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延遲退休年齡結辯反方

延遲退休年齡結辯反方

發布時間:2023-08-08 03:22:07

㈠ 延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

一、

延長退休年齡有什麼利弊

一般來說,在勞動力供給整體不足的情況下,延長退休年齡對於改善勞動力供給,緩解社會養老負擔是有意義的。但是,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一把「雙刃劍」。有許多人擔心,這一政策的推出,會影響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事實上,部分國家在推行延長退休年齡的過程中,選擇彈性退休模式,也有增強政策靈活性,減輕社會震盪的考量。延長退休年齡有什麼利弊?找法網小編為你介紹。推遲退休年齡的政...

二、

延遲退休年齡的利弊有哪些

延遲退休年齡這個話題這幾年一直被提起,這項政策的改革是依據我們現有的生產發展狀況而制定的,所以肯定是利大於弊的。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延遲退休年齡的利處和弊端到底有哪些呢?下面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一下。一、延遲退休年齡的利處有哪些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延遲退休是一個時代的趨勢。首先從全球來看,我國的退休年齡是比較低的,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體...

㈡ 反對延遲退休的有哪些人反對延遲的根本原因大概有4個,你知道嗎

反對延遲退休的人基本都是企業職工,生產一線的職工,還有自己繳納社保的人員,反對的4個原因是,第一是身體越來越差,第二是年輕人就業受限,第三是退休以後找找工作太難了,第四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可能拿不回自己所繳納的養老金了。

之所以反對延遲退休,不僅是企業員工生活質量會下降,還要多交那幾年社保金,而且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企業也要多繳納幾年養老保險,加上年紀大的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已經很小了,效益降低對於企業來說也是非常致命的。

㈢ 談談你對國家提出延長退休年齡的看法

實施延遲退休制度的國家已不是一個倆個,他們的依據就是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老齡化人群的加大,國家財政壓力遞增,這樣的理據應該接底氣,道理上也說猜戚的通,既考慮的國家也考慮了個人,而且都是大家開看到的真實情況。可是持不同意見的個人也不在少數,他們的理由也充分真實,我們作為普通民眾,只能談一下個人看法或建議,如果國家財政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我們還是維持現狀,如果經濟實力不允許 ,那就最好就像中央社保部門領穗飢陵導所說的,根據我國國情實際情況,實行小步慢肢襲走,循序漸進的政策逐步實現,這樣個人國家都照顧一下,豈不更好。我們做為個人在個人和國家利益上,能做到兼顧雙方,是容易接受的最佳選擇。

另外,365行,每一行的工作性質不同,崗位體力消耗,對人體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那麼在退休年齡安排上是否也應該考慮到呢?有些重體力勞動的崗位,可能年過半百就會吃力,但有些對體力要求不高的崗位,可能到了80歲仍然可以勝任。

延遲退休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復雜問題,年齡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但並非唯一的核心因素,它還需要考慮綜合因素。

㈣ 你是贊成還是反對延遲退休這一說法呢為什麼

我是比較反對延遲退休這么一說法,主要是因為考慮到當代的一些老年人長時間的從事在工作崗位當中,從而就會導致年輕人失去了就業機會。當代的一些年輕人,在就業的過程中,都必須要等到老年人退休了以後才有上任的機會。如果老年人延遲退休,年輕人在工作當中就需要晚幾年才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不公平的。老年人在老年退休以後可以享受生活,畢竟大多數的老年人操勞了一輩子,辛辛苦苦的一直在工作上打拚,到了退休的年齡就應該及時的退休。和子女在一起享受一下天倫之樂,這才是老年人應該做的事情。

有一些老年人在退休了以後,因為考慮到當代年輕人的經濟壓力比較大,會選擇幫助年輕人在家裡面一起帶帶孩子。畢竟對於老年人而言,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幸福的事情,畢竟大多數的老年人都特別的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和小孩子待在一起,才能讓老年人真正的體會到老年時光的快樂。

㈤ 贊不贊成推遲退休年齡正反方辯論

暫時沒有修改退休年齡的具體政策,人社部的方案遲遲不公開。
或許2017年下半年公開徵求意見並修改、正式發布,2022年之後實施。

反對一步到位、反對一刀切。
建議1:
2022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歲。
2022年 原50歲 原55歲
2026年 51歲
2030年 52歲 56歲
2034年 53歲
2038年 54歲 57歲
2042年 55歲
2046年 56歲 58歲
2050年 57歲
2054年 58歲 59歲
2058年 59歲
2062年 60歲 60歲
到2062年統一60歲退休,再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調整退休年齡。
比如,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財政稅收和國企盈利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等,提高社保實力。

建議2:建立靈活(彈性)退休制度。參考2006年的《公務員法》第88條,把它推廣到全民。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建議3:把五花八門的養老保險種類(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軍人養老保險等)統一為「公民養老保險」,所有公民,待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並有保底和封頂,
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於5000元(國家主席退休也不可高於這個上限)。

㈥ 辯論賽: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的影響

近來,社會對延遲退休年齡議論頗多,擔心延遲退休政策極大地影響就業。「老年人不退,不騰崗位,年輕人怎麼就業呢?」然而,只要認真研究分析延遲退休的制度設計,就能發現它對就業的影響沒人們想像中那麼大。
從節奏上看,延遲退休將實行「小步慢走」而非「一步到位」,每年只延遲幾個月叢肢,影響人數非常有限,不會對勞動力需求產生大的沖擊,因此,對就業的總體影響小且緩和。
更何況,延遲退休並非所有群體同步推行,而是從目前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開始逐步實施。這一政策的推出時機,實際上充分考慮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變化的狀況。從2012年開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逐步減少,2030年之後,減少幅度還將進一步加大。從2011年高峰期的9億多,減少到2050年的7億左右,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趨勢,顯然會和延遲退休對就業的影響,產生對沖效應。
實際上,勞動力市場的新陳代謝,遠不是「老的滲帶世不退休,年輕的別想進」。即使不實行延遲退休,有些行業、一些單位因為缺工,本來就有相當部分勞動者退而不休。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0—64歲的城鎮男性勞動者還在工作的有近1/3,且從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呈提高趨勢。因此,從總量上看,即使延遲退休導致老年勞動力留在市場中,並不一定就會減少年輕人進入。
老年勞動力和青年勞動力並非完全的替代關系,還存在互補關系。一些舊有的工作,年輕人未必「看得上」,同時也可能是「做不了」。這些領域的老年人退休了,不但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沒人做,甚至也會導致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性短缺,使得一些工作沒有足夠的人能做。比如,我國健康醫療產業發展迅速,卻嚴重缺少醫生,缺少護理人員;還有一些工作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去做,比如養老服務業。可見,延退佔用的就業崗位,和青年的就業願景重合度不一定很高。隨著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許多適合青年進入的新行業或職業。在這個意義上講,青年的就業機會,主要還是決定於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以及青年群體的就業方向與能力。
隨著受教育年限的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實際上被隱性地縮短了,這將導致社會總體勞動力資源減少更多。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是維持「人口紅利」的一種方式。在產業結構提升、勞動條件改善的情況下,老年勞動者可勝任的工作崗位其實變多了,如果未老先退、能幹先休,這是對社會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對於勞動者而言,按照養老保險多繳多得的機制,退休金收入也不會有大的影響。
我們也應該看到,延遲退休對大齡勞動者特別是技能單一的大齡女性勞動者就業,有一定影響。行橡為此,我們需要開發更多的適合崗位,採取有針對性的就業扶持政策支持這些勞動者就業,同時加強對大齡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只有配套政策措施更完備,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積極效益才能更好地釋放出來。

㈦ 延遲退休年齡的好處和壞處

法律分析:
一、延遲退休年齡的好處
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推遲退休是大勢所趨。首先,從全球來看,中國的退休年齡相對較低。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推遲退休年齡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的老齡化情況嚴重,在現有的退休制度下,國家養老保險基金不允許其公民提前退休,因此推遲退休年齡是一條必然之路。
2.從養老社會保障體系的角度來看,「延遲退休」是為了緩解養老「白色浪潮」的壓力。由於年紀輕輕就退休了,相當一部分員工進入了領取養老金的行列,這縮短了養老金的支付期限,增加了養老金的支付期限,從而給養老基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如果中國的退休年齡延長一年,養老整體基金將增加40億元,減少支出160億元,減少基金缺口200億元。也就是說,延長退休年齡可以有效解決日益緊張的養老基金支付壓力。
3.這有利於提高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在養老,目前的保險制度下,由於工作經驗短,養老婦女從養老保險制度中獲得的日常收入低於男子。然而,由於女性雇員通常比男性雇員壽命長,女性在退休後從該系統領取養老金卡的時間比男性長得多。從整個,的生命周期來看,女性從養老保險系統獲得的養老金總量將遠遠大於男性。
4.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是可能的,因為有些崗位,比如高級工程師、高級管理人員、醫生等。在這個年齡(大約60歲)最能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5.人的平均壽命的延長,也需要退休年齡的相應調整。
6.它滿足了少數人的需求,如公務員、在職機構人員等。畢竟這些人工作穩定,收入豐厚,一旦退休,收入就會遠遠達不到。
二、延遲退休年齡的壞處
1.社保基金缺口問題不能以犧牲老百姓,的諸多利益為基礎,而應該找到直接原因。國家該交的時候,就該交。畢竟你之前交過利稅。
2.社保基數計算有問題,資金不足會導致以後養老金的收繳不平衡。
3.多付出多得到的原則沒有體現出來。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少,生活也不會每三年增加一年。
4.壽命延長沒有科學依據。與新中國成立時(當時科學和各種條件落後)相比,我國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有所增加,但不可能同時增加,而且生命是有限度的。
5.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更加嚴重。年輕人現在找工作壓力很大。如果老年人不離開,年輕人的機會就會減少。
6.老年人更難就業。他們需要體力沒有體力,智力反應慢。除了坐在辦公室里拿著筆寫字,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工作幾乎沒有了,被裁是必然的。
7.社會問題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他們游手好閑,容易惹麻煩。一顆不安的心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關繫到全體公民利益,要小步慢走,穩妥推進,避免造成新的社會矛盾。
一是針對不同行業、工種實施差別化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一些工種,比如說重體力勞動者,如煤炭工人,如果非要延遲到60歲以上退休,並不現實。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各個工種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意願,比如說醫生和教師等群體可能更傾向於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考慮實行有彈性的退休制度。即設定一個退休年齡區間段,當員工到達退休年齡的最低限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這個年齡之後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辦理退休手續,到達退休年齡的最高限時,則必須辦理退休手續。實行有彈性的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給予職工更大的自主權,體現人文關懷;另一方面使一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員可以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余熱,避免人力資源浪費。
三是領取養老金可「早減晚增」。不少專家表示,不一定非要強制某一年齡才能退休,但在養老金的領取上可以「早減晚增」,也就是早退休的人領取比例低一些,晚退休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養老金領取,這是對於堅持工作的人的一種激勵。

㈧ 「延遲退休」爭議太大,改成「工齡退休」是否合理

按照工齡選擇退休,這樣的建議合情合理嗎?我認為綜合當前的種種情況看,可實現性並不強。

第一,靈活就業人員的工齡不好統計

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由此引發的最直接結果,就是養老保險的繳納連續性不強。有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按照較高基數繳納五險一金,沒有錢的時候就不繳納,總的來看靈活就業人員的工齡十分不好統計。所以工齡退休的適用對象,很多時候都是企業職工,但很明顯只陵含讓企業職工按照工齡退休的話,很容易引起靈活就業人員的不滿。所以在沒有制定出其它方案,也沒有設立過渡期的情況下,直接按照工齡退休的施行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會打破現有的秩序

如果突然按照工齡退休的話,必然會打型戚破現有的社會秩序,在現實生活中,既存在那些開始工作時間比較晚,也存在那些開始工作時間比較早的人。對於前者來說,可能明年就到了退休年齡,但只有20年的工齡,突然按照工齡退休他們可能10年後才能退休。試想一下如果是女幹部的話,再工作10年自己也65歲了,整個人的工作壓力不容小覷。對於後者而言,如果是18歲參加工作後就一直繳納養老保險,期間沒有中斷過,最早48歲就能退休。如果是男性的話,比按照年齡退休提早了整整12年,萬一這類人比較多的話,必然會給我國的社保基金帶來不小的負擔。

第三,不利於養老保險基金的平穩運行

據相關部門的統尺租笑計看,未來5-10年內,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退休高峰期,如果突然按照工齡施行退休,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很難平穩運行。就算人們繳納養老保險的熱情很高漲,用不了多久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也會出現空缺,屆時很多退休人員,可能都無法再按時領取養老金。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必然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延遲退休年齡結辯反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老師沒有編制退休金多少 瀏覽:139
駕駛證換證體檢色卡怎麼辦理 瀏覽:951
辦理老年長壽卡需要多少錢 瀏覽:97
孩子不孝順父母 瀏覽:110
私企董事長的退休年齡 瀏覽:798
想開車出去玩如何跟父母說 瀏覽:600
重慶超齡養老保險 瀏覽:418
一個男孩什麼都聽父母 瀏覽:343
絕經早的人容易老年痴呆嗎 瀏覽:944
金瓜長壽酒50度多少錢一瓶 瀏覽:259
與父母產生隔閡你會怎麼辦 瀏覽:554
眉山市年審駕照在哪裡體檢 瀏覽:81
退休後還能讓公司補繳社保嗎 瀏覽:538
農村死亡人員後養老保險 瀏覽:293
少先隊敬老院做好事 瀏覽:342
上海駕駛證年審體檢在哪裡 瀏覽:645
江西養老機構有多少所 瀏覽:240
養老院安全用電的管理制度 瀏覽:467
桐城市多少歲老人免交醫療保險 瀏覽:888
巴馬長壽村水怎麼樣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