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日本養老院介護工作

日本養老院介護工作

發布時間:2025-05-20 18:35:04

1. 什麼叫介護士

我國正在步入老年化社會,隨著城鎮退休職工人數的大量增加,「未富先老」勢必加重國家財政的負擔,二代結構的家庭,更令老人養老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有人預測,未來的十年到廿年,老齡化社會是我國面臨的一大難題。而老年護理,將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生存質量。

「護士」「護工」分工不明

上海是全國率先跨入老年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女性的平均壽命達到80歲,男性的平均壽命也在70歲。據有關部門統計,2002年全市在冊戶籍人口有1334.25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有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近年來,上海各種養老托老機構在不斷增加,老年護理院、敬老院、托老所、養老院分布在全市各個區縣,卻依舊是供不應求。一些設備齊全收費合理的養老院,排隊預約登記等空床位的人數甚至過百,到閉上眼睛仍然排不上號的大有人在。

老年人感嘆養老院難進的同時,養老機構也大嘆苦經。床位緊張,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護理人手少,無法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幾乎所有的養老機構都招聘有為數不少的護工,這些大多數從農村出來的護工,經過系統培訓上崗後,也只能從事替老人喂飯、洗澡、翻身、倒尿盆之類簡單的體力勞作。替老人量體溫、測血壓、清理褥瘡、口腔清潔、插管護理、吸痰等護理工作,還是得由護士來干。護工護工,「護」幾乎為零,護士護士則「工」大於「護」。一面是護士人手緊缺工作量大,一面是護工不能全方位提供到位的服務,老年護理成為困擾上海養老機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倘若這一問題不能得到妥善協調和解決,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就大打折扣。

「治療」「養老」兩種概念

與中國毗鄰的日本,早在三十年前,就進入了老年化社會。有資料顯示,2000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17.4%,預計到2014年將達到25%。從某種角度說,中國的老齡化正步日本之後塵。上海作為全國經濟較發達城市,與日本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和可比性。他們的養老體系法規經驗和教訓,對我們上海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少,我們可以在他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國情,取長補短少走彎路。

日前,由上海市紅十字會與日本旭川庄合作舉辦的「老年護理師資培訓班」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正式開班。這是中國開設的首個老年護理培訓班,也是中國與日本兩國間有關老年護理問題的友好交流。參加這次培訓班的學員,分別來自全市十多家紅十字老年醫院,她們不但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更是老年護理的骨幹護士。

有著多年老年護理經驗的梁紅,是紅十字田林老年護理醫院的護士長。第一天上課,日本老年護理的先進理念就讓她感慨不已。原來,在日本的老年護理中,治療康復和養老是完全分開的,不像我們,老人只要住進老年醫院就萬事大吉,哪裡還分什麼治療什麼康復,反正到了醫院就是養老。

日本的老人生病,首先會進入老年醫院進行治療。病房、病床、病員服、氧氣瓶……在那裡,他們接觸最多的是醫生和護士,然後才是護工。待病情穩定之後,老人會被送入康復機構進行康復,之後才到養老院或敬老院等養老機構。六房或八房一廳的格局,會客廳衛生間廚房間等居家設施也是一應齊全,老人可以在會客室聊天,去廚房間下廚,回自己房間休息,與其說是養老院毋寧說是一個大家庭。這里沒有醫院里整齊劃一的病床,幾乎看不到身穿白大褂和護士服醫生護士,和老人們形影不離的不是護士也不是護工,而是「介護士」,一種在日本專門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專職人員。

老人不要大包大攬

年過六旬的岡本澄江女士,現任日本旭川莊敬老院的副院長,從事護士工作已有35個年頭的她,向記者介紹說,大約在十五年前,日本開始推行專職護理老年人的「介護士」。現有日本的從業護士約120萬人,另外有41萬人考取「介護士」執照,其中的11萬人在老年護理一線崗位上,而且大部分是年輕女性。與護工不同的是,「介護士」和護士一樣,需要通過衛生學校兩年的正規學習,經過考試合格才能獲得執照。

「一走進日本敬老院,第一印象就是清潔親切,無論從哪裡觀察,都不像是在病房而像是在自己的家。廿歲左右的『介護士』和穿著自己居家服的老人們在一起,和他們聊天,陪他們下廚,那種感覺就像是生活在一起的祖孫。」上海市紅十字遵義老年醫院的護士長楊莉萍,對去日本參觀養老院的情景記憶猶新。

「介護士」學校的教室都被布置成養老院,四通八達的盲道,殘疾人專用廁所,甚至還有廚房,廚房裡調味品齊全,各種規格的砧板和各種型號的菜刀,專為學生學習做飯而備。學校甚至要求學生隨身攜帶針線包,隨時練習以便今後為老人服務。

「要講護理水平,阿拉上海護校畢業的護士絕對不比日本『介護士』差,我們還有醫學院護理系大專畢業生呢。要說差距,日本老年護理『以人為本』的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學。」二醫大衛生技術學院護理專業的張靜芬老師如是說。

在中國,人們通常習慣把為老人做多做少當成評判護理工作的好壞,大多數老人也覺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洗澡洗衣全有護理人員包下才是老年生活的享受。在日本卻截然相反,「介護士」並不大包大攬,而是設法協助老人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除非是癱瘓在床,老人們更喜歡享受烹飪的樂趣,「介護士」要做的就是准備好原料,然後配合指導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即便是卧床的老人,也不願意讓人喂飯,護理人員會替老人准備好最省力的餐具:湯匙被彎成各種弧度和角度,筷子被設計為夾子式,以滿足各種需要老人。到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地鐵中給老人特設的專座,一般都是空著,因為沒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老年人。「我並不老,我的生活還能自理」這才是愉悅的老年生活。岡本澄江女士就是典型的例子,64歲的她放著退休金不領,偏要繼續工作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並以此為驕傲。

取長補短盼立法

日本的敬老院,大多集中在各個社區。規模不大,設施也比較簡單,一個單人間,一般只容納下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櫃,一隻床頭櫃,不過五六個平方米。而上海目前新建的養老機構,大多以豪華高檔來吸引人,上海紅十字辦公室葉主任表示,豪華高檔固然吸引人,但對於絕大多數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來說,門檻還是高了些,動輒一兩千元的費用,讓許多想進養老院的老人望而生畏。養老院主要還是應考慮人性化、實用性和合理性,與其把資金過多投入到硬體設施上,不如降低建設成本,畢竟養老院是大眾化而非貴族化。

日本老年護理中的「介護士」,是否適合搬到上海,搬到中國來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簡單的機械照搬行不通。畢竟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差距。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日本今天的老年狀況,就是若干年後中國的鏡子。「介護士」養老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一整套完備的老年保障體系,包括保險和立法。

日本老年護理工作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先進行列,政府的相關法規和保障體系功不可沒,這也是值得上海乃至中國學習借鑒之處。據二醫大醫學法學雙學士學位的陳毅俊老師介紹,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為解決本土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出台了《老齡人福利法》,1982年,針對老年性疾病的增多,又頒布《老齡人保健法》。到了1990年代,日本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卧床不起和痴呆老人,於是在1997年,日本政府推出《介護保險法》,該法規定,日本公民從四十歲開始,必須參加保險,這樣,到了老年之後,就可以享受介護護理,買了保險,又有法律保障,這老年生活當然也就沒有後顧之憂。

據悉,德國在早些年也曾在國內推行過「介護士」,由國家全部承擔老年養老的經濟壓力過於沉重,政府入不敷出最後不得不宣布這一計劃的失敗。對照日本,德國之所以失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前期的投入,而日本所實施的介護保險,使每個人早在中年時期就替自己的晚年進行了投資。

現在上海養老院的收費大多屬於自費,假如是一位需要生活護理的老人入住養老院,單單依靠他的養老金是不夠的,隨著老齡化人口的急劇增長,這將演變成一個新的社會問題。有專家建議,面臨即將到來的老年化社會,政府所亟待解決的,就是通過立法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2. 日本介護工作內容都是什麼

主要就是照顧老年人,喂飯,上廁所,擦身體類似於中國的護工

3. 如何去日本介護做介護如何有沒有靠譜的中介

中介恐怕沒有辦法讓你去日本直接做介護,因為你需要日語流利,在日本版系統學習後考取日本權介護的國家資格,能否找到工作,得你自己去找的情況而定。因此,如果你想做這個,可行的辦法是:找留學中介,去日本的語言學校,兩年內考取日語一級,再找介護類的日本專門學校學習和考試,然後自己找工作。中介費約一萬元人民幣左右。

4. 中國人去日本當護士或者當介護有什麼區別嗎

1日本的護士,是看護士,要考證的,和國內的護士證一樣,持證上崗。
7你都已經是護理專業了,在國內考個護士資格證,然後再考個日語等級證最少要過N3,然後就可以赴日參加工作了
1還想了解更多,看每行前面的數字,就是我的微
3出國的費用也就幾萬塊錢吧
2如果是日本的介護工作,可以不考取福祉士證,也能上剛,但是有證和無證(福祉士證),待遇不一樣。
9沒有證的介護人員,到手8000人民幣左右,有證的,12000以上了

5護士和介護(持證)的待遇,基本差不多,月薪都在12000人民幣以上
9而且所持的簽證,也不一樣,護士和介護(有證)在日所持簽證為工作簽。
1無證介護人員,在日所持簽證為研修簽證。

5. 日本介護是什麼工作

日本介護工作是面向老人的護理服務,涉及洗澡、進食和排泄的協助,以及娛樂和功能訓練等。

要獲取介護工作簽證,必須具備中專以上學歷,日語能力需達到JLPT N4或JFT合格,還需通過介護技能評價和日語能力測試。

介護工作包括居宅服務(上門護理)和設施服務(養老院等),外國人介護士不能從事上門護理。工作需具備愛心、耐心、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精神。

介護工作收入可觀,無經驗者月基本工資約20萬日元,有經驗者可達到30萬日元左右。工作5年以上年收入可達300萬日元,七年工作經驗者可達430-500萬日元,就業前景廣闊。

回國發展,國內對護理人員需求大,工作穩定,可從事養老院培訓、管理、運營等。留在日本,介護行業有競爭力,隨著日本老齡化加劇,介護人員需求增加。工作3年後可參加國家考試取得介護福祉士證書,長期在日本生活並有機會申請永駐。

赴日就業途徑推薦通過語言學校過渡,提升日語聽說能力,接受技能工作指導,參加考試後獲得工作,變更簽證開始工作。尋求幫助可聯系相關機構或個人。

6. 日本的養老模式及其特點

日本的養老模式及其特點如下:
1、居家為主的多元化醫養結合模式:日本的傳統養老觀念注重居家養老,但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養老模式轉向居家、社區、機構相結合的方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迅速,提供24小時入住、日托服務或居家上門服務,包括護理、醫療、保健、娛樂等服務。商業養老院種類繁多,根據老年人需求分為健康型、住宅型和看護型,所有養老院均納入護理保險范圍。
2、醫療外包提高專業化水平:日本的養老院通常不設置醫院,而是將醫療機構外包給醫院運營管理,以提高養老和醫療的專業化效率。養老院提供長期護理、康復訓練和簡單急救服務,嚴重疾病治療需與周邊醫院合作。
3、養老設施及養老體系:養老設施分為由地方政府和福利團體設立的養老院、企業開發的護理型收費養老院和老年公寓三類。養老體系包括公共養老金制度、企業補充養老金和個人儲蓄養老金制度,公共養老金制度是強制性全覆蓋的。
4、介護保險制度:日本自2000年起實行介護保險制度,除低收入者外,40歲以上的國民都要強制加入。保險制度對經認定的護理費用負擔90%,個人負擔10%,旨在保障老年人晚年的護理需求。
5、養老機構設施設備現代化和專業護理服務:日本的養老機構設施設備現代化,老年護理人員經過專業培訓並通過考試獲得資格,提供高水平的專業護理服務。

7. 日本養老服務模式是什麼

日本養老服務模式是:

1、家庭福利+護理險:與西方國家比較,日本的養老制度重視家庭作用,強調國民自立。日本型福利社會強化家庭作為安全保障系統的功能,抑制福利國家病,堅持小規模政府,減輕家庭和企業的負擔,維持民間的自助精神和活力。

2、把家庭和家庭贍養關系作為前提條件。一種是強制家庭和親屬進行贍養的法律,如生活保護法、老人福利法、兒童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殘疾人福利法等都有明確記載;另一種是在制度上承認家庭或親屬之間已經形成的贍養關系的法律,如國民年金法、厚生年金、健康保險法等都有有關條文。

3、力推小規模多功能社區的養老服務模式:近年來,日本力推小規模多功能社區養老服務模式,老人在家養老,小規模多功能服務站提供面向所有老年群體的日常護理、上門服務等各種服務。這種模式既有助於老年人維系原來的社會交往圈子,又有助於發揮社區提供所有服務的功能。

4、為應對老年人的醫療需求問題,一方面,日本積極鼓勵醫療機構辦理介護機構,參與介護;另一方面,鼓勵養老院與周邊醫院合作。由於醫院與養老院的執業許可不同,日本的養老院一般只設置長期護理、康復訓練和簡單急救等醫療服務,治療疾病則需要與周邊醫院合作。

5、建立老年公租房體系:日本大力發展老年公租房,實現老有所居。對於房地產企業建設的專供老年人使用的集合住宅,政府徵用後,租給老年人居住並給予一定的房租補貼。地方住宅供給公社出資建設老年人住宅,專供60歲以上的老年家庭使用,並以押金方式提供使用權。另外,日本還建立了收費較低的公立養老院。

6、積極鼓勵、支持企業和社會主體參與老年事業:日本除了出台政策支持與老年人直接相關的醫療、養老、護理、住房等相關政策之外,還出台了鼓勵企業、社會資本參與老年事業等相關政策。

閱讀全文

與日本養老院介護工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含山公主長壽 瀏覽:686
江蘇長壽金 瀏覽:970
養生堂男人喝什麼茶 瀏覽:157
養生喝什麼五穀雜糧 瀏覽:744
養老保險交完了怎麼還讓重新補交 瀏覽:294
和父母之間有哪些誤會 瀏覽:901
2017農村買退休年齡 瀏覽:958
洛陽退休金如何計算 瀏覽:419
老人喝童子尿對孩子有什麼事 瀏覽:68
老年垂釣交流活動 瀏覽:497
香港人長壽 瀏覽:903
貴港市養老保險網 瀏覽:648
重陽節繪畫小學生二年級 瀏覽:831
體檢尿酸多久可以好 瀏覽:453
父母對孩子的義務教育是多少年 瀏覽:572
杭州養老服務機構 瀏覽:183
四歲女孩60多斤怎麼辦 瀏覽:681
蘄春農村養老保險費用 瀏覽:313
給父母寫一封信怎麼寫 瀏覽:651
30歲女兒每月要給父母多少錢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