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和差生家長溝通
大多數家長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但為什麼不會、不願主動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呢?
分析原因,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就由學校管,成績不好表現不好也都是學校老師的事,否則要老師干什麼。自己要忙於自己的生意或工作,基本無暇顧及孩子,只求吃飽穿暖,能為孩子提供不錯的物質基礎已經夠不錯了。
大多數家長則可能認為,在教育孩子方面,相對家長而言,教師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老師平時工作比較忙,我不好意思給老師添麻煩;只要老師不告狀,說明孩子在學校還可以。
其實,這完全是家長們自己多心,絕大多數老師還是有著高尚師德、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尤其像我們這樣一所年輕的學校,年輕老師們很希望和家長的親近,而非受冷落。另一方面,家長也很怕從別人口中特別是老師口中聽到孩子的缺點與不足,俗話說「癩痢頭兒子自己的好」。這樣的擔憂尤其會出現在一些成績後進、表現不是很「乖」的孩子家長身上,老師一開口就會數落孩子的不好,並連帶自己一起「批評」,故而刻意迴避。家長出現這樣的擔憂也提醒我們的老師,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我們應該多看到孩子的閃光面,注意說話的技巧,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講話更需委婉一些,說得太直接會惹家長不高興。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很少主動與老師聯系,老師由因為學生人數眾多、工作比較繁忙,也甚少和家長主動聯系,往往都是學生出現問題時才聯系一下,自然就有「報憂不報喜」傾向,此時,家長接到老師電話怎會不緊張、怎會不想盡辦法迴避。所以,我們和家長溝通時盡可能多照顧家長感受,盡量採用鼓勵法,委婉提出問題,請家長一起幫助孩子,並引導家長不要一味責怪孩子。應該先讓家長弄清孩子現狀,再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不是一味地「埋怨」或是「告狀」,老師萬萬不能對所謂的「差生」家長採用厭煩的態度,老師一定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和孩子的家長。一旦和家長因教育觀念不同而產生沖突時,多和家長探討、多交流,避免不必要的隔閡產生,避免自己受傷害,尊重是雙方溝通的前提。另外,和家長溝通時要向家長明確表示,希望家長能主動與自己溝通,互相交流說說孩子在家、校的各種情況,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請家長不要擔心會打擾老師,定期和老師交流情況,把握一定溝通頻率,會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貳』 差生家長會說什麼
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父親,每次家長會卻都因為孩子成績差屢屢受挫,回家 力圖對孩子的學習干預,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家裡就充斥了呵斥、不滿和哭泣。教育變成一個家庭最不和諧的音符,下面是他沉思後在家長會的發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幾位家長朋友一定是分別代表不同的層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較落後,但正在進步的孩子家長講幾句話,所以我的講話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是檢討。
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也付出很多,但這不是個愉快的過程。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幹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我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了線一樣,長時間的愣神,作業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於是, 終於放棄原先的理念,開始陪學、輔導,從那以後,家裡就充斥了呵斥、不滿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沒有一個緊湊、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為暴躁,黔驢技窮時我也打孩子,有時下手很重。
每當打過孩子,尤其是下手比較狠的時候,心情壞到極點,看到孩子蜷縮在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哭泣的時候,每到看到這個平時那麼漂亮可愛的孩子, 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跟我對抗,僅僅因為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而這個他是自己的寶貝,自己的唯一,此時憐惜、悔恨、心疼,難以明說。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叄』 如何做好與差生家長的聯系
給點面子。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面子是人的第一精神需要,人是活在面子中。如果光是吃喝拉撒,動物也會。學生成績差,我們就可以不顧及其家長的面子嗎?王萍的媽媽見女兒傻愣愣地對著試卷,本來就沒好心情,老師又在有不少人在場的辦公室里一味地指責其不盡責,孩子差勁,這火上澆油,能不引起家長的過激行為嗎?其實,我們的目的是孩子成績不理想,讓家長能多輔導一下。那我們不妨說(單獨說更好):「作為家長,每天要接送,也夠辛苦的。你的孩子在接受能力方面,可能屬於遲發展的一類。這次單元檢測,她碰到的困難較多。回家,你耐心地再教教孩子,好嗎?」這樣,我們既給了家長面子,又是在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先肯定家長的辛勤付出,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既而反映孩子的成績現狀,提出.可行性要求,家長就比較容易接受。
給點掌聲。教師把學生王萍的學習現狀說給家長,希望引起重視,其動機並沒有錯,只是盡說王萍的不是,責備家長未能管好,這讓王萍媽媽難以冷靜地面對。將心比心,如果換位角色,我們能承受得了嗎?
找一點肯定的東西加以贊賞,比全部否定要好得多。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賞識。我們在與「學困生」家長的溝通中也要來一點賞識,一點掌聲,鼓起他們足夠的信心。現在孩子的家長不容易,「學困生」的家長就更不容易。看著孩子,他們何嘗不是心如刀絞。有幾位家長,一談起來,就淚流滿面。如果我們再來一個「狀告」「責難」,那心還不跌入地獄去?鼓起家長的信心,形成一種教育合力,讓「學困生」脫困,才是我們希望的風景。
給點策略。打仗需要策略,經營需要策略,家長教育孩子也需要策略。有位家長對老師說:「都面臨中考了,孩子還迷著電視,勸也勸了,罵也罵了,可就是聽不進,氣得我發抖。」老師笑著安慰家長。晚上差不多的時候,老師打電話給那孩子,說:「雖是中考時候,看書別太勞累。」孩子接了電話,反而覺得不好意思再看電視,馬上關了電視去看書。家長驚奇於老師的話真靈,其實老師只是用了一點心理策略。
『肆』 差生的家長都是怎麼過來的
差生的家長很有可能是最開始孩子讀書的時候沒有到監督督促的作用
『伍』 我一直都是差生我這次考的更爛,怎麼和父母說
不要煩
我也還是一個學生,而且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首先,我覺得,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完美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對其影響是很大的。
先給你舉一個我現在一直記得的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我小學經常都是班上1名(其實不是小學,到現在研究生階段依然優秀),但是有一次我考了個8名。說實話,當時我很自責,而且很怕回家我媽回罵我。以前也經常聽說有剛開始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後來成績不好的例子,所以我也開始懷疑自己了。
但是,回家之後讓我驚訝的是,我媽一點都沒有罵我,仍然像考了一名一樣對我,只是另外笑著給了我很多鼓勵主動為我開脫,說相信我的能力,那隻是我不小心的失誤。還有一句話,現在還記得:「我相信你的能力,這次無所謂,下學期好好的證明給他們看!」。而這句話,一直鼓勵我到現在。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同學,他親口給我說的他自己 感受。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一直都是最爛的。但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們重新分班,換了老師。那個數學老師,從來沒有歧視過他,也沒有罵過他。就算有時候調皮,老師僅僅只是象徵性的罰站一會。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說那個老師的這些關心和一句在他面前重復了很多次的話改變了他的人生:「你這個狗娃娃兒(我們那老師經常這樣稱呼學生,沒有惡意)的,你看你的眼睛這么明亮,我就曉得你聰明的很,是幹得到事的!」這是原汁原味的話。就從小學六年級起他成績呈直線上升,後來考上了哈工大,畢業去了新加坡。
我舉這兩個例子,就是為了給你說明一個道理:
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鼓勵。而且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周圍人對他的看很影響他,如果他覺得大家都認為他聰明很能幹,那他一定會相信自己真的很能幹,會加油努力的。如果周圍的人,包括老師同學甚至自己的父母都對他失去了信心,那他自己也沒有任何信心了,而且會很厭學的。 這些都是我根據自己以及周圍同學的成長總結出來的。
而且現在學校裡面很多老師都是一副狗眼,總是對成績好的學生好的不得了,因為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給他撐門面,可以給他賺利潤(高考的時候)。而對成績差的學生就是天天死板著臉,白眼來白眼去,在這種情況下,成績差的學生真的回失去信心的。盡管我一直都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一直享受著老師的優待,但是我真的很見不慣老師們對差生的不公平,曾經因為這個問題我把我的初中老師給氣哭了。
講了這么多,就是覺得,你們應該多多的鼓勵他,耐心一點點,他還那麼小,就算什麼事情都不懂都還有時間也有機會慢慢學的,不要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不要讓他覺得在你們眼中一無是處。還有跟他的老師多溝通溝通,讓老師也多鼓勵鼓勵他。來自所有人的鼓勵就是最偉大的力量!
另外,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了,押的太重只會增長他的厭學情緒。
現在才七歲,一定要讓他跟其他孩子相比贏在起跑線上,這樣他會贏一輩子的!
在重復一遍:一定要讓他跟其他孩子相比贏在起跑線上,這樣他會贏一輩子的!
我每一個字都是自己慢慢敲出來的。我任何時候都對自己作的每一件事情付責任,不是那種胡亂一段來賺分也不管是否誤導別人的人,說白了,分拿來根本就沒有用,我不在乎。我只是希望能夠給你一點幫助,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我的父母,我很能體會天下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這才是讓我敲完這一段話的唯一動力。
希望你們的孩子在你的鼓勵下慢慢優秀起來。
『陸』 差生的家長意見怎麼寫
1:考試後要寫的家長意見:
考的好:這一次考得較好,比上一次略有進步,謝謝老師的關心和栽培,我們家長一定會更加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督促她(他)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考的不好:這次考試成績不太理想,較上次有明顯退步,總結原因為最近思想較為鬆散,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我們一定會抓緊孩子的學習,爭取讓他下次考得好成績。謝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教育。
2:評語小冊子要寫的家長意見:
在這段時間里,孩子的進步較大。這離不開老師的精心培育,孩子進步的一點一滴都悄悄的刻在我們心裡。作為家長,我們也非常希望老師對孩子的關注更多一點,及時向我們反映孩子的不足,我們會對孩子的缺點加以指導改正。
『柒』 如何正確對待差生
在現在的課堂里,幾乎每個班級都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差生,因為他們成績差,所以被學生和老師瞧不起,給他們起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差生。有些老師為了提高班級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就拚命地給這些學生補課,可效果甚微。所以,到最後有些老師就乾脆放棄這些學生,讓他們自生自滅。所以,放棄這些差生是不可取的,每一個有良知的老師都不會放棄這些學生,會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要改變這些差生,我認為老師應有這三心:1、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從事的是傳道、授業、解惑,傳播人類文明的職業。一位良師不僅要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藝術、還要有一顆愛心。教師的愛心是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尤其是對待後進生,更要付出真誠的愛。處於學習後進狀態而又有過錯的學生往往有沉重的思想負擔,他們由於擔心受到或曾經受到人們嚴厲指責與嘲笑,往往比較心虛、敏感、有戒心、有敵意,常常主觀地認為教師不喜歡自己、輕視自己、厭棄自己,所以他們對待教師,即使真正關心他們的教師也不願意接近,採取迴避、沉默甚至對抗的態度。 為了消除後進生的心理障礙、教師應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他們溫暖和疏導,以誠相待,付出心靈的關愛,使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親身體會到教師的善意,相信教師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真心實意,這樣才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把教師當成知心人,心悅誠服的接受教育,因此教師應像園丁愛護培育每一株花木那樣關愛呵護每一位學生。 2、信心後進生落後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在求學的道路上極少獲得成功的喜悅,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他們的心理產生障礙,失去了自信心和進取心。我們知道,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正如俗話所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鼓勵、因勢利導,以此作為促其進步、轉化的誘因,那麼差生就有可能向不差、很好方面轉化。與此同時,向差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其獲取的成功消除他們的壓抑感和自卑感,從而增強搞好學習的信心,使他們抬起頭來走路,這樣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差生一般學習興趣較差,但他們往往對其它事物感興趣,因而,我們應注意觀察他們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使他們樹立能夠學好的信心,並加倍努力把學習搞上去。比如:有的學生雖然紀律差學習不好,但字寫得很好,有的學生愛干凈、喜歡集體活動,有的學生對父母孝順,重義氣、說實話。 所以在後進生的轉化過程中,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不提問或很少提問後進生而經常提問尖子生,這是司空見慣的。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加重了後進生只能陪坐陪聽的自卑感,因此教師應多給後進生一些偏愛。讓他們覺得在老師的心目中他們並不是棄兒由此看到希望,而希望之火一旦點燃,就會產生自信心,就會推動後進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向良性方面轉化。②對待差生,我們應該多多鼓勵他。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自己已經是差的,還要被人忽略,這樣,就會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我們應該要跟差生多多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因為,學習,可以從他們的興趣開始。這樣,他們才喜歡學習。 3、耐 心學差生在班級中常被學生鄙視,有些教師也指定他們是班級的敗類、包袱。 在社會上遭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長的訓斥。心裡有一種壓抑感,存在厭學情緒,自信心 不強。對於這些差生,首先要動之以情,然後才能曉之以理。要鼓勵同學們多親近、多 任、多關心、多鼓勵他們,並對他們進行熱情幫助。當我看見學差生抄襲其他同學作業時, 我不但不責備,還主動將最好學生的作業本借給他們抄,並叮囑他們要一抄、二讀、三 背,第二天上課,有意識地叫學差生站起來口頭做一遍,同樣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每次單元測驗,我都將成績有進步的差生名字提出來及時表揚,讓他們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歡樂及喜悅,有些學差生的頭腦反應稍慢,有時一個簡單的時態講幾遍還不理解,我不厭其煩地再多講幾遍;有時想辦法編成順口溜,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直到他們聽懂為止。 無數事實證明,學差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 也有守紀律的願望。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 緒,不遷怒、 不急燥,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切忌向家長告狀。 只有我們給他 們以無私的、真誠的愛,我們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 當然,上面講的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做起來卻很難。並且要求老師能夠持之以恆,並要做到三心合一。因為,只有你心中有學生,愛這些所謂的差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寶貝,你才能去感化他們,才能讓他們改變自己,才能讓他們去努力學習。但我想,只要你能夠改變一個差生比教好十個好生更重要,因為由於你的努力,能夠改變一個差生的一生,能夠改變他的命運,甚至能夠改變一個家庭,或者更多,所以,你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捌』 如何對待差生
一、從友善開始
實際生活中,不少後進生都有自閉心理,接受「訓話」已習以為常。老師最忌大發脾氣,或說些極不中聽的話,甚至挖苦、責罵,這些做法都是極不妥當的。如果你想要學生接受你的意見,就必須使他相信你是善意的。你是他可以信賴的人,他才會敞開心扉,跟你說知心話。因此,老師找後進生談話,一定要以一種友善的方式開始。例如:拍拍他的肩膀,讓他跟你一道遛一遛,「閑聊」的方式進行,也可幫他理理衣服等,以示關心,給談話創設一個和諧的氣氛,為溝通奠定一個良好的感情基礎。
二、從贊美著手
我們找後進生交談,主要目的是幫助其快速成長。發現有困難、不良行為或有錯誤之後,亟待關心與說服教育。交談一般不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以先對他的長處贊美一番,然後進行實質性的交談。如果老師能加大交談頻數,每周開始便詢問本周的生活與學習問題,提前交給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做到預防在先,特別對那些「爪子一落地就忘了」的學生,警鍾長鳴,效果更好!
三、從得到「是的」開口
後進生大都有固執的心理,且不願爭辯,內心深處總有「不」在作祟。當一個人說「不」時,他所有的人格尊嚴都要求堅持到底,整個組織以內分泌、神經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種抗拒的狀態。而當一個人說「是」時,這種現象就不會發生,其身體組織就呈向前、接受、開放和無戒備的態度,這時與其交談效果最佳。老師與後進生交談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的問題時,一定要考慮怎樣一開始就讓學生回答「是的,是的」,如果我們能讓後進生開口的第一個字是「是」的話,談話則可以深入下去,否則無法進行,只能再等時機。
四、抓住理解、同情的感情線
所有的的人都渴望得到理解與同情。因此,我們與後進生交談時,一定要對他的處境、想法、目前狀態表示深切的理解與同情。我們老師是處於教學的第一線,與學生長時間接觸,對學生的情況都十分了解。比如,一位學生這樣談到他的家庭:爸爸只會打麻將、鬥地主,父母離異,各得其所,無人照顧,只與七十多歲的爹爹相依為命,歷來是學校的照顧對象,這些無疑給這位學生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創傷。所有的任課老師都應該經常與其談話,了解生活及學習情況,給他溫暖。每次談話,先問近況,表揚進步所在,稱贊其祖父是一位很能吃苦、毅力堅強的人,無形中催其奮進,再向他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使之感到學校的溫暖、老師的關心。
五、批評之前不妨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針對後進生做事不認真、幹事馬虎、責任心不強的現象,絕不能不聞不問,聽之任之。老師可從自身讀書的特例談起,因為學習作業多,為趕任務而書寫潦草一事,承認也有做事不認真的時候,並列舉產生不良的後果。老師要利用自身的人格威望及對學生的真摯熱愛和期望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繼而讓學生自己反思,回憶近期有沒有事情做得不踏實的,看看能否進行補救,使後進生不得有「破罐破摔」的現象。
六、把「慷慨的贊美」貫穿於整個談話過程
一個人的能力會在批評下萎縮,而在鼓勵下綻放花朵。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細微進步,學會慷慨地贊美,並把它貫穿於整個談話過程之中,拉一把「回頭是岸」,推一把「萬丈深淵」。
除了這些方法之外,老師在與後進生交流談話,進行思想教育時,也可採用「間接地提醒他注意自己的錯誤,讓他保住面子」等辦法。目的明確,方法各異,要注意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
『玖』 如果你的考試考的不好,回家怎樣跟父母交代
我一般都是隱瞞,就說沒考試啊,避免一頓打罵。
當然,我是差生,不要學我
還是老實跟父母坦白吧,爭取寬大處理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