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家說要記得行善.但是中國自古以孝為先,無後為不孝.出家人看破紅塵,六根清凈.
出家並非無情拋棄了父母,而是看破世間萬物本無常,因而誓願斬斷一切情慾從而了悟真理。
百善孝為先,這是諸佛所教!也是人倫綱常所不可或缺之德行。
出家了,並沒有忘卻父母情,而是以大行去回報父母之恩;何為大行?
1.修諸功德,迴向父母
2.時刻不忘父母恩,並將天下一切男女視為父母尊長;同體大悲。如此現世父母必獲無量福德。
3.出家人了悟佛理,不少得道者雖超脫世間然不忘父母恩,對父母行跪拜大禮以叩謝重恩
4.佛陀留有經典《父母恩重難報經》其間詳述父母十大恩難報,難報也得報;釋迦牟尼佛曾了悟佛道,成就正果,然聞父母辭世消息,亦是悲慟不已,並親自為父抬棺以表孝道。對父母亦以佛法超渡;值得一提的是,其母逝後,世尊尚赴天宮為母說法,堪為世人表孝之楷模。
因而,出家並非無情拋棄了父母,雖則舍棄了只拘束於形體執著的小愛,但以培積福德的大愛去回報父母,讓父母罪業消除,身心安康,臨終亦可超生善道;勤心修道者,功德皆迴向了父母,父母的福報是非常大的,此外還能先亡得度,眷屬安康。這是世間凡夫所不能理解與看到的。 與某些在家者不懂得行善積德,成天只知鉤心斗角、玩弄心機,如此輩者,縱使時刻能滿足父母的物慾需求,然這不是真孝,因為一旦父母去世,在世間若無行善積德,必墮地獄或惡道受盡苦痛,在世的兒女看得到這些嗎?這時候所謂的孝心去了哪裡?這些都是凡夫所難以理解的啊。唉!
② 為何孝順父母,才配享天降福報
先賢古聖曾教導我們,父母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福田。行孝道就是在種福田。
人生在世,一切的福德與善因的初始,便是孝道。如果我們拜佛供養佛菩薩是為了通過虔心瞻仰佛菩薩的廣大行願而祈福自身積累功德,積蓄福德。那麼前提我們先要學會恭敬孝順的對待自己的父母,虔心的供養與呵護他們。
佛經中有過記載,佛陀在世時曾遇到災年,無數百姓都死於飢餓,佛陀也瘦骨嶙峋托著飯缽連著三天討不到飯食,飢餓難耐。
此時,一位向佛陀請教問題的出家人見此情景尤為心酸。覺得佛陀乃無上福田,理應受到眾生所供養與擁護,怎可受如此磨難,於是將自己僅有的衣物與飯缽賣掉,換來一點點飯食想要供養佛陀。
但是佛陀知道後,並沒有接受他的供養,因為他的父母還在飽受飢餓的折磨。佛陀說:「衣衫乃諸佛之壯相,因緣極恩,極重,極尊。你竟拿去變賣換一口飯食。此等的供養只有你的父母才能消受,而我也沒有這樣的福報。
索達吉堪布曾說過:「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須彌。我們不要指使父母為自己做事。父母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如果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報應。」
父母是我們此生最大的菩薩,也是與我們緣分最深恩德最重的人。如若連至親都不在乎,不供養甚至惡言相待的話,還有何面目求佛相佑,談什麼福報與功德。
所以要想求佛護佑,渴望福報相隨,首先應該恭敬,供養你生命中最大的菩薩。百善孝為先,只有孝順父母,方可積累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③ 佛說:不孝順父母會怎樣
第一、佛陀告訴你: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資財、辦事、長壽、個子高、健康、人緣、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報),要從孝順供養父母里修。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第二、佛理告訴你:
工作不順、姻緣不順、資財不順、辦事不順、抑鬱多病不好, 因為我有這些方面的惡業。
惡業,就是傷害眾生
傷害眾生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輕賤。
我一定是先輕賤眾生, 然後才去傷害眾生。
所以要止一切惡,改一切命,就是治我這個輕賤病
要治這個輕賤病,就要恭敬、孝順眾生——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輕賤,我還有哪一個眾生不輕賤?
如果我連父母師長都不恭敬孝順,我可能孝順哪一個眾生?
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從孝順父母師長開始。
改得了抵觸頂撞父母師長,就改得了一切命。
第三、道家告訴你:
父母、長輩、上司是什麼呢?
父母生我,所以是生助我;
長輩、上司,長生幼,也是生助我;
不孝順父母師長,抵觸頂撞父母師長,沒有父母師長生助你,自己無法強大,所以要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欺辱——連你的孩子都會辱你,讓你憂愁煩惱。.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觀察一下——
孝順父母的人,他絕對不會被戀人、對象、上司輕賤玩弄侮辱,
因為他受父母師長生助強大,無人敢輕,無人敢辱。
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恭敬父母師長,恭敬這個世界,他的個子一定很高——大家可以去觀察是不是這么回事。
佛說:
「我以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成為三界特尊,都是因為這個福德。
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如果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修世間法(工作、姻緣、考試、財富、美貌、尊貴)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用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凡人有兩種方法積大福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種是供養父母,一種是供養幫助大家的人。
讓父母憂愁苦惱,自己會多病,而供養父母則有少病的福報。
對父母沒有愛敬心,會長得醜陋,反之會有端正美貌的福報。
對父母和賢聖無心奉侍,自己會常受輕賤下看(地位、職位、個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師長,會得到大威勢(現代就是做大官)。
布施三種人,福報是無盡的,這三種人就是父母、病人、佛。
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因為我孝順父母。而想去阿彌陀佛世界的人,必須做到孝順供養父母師長。
少許供養父母,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的,而少許抵觸頂撞父母,困苦也無量。
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惡就是不孝。
供養父母師長和三寶,雖然在生死輪回中,但是不壞善根。
從地面上積珍寶積到二十八天那麼高,用這個布施別人,也不如供養父母。
一個人供養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萬億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順用一丁點小東西供養父母的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抵觸頂撞父母,他會立刻墮落三惡道(生活中各種不順)」。
④ 佛陀在那部經里講過自己是如何盡孝的嗎不是地藏經,父母恩難報經這種
《長阿含經》卷11:「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CBETA, T01, no. 1, p. 71, c8-12)
《增壹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 20〉:「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雲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601, a11-19)
《賢愚經》卷1〈須闍提品 7〉:「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CBETA, T04, no. 202, p. 356, a27-b3)
《優婆塞戒經》卷2〈義菩薩心堅固品 9〉:「善男子!我於往昔為四事故,舍棄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CBETA, T24, no. 1488, p. 1041, c7-10)
《優婆塞戒經》卷6〈五戒品 22〉:「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須。」(CBETA, T24, no. 1488, p. 1065, a6-9)
《增壹阿含經》卷50〈大愛道般涅盤品 52〉:「爾時,世尊告阿難、難陀、羅雲:「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從三十三天上,譬如力士屈伸臂頃來至毘舍離,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其中漏盡比丘皆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盡有欲比丘,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漏盡者,亦不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
爾時,梵天王遙知如來心中所念,將諸梵天從梵天上沒,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毘沙門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將閱叉、鬼神,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提地賴吒天王將諸干沓和,從東方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勒叉天王將諸無數拘盤荼,從南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波叉天王將諸龍神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各各知如來心中所念,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佛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世尊皆自供養虵旬舍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以此方便,知如來應自供養,非天、龍、鬼神所及也。」」(CBETA, T02, no. 125, p. 822, c17-p. 823, a1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報恩品 2〉:「佛告五百長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庄嚴床卧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葯,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⑤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里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恆時供養,讓父母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在多部經典中宣說了子女孝順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間和出世間的恩德有四種:第一種就是父母恩。
2.母親對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完。媽媽思念孩子,沒有什麼比得上。從懷孕開始十個月,行住坐卧受苦惱卻不能說出來。想要吃什麼穿什麼,雖然得到了也不歡喜,擔憂的心沒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著好好生下這個孩子。當遇到產難時,就像百千把刀來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歡歡喜喜,寶寶一聲哭啼,十個月受的苦,媽媽都忘光了,就像聽到美妙的音樂一樣快樂。寶寶睡在媽媽的肚子里,由媽媽的甘露泉喂養,這個恩德,就算高山也比這低,就算大海也比這淺。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如果用一劫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誰最富有,誰最貧窮?家裡有媽媽在,這叫做富。媽媽不在,叫做窮。媽媽在的時候,叫做日中,媽媽不在了,叫做日落。媽媽在時,叫做月明,媽媽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4.有福的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庄嚴床卧具,以百葯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這樣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5.佛說:從地上積累珍寶,積累到二十八天,拿這么多珍寶去布施別人,不如供養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7.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母親放在右肩上,這樣千萬年,衣被飲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屎尿,也報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養父母師長,這是「失意罪」。
10.修世間法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11.我曾經因為四件事情舍棄我的生命,一是,為破眾生各種煩惱。二是,為了讓眾生平安快樂。三是,為了除掉自己貪著自己的身體。四是,為了報答父母生我養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贊嘆孝順父母,我在無量劫中經常贊嘆的。
13.如果人少許供養父母,這樣獲得的福德無量,而少許不順父母,罪也無量。
14.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16.用飯食供養賢聖,這不如孝順侍奉父母親。
17.我世世都奉持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後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18.世上的父母應該極親極愛的,可是眾生輕慢父母不尊重;我現在為了摧伏這種我慢,所以為此出家救護。
19.菩薩世世都用時令鮮果供養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薩世世都這樣對父母——如果父母睡著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聽的聲音。如果有好吃的,不會獨吃,總是先給父母吃。
20.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
21.眾罪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順父母,自己的東西都拿給妻子兒女,或者把父母的東西,自私給妻子兒女。父母好話,自己不肯聽從,甚至為護老婆而罵父母,這種人叫做「世間最大劫賊」。
23.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將墮落三惡道。
24.想往生西方凈土,要修三種福。第一種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
25.得到大財物,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法師。
26.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27.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28.佛告訴迦葉長老說,眾生惱亂父母,讓父母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報。對父母沒有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
29.佛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我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捨身肉濟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這個孝順供養父母的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為孝順父母的福報。
30.如果讓父母生氣,子女會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牴觸頂撞父母,沖父母發脾氣,很快就會有不順。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布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迴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⑥ 為什麼'孝順的人'都會「發財致富」!我來告訴你!
改命,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
佛說:什麼是戒,孝順父母就是戒,如果沒有佛,就把父母當做佛來侍奉,你一念孝順,供養一次父母一丁點東西,這樣的福德就超過你供養一百位高僧百千萬億年。
這是真實的話,並不是比喻。孝順供養父母,這個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福德。孝順供養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一年不抵觸頂撞父母,能滅盡三十年戾氣,之後你缺少的,一齊到來,不順的,都自動順遂。你就算拿一個月孝順供養父母,讓父母高高興興,你手頭上的這件煩惱事都會自動化解的。
如果要積累大福德,積累現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順利好姻緣,工作順利,資財積聚,重要考試發揮出色,各種申請不被拒,乃至現實生活一切福德順意),只要不抵觸頂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對父母,和父母說話柔聲軟語快快樂樂,這些基本的東西要擁有是沒有阻礙的,鬼神看你孝順父母,他非常尊敬你,絲毫不敢障礙你,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卻不知道,太可惜了。
如果想要仕途順意,通常是從小就不抵觸父母的人。因為他從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氣生助,非常強大,別人比不過。還有就是注意不要說中國古代聖賢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壞話,一說就完蛋,別想升遷,除非大懺大悔。
畢恭畢敬的對父母,讓父母高興喜悅,有一點好東西,都要拿來供養父母。 畢恭畢敬對父母,這是增長官祿最快的,沒有比這更快的,你尊長,那自然你也要成為長,受人尊;供養父母,則是增長資財最快的。
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不管一個人怎樣說自己的心地孝順,一個人不供養父母,他這個窮字非常大的寫在臉上。所以,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一念孝順,一念孝順之後還有一句是:些許微物供養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順,念完就沒有供養的下文啊。平時多少都要拿出財物供養父母,不要抱那麼緊,不要找借口說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錢,你這個樣子,以後你老了,你孩子一樣不會供養你,連借口都和你一樣,這叫:父形子肖。改命,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為積福沒有損福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看吧~ 原文出處:medi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