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的因素有哪些
1、身體健康
老年人要過歡樂、幸福的生活,必須有健康的身體。老年人身體健康,行動自如,便可以從事社會工作,參加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探親訪友,心情自然舒暢,生活就會感到幸福。相反,如果身體有病,甚至終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必須依靠他人服侍,這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外,還會使老年人感到自己成為家人的累贅,從而心情抑鬱。而且,由於行動不便,不能參加社會活動和其他返跡和活動,生活的樂趣也就索然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還能談得上生活的幸福呢
2、家庭和睦
俗話說:「合家歡,老人安。」目前,我國仍以兩代或三代同住的家庭佔大多數。家庭是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是晚年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證。因此,老年人要想晚年生活幸福,必須有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處理好夫妻、兩代人和祖孫之間的關系。不然,經常吵架、生氣,不僅生活不會幸福,還會增加苦惱,力口速衰老。有人調查漏盯發現,許多老年人把家庭和睦看作是自己最高興的事,或當作自己的主要希望。
3、精神生活充實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精神狀態如何,是老年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的重要標志。老年人精神生活充實,豐富多采,生活才會幸福,充滿歡樂。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各種社會活動,社會交往以及除物質生活之外的各種社會生活。所謂各種社會活動,主要是指參加興趣性社會活動、公益性社會活動、學術性社會活動、組織性社會活動、工作性社會活動等。所謂各種社會交往,主要是指州哪與親屬、親戚間的交往,與朋友間、鄰居間的交往等。
所謂各種物質生活之外的各種社會活動,主要是指文化學習活動、體育鍛煉、文娛生活、游藝性生活和愛好性生活等。研究表明,參加活動多的人大多對晚年生活感到滿意,適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會使人感到生活充實,精神愉快,有助於延年益壽。
4、一定的經濟收入
經濟收入是一個人生活的基本保證,收入過低,不能保證最低限度的生活,自然無幸福可言。但在生活有了基本保證以後,經濟收入的高低就不一定和生活滿意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