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

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

發布時間:2025-05-22 05:54:00

Ⅰ 開設一家養老院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個體開辦養老院需要的條件:

1、根據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凡具備相應條件(包括有合法、穩定的經濟收入)的申辦人,可以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2、如果是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辦人的資格證明的文件;批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3、是對老年服務機構的稅費政策扶持,暫免收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養老機構企業所得稅,養老服務收入營業稅,以及老年服務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

營利性養老機構要照章納稅,如納稅確有困難的,按稅法管理許可權,報經稅務部門批准,可給予減免照顧;依法減免養老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養老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可報經稅務部門批准,予以減免照顧。

(1)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擴展閱讀:

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開辦組織或個人的身份證明;

2、籌辦申請書。內容包括:設置機構理由、規范的機構名稱;

3、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建設地址、建設規模、床位數量、內部設置、機構性質、資金來源及證明、房屋場地使用證明以及規劃設計的總體設計方案圖紙;租用房屋場地、設施開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需提供四年以上的合法租賃證明;

4、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5、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6、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個人以合資、合作形式申請籌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還應當提交雙方簽約的協議書或合同書;

7、符合籌辦條件的,由民政局發給籌辦批准書。

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2、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3、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4、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5、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6、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7、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8、有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條件(可與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社區醫療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協議書或者內設醫療機構的批准證書)。

Ⅱ 經營一家養老院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一、辦理養老院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2、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3、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4、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5、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6、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7、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以孤兒、棄嬰為服務對象的社會福利機構,必須與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共同舉辦。

Ⅲ 開老年公寓國家有什麼政策

優惠政策

1、社會養老機構床位數300張以上的養老福利機構,每張床位給予一次性開辦補助5000元。

2、征地自建養老福利機構的,按其繳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全額標准給予補助。

3、50張床位以上、集中居住的社會民辦養老機構正常運行第2年起,入住率在60%以上的,按實際入住床位數,每張床位給予1000元的運營補助。

4、建成後非出售、非出租的,實行劃撥方式供給土地。

5、社會事業項目八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收費」,防雷裝置技術審查費、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和跟蹤服務費按標准50%收取。

6、享受低息或政府貼息貸款。

(3)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擴展閱讀:

發展建議;

1、加快以政府為主導的合肥老年公寓建設與發展,引導有條件的老人進入老年公寓安度晚年,解決空巢老人子女後顧之憂。建議政府制定明確指標來加以落實並認真實施。指標經過認真的調研和評價之後,落實到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中。

2、建議除了政府、民政部門、紅十字會、社會勞動保障部門、醫院等,鼓勵和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開發商來興建和管理老年公寓。開發商除了享受在土地和稅費方面的優惠以外,還可以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差額部分由政府補貼。

3、建立和健全養老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鼓勵單位和個人積極投保,擴大養老保險范圍;盡快實行統一的聯保,解決農民工和其他流動人口的養老保險問題,盡快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和完善老年住房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規。

4、老年公寓的建設應該適合老年人,必須要有配套齊全的公共設施,實際上應該是集住宿服務、膳食服務、醫療服務、娛樂休閑服務、購物服務和交通服務為一體的一座「老人城」等特別是擁有具備搶救、治療、健康咨詢和安養四大功能的醫院。

政府應該按照規劃要求,定期進行老年公寓的專項財政撥款。並納入國家和城市的總體規劃,以保證老年人對住房的需求。

5、建議通過社區養老加大力度。社區化的創新模式,可以成為一個大方向。如果能增加對社區養老資源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社區養老機制,也是解決城市老齡問題的重要方式。

對老人的照料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作為一種以考慮老年人特殊需求為基準的全新的產品創新,社區營造要貼近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以方便老年人為准進行服務。

Ⅳ 新建養老院有啥子要求.政府才能補助和支持

各地補貼政策不一樣,以陝西省為例:

根據《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若干意見》

二、明確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

(四)各地要建立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建設補貼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含租用期限在10年以上的)新建機構每張床位一次性補助3000元,改擴建機構每張床位一次性補助2000元。

具體資金撥付管理辦法由省民政廳商省財政廳研究制定。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要列出一定比例,「以獎代補」支持民辦養老機構建設。

(五)將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機構或服務設施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符合條件的,按照土地劃撥目錄依法劃撥。

(六)對社會資本興辦的養老機構或服務設施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佔用耕地的,免徵耕地佔用稅,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

(七)採取財政貼息、擔保等方式,加大對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金融支持。支持民辦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長期護理保險服務。

(八)對民辦養老機構或服務設施內設的醫療機構,符合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條件的,可申請納入定點范圍。

(九)各地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培訓機構和有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開展養老護理人員、養老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4)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擴展閱讀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若干意見》

一、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一)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家政服務、精神慰藉、居家無障礙設施改造、緊急呼叫、安全援助和老年餐桌等多方面服務。

(二)鼓勵社會資本以獨資、承包、合資、合作、聯營等方式,興建老年公寓、老年養護院、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等養老機構或服務設施。鼓勵民辦養老機構接收安置政府供養對象,政府按照規定標准撥付相關生活、醫療、照料等費用。

(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展老年營養保健、醫療康復、飲食服裝、休閑旅遊、文化傳媒等養老產業,積極開發老年保健、老年照護、老年康復輔具、老年宜居社區等產品。

Ⅳ 如何經營管理老年公寓

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老年人口大國,由於中國人口政策的特殊性,以及計劃生育等基本因素。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2%以上,到21世紀中葉將超過4億。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老年人對高質量養老生活的需求,適合不同需求層次的養老方式脫穎而出,其中老年公寓養老逐漸成為能夠滿足中高經濟實力老年人養老的一種方式,由於老年公寓的特性決定其區別於一般養老機構和普通房地產的運營模式,因此,中國敬老院網認為,中國養老市場運營管理模式應遵循的市場定位原則,銷售原則以及其它服務原則尤為重要。
一、老年公寓具備的典型特點分析:
特點一:老年公寓能為中高經濟實力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居住條件和人性化的服務內容。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存在著一批占當地老年人口總數將近6%以上的中高收入老年群體,他們認為現在的養老條件,無論從居住條件還是養老服務水平方面都不能滿足他們日益提高的養老需求,因此他們逐漸關注能夠滿足其養老需求的新型養老模式——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一種專供老人居住的專用住宅,是一種居家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模式。老年公寓與敬老院、福利院不同,不是用來收養無經濟來源的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家庭送養的老人,不屬於國家或集體創辦的社會福利設施,而是由社會投資興辦並按企業化經營管理的老年專用住宅,一般選址在城市周邊,有山水相伴,空氣新鮮,風景優美的環境。入住的老人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健康狀況選擇住房類型、等級和服務檔次。
由於老年公寓提供給老年人是個性化的居住條件和人性化的服務內容,因此其住宅形式一般要包括居家式的私人住宅、宿舍式的酒店公寓以及醫院式的養老病房,同時由於老年公寓一般興建在城市周邊,還要提供多種生活必備設施(如購物場所、銀行、郵局、醫院等設施)和娛樂鍛煉的配套設施(如體育館、餐廳、娛樂場所、老年大學等),人性化的社區服務包括社區物業服務、社區家政服務、社區醫療服務及社區娛樂服務。

Ⅵ 經營養老院的模式

經營養老院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委託經營模式。這是一種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公私合作制模式。政府部門通過招標發包,選擇合適的合作對象,將其投資興建的公辦養老機構的部分或全部委託給社會力量經營和管理。例如,北京匯晨老年公寓就是採取了委託經營方式,實現了公辦養老機構民營化運作。這種模式對於政府機構而言,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而對於社會力量而言,由於其投入小,因此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2. 租賃經營模式。政府將公辦養老機構的場地及設施租給民間組織或企業使用,並收取租金。民間組織或企業負責機構的經營管理,並向政府繳納租金。在這種模式下,民間組織或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得使用養老機構場地和設施設備的特定權利,但機構的所有權仍歸政府。例如,湖北枝江市社會福利院就通過租賃方式實現了養老機構公建民營。

3. BOT模式。即民間資本或私人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資本投資運作方式,包括建設、經營、移交三個過程。當特許經營權期滿時,公共基礎設施須上交政府。這種模式下,民間力量和政府共同建設養老機構,由民間組織負責運營,許可權到期後再將養老機構無償轉交給政府。例如,無錫揚子頤養中心就是通過BOT模式進行運營的。

4. 特許經營模式。特許者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商號、產品、專利和專有技術、經營模式等以特許經營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許者使用,被特許者按合同規定在特許者統一的業務模式下從事經營活動,並向特許者支付相應的費用。在養老服務領域,特許經營模式可以分為商業特許經營和政府特許經營兩種。商業特許經營通俗來講就是“連鎖加盟”,而政府特許經營則更多與PPP項目相關聯。

綜上所述,經營養老院的模式多種多樣,每種模式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條件。在選擇經營模式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場需求、資金狀況、運營能力等,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

閱讀全文

與興建新養老機構那個環節最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
老年大學校訓校風理念 瀏覽:236
包頭養老保險啥時候交 瀏覽:752
老年人變得偏執 瀏覽:595
武漢東湖高新老年大學 瀏覽:664
失業後養老保險金該怎麼交 瀏覽:618
抖音養生茶賬號怎麼做 瀏覽:615
重陽節和什麼茶吃什麼糕 瀏覽:761
工傷死亡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62
杭州市的養老金能拿多少 瀏覽:708
退休工資什麼時候計發 瀏覽:648
老人有痴呆如何保護養老錢 瀏覽:79
新加坡警察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802
交的養老金是自己的嗎 瀏覽:790
體檢中的異常指標是什麼意思 瀏覽:206
老年人健康問題有哪些 瀏覽:998
社保卡退休人員激活 瀏覽:851
老人臨終前和老人說點什麼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