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惠州養老金交15年能領多少
養老金交滿15年的老人,按照國家養老保險繳納方法,退休後只能領取最低的保額金額。15年社保繳費的計算公式為:每個月的養老金=基礎的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基礎的養老金是指退休時,上一年當地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再乘20%後的金額。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是指賬戶存款額,除120後的金額。參考以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演算法。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有關。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除以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退休年齡、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50 19555 17060 139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139=1000元。(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基礎養老金=25年*1%*8000元=2000元/月。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
㈡ 惠州社保1800的交滿15年可以領多少退休金
惠州養老金每月基本領多少?
養老金計算公式: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舉個例子】:小明,男,2016年滿60歲退休,退休前他剛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繳費119340元,其中個人賬戶的余額是:47736元。(此處省略計算過程一萬字...)而廣東省2016年所有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525元,他在廣東省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了60%作為繳費基數,所以他第一次領到的養老金是:
(1)月基礎養老金:(5525+5525×0.6)=2×15%=663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47736=139=343.42元
合計:663元+343.42元=1006.42元
所以,小明第一個月的養老金是1006.42元。根據2016年廣東省人均預期壽命(77歲),假設60歲的小明還能領養老金17年,領取的時長是:17×12個月=204個月。
㈢ 惠州養老金交15年能領多少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因此,根據該規定,只能得出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每月可領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每月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工年限×1%,其中本人指數和纖廳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假設某人從2002年開始在上海工作並繳納社保,到正好60歲退休,前一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6504元,這15年中,平均工資是5000元。上海養老保險個人繳納比例為8%,那麼這15年裡,這個人的養老金賬戶儲蓄額就是5000×8%×12×15=72000元。
而根據北京的規定,到60歲退休是按照139個計發月數來算。所以,個人賬豎信戶養老金=72000/139=518元。與個人賬戶養老喚隱金相比,基礎賬戶養老金要知道月平均工資,如果按5000計算,則基礎賬戶養老金=(6504+5000)/2×15×1%=863元。所以養老金=518+863=13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