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小孩跟父母說反話怎麼辦

小孩跟父母說反話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3-23 15:04:51

❶ 【養育日課02】4歲孩子總是說反話,對著干怎麼辦

說反話,對著干

孩子說反話,肯定是和爸媽的關系出了問題。你讓我幹啥,我就不幹,用這種方式來報復你。孩子只有感覺好,才能和善的回應你,在抱怨孩子叛逆的同時,反思爸媽自己的行為。

一、可能的原因:

1.爸媽過於控制,什麼事都管。

2.爸媽總是盯著孩子,孩子沒有自由的時間。

3.爸媽口氣過於命令,沒有尊重孩子。

4.爸媽打心眼裡覺得自己都是對的。

二、爸媽反思:

1. 你會和你的朋友說,吃飯別撒出來?

2. 你會和你的同事說,進門先洗手?

3. 你會和你的閨蜜說,褲子提好再去玩?

4. 肯定不會,還是沒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三、我們怎麼辦:

1.少發指令燃尺,給孩子自我行動的空間;

2.有些話能不說就不說,比如袖子擼起來再洗手3.和孩子用平等的口氣說話;

4.吃啥去哪裡玩啥,要學會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都是你說了算;

5.發指令前,憋回去,用提問的方式問問孩子的想法;

6. 孩子還是說皮舉高反答圓話,你明白他的意圖不是傷害你,而是之前的不好的關系讓他演習了這個說話方式,忍耐一個月,積極理解,會好的。

7. 孩子說,媽媽你是笨蛋,學會幽默的說:「你知道媽媽的外號了,噓,這是秘密,不許告訴別人」;

8.如果孩子還是說,你就過去抱抱他,撓胳肢窩,一笑就沒事了,關系輕鬆了,他才能放鬆。

❷ 孩子總是說反話怎麼辦

當寶寶說反話時,媽媽不要極力的去斥責寶寶有時孩子的心理往往是和家長散肢唱反調的,或者以為這樣挺好玩的.媽媽可以學寶寶,也來個反話,明明這是蘋果你就說是香蕉,讓寶寶來給你糾正.多試幾次,寶寶自己不說反話罩散了,反而常來糾正爸爸媽媽的錯誤,這樣寶寶會慢慢地自己物掘氏不說反話了.

❸ 孩子總愛說反話怎麼辦

愛說反話是孩子掘兆斗的一個成長階段,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一個過程。只是有人明顯、持續時間段也較長,有人不明顯、持續時間也很短。 愛說反話即是孩子和成人的游戲,又是孩子與成人的對抗。 遇到這樣的問題,最關鍵地是不要糾正,不動聲色,否則會強化孩子說反話的頻率。 父母要懂得二歲半以後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個性,主動探索、自己做主的動機越來越強。這時的孩子最不喜歡的事是成人的要求、成人的指令或命令,而恰恰這時的父母喜歡,告訴孩子這個怎樣做、那人怎樣做,站在一旁指手畫腳。孩子喜歡父母的參預、喜歡父母和他一起玩、一起探索。 常常是父母過於嘮叨,一會要求這樣猜掘、一會指令那樣,孩子不喜歡而表達一種態度。愛說反話常常發生在父母提出指令以後。這原本是成長過程中的小插曲,會隨著成長而消失。父母往往對孩子成長中的所有事情過於關注,事實上大可不必。 父母要學習自己!學習自己在一歲內帶孩子的心態,樂觀、積極、從不抱怨。那時的父母從不會因孩子的一點問題而擔心,不管孩子是把褲子尿了、把東西掉了、把飯吃到臉上了、走路摔倒了......,一切的一切,你都會樂觀對待,因為你知道,這是成長中的問題,伴隨著成長會很快消失的。 不知那一天開始,你的心態變了,變的無法容忍孩子任何一點小小的問題。你擔心這些問題會影響他的成長,你不再觀樂對待,而是急於糾正。結果正是你的行為強化了他的行為,一個原本並不突出的問題,或著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真正的問題。 三歲前,孩子身上所有判磨的問題都是父母通過糾正或說理形成的。與其說是糾正或說理,不如說是強化與暗示。不當的行為原本在沒有得到強化或關注時不會加強,反到因為你的關注,因為你的介入受到了強化。 給你的建議是,如果真的覺得需要介入,身教比言教重要,動作比說理重要,忽視比關注重要。用動作對動作,用行為對行為,用沉默對語言。沒有比這樣更好的了。 如當他有攻擊行為時,用動作制止,但語言指向別處,並不談論此事,使動作變得沒有強化作用;當孩子在外面不叫人沒禮貌時,用行為對應,你處處多和別人打招呼就行,用身教影響孩子比什麼都強;當孩子罵人時,你要裝作沒有聽見,沉默相對,干你自己的事完全不因他的語言而緊張,他就無法知道這話如此重要。 事實上,越是過分關心、越是過快反映、越是希望說理,結果都會不良。這是今天家庭教育中的通病,一切孩子身上開始表現出來的問題無一不與父母的這樣狀態有關。

❹ 三歲的孩子喜歡說反話,還犟嘴怎麼辦

三歲的孩子喜歡跟大人說反話,犟嘴,這是最正檔談常不過的事了。原因是:

1.兩三歲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很多事,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志,值得鼓勵。

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當然不會什麼都聽別人的好蠢咐了,當我們跟他說話時,他就會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想法,當我們的建議與孩子的想法有沖突時,孩子也會維護他自己的想法,於是會「跟大人作對」,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反話就是這么來的。孩子嘴犟,其實也不是壞事,至少孩子敢於表達自己與我們不同的想法。

2.孩子希望得到尊重。我們常常認為孩子小,不懂事,總想著讓孩子聽我們的,對孩子自己的想法往往會自動忽略,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後,自尊水平也逐漸發展了起來,得不到大人尊重的孩子,當然不願意配合我們,於是出現了反抗,你叫孩子做什麼他偏不。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理解孩子,適當尊重孩子,孩子其實是願意改變的,也願意配合我們。

3.孩子的內在秩序在作祟。孩子三歲了,秩序方面比較敏感。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符合孩子的內在秩序,比如孩子想先玩一會再吃飯,你偏叫他先吃飯再玩,孩子就不樂意;你叫他先脫衣服再脫褲子,他就想先脫褲子再脫衣服;你想先上床再關燈,孩子就想先關燈再上友純床……

孩子這一系列的做事流程,容不得別人打亂秩序,這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內在敏感期在作祟。

面對孩子愛說反話,嘴犟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是好?

1.理解孩子,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內在發展。只有大人了解了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表現之後,我們才會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見怪不怪。

其實,孩子的種種異常表現,從成長的角度來說都是正常的,只是我們缺乏相關的育兒知識罷了。

需要理解孩子的這些行為,我們需要去學習,去了解孩子的行為特點,適當引導孩子的行為。

2.多尊重孩子,而不是壓制孩子。很多父母,總是習慣了壓制孩子,總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孩子不聽就氣,接著就是批評指責,孩子當然會反感這樣的父母。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妨先聽聽孩子的心聲,盡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只有我們學會了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我們。任何壓制都會引起反抗,大人也如此。

3.盡量滿足孩子的內在秩序。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孩子的要求我們盡量滿足他,只有孩子的內在秩序得到了滿足,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心情愉悅,他做事才會順利,也肯配合我們的要求。

我們打亂了孩子的內在秩序,孩子會很敏感,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容易哭鬧,一鬧起來往往還很難哄。

為了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我們為人父母的,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多為孩子的成長本身著想。孩子嘴犟,不要急於指責,先跟孩子了解他自己的想法,再想辦法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

愛孩子,首先得懂孩子,理解孩子。

❺ 孩子經常和我頂嘴,我該怎樣來教育他

許多父母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到了兩三歲就開始不聽話,經常和父母頂嘴、說反話、發脾氣。在三歲左右,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持續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這個反抗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現為:心理發展出現獨立的萌芽,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好奇心強,有了自主的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對和制止,就容易產生說反話、頂嘴的現象。 反抗不一定是壞毛病 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結果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因此,專家認為,反抗行為有時候意味著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預也不受支配,這正是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值得父母重視。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從你,那麼他的判斷力自然就難以發展。 所以,對於兩三歲至六歲的孩子,反抗不是什麼壞毛病。但是做家長的為何不能突破傳統的束縛,勇於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許他反對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為所謂的自尊、面子問題吧!如果這時候你能夠想到:孩子的反抗並非反叛,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會放下你的虛偽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別小看這個不討人喜歡的反抗期,它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期,父母教養態度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因此父母應該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兩三歲,喜歡跟父母說"不",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此時的父母對他們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須順從你的意願,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要這樣"或"不許那樣",而要以平等的姿態,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餘地。如"等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積木,還是先看圖書?"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樂意聽你的話,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須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麼時候吃飯,什麼候睡覺,爸爸媽媽最好不要給孩子有選擇的餘地,必須嚴格執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願意去做的,那就乾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爸爸媽媽必須尊重孩子,徵求意見,給孩子留思考時間,或讓他玩完,或許諾他做完事再玩,讓他能夠逐步接受。爸爸媽媽切不可先強制壓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鬧,然後又讓步依順,不然會養成孩不服從成人要求的習慣。至於什麼時候要求、管教孩子,應該"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為原則"。當你本能地要拒絕孩子的要求,或准備降服孩子的反抗行為時,勸你"不"字緩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馬,這樣也許會給大人添些麻煩,但想想你的耐心將得到孩子人格健康發展的回報,這是多麼值得! 3.相信孩子,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過度保護,往往也是導致孩子說反話的原因。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願望使孩子什麼都想去試,什麼都想去做。過度的包辦代替,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而一味斥責、制止,又會發生頂牛現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膠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臟......當然,父母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給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帶、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們在滿足合理要求、親自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和父母說反話的習慣了。 4.不能嬌慣、放縱孩子。 孩子喜歡跟父母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作為父母,對那些總是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應該: (1)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執拗行為的發生。 (2)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種使他更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的要求。 (3)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示父母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後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❻ 孩子總愛和家長頂嘴,說反話,這怎麼辦

孩子開始說反話,意味著他在正常成長。由於自我意識發展,使他表現出「自我中心」的特點,喜歡與大人拗著來。大人一旦干涉,他就會發脾氣、頂嘴,有的還會摔東西、動拳腳。有的大人習慣故意逗孩子。比如說反話,「媽媽走了,不要你了!」看到孩子著急的樣子,大人們會哈哈大笑。當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也會模仿大人的方式來逗你,甚至通過說反話、打鬧來「回擊」大人的戲弄。這是大人們自己應該注意的,不要把戲弄孩子當樂趣。

孩子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一旦習慣成自然,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系的和睦。所以作為家長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法讓孩子有效地停止頂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在教育孩子時不免粗暴急躁,而這種不當的處理方法往往很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

遇事冷靜,賞罰有度,作為家長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要急躁,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決定處治方法,不搞連帶處罰,不翻舊賬。賞罰前,要講明道理,讓孩子徹底信服。在孩子頂撞你時,你應該問問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個小傢伙想怎樣?」當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圖後,你就會理解為什麼突然之間這孩子變得那麼粗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助於父母緩和氣氛和自己的情緒。

❼ 當孩子有叛逆的心理和行為時,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孩子長到一定的階段,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叛逆的心理和行為。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對於家長說的話也是置之不理,讓家長非常頭疼。所以當孩子有了叛逆的心理和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採取一些方式去改變孩子的想法。

二、結語

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是由於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逐漸的跟父母越來越叛逆,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跟孩子吵鬧,這樣只會起到反作用,要積極的去引導孩子,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閱讀全文

與小孩跟父母說反話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水河有多少人養老 瀏覽:225
送什麼實在禮物給老人 瀏覽:175
父母平時喝什麼對身體好 瀏覽:342
老年痴呆提前34年就會有症狀 瀏覽:335
養老機構怎麼找客戶 瀏覽:440
老人是富貴包怎麼消除的 瀏覽:952
養老機構管理培訓班 瀏覽:956
2015退休公務員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229
養生堂肝硬化補蛋白吃什麼好 瀏覽:619
泰康養老社區門檻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152
棲霞區老年大學在哪 瀏覽:605
河南汝州80歲老人每月多少錢 瀏覽:198
老年人糖足如何治療 瀏覽:22
60歲女人帶什麼首飾 瀏覽:18
老人家適合什麼參 瀏覽:175
中學關於重陽節活動方案 瀏覽:473
孝順父母的作文一年級 瀏覽:393
廈門失地養老保險金多少 瀏覽:9
見姐姐父母買什麼禮物 瀏覽:299
60歲的女人騷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