前計發退休費辦法計算。國家和省出台相關新的規定後,按新的規定執行。 以上回復不知您是否滿意,如您還有其它疑問可與當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養老科聯系,聯系電話:3228582。
❺ 教師工資改革離退休工資怎麼發放
教師退休工資待遇新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是用以記錄職工個人繳費基本養老保險和單位繳費部分劃入職工個人名下的帳戶,是計算參保人員退休(養老) 時基本養老金中個人帳戶養老 金的重要依據。個人帳戶儲存額間斷前後合並計算以復利計息。
繳費工資平均指數是指某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其中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每一繳費年度的繳費工資與相對應年份的職工平均工資之比的和,除以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後的數值。如果以1為參照,其數值大於1,說明職工計算繳費年限的繳費工資高於對應年限的職工平均工資,其數值1,則相反。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繳費工資平均指數與職工退休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該指標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平均水平,是計算過度性養老金的重要指標。
月薪4000元繳費10年 退休後領770元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30年教齡教師的退休待遇為檔案工資的10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辦中小學移交地方管理過程中教師待遇問題,進一步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為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現將國有企業辦中小學移交地方管理過程中有關所得稅政策通知如下:
一、對已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企業所辦中小學,其退休教師仍留在企業的,由企業按照《教師法》的有關規定,對退休教師基本養老金加統籌外項目補助低於政府辦中小學同類人員退休金標準的,其差額部分由所在企業予以計發,所需支出允許計入企業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
二、尚未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企業辦中小學,其在職教師的工資和退休教師的基本養老金加統籌外項目補助,低於政府辦中小學同類人員標準的,由企業按政府辦中小學同類人員標准計發,所需支出允許計入企業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
三、上述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執行。
❻ 社保局把機關事業的工資發少了為什麼我們是工資改革前退休的!也就是說沒有買過養老金。
社保局把機關事業的工資發少了?為什麼?我們是工資改革前退休的!也就是說沒有買過養老金。
養老金並軌後,會進行一些調整哦。
養老金「並軌」的消息一出啊,立刻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老百姓都拍手稱快,認為這保證了公平:因為從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開始繳社保了。想要終身醫療保險和養老金,所有人都需要繳納社保!
「中人」的問題主要是50-70後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多人長期不需要交納社保,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人,其中很多「中人」退休了,他們的退休金怎麼辦?
「雙軌制」的破冰,設置了十年過渡期,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而在銜接和過渡過程中。
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中人」,依照平穩過渡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期內「中人」退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具體計算標准:新辦法高於老辦法標準的,超出部分:
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
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這么說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舉個例子:
王先生為處級幹部,改革前同級別退休人員養老金為4000元/月,他在2017年退休,按照新辦法計算後他的養老金為4500元/月(含職業年金),高於老辦法的500元,按照「限高」來執行。他的退休時間為2017年,是第三年,應發超出部分的30%,也就是150元(500×30%=150),所以他的養老金就為4150元/月。
但目前大多的地方尚未出台具體的中人待遇政策,所以中人至今仍然按照過去的標准執行。關於本人基本工資、退休補貼標准等計發參數,都封定在2014年的9月。
❼ 退休教師的工資怎麼改革
關於退休教師工資改革的相關政策整理如下;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❽ 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後退休人員怎樣發放養老金
發放渠道變了,原來由單位發放,改為由社保機構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