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子為國犧牲父母享受撫恤金多少
法律分析:、國家建立烈士褒揚金制度。烈士褒揚金標准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戰時,參戰犧牲的烈士褒揚金標准可以適當提高。烈士褒揚金由頒發烈士證書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烈士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2、烈士遺屬除享受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烈士褒揚金外,屬於《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及相關規定適用范圍的,還享受因公犧牲一次性撫恤金;屬於《工傷保險條例》以及相關規定適用范圍的,還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以及相當於烈士本人40個月工資的烈士遺屬特別補助金。不屬於前款規定范圍的烈士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一次性撫恤金,標准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個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排職少尉軍官工資。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二)烈士的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三)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符合前款規定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憑證領取定期撫恤金。4、烈士生前的配偶再婚後繼續贍養烈士父母,繼續撫養烈士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的,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參照烈士遺屬定期撫恤金的標准給予補助。5、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烈士遺屬承租廉租住房、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優先、優惠照顧。家住農村的烈士遺屬住房有困難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幫助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貳』 我兒子今年在部隊因公犧牲家屬還能有補貼嗎
首先對此事表示哀悼。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因公犧牲,40個月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於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准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
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在應當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下列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一)獲得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5%;
(二)獲得軍隊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0%;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25%;
(四)立二等功的,增發15%;
(五)立三等功的,增發5%。
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其中最高等級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第十五條規定: 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發給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或者殘疾無生活費來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
對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
因公犧牲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准為:城鎮籍每年6180元,農村籍每年3960元。
在次表示哀悼。
『叄』 兒子因工傷死亡死亡賠償金父母應得多少
【法律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如何計算】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企業需要向員工家屬提供三個方面的賠償,即: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如何計算?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統籌地區也叫統籌單位,原則上確定地級以上行政區(包括地、市、州、盟)為統籌單位。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就是工傷(亡)發生地點所在的市,公布的上一年在崗職工工資。
所有單位和職工都要按照屬地原則,執行統一政策,實行統一籌集、管理和使用。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如何計算?
職工因工死亡,使得由其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喪失了生活來源,基本生活難以維系,造成這種狀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工傷事故,因此其直系親屬應當受到賠償。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39條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1)、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參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是指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2)、配偶 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40%。
配偶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是: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並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工傷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其計算公式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
例如:張某生前為某化工廠職工,他的妻子程某在他出事前不久因車禍,造成雙腿殘疾,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雖然年齡不足55周歲,但仍有資格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張某生前月工資為2000元,程某可獲得供養親屬撫恤金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2000元/月×40%=800元/月
(3)、其他親屬 每人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30%。其他親屬,指的是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人。
其他親屬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是:(1)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2)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3)工傷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其計算公式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30%
例如:邱某某為某公司職工,在一次工傷事故中遭遇不幸,剩下妻子李某一個人帶著14歲的兒子,此時妻子年齡為40歲,並且有工作,家中還有老父親,年邁體衰已喪失勞動能力,邱某某有一個弟弟30歲,有固定職業,與邱某某共同供養父親。按照規定,李某無資格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兒子未滿十八周歲,可以申請,雖然老父親已喪失勞動能力,但邱某某有弟弟滿十八周歲,且有能力,因此也不具有申請資格。這樣,王某某的親屬中只有兒子一個可獲得供養親屬撫恤金,邱某某生前的工資為2000元/月,其兒子所可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2000元/月×30%=600元/月。
(4)、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也就是說,如果工傷死亡職工的配偶為孤寡老人,則其每月可獲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為職工工資的50%。
其計算公式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50%
例如:寧某為某建築公司的老職工,膝下無子女,也無兄弟姐妹,老伴已滿55周歲,完全靠牛某某的收入維持生活,寧某在工傷事故中死亡,老伴成了孤寡老人,寧某生前的工資為2000元/月,按照規定,她每月可以領取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2000元/月×50%=1000元/月
(5)、如果工傷死亡職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為孤兒,則他們每人每月可獲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為職工工資的40%。
其計算公式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40%
例如:林某某為某軋鋼廠工人,在一次工傷事故中遭遇不幸,家中有一老母親,已有70歲,林某某已離異,無子女,且無兄弟姐妹,其老母亦無兄弟姐妹,這樣老母成了孤寡老人,林某某生前的工資為2000元/月。
老母每月可獲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2000元/月×40%=800元/月
(6)、如果工傷死亡職工有多個親屬皆有資格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則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例如:姚某某為某化工廠職工,在一次工傷事故中不幸死亡,其親屬中有資格獲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有:妻子、兒子、妹妹、弟弟,按照法定的計算標准,上述親屬每月可獲得的撫恤金之和為姚某某工資×130%,這就超過了姚某某的工資,這樣,上述親屬每月總共可獲的撫恤金只能相當於姚某某的工資,多出的部分不予計算。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如何計算?
職工的死亡使其親屬喪失了重要的生活來源,導致其生活水平的下降,這是工傷事故的後果之一,因此應當予以賠償。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指在職工因工死亡的情況下,按照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對其直系親屬支付的一次性賠償。
支付主體是:工傷保險基金(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支付。)
享受主體是:因工死亡職工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
賠償標準是: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全國同命同價)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根據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那麼 2019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39251元×20=785020元。
此標准全國統一執行,沒有地域之分。
若加上醫療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企業中如果有一個員工因公身故,需要給員工家屬的賠償就將近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