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什麼
【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花朵,會笑的女孩子,運氣都不會差,會笑的男孩子,一輩子都幸福。微笑幸福自己,愉悅他人。微笑能夠緩解壓力,讓人幸福指數倍增。微笑能夠化解矛盾,讓一切更加融洽。做父母的,要率先垂範,在生活中,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平靜的微笑,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幸福。
【善良】
「人為善者,福雖未至,禍已遠矣;人為惡者,禍雖未至,福已遠矣。」善良的人,運氣不會差,善良的人,是永遠都會受到歡迎的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行善積德。善良人家的子弟,大多有出息。
【勤奮】
做父母的勤奮,孩子也會勤勞。相反,父母好吃懶做,子女必定游手好閑。做父母的,一定要養成勤勉做人,勤奮做事的好習慣,給子女做個好的榜樣。做父母的,不能整天貪吃貪睡,不能整天吃喝玩樂,這樣對子女的影響會越來越壞。
【堅強】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許多坎坷,也會遇到很多不堪的人和事。如果不能勇敢,就會被惡人嚇到。如果不能堅強,就會被風浪吞沒。做父母的,要能夠體現出在大事面前不慌張,在噩運面前不低頭的氣概。
【包容】
人間事,世間人,不如意的很多,有缺憾的很多。誰的一生,都要遇到幾個人渣,都會遭遇仇恨。如果不能釋懷,如果不能包容和原諒,就會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做父母的,必須能夠寬容別人,這樣孩子也會效仿著大度起來。
【大氣】
不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計較,不為了幾分錢的利益耿耿於懷,不摳門,不算計。該花的錢一定要捨得花出去,該付出的連眉頭都不要皺一下。做人要大氣,做事才有底氣。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多算計,尤其是經濟方面,要能夠做到仗義疏財,視金錢如糞土。
【自由】
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都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做父母的,不能隨便干涉孩子的言行,不能進入孩子的私人空間,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不能對孩子的獨特想法和做法冷嘲熱諷。父母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像尊重每一個獨立的生命那樣尊重你的孩子吧。
【快樂】
快樂是人生的本能,也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說生命還有意義的話,那麼,快樂,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生命不快樂,等於白來過。做父母的,要有快樂的心態,要用快樂的言行,並且要讓孩子一直生活在快樂里。最成功的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快樂地活著。
【慈愛】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真愛才會永恆。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有慈悲情懷的人,一個知道幫助他人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才能夠在人世間頂天立地。
⑵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1、給孩子一個好環境和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中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好的言行舉止也會養成孩子好的言行舉止。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那樣你會發現,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到3倍於養成習慣的時間;減少給孩子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2、注重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漸進,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步來;了解當前孩子的特點,不拔苗助長,該什麼年紀就做什麼事。不要覺得為了孩子好,免得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
(2)父母如何教會孩子擴展閱讀:
父母總提「別人家的孩子」對孩子成長的危害
1、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這是最直接的一種後果,本來孩子是滿心歡喜的給你看結果,求表揚,可你卻一盆冷水潑下來,淋得孩子內心哇涼哇涼的。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會逐漸的否定自己,有種我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別人的錯覺,從而越發自卑。
2、親子關系惡化
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本來應該是亦師亦友的和諧狀態,而不是冷淡相向。可是父母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來一種害怕的情緒,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他們是不是更加喜歡他。這會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孩子不願意溝通,父母只有比較。
⑶ 父母應怎樣教孩子
這個問的太寬泛了,都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不知道樓主想問哪方面的?不過不管是那方面的教育,都是建立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氛圍中的,這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家長,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生活中多一些贊美,關愛,少一些指責,訓斥,因為世上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成為我們的遺憾,我們的負擔其實問題根源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要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應該是馬上責備而是該反思自己,因為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傳身教都會對孩子造成深刻的影響,愛,要講求方法,然而方法就是無論是怎麼的孩子我們都要愛,而不是孩子好我們就愛,不好了我們甚至不給個好臉色,這不叫愛,這叫自私,其實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可憐,最後建議樓主多看些現代教育孩子方面的書,會有很多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