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疫後父母如何支持孩子

疫後父母如何支持孩子

發布時間:2023-03-27 05:44:06

1. 疫情下父母怎麼引導孩子

1、保持適度的緊張和警覺,減少外出和群聚活動。面蔽李對病毒疫情傳染的不確定性,焦慮和恐懼屬於正常反應。從人類進化和個體生存的角度來看,焦慮和恐懼都有積極的適應意義,它們使人們迅速警覺,調動機體的能量,規避可能的風險。災難時期,家長要保持適度的緊張和警覺,給孩子明確的暗示:疫情未緩解,戶外還不安全,出門玩耍有傳染風險!這樣便於孩子呆在家裡,通過學習和游戲來渡過危機時間。
2、面對孩子的恐慌情緒,有的家長告訴孩子不要害怕,自己卻緊張得不行,這給孩巧汪子傳遞的是矛盾的信息。正確的做法是,承認並接納自己的恐懼,同時引導孩子認識並接納緊張情緒,通過科學的防疫措施和生活學習的合理安排來規避風險,降低恐懼情緒。
3、和孩子一起研究獲取可靠信息的方法。關於疫情的知識和信息鋪天蓋地,真假莫辨,信息過載嚴重。信息過載使人們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無法及時搜索到正確、有用和關鍵的消息,這不但讓獲取有效信息的成本提高,甚至還會引發知識焦慮。要減少信息過載的不良影響,就要學會過濾和利用信息。引導孩子尋找有效信息,學會獲取科學正確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批判性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對孩子的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4、學習自我防護的知識。對照國家衛健委、疾控中心等權威部門發布的疫情防護手冊,學習相關的自我防護知識,練習相關的防護技能。尤其是孝並仔家長要帶著孩子反復示範練習戴口罩、消毒等個人衛生和防護方法,把書上的東西變成孩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5、利用危機事件,強化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忽視的一部分。可以通過一些新聞報道和科普材料,啟發孩子想像和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痛苦。讓孩子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和生命的不可逆性。可以創造一些虛擬的危險情境,比如:碰到火災、碰到地震、碰到陌生人跟蹤等,通過討論和角色扮演游戲,調整孩子的反應模式,孩子能學習一些生命防護的常識。也可以通過網路組織小朋友們一起做相關游戲,家長參與並且引導點評,效果會更生動,孩子的記憶會更牢固。

2. 疫情過後,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一起運動
運動可以強身稿戚彎健體,運動是無價的健康投資,讓我們擁有好的體魄。
身體強健,知識才有意義;若失去健康,再多的知識也是枉然。
蔡元培先生說: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
運動培養團隊合作、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品格,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釋放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擁有更樂觀、積極、陽光的性格。
經過疫情,我們深知健康的可貴。
2.一起游戲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說:游戲不是學習的敵人,而是學習的夥伴,游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
游戲影響孩子的認知、語言、情緒、性格等方面的發展,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全心全意地跟孩子玩會兒游戲,讓家裡充滿歡聲笑語。
林語堂先生說: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3.一起走進大自然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年四季,各有美景,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欣賞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感受花鳥魚蟲,四季變換,感知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帶著孩子到郊外爬爬山,到草地上撒撒歡,在公園里看鍵悶看花草,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小事,都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溫暖的陽光促進骨骼增長,新鮮的空氣增強抵抗能力,芬芳的花草陶冶審美情操。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課堂,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引領孩子走向探索未知的新天地。
大自然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仔納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孩子會發掘到各種寶藏,感受大自然的偉大,感受難以言狀的驚喜。
4.一起閱讀
閱讀可以增長見識,提升能力,磨礪思想,滋養心靈,豐盈精神,讓孩子走到腳步難以抵達的遠方。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底子。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是父母能做的最劃算的教育投資。
閱讀讓孩子感知生活,洞察內心,為孩子的人生打開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窗口,帶領孩子進入更廣闊、豐富的世界。
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父母以身作則,喜歡讀書,常常讀書,能為孩子樹立「讀書好,好讀書」的榜樣作用,孩子自然而然會愛上閱讀。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每人手捧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讀到精彩處,分享給家人,讓文字帶來的感動、驚嘆或共鳴,流淌在心中,多年以後,這將會成為彼此最浪漫的回憶

3. 在疫情期間,家長該如何鼓勵孩子哪幾點建議不妨一試

在疫情期間,家長該如何鼓勵孩子?哪幾點建議不妨一試?

督促孩子端正態度

因為疫情的主要原因,有些學校迫不得已提前放假、延遲開學了,乃至在常規學習期間停課。有一些孩子就會感覺學習培訓不重要了,用敷衍塞責的心態來看待自已的課業。特別是停課在家自學期內,有一些孩子不但不專心上學校布置的網路課程,努力完成老師留作業,還會繼續趁機網上玩游戲,學業成績驟降。因此,家長應督促孩子端正態度,特別要告知孩子學校教學計劃和重大測試也不會由於停課而受影響,僅有依照老師的需求努力完成各類學習的目標,才能保障疫情階段的學習培訓影響不大,甚至還會平穩提高學習效率。

4. 疫情如何照顧孩子

1、面對孩子對「發生了什麼」的疑問,家長要給出簡單的、不含恐怖細節的答案,而是選擇科學的方式、簡潔易懂的語言,正確的給孩子傳遞疫情信息。
2、家長可以根據已有的科學信息,和孩子一起列出「預防疾病」的具體做法,可祥禪首以詳細到什麼情況下需要洗手,外出後如何消毒,每天運動多久、喝水吃飯情況等。
3、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他們已經會通過手機、電視等了解疫情信息,但可能理解的不是那麼透徹。
4、孩子出現煩躁情緒時,父母需要反復耐心傾聽,告訴他這段時間確實艱難,煩躁是正常反應,您的接納會像一面鏡子一樣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如果父母不能耐心傾聽,而是急於去反駁、講道理甚至訓斥,這樣只會升級孩子的負面情緒。
5、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疫情的恐懼、擔憂、抱怨等負面情緒,也盡量保持自己情緒的謹數穩定,才能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6、如果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襲宏,家長不要怪罪孩子軟弱、膽小,而要讓孩子知道,特殊時期出現各類負性情緒是很正常的,大人們也會有類似的情緒,從而鼓勵孩子學習接納自己的壞情緒。
7、另外,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寫日記、塗鴉、唱歌、做手工、折紙等,讓孩子學習排解負面情緒的合理方法。比如,可以讓孩子在一張紙上畫出自己的恐懼和擔憂,再在另一張紙上畫出「一切都變好了」的情景。畫好後,引導孩子處理這兩幅畫,從而疏解情緒。

5. 作為父母,在疫情期間,該對寶寶進行哪些教育

新冠疫情近幾年來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疫情總是反反復復得不到根治,人們的心也是總是懸著放下來,尤其是在家隔離的期間,大人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孩子也要暫時停止上學,為了維護社會良好的秩序,每個人都在努力。那麼作為父母,在疫情時間,該對寶寶進行哪些教育呢?

二、結語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家長雖然在家裡面無法幫助到前線的工作人員,但是家長可以在家做好自我隔離和自我防護,也能夠通過疫情的事情教育好孩子,各司其職。

6. 在疫情狀態下,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學習挑戰呢

自2020年以來,疫情這個話題始終圍繞在我們的生活,然而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很多的孩子不能適應,沒有了老師的約束,讓孩子更加的放飛自我;沒有了朋友之間的打鬧,讓孩子變得孤僻等等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進行調整,讓孩子更快的適應新的學習方式。



閱讀全文

與疫後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地人退休後怎麼領上海社保 瀏覽:292
養老保險買到多少歲就不能買了 瀏覽:800
養老金余額兩千多什麼概念 瀏覽:660
老年人公寓飲食怎麼做 瀏覽:848
老人機如何編寫簡訊 瀏覽:165
紅水河有多少人養老 瀏覽:225
送什麼實在禮物給老人 瀏覽:175
父母平時喝什麼對身體好 瀏覽:342
老年痴呆提前34年就會有症狀 瀏覽:335
養老機構怎麼找客戶 瀏覽:440
老人是富貴包怎麼消除的 瀏覽:952
養老機構管理培訓班 瀏覽:956
2015退休公務員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229
養生堂肝硬化補蛋白吃什麼好 瀏覽:619
泰康養老社區門檻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152
棲霞區老年大學在哪 瀏覽:605
河南汝州80歲老人每月多少錢 瀏覽:198
老年人糖足如何治療 瀏覽:22
60歲女人帶什麼首飾 瀏覽:18
老人家適合什麼參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