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按最低標准交滿15年社保,每個月可以享受多少退休金
要根據情況而定。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交滿15年社保退休能領多少錢的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根據規定,「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每個單位是不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間,即以計算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至300%為基數繳費,主要是考慮收入水平的差異,收入高繳費差含指數就高,但不超過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虛正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養老金在哪裡領取
4種不同情況養老保險領取地(累計交滿15年):
(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2)不在戶籍地的,在累計繳費滿10年的地區領取。
(3)不在戶籍地,且繳費不滿10年的,轉回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4)不在戶籍地,且在多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歸集戶籍地按規定領取。
社會保險是國家制定的保障民生的措施,很多人覺得每月還要從工資中扣除部分來繳納保險很不值得,其實不是這樣的。先不說,每月繳納的金額並不多,而且養老金的發放標准也是逐年升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種「不虧的買賣」。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清碰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⑵ 社保15年後每月拿多少交滿15年社保退休能拿多少錢一月
社保繳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的養老金在150~3000左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養老金低於1000元,很難滿足基本生活。同樣交15年的社保,為什麼每月養老金的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一、社保繳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我國社保繳費方式有2種:一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二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方式不同,繳費金額不同,退休後的養老金也略有差異。繳費標准越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越高。
(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1.繳費群體: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按月繳費握散。
2.繳費標准:企業職工以個人年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8%;靈活就業人員以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作為繳費依據,按照60%~300%進行選檔繳費,繳費比例為20%。
案例1:A按照60%標准繳費,繳費年限15年,平均繳費基數為2400元。60歲退休,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6000元。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1.A的個人賬戶養老金:2400*8%*12*15/139=249元。
2.A的基礎養老金:6000*(1+0.6)/2*15%=720元。
3.A的基本養老金:249+720=969元。
案例2:B按照100%標准繳費,繳費年限15年,平均繳費基數為4000元。60歲退休,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6000元。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4.B的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8%*12*15/139=414元。
5.B的基礎養老金:6000*(1+1)/2*15%=900元。
段態氏6.B的基本養老金:414+900=1314元。
案例3:C按照300%標准繳費,繳費年限15年,平均繳費基數為12000元。60歲退休,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6000元。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7.C的個人賬戶養老金:12000*8%*12*15/139=1243元。
8.C的基礎養老金:6000*(1+3)/2*15%=1800元。
9.C的基本養老金:1243+1800=3043元。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1.繳費群體:城市和鄉村裡的居民,以無固定職業人員為主,按年繳費。
2.繳費標准:城鄉居民按照當地法定的標准,進行選檔繳費。一般最低檔為100元,最高檔為2000元。有些地區最低高檔可以達到5300元(比如上海),甚至12000元(比如青島)。
3.基礎養老金標准:各省基礎養老金標准,略有差異。其中:上海市最高,1200元;北京緊隨其後,850元。對於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的職工來說,基礎養老金標准越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越高。
案例4:D職工按最低檔100元繳納養老保險,補貼標准為50元,繳費年限為15年。
D職工的個人賬戶養老金:(100+50)*15/139=16元。
1.如果在上海退休,D職工的基本養老金:1200+16=1216元。
2.如果在江蘇退休,D職工的基本養老金:173+16=189元。
案例5:E職工按最低檔2000元繳納養老保險,補貼標准為200元,繳費年限為15年。
E職工的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200)*15/139=237元。
1.如果在上海退休,E職工的基本養老金:1200+237=1437元。
2.如果在江蘇退休,E職工的基本養老金:173+237=410元。
二、社保繳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的養老金,夠生活費嗎?
2021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71元。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566元(摺合每月1214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464元(摺合每月622元)。
相對來說,要想滿足基本生活水平,城鎮居民至少要1000元以上;農村居民至少要500元以上。
寫在最後:
1.社保繳滿15年,是退休的最低門檻。如果你繳納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15年,退休後的養老金大概在800~1500左右;如果你繳納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15年,退休後的養老金大概在150~1300元左右。
2.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繳費年限15年,退休後領閉襪到的養老金只是一個最低標准。如果有餘力,建議大家在繳滿15年以後,繼續繳納。因為養老金是繳得多,領得多;繳得長,領得多。
⑶ 2021年15年社保退休領多少退休金
目前員工的養老保險至少要交滿15年才能退休,那麼按照最低繳費年限交滿15年能拿到多少錢呢?
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計算公態並式
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全省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由當地省人社廳或自治區人社廳每年公布,年份不同。比如湖南去年的平均工資是5977元,上海去年是11396元。
我的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在職平均工資繳費指數。貢獻指數和個人過去的貢獻等級有關,每年都是60%,所以15年平均貢獻指數也是0.6。如果9年60%,5年100%,則15年平均貢獻指數為(0.69 15)15=0.69。
月付款:60歲退休後139個月,55歲退休後170個月,50歲退休後195個月。個人賬戶余額按月支付。
以上海為例:個人每年按照最低檔次繳費,繳費指數為0.6。目前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10.5萬元,今年在崗平均工資11396元。繳費年限15年,男性養老金60周歲:
基礎養老金:(11396 11396繳費指數0.6)215年 1%=1367.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5000個人賬戶月繳費139=755.3元。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按最低檔次計算,60歲時每月退休待遇為2122.8元/月。
個人賬戶余額=個人繳費基數8%12月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每年都有利息。另外,如果知道當地退休當年職工平均工資和平均繳費檔次,就可以准確計算退休待遇。
⑷ 交15年社保最低退休工資
一、繳15年最低退休工資是多少
繳15年社保,最低退休工資,即養老金可以領取多少,比如繳費基數3368元,交15年退休金1023左右。具體還要根據參保人實際繳費金額等因素來看。
一般來說,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參保人將自己的實際繳費金額、繳費年限等數據代入計算即可。
二、怎樣才能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主要分為兩種:公務員提前退休和企業職工提前退休:
公務員提前退休,根據相關法規,公務員符合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就可以提前退休:
1、公務員的工作年限達到30年,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了,在退休之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2、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但是呢,自己的工作年限滿20年,也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三、企業職工提前退休,企業職工也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特殊工種
重要的條件就是工種特殊,一般為井下、高空、高溫等工作,比如,煤礦工人,鍋爐工,熱煅工等都是特殊工種的范圍。除了要符合工種條件,還有年齡條件,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病退,申請病退需要年齡條件,而且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經過指定醫院的證明,得到相關部門確認後,可以辦理提前退休的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⑸ 最低檔社保交15年,退休能拿多少
最低檔社保交15年,退休能拿多少,需要根據具體工資基數來判斷。
社保公司和個人承擔的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16%,個人8%;
2、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
3、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繳;
4、失業保險:單位0.8%,個人(城鎮戶籍)0.2%,個人(農村戶籍)不繳;
5、工傷保險:單位0.2%-1.9%,個人不繳。
職工在確定繳費基數時,有以下幾點: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以及相關的收入情況,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干,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
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社保的交納范圍以及有關方式,涉及到職工的養老保險等社保費用,是需要由用人單位與員工共同承擔的,具體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規定來為員工交納相關保險,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⑹ 養老保險繳費15年,選擇最低檔次,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該怎麼計算
參加養老保險,人們想知道養老保險按照最低標准支付15年,退休後養老金能拿到多少錢?可以有一百萬元嗎?有人說,養老金待遇不高,指望100萬是痴人說夢。說實話,普通人是有可能賺到一百萬的。我希望大家知道,我們領取的養老金的多少,確實與我們的繳費有關。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在一些地方,過去的支付基數可能低於60%。因此,平均繳費指數可能會低於0.6。年度退休人員的社會平均工資,過去是城鎮非私營單位的標准,現在正逐步轉變為城鎮就業人員的全口徑社會工資。2020年,遼寧的養老金基數為6057元(沈陽為7195元,大連為7679元)。山東省為6573元,河北省為6291元,江蘇省為7602元,廣東省為7860元,北京市為99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