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孩子寫作業磨蹭,讓大多數家長頭疼,聰明的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文/橙爸 育兒
鄰居小李一家最近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情操碎了心。孩子做作業時間太長,可以從晚飯過後六點鍾寫到晚上十點半,這才小學一年級就把媽媽逼成了河東獅吼,爸爸氣得太陽穴直跳,隨時都聽到他們家雞飛狗跳的聲音。孩子的作業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個家庭的重大問題。
父母氣得懷疑自己的智商,到底孩子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也被逼得眼淚直流,相信小李家的故事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中國很多家庭的故事。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我們不僅僅應該看到這個行為,還要看到這個行為形成背後的原因。做事磨蹭不是讀小學開始寫作業才養成的,很有可能在孩子小時候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無意中就形成了。
1.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做事不急不慢。有句話說得好,叫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在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時,這句話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屬於自己的氣質,慢性子的孩子在做作業時,他可以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又玩鉛筆。有時候直接就拿著尺子在桌子上面敲敲打打也能倒騰半天。
半個小時的作業,總要2-3個鍾頭才能完成,經常發呆,或者就是干別的也不寫作業。沒有父母監督的情況,孩子的作業有可能要寫到晚上11點甚至更長,父母本來在外工作,一天勞累辛苦,回到家以後還要耗費精力,陪孩子寫作業。看著磨磨蹭蹭的孩子,也難怪很多父母著急上火。
2.家長沒有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有一句老話叫「三歲看老」,是小孩子,三歲時候人格行為大致就已經形成。如果以後再想改變就很難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 育兒 專家提到,對孩子的前期教育越多越好。
比如孩子從小玩玩具,你是否在他玩了玩具以後,讓他自己整理。有沒有在孩子日常行為中給孩子灌輸時間的觀念?有的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覺得孩子還小,在家什麼都不用他干。孩子對做很多事情都產生依賴思想。覺得總有父母在身邊,自己完成不了,也有父母兜著。
這其實也是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意間為孩子灌輸的一些觀念。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那麼早年他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應該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獨立自主地處理和解決一些事情,盡早的生活自理。
3.學習任務重,讓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
現在的小孩,每一個都18般武藝。在讀小學一年級之前,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每個小孩周末都可能報了四五個興趣班。家長和孩子都累得喘不過氣來,花了錢不說,家長也需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每天的任務也特別多,每一個興趣班學下來都有作業。做完作業,還得在群里打卡,或者家長陪伴復習。
輪到做學校作業的時候,孩子緊綳的神經是抗拒的。試想我們如果每天都在上班,上完班以後還得加班,是不是也是一種生無可戀的狀態?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應該要理解孩子,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玩樂的時間。讓他們重新感受到學習的興趣,自主的學習,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1.家長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並不是每一個小孩都適合讀書。在要求自己的小孩成為學霸前,我們也要自我審視,自己曾經是不是一名學霸?我們自己當年都沒有做到那麼好,怎麼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此呢?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因為孩子做事情磨蹭,就跟我們在工作當中也會拖延症一樣。何況孩子的自製力還不如成人,所以我們要用寬容的心來看待這樣一種行為。這只是孩子處於他的這個年齡段所表現出來的,很正常的行為。這樣一想,相信很多父母都不會再惱怒了。
2.讓孩子慢慢形成時間觀念。
我們跟孩子說十分鍾或者半小時,他們不太能理解這個時間的長度,因為特別抽象。但是如果我們跟孩子說,這道題你只能有120下的時間,他們心裏面就有會有一個直觀具體的概念。其次,在每做完一門作業以後,要給孩子一些玩樂的時間。
比如說我們規定數學作業是半個小時內完成,但是孩子呢?如果能在20分鍾內完成,並且做對,那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玩10到20分鍾。這樣他就能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3.讓孩子自己整理書桌。
我孩子做作業磨蹭是因為周圍讓他分心的東西太多,那我們就讓孩子在做作業前整理好自己的書桌。讓桌面上盡可能只有比橡皮和他的作業本,這樣他再想磨蹭也沒有東西可以讓他分心了。你自己的書桌其實也是在理清自己的思路,讓他知道今天的任務有哪些,做事情之前必須要把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
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桌面越干凈,做事效率越高。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總要想到一些辦法來改善我們的行為。其實孩子也不想花很多的時間在作業上,因為除了做作業,他們更愛的是玩。那如果能夠更有效率地讓他們完成作業,拿出更多的時間來玩。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願意把作業完成得更快更好。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及時地修正它,而且做錯業磨蹭也不是一件多大的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我們和孩子一起面對,相信孩子未來的學習道路會越走越順。
②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教你解決父母最頭疼的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但如何說教,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獲得成長,這對家長來說也是最頭疼的事。
孩子是平等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感受,我們不能因為是家長,就用自己的感受來代替他們的感受。
對於孩子來說,感受是不分對錯的。
面對他們的感受,父母要做的就是全神貫注地傾聽,並用簡單的語言作出回應,而不是用大人的思維來考慮孩子的想法。
孩子看到自己的感受被尊重,被接納,有了安全感,就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困擾告訴我們。
當孩子的有些要求不太切合實際時,我們要放棄說教,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感受被接納的孩子,往往會放棄糾纏,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自己尋找解決的途徑。
可見,鼓勵、表揚、誇獎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表揚作為一種教育手段,不僅可以樹立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可有助於孩子改正缺點。
既然表揚有這樣一個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出有效的表揚呢?
答案就是:表揚,不要貶損;批評,不要傷害。
在家裡和在學校行之有效的表揚。
首先、表揚,不要貶損,描述你所看到和聽到的事,表達你的感受。
例如,一個孩子讓爸爸看自己畫的畫,爸爸直接表揚:非常棒,你是個了不起的藝術家。可是孩子卻並不開心,他覺得自己做的並不好。
這是為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讓他們接受評價式表揚,會感到很不舒服。他們會置之不理,有時甚至故意壞事,證明你是錯的。
爸爸應該用描述式的說法:我瞧瞧,黑色的天空,蒼白的月亮和亮黃色的星星,你真是太棒了。
比如:告訴某個孩子:你安排得很好,通常會導致他認為「那並不真實」。
而那種孩子能接受,並能真正建立起,他們自我認同的表揚,通常包括兩部分。
第一、大人描述孩子所做的事。 比如:我明白你已經做好了明天上學的准備。你完成了家庭作 業,削好了鉛 筆,把書都裝好了,甚至還做好了自己的午餐。
第二、在聽完大人對他所做事情的描述後,孩子會表揚自己,他知道怎樣安排並事先計劃好。
面對孩子的成績,要注意表揚的方式,不要用評價式表揚,要用描述式表揚。
既表達自己的不滿,又不使孩子喪失信心的方法。
其次、批評,不要傷害,指出還需要做的事 。
老師、學生、父母都能從旁觀者的角 度客觀地告 訴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但在發生改變之前,我們需要相信在我們身 上對得多錯 地少,我們有能力改正錯誤。
比如:瞧你的頭發這么亂,鞋還沒穿,快點,不然你就遲到了。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肯定得很沮喪,覺得自己從來就沒做對過。
如果你換個說法:你差不多都穿戴整齊了,干凈的上衣,褲子和襪子也很相配,剩下的也就是頭發和鞋子了,弄好你就可以去上學了。
這樣描述的說法,再指出還沒做的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肯定,就會主動地去做好剩下的事。
孩子在努力地理解世界,尋找自己的定位時,他們也需要得到肯定。
每天都要面對撫養孩子的困難,在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時,父母也需要得到肯定。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③ 育兒道路上最讓父母頭疼的哪幾大難題,你經歷過嗎
我班有個小朋友,睡午覺早上起床後就開始哭:「我的鞋子呢?我的鞋子呢?」,吃飯時都不會自己吃,得等著教師去喂他!其實就是在家家長對孩子孩子千依百順,任何東西都包辦代替所導致的,這種孩子不僅僅是自覺性差難題,還構成了依靠他人的習慣!
孩子在2歲以前是對父母的依賴期,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覺性!最先,想讓孩子搞清楚很多事情爸爸媽媽也是做不到的,若想做到自己的目標就需要勇敢的去試著。第二,培養孩子的信心,激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④ 最令父母頭疼的事情
這幾年在城裡呆的多了,顯然在農村就呆的少了。對農村的事情了解甚少。
有一天在大街上偶兒遇見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我們被此都很激動,多年不見擾如親姐妹,相互拉起了家常,問常問短。無話不說,知到當年她有兩個天真可愛的兒子,我還常常逗他們玩,心想他們己有三十多歲了,應該是事業有成,取妻生子了,朋友也應該是子孫繞膝,天倫之樂的幸福年代, 但萬萬沒有想到,一提到兩個兒子,朋友卻出乎意料的搖搖頭,擺擺手說,別提他,提起他們就頭疼,願本一場熱親揚意的交談就這樣不歡而散。
人不都是這樣嗎,孩子小時盼他們一天天長,長大後盼著他們事業有成 ,取妻生子建立一溫馨的家,這是順應自然,自然而然的事情。
後來才知道朋友兩個兒子都三十多歲,但至今尚為成家立業,取妻生子,難怪朋友說,提起他們就頭疼。
聽說近幾年農村這種情況不再是少數,每個村子都有好幾個三十歲至四十五歲的單身小夥子,聽說一個大隊,六個自然村,統計了以下就有三十多個三十二歲往上的小夥子取不到媳婦,有些即是取了媳婦,生了孩子也有離了婚,遠走高飛的,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願因造成的後果,簡單了解了以下,有以下這幾種原因:
1,由於七十年代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加之農村重男輕女的老觀念,己造成男女比例失調。
2,雖著改革開放的潮流,農村的姑娘陸續去外地打工,眼力越來越高,看不上農村這塊地方,大多數姑娘都在外地找對象結婚。
3,農村訂婚彩禮,逐年上升,由前幾年的壹至兩萬,增至現在十萬甚至十幾萬。除此之外還要求在縣城買房買車。
4,要求男孩子是獨子一個,有文憑,有工作,有長相。有兄弟兩個的彩禮增加一半才會考慮。
5,要麼男方父親或母有親有退體金,要麼男方父母身體健康。不具備以上條件免談。
你看看這克刻的條件,能有幾個小夥子能取上媳婦,人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取妻生子,繁延後代,這是上天賜給人類的權利,是順應自然的規律,是人生的情趣所在,也是父母日思幕想的期盼。反到成了商業化,和奢望不可求的克刻條件。
取不到媳婦,兒子整天悶悶不樂,父母心煩意亂,這不但是令人頭痛的家庭大事,也是當今存在的社會問題。
⑤ 孩子的哪些習慣最讓父母頭疼
我每次寫作業想不出來的時候,我會啃指甲,父母特別煩,說有細菌會生病,可我就是改不掉,他們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