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會銷感情的故事

老年人會銷感情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5-07-02 16:45:45

老年人會銷是合法的嗎

老年人會銷模式是違法的。
會銷,顧名思義是通過會議營銷。主要是對特定消費群體,以親情服務和產品說明的方式銷售產品。這種普通的營銷模式,被不少不法保健食品企業盯上,成為其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從事會議營銷的保健食品企業魚龍混雜,有些企業誇大、虛假宣傳,利用贈送產品、免費吃飯、免費旅遊等手段吸引消費者購買偽劣產品,產品價格遠高於同類產品。會消的核心是會場,一個高端的會場是會銷,是團伙騙局的一部分。為此,國家法律規定,非食品經營許可證中核準的經營場所。如使用賓館、酒店、影院或其他非注冊場所舉辦保健食品會議營銷宣傳推廣的,不得進行現場銷售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一條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第三條 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應當遵守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國家採取措施,保障消費者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國家倡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反對浪費。
第六條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⑵ 如何說服聽會銷的老人

這位知友,免費贈雞蛋、開會送掛面、排隊領鋁盆……這些看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時常發生在老年人的身邊……
以老年人為目標的「會銷」騙局先施以小恩小惠,再通過表演讓參會老年人上鉤。
老年人本想撿便宜,卻花高價買了保健品等商品,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到手的商品不過是價值上百元或幾十元的產品。
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還可能延誤病情,當被害人恍然大悟時,早已人去樓空。
「會銷」騙局怎麼破? 來,先了解它的模式及特徵小編再對症下葯。
「會銷」騙局模式
「健康講座」模式

通過發放小禮品、抽獎卡等,以開展健康講座為名吸引並組織老年人參加。其間,兜售人員對老人們噓寒問暖,通過「晃貨」、「插卡」(晃貨即交一筆現金,第二天全額返還並附贈禮品;插卡即預交少額現金,能拿到一張卡片,第二天全額返還預交費用,然後再從卡片中抽獎)等手段拉近關系,博取老年人信任,多日重復操作,但在最後一天會高價兜售廉價保健品等商品,並在收款後立即消失。
「鴻門宴餐推」模式
這種模式一般分兩步,首先組織一大批老年人以開健康養生、講孝道之類的講座來引誘老年人,對老年人進行洗腦,向他們介紹推銷的保健產品。然後,從中挑選一批深陷其中且有消費能力的老人,邀請他們去會餐、旅遊等,在此過程中推銷產品,從中牟取高額利潤。
「會銷」騙局特徵:
針對老年人群體,拒絕鑒別能力強的中青年人。
不法商家之所以選擇老年人群體,就是看中老年人防範意識差,時間寬裕,有一定的積蓄,注重保健,固執己見,不聽勸說的特點。
以傳授保健知識為幌子
開始講課只講健康知識或生活小妙招,並不是直入主題的講要賣的保健品、葯品等商品。
贈送便宜物品吸引人群
每次會議結束,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領取6-8個不等的雞蛋,或一包掛面等便宜物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又帶新人入會的,可以得到稍多的便宜物品。
「專家」忽悠,會托上陣
一些商家宣稱邀請頭銜較多的「專家」,虛構 「專家」頭銜,不是國家級就是世界級的「學者」,使聽課者深信不疑。由「專家」向開會老人講授健康知識,引出要賣的產品,大肆吹噓產品的性能,宣稱能包治百病等。會托在會上講授購買後用的「神效」,現場大量購買,讓聽會老人信以為真。
反復洗腦,善用感情王牌
會托在會上反復講授購買人用後「神效」的同時,再用反面事例告誡大家不用的後果,通常用癌症嚇唬人。再加上一口一個「爸爸」「媽媽」叫著,使很多老年人難以招架,都心甘情願的掏錢。
「會銷」 怎麼破
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會銷」形式並不被法律所禁止,但在此過程中,大肆宣揚兜售商品的功效,誇大使用性能,虛構包治百病的說法都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目的是騙取錢財,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涉嫌詐騙犯罪。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的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及時舉報
無論是參與的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只要發現此類活動,就及時向公安、工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報警,不要以我沒買,我沒上當,不關我事的心態置之不理。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及時舉報,一定沒有不法商家的生存之地。
子女應多關愛家中老人
許多子女在外上班,一天難得見一次面,有些甚至一周、一個月都見不到,老人獨自在家難免會產生孤獨、寂寞情緒,這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空盪盪的房間和熱鬧的「會議營銷」平台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很多老年人才樂意去。只要子女平時多關心家中老人,多互相溝通,很大程度上能夠及時發現這些騙局,防止老人上當受騙。

⑶ 保健品「會銷」套路五步走

根據全國老齡委的統計數字,我國老年人已突破了兩個億,如今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悄悄盯上了老年人這個消費群體。

保健品行業更多的淪為了營銷產業,普遍存在著欺騙老年人的行為。

保健品人員用講座、開會等等這些會銷的形式,誘騙老年人掏錢,甚至是傾家盪產的來買保健品。

這種「會銷」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是一場「煽情苦肉戲」。

為什麼保健品行業要採取這樣的營銷方式,

而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一、「會銷」套路五步走

1.「收單」

銷售人員利用老年人怕死、愛佔便宜,想得多,喜歡被人忽悠、被人騙,喜歡聽好話的這樣一種心理,進行銷售。

例如:銷售人員用送雞蛋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屢試不爽。他們不是一次性給:

第一天,給10個;

第二天必須帶人來,領20個;

第三天給你30個,

第四次給你40個,

100個雞蛋分四次給。

他們利用大數據的方式進行過市場調研,送雞蛋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但凡一個顧客做成功轉換,中間的差價絕對能賺得回來。

通過送禮品,從而獲得了老人的聯系方式,就算完成了收單。

2.「做客情」

接下來就與老人拉攏感情,建立信任,摸清老人身體和家庭狀況。

打好「溫情牌」第一個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寒暄,注意與老人的聊天方式。

避免聊到疾病、家庭、職業,勢必會讓老人產生防備心理。

可以聊一些日常的瑣事,當談到老人的孫子孫女還有他們當年輝煌事跡的時候,往往就會收不住。

而作為銷售人員來講,他們只需要聽那些有用的。

例如:給老年人發一本書,給他們一張試卷,然後到顧客家裡去做,一邊做就一邊跟他們講,是給他們宣講這個產品的知識了。

可見,一個產品能不能賣得出去,不是在於這個產品的好和壞,而是 靠督導,靠業務員 。

3.「洗單」

與老人建立了感情,摸清了家底,還要淘汰那些沒有購買慾望的老人。

例如:銷售人員會做家訪,他們有 「四有」

家訪時,還要學會從老人嘴裡套出老人每月收入來。

還要善於觀察老人家里的細節,主要看老人家裡茶幾卧室床頭櫃及電視櫃上放多少葯。

銷售人員為了剔除那些垃圾顧客,往往會經一道轉化。

例如:主持人會讓顧客先辦一張會員卡,10塊錢。

若是連10塊錢都不肯花,那後面這批顧客肯定不會買後續公司的價格昂貴的產品。

經歷了「收單」「做客情」「洗單」三個環節,剩下的老人就成了會議營銷的直接目標。

為了讓老人能多帶錢來參會,銷售人員可謂是煞費苦心。

例如:「搖獎游戲」現場搖出兩個數字,只要與老人所帶的百元大鈔號碼後兩位相符,就可以得到獎勵。

最高獎項為3元錢的一瓶醋,最低是價值四角錢的手串。

為了拿到獎品,有的老人帶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來到會場。

4.「健康講座」

健康講座與銷售產品沒有任何關系。

而所謂的講師也都是大有名頭的 「專家」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 。

實際上,是打著專家名人的牌子,忽悠老人,虛有其名。

他們很厲害,每次的講座都不帶重復句的,是經過上千場會議練出來的,他們講的是一種 模式 。

5.「賣產品」

經過健康講座的洗腦後,就到了會議營銷最關鍵的一步就是 「賣產品」 !

取得了老人信任的所謂專家,為老人看病問診,專家只簡單為老人看了一下舌頭,就知道他得了什麼病。

說腸胃有問題、血糖有問題、血壓也不穩,血脂也不行。

其實,奧秘就在銷售人員之前做過的客情資料。

銷售人員會提前把顧客的資料和病史等,提前交給所謂的專家。

攻單快的只要幾分鍾,一針見血。慢的,要很久。

經過這一系列精心設計,參加會議的老人心甘情願的掏出帶來的現金,購買他們認為能夠消除他們病痛的產品。

在會議營銷的蠱惑下,一些沒有消費能力的老人,為了能夠買到這些產品,不惜從銀行貸款。

會銷會採取 「兩天宣講,一天攻單」的模式,講師會多講子女不孝,挑撥離間。

令老人買完產品回家後,與子女發生沖突,還不知道自己已被騙。

那些保健品,真的這么好嗎,有的保健品 「產品無批號,無神奇功效」 其中利潤可想而知。

二、保健品的實質

如同顧客所說:「保健品吃又吃不死,但也沒什麼用」。

保健品其實就是一種食品,不可能治病的。

他說,我雖然不是葯品,但比葯品還要好。

我無病防病,有病治病,包治百病。

我比食品還食品,我比葯品還葯品。

誰的優點我都佔了,誰的缺點我都不沾。

在「虛假宣傳」引導下,保健品作為一個道具,是包裝出來的一個騙局。

這種詐騙是運用了完全市場化的手段,貌似是一種公平的或合理的交易。

但實際上背後有它的精心策劃及一環套一環的套路誘使人做出一種非理性的決策,從而調入它的騙局之中。

三、我們應採取的措施

國家對於保健食品這塊,沒有相關定價機制,對這樣一個價格上的監管管制的一個缺失或空白,為他們行騙提供了空間,提供了便利。

銷售人員在騙取老人的一種感情,之後就騙了他們的錢。

國家在事前放鬆了管制,事中就要加強監測。

既然寬進來,就要嚴管。

國家沒有相應的一對一的法規來對你的邊緣行為繩之以法,他們就是在打擦邊球。

保健品不是葯,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更不是多多益善。

若真是市場需求大,為什麼網上買不到?葯店也沒得賣?

半地下的經營模式,使保健品營銷環節中的欺詐行為變得更為隱蔽,因為它營造了巨大的暴力空間。

真正的好東西,不會只能在地下或者暗處出售。我們應該在正規渠道購買,並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保健品。

或者去社區醫院問大夫,也省事、省錢、省心。

最後,對於保健品公司從里到外唬人的行為,老人應該自己多了解防病保健的科學知識,這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還有他們虛情假意蒙人的行為,做兒女的應該多盡孝心,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不厭其煩的耐心。

這,才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

一個職場菜鳥:做保健品銷售,學到的那些事

這是我去年寫過的一篇文章。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覺得挺好的,沒什麼問題。

不過在經歷了後續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後,我的想法有了改觀。

其實,就兩個字「套路」而已。

END

⑷ 為什麼老年人熱衷會銷

老人之所以熱衷參加這樣的會銷、體驗,相當一部分人是沖著免費禮專品去的屬。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很理智清醒,只免費體驗、免費領東西,掏錢的事不幹。
其實,比他們更聰明的,是活動廠商。在會議現場的那種氛圍下,在營銷人員專業而極具煽動力的宣講下,或者,在服務人員那種感情攻勢下,總有一些老人動心。廠商對於免費贈送與最終成交、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有著精準的算計。魚兒如果老不咬鉤,釣魚人不會再繼續撒餌的。
老年人閑暇時間多,百無聊賴;身體毛病多,渴望健康,花點錢也樂意。這些,也都是老年熱衷會銷、體驗類活動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會銷感情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任梁父母什麼梗 瀏覽:757
對養生有哪些建議 瀏覽:62
浙江幾歲能拿養老保險 瀏覽:871
醫療養老服務哪個好 瀏覽:14
對父母孝順的圖片 瀏覽:191
濟南老年大學大觀園 瀏覽:836
2018年小學教師退休工資標准 瀏覽:874
江陰長壽郵政局在哪裡 瀏覽:137
養老院可以隨便開嗎 瀏覽:633
女性哪些體檢要做 瀏覽:298
關於春節孝敬長輩的作文 瀏覽:739
膝蓋疼是怎麼回事60歲 瀏覽:904
68年6月生哪年50歲 瀏覽:246
老年人b12一天注射多少 瀏覽:731
濟寧退休養老金2015 瀏覽:575
父母養活多少子女 瀏覽:488
父母親關系不好如何調節 瀏覽:701
老年人右腿不敢彎曲怎麼回事 瀏覽:593
養老院一般有哪些崗位 瀏覽:242
重陽節祝賀圖片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