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婚的禮金到底是自己出的,還是父母給的結婚前男方父母要不要給女方什麼東西的
傳統都是爸媽給!10001如果自己有錢可以自己出就是為了不讓父母多為你掏錢,10001是結婚當天的認錢就是為了好看你家出10001給了女方面子女方也不會小氣到最後錢都是你們倆的說白了就等於你父母給你10001,三金只要女方沒說明我不要了,三金是男方父母一定要給女方買的,不然就顯得小氣了,除此之外過嫁妝那天一定別忘帶信物(就是一件覺得拿得手的首飾)
沒有見面禮金,訂婚的時候男方父母要給女方訂婚的錢我們這最少30000
,然後女方在退給你家幾千
,其他給親戚朋友的紅包你自己出
2. 女兒出嫁,父母要准備嫁妝嗎,一般都准備什麼嫁妝呢
首先,給女兒准備嫁妝之前,一定要和女婿家裡溝通好,不要購買重復的物品作為嫁妝。這個一定要注意,如果他們的新房裡面,已經購置了一些物品,就不要再買這些物品了,避免造成浪費,雙方一定要事先協調和協商一下。
其次,一套兩口子要用的電器,這是必備的,父母要給女兒准備全套的優質電器。給女兒買電器當嫁妝的時候,一定要買大牌的,最好是中高端的電器,包括洗衣機、電視機,以及電腦,還有女兒家裡需要的廚房電器等等。
第三,父母還要為女兒准備一些傢具,傢具也是女兒嫁妝的重要物品,一定要提前定製。自古以來,衣櫃、鞋櫃、梳妝台等等,這些都是女兒出閣必備的嫁妝,因此,父母一定呀提前定製好,因為有的傢具定製會有一個周期,千萬不要誤了良辰吉日。
第四,父母還要提前給女兒去定製幾套被子,以及床上用品,這個要用心。被子和床上用品,是傳統的嫁妝之一,一定要准備好,尤其是被子,一定要定製雙數,但是不要太多,不要佔空間,一般來說,這些都是定製的,所以你要提前去店裡定,不要等女兒快出嫁了再定。
第五,有條件的父母,一定要給女兒准備一套金銀首飾,作為嫁妝,這個也是一種紀念。比如說,可以給女兒准備一雙較為名貴的手鐲,或者是玉佩等等,母親也可以把自己當年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嫁妝贈送給女兒,這是一種幸福的接力。
第六,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物品,一定要精中選精,不一定要多。比如說衣服、鞋子、餐具等等這些,不一定要買得很多,但是一定要精緻,讓人一看很有檔次,不要追求數量,不要買得太全太多,要不然佔用兩口子的空間,如有需要,他們兩口子將來自己添加為好。
3. 領結婚證父母要給紅包嗎
領結婚證有的人是辦婚禮前領,有的新人是辦完婚禮後才領證,這本結婚證代表了法律的認可及保護,同時對新人來說也非常具有意義。
那麼,對於兒子兒媳領證後准備婆婆需要給紅包嗎?給多少合適?一般男方父母都會在什麼時候給准兒媳紅包呢?
一、領結婚證婆婆給紅包嗎
1、給紅包
有的婆婆會在兒子跟兒媳結婚領證的時候,准備一個紅包,寓意吉祥和順利。這個紅包也是代表男方父母對兒媳婦的尊重和認可,有利於增進婆媳之間的關系,所以給個紅包是很有必要的。
2、給禮物
有的婆婆不喜歡直接給現金,所以會准備結婚禮物送給新人,准備的禮物有很多種類,可以是床上用品,小家電、珠寶首飾一類的。總是一份禮物能夠表達婆婆的一份心意,是否貴重其實就不那麼重要了。
二、領結婚證婆婆包多少錢合適
1、可以包1001或者10001的紅包,因為這兩種紅包代表著千里挑一和萬里挑一的含義,有利於婆媳個性的良好相處,並且我相信一定可以將女方哄得開開心心的。
2、也可以選擇包一個小紅包意思一下,金額可以選擇200、600等吉利數字,因為中國人向來講究好事成雙。
3、領結婚證婆婆給紅包這個問題並沒有硬性規定,要根據男方家的思想觀念和經濟水平。
4. 結婚時 對方父母會給什麼錢 一般多少錢
取決於男女雙方的家庭條件,和對象之間私下的協商,沒有確定的數目,一千兩千不算少,三萬五萬不算多,有意義就好。
5. 結婚女方父母會給女兒什麼嫁妝
大多數人結婚,女方父母的陪嫁,通常是床上用品,大方一點,會有各種家用電器。
6. 結婚的時候父母都給你准備了什麼嫁妝
4床棉被一床毛毯和空調被,2個桶,水壺2個盆子我2茶杯2陪嫁38000銀行卡一個行李箱
7. 你結婚,你父母會把彩禮錢給你還是娘家自個留著呢
現在的人結婚都比較注重彩禮的分配,大多數人新媳婦都會把彩禮帶回婆家,但也不缺乏一些彩禮被娘家人霸佔的人家。我們老家結婚的風俗是。南方帶過來的彩禮,父母會一分不留,全部交還給女兒,讓女兒留在身上當作傍身用的錢,這應該也算是父母在女兒結婚之前,能夠為她爭取的唯一一樣東西了。
關於彩禮的問題其實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大多都是討個彩頭,再把錢給女兒傍身。而那些拿著女兒彩禮錢的父母也說不上過分,畢竟養了女兒那麼多年,留點回報也不是不可以,主要看自己女兒是怎麼理解,只要不傷了家庭氣氛就可以。
8. 結婚第一年,雙方父母都要給紅包嗎
恩呢
一般的風俗都是結婚第一年
雙方父母給紅包
女方父母給的要比男父母給的多一倍
9. 你結婚的時候父母都給你配了什麼嫁妝
這個問題我特別想回答,家是農村的,從小到大上學一直很順利,大學畢業。畢業後我媽經常給我算賬,說供我上學花了多少錢,可以在農村建一座房了。言語之中流露出供我上學我需要感恩戴德的意思,我確實感激,但是我不喜歡她拿這個當做籌碼一樣。剛畢業工資2800一個月,租房一個月500吃飯600,在這個前提下我一年給我家裡一萬塊。後面給父母買衣服,給侄子侄女買衣服,甚至給哥嫂買衣服。父母的手機,我媽的鐲子,還有我媽糖尿病的湯葯,一次3600都是我買的,我有姐有哥。我說這些不是為了抱怨我花了多少錢,這些都是我心甘情願花的,我愛我的家人,感謝父母對我的付出,我願意對他們好,在我能力范圍內給他們好的東西。但是每次打電話或者回家我媽都會說村裡誰家的閨女給人家爹媽買了啥,買了啥,說她這算是養了一窩白眼狼,三個不抵別人家一個。我不說我哥我姐的事,他們確實沒送過什麼東西。我心裡就特委屈,我平時對你的好都是空氣嗎。到頭來還是一個白眼狼。再說說我畢業後發生的事,當時剛畢業查出來有畸胎瘤,在卵巢裡面,當時還不知道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需要做手術。我才22歲沒有結婚,擔心萬一手術不成功或者技術不過關影響以後生育,所以想去市裡面的大醫院做微創的手術,創口小,技術好,心裡放心些。然後我爸和我媽商量後說讓我在縣里醫院做得了,便宜。我當時眼淚差點流下來,我說我男朋友家(後來他劈腿我們分了)不是剛給了一萬塊錢的見面禮嗎?用那個錢給我做手術,不夠的話以後我出去工作掙錢還你們。雖然最後是去市裡面做的手術,但是現在想起來心裡還是有點難過。再說我結婚的事,在我結婚前我們村有嫁閨女的,爸媽陪嫁一萬塊錢,當時我媽說人家爸媽太摳門了,以後我結婚她至少陪嫁三萬。然後去年我相親認識了我老公,結婚的時候我媽給我陪嫁一萬塊錢,說錢都給我哥買房子了,現在沒錢,等我生娃的時候再多給我點。結婚時陪送的被子,床單被罩是我自己買的,家裡種的有棉花,我媽給打了幾床棉花被子,給我說就這也花了不少錢,嫁個閨女得貼陪不少錢,話里話外給我傳達的意思就是你看看你,花了家裡多少錢。三天回門要給新婚夫妻發紅包。我提前給我媽說男方家給我多少紅包你也給我老公多少紅包吧,這樣看起來面上好看。我媽當時就炸了,說誇白他的,頂多200塊錢的紅包。我是2018年結的婚,200塊我覺得實在是有點低,而且我結婚公婆給的是500的紅包,所以我提前給我媽1000塊錢,讓她到時候發給我們。今年也就是2019年,我懷孕了,我媽說家裡沒錢到時候吃面給我一萬塊錢。我說這些就是復述一下事實,沒有覺得我爸媽應該給我更多的錢,或者嫌棄他們給我的少的意思。我知道他們辛苦,即使給我一千塊錢我也能理解,這個就是二老的心意,有多大能力就講多大排面。我一直這么覺得的。問題就出在昨天,我剛產檢回來,給我媽通話的時候我媽又說村裡誰家的女婿誰家的閨女又給人家買了啥了,她在村裡都不好開口,養了三個兒女全都是白眼狼,比人家的閨女兒子都差遠了。我就給她說我給你也買了東西,也給了錢,咋就是白眼狼了?我現在就這么大的能力,只能給你這么多,有錢我也願意多給你點。我說你穿的衣服戴的鐲子用的手機不是我給你買的嗎?我媽說是,但是比著人家的閨女我這都不算啥。這種話說了無數次了可能是孕期火氣也大,我就說你只比別人家的兒女給父母買了啥,你咋不比比人家父母給了兒女啥?我媽說她就是個農村人,就這么大能力。我說我理解你,所以我從來沒覺得你給我的東西少過,但是你換位思考一下,我也就是個打工的,工資多少你也知道,我也就這么大的能力,你憑啥要求我給你這給你那的,我工資全給你也比不上你今天跟東家比,明天跟西家比的。真的是人如果貪得無厭給啥也不會滿足的。我說你只知道心疼我哥,你也心疼心疼我,我一個人在外面那麼多年,省吃儉用的,我也不容易。我哥結婚蓋房子養娃那個不是你出錢出力,就欠了幾萬塊錢的帳你看的比天還大,覺得他壓力大,太辛苦了。我結婚後也欠了幾萬塊錢的帳,還背著幾十萬的房貸,你說這錢好還,不打緊。兒子閨女都是你生的,物質上我不指望你能把閨女兒子一樣待了,好歹精神上你也體諒體諒我。不要一直想著從女兒這剝削一點,給兒子省一點了。真的昨天哭著說著,一肚子心酸,現在眼睛還腫著。我真的不指望父母能陪送多少,好歹別一直想著索取。畢業到現在心裡越來越涼,覺得心情寡淡到這個地步,我真的是被傷的透透的。我家兄妹三個,我是最小的,但是我給父母的絕對是最多的,我哥一分錢不給,我媽也覺得我哥對她是最好的。我給的再多,我媽也覺得不夠,還覺得這是我欠他們的。經過這一次吵架,我也算是看清了,以後就真的當一個白眼狼了,也免得白白擔了這個名聲。你們隨便說我不孝吧,沒有親身經歷,體會不到我現在的心情。
10. 女兒結婚三天回門母親要給她什麼禮物
每個城市風俗習慣都不一樣。
有些地方父母回禮要准備饅頭,對饅頭數量都有規定,要求正常要回99個,代表長長久久。或是准備枕頭席子,可能是父母對子女的一種牽掛,如果孩子想念父母,那可以睡在父母送的枕頭席子上。
有些地方還會回鞋子,因為鞋跟諧是同音,父母希望孩子結婚之後能白頭偕老,如果送鞋子那肯定要了送兩雙,一雙是給女兒的,一雙是給女婿的,這樣也成雙成對。
回門介紹:
回門的時間各地不一,古時是結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滿月回門省親的。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後代沿襲至今。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
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準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