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獨生子女該如何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
獨生子女解決養老問題應該這樣:
當一方是獨生子女,一方非獨生子女,這種家庭養老模式是一個家庭負責一對老人夫妻雙方有一個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一方的老人跟他們的子女住在一起,而非獨生子女一方的老人則由兄弟或姐妹去負責。
我先生弟兄倆,他嫂子是獨女,他哥哥結婚後就一直以媳婦那邊家庭為主,放假才回家小住。嫂子的父母的養老問題由他們負責。而這邊公公婆婆的養老,基本上都是我和先生負責,哥嫂他們即便有心,也是不能太指望的。
總的來說,這一類都有退休金的老人還是比較自主的,在經濟上完全可以脫離孩子,只要是孩子能夠在精神上安慰自己,便可以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了。
如果父母一方有退休金的,這一類老人的養老肯定就沒有那麼多種選擇了,不過也可以基本脫離孩子養老,對於這一類老人來說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還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這兩種養老的費用都比較低,只要是一方有退休金,差不多都能夠負擔的起。
Ⅱ 倆兄妹如何規劃父母養老
這種事不能計較太多,憑良心,父母養大我們也是一視同仁的,你妹妹上學給花錢那是投資,將來混得好了,說不定在生活上也能幫助自己,閨女大了肯定要嫁出去的,而且嫁出去之後將來她也有公婆要養啊,也看自己的能力吧,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吧我覺得。
我和我哥都是上大學了的,現在都結婚幾年了,我經濟條件比我哥稍微強一點,父母都還強健,按我們老家風俗也是兒子養老,但是我嫂子和我父母談不來,總是鬧矛盾我嫂子直接就罵老家兒的那種,我哥優柔寡斷家裡的事情也不想辦法解決處理,總之各種原因,我父母就對他們心灰意冷了,我爸爸在外面上班,我媽就和我們住一起了,將來我養他們也行啊,畢竟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如果家裡就我一個閨女不也得我來照顧他們么。
Ⅲ 姐弟四個,弟弟最小,碩士研究生,年薪幾十萬,三個姐姐均打工,父母一直重男輕女,該怎樣給父母養老
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法定的義務,建議姐弟之間協商父母的養老問題,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共同贍養父母。
Ⅳ 失獨父母如何養老
如果孩子在10歲以後身亡,母親再生的機會大大降低。除了精神上難以補償,失獨夫婦年老以後,養老和醫療問題也將是一個難題。 這個難題同樣擺在法院面前。 扶養人去世後,切斷了被撫養人的生活來源,被扶養人對侵權人提起損害賠償,賠償的內容就是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的規定,成年被扶養人必須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其他生活來源。實踐中,如果男性被扶養人年齡超過60歲,女性超過55歲,法院會支持其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訴訟請求。但是大部分失獨父母均不符合此條件,他們往往四五十歲左右,仍然具有勞動能力但幾年後就會喪失勞動能力,現在他們無法索賠生活費,年老後的生活就難以獲得保障。上述案例中,就因為趙先生夫婦目前仍在工作,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他們要求侵權人支付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訴訟請求被法院以「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給付條件」為由駁回。 而對於精神損害撫慰金,法官往往考慮案件的實際情況,在判處數額上可以適當向失獨父母傾斜。人的精神所遭受的損害程度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但人死不能復生,金錢賠償算是一種精神撫慰。賠償金數額可根據損害行為的性質、侵權人的過錯程度、請求權人所受痛苦程度以及其與死者的關系等酌定,就獨生子女遭受侵害死亡而言,單考慮父母所受之痛苦程度一項,痛苦指數應該是比較高的,所以,無論是從情理還是從法理,給失獨父母多些精神撫慰都具有合理性。在前述案例中,法官判決侵權人給付趙先生夫婦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 但是,從更深層次上說,法院的力量是有限的,判賠精神撫慰金不一定能撫平失獨父母的精神創傷,更難以解決他們年老後的養老問題。
Ⅳ 兄妹之間如何處理父母的養老問題
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首先是每個子女應當有德,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的養老問題,常言道,父母養你個小,你養父母個老。第二,父母辛辛苦苦把幾個子女拉扯大,可以說是含辛茹苦,省吃儉用,把心血都費在了孩子們的身上,供念書,幫成家立業等,子女們要和諧相處,相互商量好父母的養老問題,不能在這方面斤斤計較她少你多,一有時間就多去陪陪父母,或者是採取輪流制、有工作的沒時間出錢讓沒工作的伺候制或者去敬老院等多種形式去贍養,確保老人們能夠吃好休息好。第三,子女們在養老問題上要積極主動,不能推諉扯皮,我們每個人都要老了,要給下一代樹立起孝順父母的榜樣,讓家庭美德孝道傳承下去,讓自己的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子女們真正做到問心無愧。
Ⅵ 怎麼給父母養老
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夾在中間如果說我父母完全不偏心當然是不可能的,何況我之所以有弟弟就是因為我又是個女兒,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是只有少數人家才有。但慶幸的是我們姐弟三人關系都相處的很好、我爸媽也是比較通情達理的人,處處想著孩子的不容易,雖然難免偏心我弟弟,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更能理解父母的心,他們也不是刻意要偏心,但作為父母總是會想著照顧家裡相對弱一些的那個,而我們家無論是工作還是收入,弱一些的都是我弟弟,所以他們偏心他我也沒有不高興,也可能是習慣了。所以樓主也許壓力更大,但學歷遠遠高於你哥哥,女博士對於你父母的判斷也許比公務員還要鐵飯碗。我們家的好處是在父母生病住院時確實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相對經濟條件是姐弟三個裡面最好的,又是遠嫁,所以是出錢的那個,包括我老家房子裝修(老家房子以後當然是給弟弟了)、給弟弟買新房、結婚、弟弟新房裝修,我和我姐都是出了錢的,而且我是出大頭那個;我姐在事業單位人脈好一些,所以又出錢又出力的;我弟弟收入較低、沒什麼存款,但他很孝順,主動出力的那種。而且我們三個都比較會彼此心疼,目前沒有什麼矛盾出現。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姐弟三人相處融洽並且都孝順父母嗎?因為我們從小就在一個舅舅不孝順姥姥姥爺、叔叔姑姑不孝順爺爺奶奶的家庭里長大,但我們的父母,特別是我媽媽一直孝敬雙方長輩,無論他們做了多麼偏心、過分的事情,我爸媽都還是很孝順,我們是從小就在那樣的氛圍里耳濡目染出來的。現在你自己也有兩個孩子,為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你學歷比我高太多了,眼界也一定比我更開闊,不要計較那些小事情,盡力而為去做好,多想父母哥哥的好、不好的地方就當是自己考慮周到偏激了。這樣你也能開心一些。不給父母養老並不會讓你更幸福、更輕松,反而還給孩子做了錯誤示範、落了不孝的名聲、也許還會有很深很深無法彌補的人生遺憾,真的不值得去冒這個險。
Ⅶ 獨生子女結婚後,身處兩地的父母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獨生子女盡早完成自己的生育任務,由老人幫助帶大幾個孫輩,然後可以有獨生子女和孫輩們共同照顧贍養老人。如果獨生子女生育晚了,比如35以上才開始生育,就會面臨顧不上老人的局面。
Ⅷ 父母退休無收入,家中姐弟三人,該如何為他們養老
在我看來,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應該遵循百善孝為先的這個原則。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成人,讓我們有一番成就,一邊供養我們上學,一邊還要操持養家是非常不易的。父母們會讓自己吃非常多的苦,也不願意讓孩子們受一點委屈,這就是偉大的母親和父親。世界上每一個父母都會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為了孩子付出很多。所以在我看來,不管父母退休後有無收入,姐弟們一定都要齊心協力的去好好孝順父母。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都應該好好的,孝順父母,父母過了一輩子的。苦生活到最後一定要讓父母享福。在我看來姐弟三人應該共同孝順父母,不管誰出的錢多還是誰住的力度,最主要的是要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要讓他們享清福,兄妹三人中條件好的可以多拿一點條件不好的可以出力,總而言之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團結在一起,好好的孝順父母。
Ⅸ 姐弟倆該如何贍養父母
這要看你父母怎麼處理了,我家姥姥也是這么個情況,但是她。。。。哎,這種事,你現在也沒能力管,就暫時這樣吧,暗地裡安慰下父母,表面上要強硬些,不要讓你弟弟知道你是軟柿子,更不要答應給你父母蓋房子之類的事。發動親戚攻擊你弟弟,讓他抬不起頭來。
實在不行讓父母告發他,盡量不要走這步!!!
Ⅹ 遠嫁的女兒如何孝敬千里之外的父母
遠嫁的女兒可以用以下四種方式孝敬千里之外的父母,第一、常常與父母聯系;第二、多給父母一些叮囑和關心;第三、紅包和禮物不能少;第四、有機會就回家看看。
一、常常與父母聯系其實在現代社會不僅僅是遠嫁的女兒與父母相隔千里,在外讀書或者打拚的子女也都是跟父母相隔千里的,但好在如今的科技發達,我們能夠通過電話說說話、通過視頻看看對方,所以在父母和子女相隔千里的時候,我們要常常跟父母通話、視頻,分享一下最近的生活,這就是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
最後,如今的交通如此便捷,回一趟家也不是多難的事情,所以有空就回家孝敬父母,這才是父母最想要的“孝敬”。遠嫁的女兒可能離父母遠,但是也不至於一年回家一次都做不到,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是回家看看父母最好,因為沒有什麼是比直接見面更好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