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讓高三男孩端正對父母態度

如何讓高三男孩端正對父母態度

發布時間:2023-03-21 22:24:28

㈠ 怎樣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

首先要讓孩子懂得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錢是家長的腦力、體力工作掙來的,掙錢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而我們對孩子的照顧付出的是心血而不是金錢,因此要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其實,我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那就是對別人給予的小恩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的恩情視而不見,這可以說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遺憾。由於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所有事情都不讓孩子親自去做,在孩子潛意識里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需要回報,因此他們也就不懂得感激父母。

所以感恩的心也需要經過教導才會產生。愛孩子,就應該要在你忙的時候,讓孩子幫你做些家務;在你累的時候,讓孩子為你捶捶背;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也因此而愛父母,在愛中領略被愛。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導孩子懂得感恩的生活態度是從小就要養成的,因為習慣會成為性格,而性格又可能決定命運。在這里我們都是為人父母或是即將為人父母,都會面臨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都曾給孩子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人生藍圖,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孩子制定的種種要求,比如尊老愛幼、努力上進、懂禮貌等等,父母反而做不到,父母應該給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是作為孩子最直接的行為影響者,父母的人格素養是孩子成長的鈣質支撐,內在的是心靈源泉所在的蓄養,外在的是為人處事的狀態。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只有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孩子的不易,她才會學會感恩,對父母的感恩、對老師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對祖國的感恩等等。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善待的人會去善待別人嗎?會感恩社會、熱愛祖國嗎?這就要求我們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里,真心感受,再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使之耳濡目染,並內化於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感恩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是獲得幸福的必要基礎,如果一個人用懷疑、敵意的態度來對待他人遭遇的一切,我想這個人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感恩是一種情懷,是所有美德的基礎。很多現象和調查表明,多數的孩子記不住父母的生日,對來自父母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攀比心理強,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情懷,這是父母們面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亟須解決的教育問題。在多數人的觀念中,感恩就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感謝朋友的幫助之恩,感謝上司的栽培之恩。我們從中不難看出,這種感恩是具有狹隘性和局限性的。其實,對於新一代的孩子們來說,感恩更應是一種智慧、一種態度、一種格調,而不應該只局限於道德教育中的感恩。

另外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尊重別人並不是天生的,它是良好教育的結果。只要認真培養,孩子一定能學會尊重別人。首先父母們應該尊重孩子。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以應有的尊重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對孩子的尊重應充滿於日常生活。如果孩子幫你做了事,要對孩子說謝謝。有什麼事,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父母之間、也應經常說「謝謝」「對不起」「不客氣」「你請」等等。有些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揭對方的短處,甚至謾罵對方。這會給孩子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父母要成為尊重別人的榜樣,處處尊重別人。父母的一些不尊重別人的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當孩子有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時,可能他並不是不尊重別人而是他還不理解這樣做是不尊重別人,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會傷害別人,這時我們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靜下心來,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問問孩子如果別人這樣對待自己,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然後有針對性地指出這樣做的壞處。告訴孩子有教養的孩子應該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受到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㈡ 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時候應該怎麼引導教育

引言:父母發現孩子對自己的態度不好,就要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父母要多多關心孩子,多多陪伴孩子,這樣孩子遇到了困難就會跟父母訴說,父母也能明白孩子的想法。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時候應該怎麼對孩子引導?

㈢ 高三學生壓力大,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

1、要理解孩子,因為高三這一年由於超負荷的學習,睡眠不足,再加上升學的壓力,孩子年齡小承受能力差等原因,許多孩子心理不同程度存在過分焦慮、緊張的心情,往往有急躁、沒有耐心、情緒波動大的現象,稍不如意,一點小事,可能引起孩子較為強烈的反應。比如,你給孩子一談學習他就煩;比如嫌家長走路、說話的聲音太大;比如你無意中誇XX家的孩子多有出息了,孩子會認為你是在嫌棄他。可能會採用一些過激的語言或行為表現出來,而有的家長卻認為,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為了孩子付出了這么多,他卻這樣對待家長,太寒心了。有的甚至採取過激的言行教育孩子。結果雙方矛盾激化。不但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卻孩子和家長的隔閡更深。這覺得家長在高三這個非常時期,理解孩子,不能太較真,要容忍孩子的一些過分的表現。再一了解才知道,她的媽媽經常說些諷刺孩子的話。比如早晨孩子站在鏡子前梳頭的時候,她媽媽在身後面說話了:「唉,打扮的再漂亮,學習上不來,也沒用啊」。結果氣的孩子直哆嗦,一句話也說不上來.我問她為什麼給孩子說這樣的話時,家長話,我嫌她梳頭的時間太長了,光注意打扮,太耽誤時間.我說你為什麼不能直說呢.家長說:我說她根本不聽.我心想,這種教育方式要聽才怪呢.3、用平常心對待孩子,同前面舉的例子相反。有一次,我發現有的孩子整天過分緊張,班空也不出來,中午也不休息,結果好象神志不清,學習成績下降。同孩子的談話中,孩子告訴我:是家長過分的關心增大了孩子的壓力。家裡條件不好,但每天飯菜換著樣的做,挖空心思給孩子做好吃的。不管考試成績好孬,從來不批評,總說,沒事沒事,下次努力就行了。上學送出門,放學接回家。孩子說我真盼著他們狠狠地批我一頓,這樣我也能好受。他們對我這么好,明年我要考不上,怎麼對得起他們啊。壓力沒有是不行的,但過大的壓力就是使孩子透不過氣來。所以我們家長就應當採取外松內緊的政策,坦率真誠的對待孩子。掌握好分寸。真正的高手是不放任孩子的同時,又不讓孩子感到過於的束縛,能夠盡情的發揮。應當說,在高三階段如何的對待孩子,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應當從實際出發,坦率、真誠的對待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傾聽非常重要.高考像一根敏感的神經,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然而,作為高三家長,這個承載著巨大的精神、心理、體力、情感、經濟多重壓力的群體,這些上有老下有小、要幹事業、要顧家庭、身心疲憊、體力不支的家長們,卻被社會所遺忘了——家長: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俗話說:高考考學生,其實也在考家長。隨著高三階段「一診」考試到來,高三學生進入了更為緊張的復習備考階段。第一學期即將結束,近日,為了幫助孩子度過這個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家長們也紛紛「摩拳擦掌」,厲兵秣馬:有的辭去工作全力以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與孩子共同迎戰高考上;有的為保障孩子不受干擾,讓電腦、電視「下崗」,把電話鈴聲調到最小,連說話、做事都輕聲細語、躡手躡腳,全家進入緊急戒備狀態;有的不惜重金,精心為孩子選擇家庭教師;有的四處尋方問葯,為孩子滋補身體;還有的身先士卒,每天給孩子當陪讀„„家長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可謂用心良苦。說實話,我比較擔心,就怕孩子做得不夠好。隨著高考的氛圍越來越濃,家有考生的陳女士索性從城郊搬到了南岸居住,主要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的生活。孩子面臨高考時頭一回,我們做家長的也沒經驗,只希望多關心他一下。讀高中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陳女士說,進入高三以來,家裡一切都是為孩子的將來著想,要求時刻把心放在學習上,每分鍾都要用在學習上,一切作息以學習為目標。但孩子不自覺,看電視,玩游戲的現象經常出現,完全不管肯定不行,但當面訓斥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賭氣,影響好幾天的心情,這讓她頭疼不已。她說,高考畢竟關繫到孩子的未來,現在社會競爭激烈,考不上大學,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經歷了十多年寒窗苦讀的孩子,心裡都會留下人生的遺憾,可陪讀的過程卻讓她感到茫然和無助。孩子回家有時不免要聊聊他學習、生活情況,告誡他珍惜時間和機會,但對此孩子都會顯得很不耐煩,甚至強烈反抗,有時候還要爭吵一番。學生:希望家長少一點「嘮叨」「我已經是一名高中生了,要相信我有足夠的判斷自己學習程度的能力,家長應該尊重我們自己的意見。在市三中校園,一些高三學生認為,現在每天都是起早貪黑,每天都是和書本打交道,書山題海,似乎永遠都是做不完的試卷。沒有經歷過高三的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競爭,什麼叫殘酷,什麼叫艱辛?」高三學生小趙說,在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各科都有復習計劃,家長們的操心可以理解,但不能粗暴的干涉、要求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味強調要不要買資料、請家教„„完全把學生當機器。小趙認為,學習主要在於自己,選擇怎樣的方式應該由自己來決定。就算家長社會閱歷、經驗豐富,最終也不能代替自己的孩子去參加高考。家長都希望我們在高考中能考個好成績,無形之中就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我們。作為考生,我希望家長少一點『嘮叨』,相信我們,尊重我們。老師:一切從孩子實際出發教育孩子難,跟考生一起備考的家長更難。究竟怎樣做才最有利於孩子高三階段的學習呢?有著20多年教學經驗的宜賓市三中高三年級主任陳永紅老師認為,高三家長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和高考生一樣,尤其在備考階段,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擔憂。在壓力面前,其中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放心,少不了要多嘮叨幾句,而作為考生來說,本身在學校的復習已經是處於超負荷運轉,身心疲憊,回家又受到家長們的「嘮叨」,心情自然會受影響,學習效率不高。怎樣做好高三家長,如今也是學校和家長關注和思考的話題。一些科任教師則認為,把家長視作高考壓力「傳染源」,考生與家長相處不當,家長會將「無形的壓力」傳染給考生,並影響考生正常復習與臨場發揮,正所謂「關心則亂」。陳永紅表示,高考本身就是一項綜合能力的較量,一切應從孩子實際出發。進入高三,學校召開家長會的時候,都會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們進行溝通,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熟悉高考各階段的操作程序、高考政策以及心理疏導策略等方面的問題。一診」過後,考生的壓力會增大,尤其是本次沒有考好的學生,心理最為敏感、脆弱。家長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幫助他們以自信和輕松的狀態度過最後階段,是制勝的最佳策略。所以說,要做好高考家長,除了生活上照顧,家長們還要以「順其自然」的心態對待高考,與孩子們交朋友。可以說,「家長調整好心態,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高三男孩端正對父母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秋戰國長壽 瀏覽:643
大潘佳佳養老院插曲 瀏覽:19
我找敬老院 瀏覽:97
染色體檢查怎麼抽血 瀏覽:203
怎麼勸父母同意自己獨自旅行 瀏覽:734
老人家上樓梯腳沒力 瀏覽:705
老人過世父母的房產怎麼過戶 瀏覽:529
鮮門老人家歸真視頻 瀏覽:365
人死後退休工資 瀏覽:216
你是如何看待敬老院的 瀏覽:307
上海老年人買社保有什麼優惠 瀏覽:351
孝敬父母是你以後的福 瀏覽:747
臨潼農村養老政策 瀏覽:300
然老人家在 瀏覽:524
老年人危重病人搶救 瀏覽:171
南坪到長壽區怎麼坐車 瀏覽:168
中老年人有痰咳嗽吃什麼葯 瀏覽:471
現在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169
福建老年大學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523
失信被執行人會停發退休金嗎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