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決父母與孩子之間矛盾最好方式是什麼呢
父母需要盡可能心平氣和去跟孩子溝通,同時也需要多理解孩子,最後平等去教育孩子。
對於比較叛逆的孩子來說,孩子在生活中和父母產生矛盾的可能性是比較大,同時孩子也會認為父母並不是真正愛自己。之所以會有這樣情況出現,可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候,沒有採用正確方式,反而傷害了孩子,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敵意,從而上升為更加嚴重的矛盾。我認為家長需要更好去理解孩子,在教育時候,平等去對待孩子,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
一、父母需要心平氣和去跟孩子溝通。
叛逆的孩子或者是對父母產生敵意的孩子,是不願意主動去跟父母溝通,這個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主動一點,並且要時刻控制好自己情緒,心平氣和去跟孩子溝通。通過耐心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同時跟孩子袒露自己心聲。
2. 孩子和家長產生矛盾,父母應該如何化解呢
孩子的世界與成年人的世界不同,他們之間發生的矛盾並不像成年人的那麼復雜。有句話叫「小孩打架不記仇」,孩子們可能剛剛鬧過,轉頭把眼淚一抹,又能親密地玩耍起來。所以說孩子之間的事情,其實是很好解決的,重要的是家長如何去解決,又如何通過這件事情去教育孩子!那麼家長具體可以怎麼做呢?我有以下建議:
首先,給孩子提供解決矛盾的空間和時間。
孩子之間發生了矛盾,家長不應該立馬干預。如果只是一件小事,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處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學會溝通交流,還鍛煉了他解決事情的能力。如果是他無法解決的沖突,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適當介入。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完全替孩子解決矛盾,而是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後和孩子共同解決。如果你已經介入,那就不要與起沖突的孩子單獨談判,而是應當雙方家長一起協商解決。
另外,家長應該客觀地分析矛盾的起因。
很多家長在聽說他們的孩子與同學朋友發生沖突時,會立即認為是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在不知道實際的情況下直接安慰孩子,將責任歸咎於另一個孩子。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會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的習慣。將來,只要孩子與他人意見不一致,他就會覺得對方是錯誤的。
檸檬曾就和一位媽媽聊過類似的事情,她說她的女兒今年四歲,在小區里有個固定的玩伴小婷,小婷的性格比較急躁,常常在搶東西時占上風,發生沖突時就會動手推搡自己的女兒。有一次女兒去小婷家玩,突然哭著跑回來告訴自己,說小婷咬她了,胳膊上有明顯的牙印。
看到女兒胳膊上的牙印自己會及時的安慰女兒,等到女兒情緒穩定後便問女兒還痛不痛,不痛的話還願不願意和小婷繼續相處。
她告訴我說她的態度對女兒的影響十分明顯,女兒往往是眼淚還沒擦乾凈就轉頭又去找小婷了。偶爾會說出不願再和小婷做朋友的話。但堅持不過半天,很快又和小婷玩得熱火朝天。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呢?你會採取和這位媽媽一樣的做法嗎?其實很多父母遇到這種問題時,會第一時間去安慰自己的孩子,並指責另一個孩子的錯誤。護子心切是每個父母的天性,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吃虧」,就忍不住沖出來替孩子「討回公道」,實際上,這種行為無形之中破壞了孩子之間的純粹友誼,孩子也會事事依賴父母,以後遇到矛盾或者困難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
因此,當孩子之間發生沖突時,父母記住不要立即採取行動,應該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溝通,但也要記得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是件很正常的事,無所謂誰對誰錯,該怎樣相處還怎樣相處。這樣一種心理的建立是孩子能正常地發展人際關系的必不可少的基礎,是豁達、友善的生長土壤。
3. 當父母鬧矛盾時,作為孩子的你應該怎樣做最合適
作為孩子在父母鬧矛盾的時候,千萬不要袖手旁觀,要學會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式來調節父母之間的矛盾。生活中的小事有時會給家庭帶來麻煩。父母之間的矛盾不能很快解決。在這個時候,孩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孩子們應該學會與他們交流,也就是與他們交談。
如果你的父母情緒比較緊張,你可以說服情緒比較緊張的人少對他們說話,替你和他們說話,更加和諧。同時,如果你知道哪一方是錯的,你可以跟他或她說理,然後調整他們,使之成為中間潤滑劑。你千萬不要發脾氣,因為你是個大三,更別提大三了,最好不要幫一方說另一方的壞話。
父母一個人和你對彼此說的話,我們一定要婉言謝絕!不要站在你父母中間,去評判他們之間的戰爭。會適得其反。站明你的立場,互相調節,減少吵架才是最好的。
4. 父母吵架,孩子該怎麼辦
5. 父母出現矛盾,作為兒女該怎麼挽救家庭
親情力量最偉大,撒嬌賣萌求父母復合,越是乖越是懂事,越是知道心疼父母,父母就會心裡不捨得離開這個家。做兒女要從旁勸,針對這些矛盾進行化解,盡自己所能,如果實在幫不了,那麼父母好合好散也算是不錯選擇。
強扭瓜不甜,如果父母感情不在經常鬧矛盾,那麼分手也是算對彼此一個負責,更是對兒女負責。沒有一個孩子希望父母每天吵架,每天生活在戰火硝煙中,這種事情是父母感情,雖然說父母在家就和睦對於孩子成長有好處,但是孩子能力不夠,也沒有辦法,就隨父母去吧。
6. 父母吵架最受傷的就是孩子,孩子怎樣才能保護自己
我覺得孩子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參與進去。自己已經是一個受害者了。如果有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就到那裡去。不要妄圖參與他們兩個人的戰爭。最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其實父母吵架本身就已經很煩了,這種時候就出去玩,躲出去。眼不見為凈。
所以說這多麻煩啊!這也是我不願意要孩子的原因。因為覺得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實在太不容易了。一定要確定。對方是一個可以和自己一起共同撫養孩子的人。這樣才能生下孩子。千萬別妄想著。生下孩子就會改變什麼?這種用孩子拴住人的方法。不應該只存在電視劇里嗎?現實中的人經不起這一試。
7. 父母吵架 孩子該怎麼辦
一、態度上保持中立
既要理解父親也要理解母親,但堅決不做裁判,他們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不參與到他們的爭吵中,不偏不倚,始終要明白人家兩口子是夫妻,自我的求生欲要強一些,不要被他們的爭吵給淹沒。很多孩子之所以痛苦的原因,是希望自己成為家庭的救世主,試圖尋找一種方法避免父母吵架的事情繼續發生。
二、心理上與之隔離
面對父母的爭吵,要從心理上要理解並全然接納這樣一個事實,誰家的日子都有吵吵鬧鬧,不是只有你家會爭吵,再恩愛的夫妻也會有200次想要掐死對方的沖動。如此可以降低你對美滿家庭的期望值,你該吃吃該喝喝,他們吵他們的,你把自己照顧好。父母雙方誰需要幫助,你都去幫一下,吵到沒人做飯時,你正好可以自己學習做飯。
三、提高自己的情商段位
或許會對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有更多的理解,夫妻關系是一種親密關系,很多事情不講道理,需要更多的溝通技巧。吵架的人都非常渴望別人看見他的情緒,一旦被人看見,問題很多時候就已經解決了一大半。所以父母吵架,作為孩子提高自己的情商是非常好的應對辦法。不要把勁使在他們身上,基本上會是無用功,自尋煩惱。因為無法去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實現自我的成長與蛻變。
四、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在不吵架的日子,多和父母互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你還在上學,周末可以跟父母一起去爬山、一起打打球,或是幫助父母做家務,給爸媽按按肩。學習間歇,給他們切個果盤,把學校的事情講給他們聽等等。
如果你已經上班了,並且已經搬出了父母的家,周末可以常回來看望他們。或是拿出一部分的錢,帶著他們去旅行,廣闊的視野、多變的環境,都能讓一個人心胸開闊,父母也能重新點燃年輕時愛的火花。
五、尊重他們,保持沉默
如果父母之間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比如出軌、家暴或者其他非要離婚不可,確定不能調和,無法彌補的極端情況。你再怎麼勸也沒有任何意義,有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此時,不妨保持沉默。然後告訴他們,生活是他們自己的,你作為兒女無權干涉,也沒資格要求他們過什麼樣的生活。
8. 父母之間有矛盾怎麼辦
對於父母矛盾最是不好處理,有時說錯一句話就會讓父母中的一方認為你在偏心。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你父親感受到你母親是關心他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外人基本是幫不了你們的。最了解父母的人非你莫屬,所以緩解父母矛盾的最佳方案只能靠你來想和實施。由於你在外地,所以多打電話慰問父母,並且隨時了解他們關系的最新動態。而且你父親現在有病在身,你就拿這個事做文章,讓你母親適當的讓著你父親點,但是一定不要忽略你母親的感受。你父親現在生氣其實可以看作兩方面,一是生病心情不好這是重點;二是對你母親平時有不滿。經常和你父親打電話,關心他身體,和他說些開心的事,慢慢的讓他心情變好。你父親心情變好了,問題就會容易解決的多哦。
9. 父母鬧矛盾做兒女的怎麼解決
他倆的問題,只能他倆去解決。你們的感情不同,關系也不同,所以你是無法體會他們的感受的,貿然插入未必有好效果。想辦法讓自己過的好好的。你開心快樂了,他們也會感受到。也許還能有點用。
10. 父母吵架沖突 如何避免孩子受傷害
昨晚,一個鄰居家,夫妻二人又吵架了,互相對罵。剛上初一的兒子,默不作聲地一個人在樓下呆著,樣子看起來很無助。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發生吵架並非少見。但是吵架之後,父母如果沒有一個很好處理沖突的方式,就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無助。
一些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父母吵架陰影下的孩子,常常會有情緒問題。父母發生沖突吵架,會讓孩子緊張,影響孩子跟別人相處的能力,也影響孩子對生活的態度及孩子的學業。孩子可能會對和別人建立親密關系沒有信心,性格變得偏激。
那麼父母發生矛盾沖突,應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呢?
1.父母應當劃分婚姻關系與親子關系的界限,不管夫妻雙方發生什麼沖突,不要把孩子當成解決沖突的武器。
有的夫妻沖突吵架,就試圖拉攏孩子。比如,一方在孩子面前批評教育另一方,當孩子聽到一方親人被責罵時,孩子覺得自己也不能幫忙解決沖突,心中會很無助,從而會擔心並覺得愧疚。所以應明確父母間的沖突,不要捲入孩子。
2.父母應盡可能為孩子尋求信任的社會支持。
父母應當尋求可靠的人給孩子情感支持,幫助孩子度過父母沖突期。讓親戚朋友給孩子安慰、開解。也可關注孩子身邊可靠的同學、小夥伴,鼓勵孩子和朋友談心。當然最好的支持,還是父母的安慰支持。
3.疏導情緒,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
1).適時地安慰孩子。讓孩子知道盡管父母之間有沖突會吵架,父母都還會很愛他,會繼續好好的照顧、關心他。
2).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父母要表示理解孩子失望、失落的心情。
3).幫孩子找到應對情堵的方法。
比如培養孩子一些積極的興趣,讓孩子專注自己的興趣轉移不良情緒。
4).多加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日常問題進行情緒管理。
父母應當告訴孩子,大人之間的沖突是因為兩個人對問題有爭論,意見分歧,不是因為孩子有錯。父母會盡快找到解決辦法,讓孩子不要為此擔心。
父母吵架是否會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影響,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采訪的孩子都表示非常討厭、害怕父母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