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業銀行忽悠老人買保險通過什麼途徑可以投訴解決
農業銀行忽悠老人買保險的話,首先可以先向銀行方面核實一下買保險的真實實際情況,讓當事的銀行處理下老人被忽悠買保險的問題,如果銀行方面處理的不行,我們可以直接向總支行打電話投訴這個銀行,讓他們處理。如果這樣都不能處理,直接撥打保監會進行投訴處理。
拓展資料:
銀行鼓勵老年人購買保險,是否屬於違規行為?如何防範存款變保險的情況:1、這是監管不到位造成的,由於絕大多數老年人缺乏金融理財的知識,很容易混淆存款利息和保險收益的概念,這就造成了有人鑽監管漏洞對老年人進行誘導購買保險類產品的現象。2、在老人的印象里,銀行是很公正的,不會誘導消費的。是權威的象徵,因為老年人的養老金和存款都是由銀行辦理的,所以老年人對銀行是種天然信任,正是因為這種信任,銀行對老年人出售保險就很容易得到老年人認可並購買,而老年人往往在很久之後才被家人發現其購買了各種理財保險產品。3、銀行與保險公司在銀行內對老年人進行的保險銷售存在一定的「誘騙」行為,其利用老年人缺乏理財知識和判斷力,在老年人信任的銀行內進行操作,其針對老年人的意圖明顯,盡管人人都能看出其目的,但從保險銷售的程序來看,銀行並沒有違規的行為,因為銷售人員無論怎麼誘導介紹怎麼誇大好處,最後需要簽字的字面單據上卻有著明確的內容,一旦簽字就表明老年人同意其內容全部,合同生效就無法討回存款了。4、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保險銷售,在合同內必須要加一條強制規定,就是在簽署合同時必須要有老年人的子女(如無子女可由60歲以下的家屬)進行第三方現場確認簽字,否則保險不可生效,起碼這種方法可杜絕大多數的老年人被忽悠存款變保險的悲劇。
㈡ 騙老年人投資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騙老年人投資有以下三種途徑可以舉報:(一)通過多個渠道投訴。投資者投訴可以找監管單位,比如證監會、銀監會或保監會,甚至可以找人民銀行。(二)報警。詐騙涉及金額3000以上,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偵查,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三)訴訟。到有管轄權法院起訴對方投資不成立,屬於欺騙消費者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芹凱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備首旦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仿擾;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㈢ 安健保在面向老年人時有無欺騙舉動
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安健保在面向老年人時有欺騙舉動。安健保通常指的是一些地方推出的補充商業醫療保險項目,旨在為參保人群提供額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