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沂南辛集鎮敬老院

沂南辛集鎮敬老院

發布時間:2023-06-13 01:11:12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關於敬老院活動的總結(通用10篇)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相信全是滿滿的感恩與回憶,收獲與經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那麼活動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敬老院活動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1

寒假,我回到了我的家鄉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在馬牧池敬老院進行了為期7天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在和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交流和幫助後,我意識到這群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正迫切期待社會的更多關懷。在志願服務同時,我實際調查了鄰近鄉鎮養老院的情況,引發了我對中國農村敬老院老人養老問題的思考,並為相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社會實踐,我特地找到了幾名有相關實踐主題的初中同學協助,他們是王光發(山東理工大學),管祥金(青島港灣職業學院)和劉笑(淄博職業學院)。為了讓這次志願服務真正幫助到急需幫助的群體,我們把實踐的地點選在了我們鄉的馬牧池敬老院。

馬牧池敬老院是我們馬牧池鄉唯一的一所敬老院,接納全鄉十幾個村子的孤寡老人。在實踐之前,我們先是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長了解老人的情況。我們說明來意之後,院長對我們幾個人的敬老院志願服務之行給予了肯定,並把老人的情況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說明。馬牧池敬老院現共有老人23位,全為男性。大部分老人來敬老院是因為孤寡原因,少數幾位因為兒女外出打工無人照料來此。

為了更好地了解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情況,我們利用這7天時間依次到老人寢室看望了他們,通過這7天的志願活動,我們發現雖然敬老院給那些孤寡老人提供了安身之地,可是他們在此的生活並不如我們之前想像的那般美好。雖然我們預想到了農村資源的短缺所帶來的同大城市敬老院的種種差距,但是我們也萬萬沒想到農村敬老院的生活是如此這般清苦甚至悲慘。

農村敬老院由於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存在很多問題。以下是我們發現的敬老院的幾個主要問題:

1、老人們的飲食情況令人堪憂。老人們每天只吃2頓飯,而且時間並不固定。早餐:大約在八九點鍾,饅頭和大米飯,「大米飯稀的就和喝水似的」;午餐:沒有,聽老人們說,如果怕中午餓,早上就多拿幾個饅頭,;晚餐:吃地瓜或者饅頭,提供的菜多是白菜蘿卜,「很少有油花」。老人們反映,即便在過年他們的飯菜依舊如此,沒有改善。飲水問題也十分嚴重。敬老院的水源是附近的汶河,他們都是從這條河抽的水。有時老人會自己拿著壺自己去提水,然後燒開喝。我們到河邊看過,河水很臟,岸邊還有一個垃圾堆。老人們喝得就是這樣的水!老人的營養如何保證?辛苦奮鬥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們,要吃這樣的飯菜,要喝這樣的水?

2、老人們的取暖成問題。每個宿舍都有暖氣管道,可是敬老院考慮到費用問題,就不再供暖。沒有暖氣可以理解,但是連爐子也不燒,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老人們就是這樣沒有取暖設施地熬過了一個個寒冬。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不給老人生爐子,一大堆煤炭到底是為誰堆在那裡。

3、老人們的日常起居無人照料。整個敬老院沒有一個護理人員,一切事物由老人自己來辦。沒人給送飯,老人們自己去領。沒人打掃衛生,老人們自己打掃。沒人洗衣服,老人們自己洗。敬老院什麼都沒有發。他們的衣服鞋子都是當初從家裡帶來的。見到他們凌亂的宿舍,臟亂的地面,臟的發亮的大衣,破舊的鞋子,我們除了心酸還是心酸。

4、老人的精神生活十分匱乏。偌大的敬老院只有一個娛樂室。空空的屋子裡,一台電視,一個爐子,一個沙發,這就是他們唯一的取暖地點、娛樂地點,一間空氣嗆人的大房子。那個沙發根本臟得根本不能坐人。不單單破舊更是臟亂,粉塵遍布。但是這僅有的一個娛樂室卻可能是老人們最暖的地方,最開心的地方。據老人講,按規定他們每間宿舍有一台電視的。

5、老人寢室的硬體設施落後,並且不齊全。我們去過各個宿舍,有的風扇上已經銹跡斑斑,有的風扇連開關都沒有,還有的風扇只剩下2個扇葉。有的老人們根本沒有暖壺。老人的被褥什麼的都是自己當初來敬老院時帶來的,敬老院沒有發過,有的老人床上只有薄薄的一層褥子,坐在上面很硬很涼。有的宿舍門窗的玻璃早已破碎,可是沒有修補。沒有暖氣,沒有爐子,沒有溫暖的被褥,有的只是呼呼的寒風和冰冷的床板,老人們是怎樣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一個個寒冬的?此次志願活動,有2個場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場景一:烤饅頭。

敬老院沒有給老人們安排午飯,老人們中午餓了只能吃早上剩下的饅頭。在我們去的第一天,我們就親眼看到了老人們烤饅頭的場景。照片中就是烤熟的饅頭,不單烤焦了還沾滿了灰燼,這就是老人的午餐。旁邊的腳是另一位老人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老人的棉鞋已經破舊得失去了禦寒功能,腳的這樣的姿勢可以讓他稍稍感受到爐火的溫暖。

場景二:給老人照相。

我們問老人要不要給他們照幾張照片時,老人們激動地答應了。看來老人們真的許久沒照過相了,他們在鏡頭前表情局促和緊張。這個細節讓我們很心酸。

場景三:送餅干。

既然敬老院無法改善老人的飲食條件,我們幾個人就自己給老人帶去了散裝的餅干。老人們收到餅干後眼眶中竟有淚光閃爍。在我們一般人看來微不足道的餅干竟然給老人們帶去了這么大的感動,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實踐過程中,我委託附近幾個鄉鎮的同學對其所在地敬老院進行了調查,發現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只有縣城的養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較高,雖然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這個社會特殊群體,他們年輕時曾為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而晚年無依無靠的狀況卻讓他們無法最大限度享受社會進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層政府也已經越來越重視民生,開始逐年提高老人們的生活待遇。可是在農村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農村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仍然處於艱難的處境。我將上述問題總結後給馬牧池敬老院的劉院長寫了一份建議信,希望對改善老人們的生活盡到自己的力量。

結束語:

在實踐過程中,我思考當前中國農村存在的養老問題,在我所在的山東農村,家庭養老依然承擔著重要責任,然而隨著養老現實成本較高,實際上對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較大障礙,而且身邊的農村養老政策貫徹得並不徹底,農村養老也需要制度化規范化,實現這一步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這次實踐中我培養了自己接近社會,感恩社會的心態,鍛煉了自己的韌性,和敬老院老人們建立了良好的情誼,也使自己的這個假期變的更充實,更有意義。最後我要對馬牧池鄉敬老院的劉院長及各位爺爺們能協助我完成這次暑期實踐任務表達最真摯的謝意,同時我祝願馬牧池敬老院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2

為了豐富我們的周末生活,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國際部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9月17日,我們前往民眾老年公寓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包括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歌舞表演,集體購買慰問品,以及向負責人員詢問地點、安排訪問時間等等。

8點30分,兩個班級的的三十幾位同學到哈九中江南校區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裡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中巴車前往民眾老年公寓。經過了三十多分鍾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和二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由於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隨後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青協志願者此次來的目的。在和老人們聊天拉家常的過程中,我們三十多位成員為他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有唱的、跳的,雖然有的節目排練的有些許瑕疵,但從老人們的臉上還是可以看出他們喜悅的心情。小演員們唱了很多懷舊的歌曲以及幾首紅歌,老人們一邊認真的聽著一邊為我們打拍喝著,融洽的氛圍讓我們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盪漾開來。在表演的結束後,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大家的即興表演不僅提高了老人的興致,也使此次之行變得更加完美。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後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後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後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需要的並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我們還需要像這種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3

今年10月21日(農歷9月9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優良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校根據番禺區教育局的指示精神,舉行了主題為「我們的節日——重陽」的慶祝活動。現將活動情況具體總結如下:

1、深入開展敬老宣傳,唱響尊老敬老主旋律

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進一步大力宣傳了廣大老年人對社會、對家庭、對當地經濟建設所作的貢獻和老有所為的先進典型,提高人們對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認識。

2、賞重陽經典詩詞,揚敬老傳統美德

通過校園廣播站,重溫重陽經典詩詞,宣揚敬老愛老的中華美德。提高學生朗誦詩詞的能力,使學生對詩詞朗誦增添了新感悟。

3、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敬老愛老活動

(1)開展「家書寄真情」活動:由班主任組織學生給長輩寫一封信。

(2)開展「清茶表孝心」活動:讓學生回家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獻上一杯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3)開展「重九共登山」活動:利用周末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登山。

(4)開展「禮讓老人」活動:外出乘車時,為老人讓座;在其他有老人在的活動場所,讓老人先活動。

(5)開展「頌重陽詩篇」活動:由班主任組織班級學生舉行重陽詩詞朗讀比賽,讓學生感受古典詩詞的魅力,加強了對傳統習俗的了解,

(6)開展敬老愛老志願服務活動:組織我校「微塵」志願者協會成員到沙墟村孤寡老人家中,為老人送去節日禮物,幫助清潔室內衛生,陪老人談心聊天。

我校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不僅能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自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情感,更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我們衷心希望天下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4

我們身上流淌著炎黃的血脈,烙印著儒家的思想精髓,因此我們也必將承載著我們源遠流長而又厚重的人文思想,「愛心」便是其中的精髓,愛心是修養,是文化,更是人性中的美麗,而「尊老」「敬老」「愛老」作為對愛心的一種闡釋,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有義務和責任去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本著了解老人的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快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武漢工程大學環城院學子展開了環城學子福利院獻愛心活動。

本次活動是由環城院團學聯組織負責的,由15名團學聯成員組成,由任鵬老師帶隊於20xx年4月1日展開的,不幸的是那天的天氣很差,陰沉的天加上忽大忽小的陣雨,但這些不但沒有削減我們的興致,反而讓大家感覺到這正是體現了我們不怕困難,頂風冒雨,只為給老人們獻上一份愛的精神,我們帶著慰問品,搭著公交抵達福利院。

走進福利院,我們右手邊第一座樓的四至八樓便是福利院老人們居住的地方,在與福利院負責人打過招呼,放下慰問品後,我們迅速分做了5個小組,每組3人負責一個樓層對老人們進行愛心服務。據了解,四樓五樓居住的是身體相對健壯的老人,六至八樓居住的大都是躺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

我們同老人們手握手,心貼心的交流,為老人清理房間,剪指甲,捶背,按摩,換來的是老人們會心的微笑,感動的淚水,他們大都很健談,有位老人還為我們唱起小曲,氣氛很融洽,臨走時,院里的負責人也甚為感動,同我們一行15人和老師和老人們合影留念,活動圓滿結束。

此舉不僅是對我們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樹立了我們環城院乃至我校樂於奉獻愛心,尊老愛老的良好形象,也向社會各界宣傳了「尊老」「愛老」的美德。

當然,從本次活動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值得改善之處。

首先,由於本次是第一次去,大部分事情是在福利院做的臨時安排,盡管很順利,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具備一些未雨綢繆的能力,比如人員任務的分配,以及一些關於慰問老人,與老人交流過程中的注意問題。

其次,據本次了解,有些老人不是湖北當地人,他們更加期待著有個老鄉,用一口家鄉話進行交流,因此我們應該多發動一些非團學聯甚至全校的學生參與其中。

最後,為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我們應該再准備一些小型的文藝節目,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和精神上的享受。

通過本次總結,相信下次活動會辦得更加精彩!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5

陽春三月,春意濃濃,充滿了生命的氣息,為了讓春天的「溫暖」傳播得更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春天的「溫暖」,青年志願者協會本著「春暖夕陽紅,關愛情更濃」的主題於3月12日來到xx敬老院看望老人。

同學們一到敬老院便受到親切的歡迎,得知敬老院的小院的衛生需要打掃,同學們一刻也沒有停歇,男生拿起掃帚,簸磯把冬天積在角落裡的落葉清理出來,女生拿著抹布將玻璃,椅子擦拭一新,在我們忙碌的時候一位慈祥的古稀老人笑著拿出收音機給我們播放音樂,為我們增添了幾分動力,我們也從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樂觀與熱愛。

大家忙碌了一個小時後小院煥然一新,同學們來到屋裡繼續陪老人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起居,聽他們講故事,同時也講述我們大學生在校園的生活,心靈上的溝通以及細微的動作是最能夠讓爺爺奶奶感受到此刻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心!老人臉上不時浮現欣慰的笑容,誰又能說夕陽不美呢?

通過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培養了青年學生的仁愛之心感恩之心,展示了青年志願者的風采,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給老人帶去了溫暖的問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關愛鑄造溫暖,世界因關愛而溫暖。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6

德乃人之本,百善孝為先。在x月的的春風里我們系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關愛老人的敬老院之行。

20xx年x月x日星期天,網路外包學院依照計劃在系主任和團委書記帶領下,一行眾人來到了敬老院,隨後在其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安排下,我們很快就與老人們見上了面,一開始我們很是興奮,但是由於這是我們第一次來這參加活動,還沒有熟識老人,所以一開始幾位同學都有些手足無措,但是老人們卻是和藹可親,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坐,於是在工作人員的溝通下,在同學們的相互鼓勵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在隨後系團委學生會的成員還各自即興表演了一些節目,老少之間其樂融融,有些同學還教一些老爺爺如何使用電腦,給老爺爺、老奶奶們削蘋果吃,就這樣直到下午4點左右,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老人們要我們有時間一定還要再去看他們。

這次活動後,我們深有感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老人一定要有關愛之心,這才是雷鋒精神,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這一點,並做到這些時,我們的社會不也就和諧了。在這次活動後同學們都表示以後在家裡要更加關心爺爺奶奶。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7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造一個優良的成長環境。」為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4月8日下午,幼兒園的大班孩子來到敬老院,孩子們為爺爺奶奶表演了幼兒園里排練的各種節目,他們念著《手拉手》兒歌,告訴大家「尊老愛幼好品德,我要做個好榜樣。

接著,孩子們和老爺爺老奶奶們一起品嘗幼兒園帶去的各種水果和糕點,一起分享快樂。孩子們親手撥開橘子、香蕉、花生等,送到老人口中。他們一聲聲「爺爺奶奶請吃」,樂得老人們合不攏嘴,豎起大拇指說:「真是有禮貌的乖孩子」。孩子們還把一張張親手製作的「愛心卡」送到每個老人手中,卡片上有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畫上的愛心,還有老師幫孩子們寫上的心裡話「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永遠年輕」。

最後,老人公寓的領導對小朋友們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小朋友們從小養成優良的行為習慣,認真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通過活動,孩子們進一步懂得了尊老敬老的道理,相信這份愛老之心會在孩子心底生根,並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一直延續下去,悠遠而綿長。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8

重陽節,我們圍繞著「愛,從身邊做起」為主題,進行了尊老、敬老、感恩、回報一系列活動。

活動當天,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敬老院給爺爺奶奶們一起活動,孩子們給爺爺奶奶們唱歌、跳舞,和爺爺奶奶們做游戲,讓整個敬老院充滿了歡聲笑語。為表心意,孩子們把自己做的小禮物送給老人們,給他們送上祝福與快樂。這是一個登高望遠、是一個屬於敬老愛老的日子,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尊老、敬老、愛老的品質,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將繼續努力工作,明確德育工作的目標,科學規劃、加強管理、有效落實,領導班子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扎實保教工作,做德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充分利用身邊事、傳統節日和主題活動將德育內容有機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開展道德教育與實踐活動,突出特德育工作模式和活動的特色;與家長、社區、共建攜手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本著育人環境文明和諧,體現兒化、美化、凈化,凸顯園本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幼兒習慣養成良好自信活潑全面發展。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9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是普及志願理念,弘揚志願精神,促進志願服務事業大發展的有利契機。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在營造志願服務的濃厚氛圍,推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廣寧縣石澗鎮團委組織了15名青年志願者於12月5日上午到石澗鎮敬老院開展「關愛老人」義診活動。

在敬老院,志願者們一下車,就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拿儀器、搬桌子……很快就搭起了簡易的「義診」服務台。

在義診現場,志願者們一邊認真地為老人們檢查著身體,一邊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叮囑老人們一定要注意保重身體,並告知他們應該注意到事項,同時免費為老人們發放印有用葯常識、健康保健、急救知識等內容的宣傳手冊並耐心講解。

活動持續了有兩個多小時,義診現場自始至終氣氛熱烈。志願者們為老人進行了量血壓、查心電圖以及健康醫療咨詢服務。青年志願者還與老人們交流談心,幫忙攙扶了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獲得了現場老人的熱烈歡迎。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們給老人們帶去了冬日的溫暖,同時也讓我們展現了「奉獻、仁愛、互助、奮進」的志願者精神。

敬老院活動的總結 篇10

根據衛生局「關於開展重陽節關愛老人義診活動」的通知,全面做好重陽節關愛老人的宣傳活動。圍繞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突出衛生行業的特點,貼近群眾,切實做好三類十項公共衛生服務,提高人民群眾的衛生意識和健康水平。我中心於10月14日在xx敬老院開展重陽節關愛老人義診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開展關愛老人義診活動

我在中心於10月14日下午2:30在xx敬老院開展義診活動,幫助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做全身體格檢查、量血壓、心電圖、測血糖、病史詢問及用葯指導,健康評價等。同時發送一些「高血壓」

「糖尿病」和「健康飲食」等宣傳資料,詢問他們的生活飲食習慣和高血壓、糖尿病的用葯情況並給予指導,同時為每一位老人建一份居民健康檔案。

二、活動小結

我中心在重陽節活動中發放相關宣傳資料100餘份,接受老人咨詢、義診20餘人。其中給20餘人測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等。通過開展重陽節關愛老人活動,使老人對防治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本常識有了大致的了解,積極宣傳了我國醫改政策和關愛老人的惠民實事。為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跨出了第一步,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

⑵ 中國歷史逢8年都有哪些大事。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
夏季連降大雨�

1868年(清同治七年)
春 清廷增收沂水縣征銀,由原來征27890兩,改為征37890兩。�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
本年 在戊子科鄉試中本縣考取舉人1人。�
本年 全縣遭水、旱災害。�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
年初 周瑞麟集同盟會員鄭瑞麟、楊寶林(號稱三林)和郭伯甫等在縣城南會館(今沂水鎮糧管所)又辦起第二公學,通過辦學,秘密進行反清活動。�
本年 全縣大旱。�

1918年 �
春 泮池鄉發生溫疫,死亡40餘人。�

1928年 �

5月16日 孫良誠任主席的山東國民政府在泰安成立,不久,派胡咸吉任沂水縣長。�
5月 沂水縣農民協會籌委會成立,負責人是張敬諾、曹澤生、劉惠民和徐相南。�
6月 沂水縣多數區、鄉、村建立起5~6人的農民協會領導機構。�
8月 沂水遭受蝗災,蝗蟲遮天蔽日,把莊稼、樹葉吃光,不少樹枝被壓斷。�
12月30日 農民協會會員、共產黨員徐相南帶領2000餘名農民進入沂水縣城向縣政府請願,要求釋放因抗繳田賦被捕的李德、田樂豐。國民黨沂水縣政府縣長梁振乾陳兵城頭,准備彈壓,會員們表示,如不放人,決不出城,梁振乾見眾怒難犯,不得已於次日將李、田二人釋放。�
本月 中共沂水縣委在司馬村(今屬沂南)成立。成立大會由山東省委特派員孫兆鵬主持,朱壽年被選為縣委書記。�
本年 沂水實行地方自治,廢社劃區,全縣劃為18區。�

1938年 �

2月21日 日本侵略軍第一次侵佔沂水城。�
3月8日 國民黨沂水縣政府保安大隊夜晚襲擊了侵佔沂水城的日軍,連夜撤到上、下峪子一帶。日本侵略軍報復,派漢奸宋三到上、下峪子哨探,被保安大隊抓獲,宋三之母立即到沂水城報告了日本侵略軍。8日凌晨5點,100餘名日軍包圍了上、下峪子,進行炮轟槍射,上、下峪子村150餘人慘遭殺害,炸毀民房200餘間,炸死牲畜30餘頭,這是日軍侵佔沂水以後製造的第一個慘案。
3月中旬,侵佔沂水縣城的日本侵略軍南竄。�
3月 《民聲三日刊》(簡稱《民生報》)在黃家庵村創刊,報社主要人員有李戴、安然、劉力子、劉惠五、馬民、張惠、黃春生等,在當時戰亂,郵路不通的情況下,《民聲三日刊》成了全縣人民獲得抗戰消息,了解抗戰形勢的唯一新聞來源。�
3月底 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六大隊在公家疃村召開成立大會,魯濱任大隊長,邵德孚任黨代表兼沂水地方工作,李仲林任政治處主任,郭有鄰任大隊參謀兼顧莒縣地方工作。�
夏 沂水縣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在南關塘子溝(原瑞溥學校舊址)成立,劉民生任主任委員。同期,總動員委員會創辦《動員日報》,劉民生任社長、靳星五任主編。《動員日報》四開二版,每天1期,印幾百份,分送黨、政、軍各機關、學校、團體及個人,歷時1年左右,共出版300多期。�
6月 國民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埠前庄。�
6月上旬 國民黨69軍進入沂蒙山區,並通過省民政廳派劉達人充任沂水縣縣長。�
7月7日 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六大隊在袁家城子村舉行「七·七」事變一周年紀念大會,全體指戰員和周圍村莊群眾數千人與會。會上,大隊負責人及戰士代表發表講話,並舉行了聯歡晚會。�
秋 陰雨35天,糧食歉收。�
11月 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遷入沂水縣王莊,省委機關駐王莊天主教堂,省委於本月在王莊西聖母山教堂召開沂水縣黨員活動分子會議。於12月8日,奉中共中央指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為山東分局。�
本月 五戰區工會,省總工會由淄博礦區遷至王莊,工作重點由原來以組織產業工人為主轉到同時組織農村各種手工業工人,深入各礦和農村,廣泛發動組織群眾抗日。�
12月,中共沂水縣委以國民黨69軍民運指導處駐沂辦事處名義,召開全縣農民代表會議。會上通過民主選舉,建立縣農救會領導機構,劉建中當選為主任。會後,全縣各級農民救國會相繼建立,農救會員達十五、六萬人。�
12月上旬 中共山東分局黨校在王莊成立。�
12月20日 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王德林久病不愈,在家逝世,遺體葬於沂水縣城南15公里北社村西鳳凰台小嶺上。�
12月27日 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在王莊村成立,張經武任指揮(旋調中央工作),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指揮。�
12月底 國民黨69軍從沂水北撤,縣長劉達人隨之撤走,國民黨山東省第三行署專員張里元派孔慶銘出任沂水縣長。

1948年 �

1月 北海銀行沂中縣辦事處成立。�
3月23日 傍晚,駐沂水城的國民黨軍和還鄉團撤退前夕,將從沂中、沂北、莒縣、沂東、沂南等縣抓捕來的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及庄長、村農救會長、婦救會長、民兵連長及民兵武玉坤、郭鳳金等24名人員殺害於煙葉子市(今縣供銷社門口處),屠殺後,將屍體上潑上煤油燃燒,屍體無法辨認,場面慘不忍睹。24日早,駐沂水城國民黨部隊南撤,從此沂水境內無國民黨駐軍。�
3月24日 國民黨駐沂水部隊83師44旅131、132兩個團南撤。�
5月 沂中縣在港埠口村召開人民代表大會。與會代表近500人,大會選舉黃子中為沂中縣縣長。�
6月 沂中縣夏蔚、金泉、柴山、荊山4個區33個村莊遭受雹災。�
本月 沂中縣合作推進社成立,張健三任社長。�
8月1日 沂中縣各區舉行慶祝「八一」建軍節活動。�
8月 中共二地委(12月中共沂蒙地委改稱中共沂水地委)結束在夏蔚區門庄、下里庄、佛庄等村的土改結束工作的重點試驗,並宣布土改結束。�
8月 中共華東局、山東省政府17日決定將魯中魯南兩戰略區和濱海、泰西兩專署合並成立魯中南區。31日魯中南區黨委擴大會議在沂北縣(今沂水)武家窪村召開。
9月16日 沂中縣三個民兵營和蒙陰一個民兵營合編為一個擔架團,參加濟南戰役。本月 沂中縣自解放戰爭以來,共參軍11926人,參政3530人。�
11月6日 淮海戰役開始,沂中、沂北兩縣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線。沂中共出常備民兵擔架團2900人,臨時性民工21793人,小車10441輛,擔子778付,沂北縣出民工團和擔架團4000餘人。�

1958年 �

1月14—2月12日 縣委召開四級幹部會議,到會1313人。會議開展了「大鳴大放」,對縣委領導工作作風和全縣工作鳴放出意見7362條,大字報1016篇。�
2月 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視察夏蔚公社牛角崮、朱家坪治山治水情況。中共臨沂地委書記朱奇民,中共沂水縣委書記張方庚陪同視察。舒同把夏蔚區治山治水概括為:「魚鱗竹節水平溝,庫壩梯田自流渠。」把夏蔚區書記王恆全贊譽為治山治水「土專家」,還親筆為夏蔚水庫題名。�
3月15日 撤區劃鄉,全縣將17個區、1個鎮劃為22個鄉、1個鎮。�
3月21日 縣委開始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大躍進》的指示精神。�
3月 中共山東省委在沂水城召開全省治山治水現場會議,7個專區(市)、34個山區縣和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共300餘人參加了會議。察看了夏蔚區牛角崮治山治水情況,聽取了王恆全關於全社開展治山治水情況的匯報。這次會後,全省掀起「學夏蔚、趕夏蔚、超夏蔚」的治山治水群眾運動。隨後《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報刊,刊登了夏蔚區治山治水的情況和經驗。有20多個省、市派員到夏蔚區參觀學習。北京農業展覽館展出了夏蔚區治山治水工程的圖片,對全國開展治山治水工作推動很大。�
4月 全縣轄22個鄉、1個鎮、1147個村莊,136700戶,62萬人。5月 縣委開始貫徹「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6月5—8日 沂水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縣城舉行。�
7月1日 縣委成立鋼鐵生產領導小組,張方庚任組長。�
7月15日 《沂水大眾》報創刊。�
7月20日 縣委制定創「元帥」和縣社「衛星田」計劃,「浮誇風」開始形成。
8月 縣委召開會議,部署大煉鋼鐵。做到人人談鋼鐵,社社搞冶煉,把大煉鋼鐵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要「以鋼為綱」。至9月6日。全縣掀起高潮,建成各種煉鐵爐1316座,投產431座,有3萬名勞力投入鋼鐵生產。�
9月25日 全縣23個鄉(鎮)769處合作社並為鄉社合一,工農商學兵為一體的人民公社23處,至10月,擴大公社規模,又調整為14處。�
10月25日 沂水縣提出《關於沂水縣人民公社實行供給的方案(草案)》。它包括農民、學生、工人、幹部、職工及一切在沂水工作的人員。全縣幹部6533人,每年工資總額3194732元,每人每月平均工資40.75元。實行供給制,每年2106073元,占工資總額的65.9%,節約資金1088659元。占原工資總額的4%,每人每月平均26.87元。�
11月1—3日 本縣官莊公社劃入安丘縣,撤銷沂南縣建制。原沂南縣的銅井、蘇村、庫溝、界湖、蒲汪、張家哨、張庄、辛集、白石埠、依汶等10處公社及孫祖15個村共481個村、278876人、1231821畝土地劃入沂水。不久,上述公社合並為6處公社。沂水縣此時轄20處人民公社。入社總農戶195416戶,佔全部總農戶的99.8%。社以下設管理區,生產大隊下設生產隊,生產隊為核算單位。公社化後,實行吃飯不要錢的辦法,以生產隊組織公共食堂,集體就餐,全縣共辦公共食堂3705處。
11月9—12日 全縣社會主義農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召開。出席會議代表1104人。縣委書記張方庚作了題為《目前形勢和今後任務》的報告。會上有20個單位作了典型發言。選出了20名出席省社會主義農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代表。有625個單位受到獎勵。�
本年 全縣共產鋼1336噸,鐵7067噸。共辦小型廠礦3847個,其中縣營40個,社營3807個。全縣工業總產值838萬元,農業總產值5298萬元。全縣有2500多名機關幹部、醫務人員和31000多名中小學師生,29633名婦女參加了大煉鋼鐵。由於全縣開展大煉鋼鐵運動,許多地方砍伐樹木製作木炭煉鋼鐵,全縣森林資源面積減少17.5萬畝。�

1968年 �

1月1日 葛庄渡口木帆船載20人、推煤小車16輛,在橫渡跋山水庫時,遇7級大風翻船,2人死亡,其餘得救。�
2月7日 「六大聯司」(即所謂「沂水縣六大革命組織聯合司令部」簡稱)開會,宣布解放一批幹部。這些幹部是:原縣委書記董文彬、副書記王德臣、原副縣長王壽山。3月14日又解放了原縣委副書記王德法、副書記兼縣長朱義林、原縣委組織部部長滕希德、宣傳部長孔憲新、副縣長馬秀馨。�
2月9日 經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正式成立沂水縣革命委員會。�
本月 沂水縣建成2×1500瓦火力發電廠,第一台發電機組開始發電。�
3月 公安局實行軍事管制,原公安機構被砸爛,公、檢、法合署辦公。�
4月21日 成立石(臼所)泰(安)公路修建指揮部,高錫學任組長。�
4月27日 成立「沂水縣清查敵偽檔案」辦公室。�
8月 沂水縣革命委員會從各廠礦抽調30人,組成兩個工人宣傳隊進駐沂水一中和沂水師范,領導學校「斗、批、改」和「清理階級隊伍」。�
秋 全縣各行各業先後開展「清理階級隊伍」運動。�
11月14日 「文化大革命」初期,沂水縣群眾組織分裂為「八大組織」和「六大組織」兩派。縣革命委員會是以「六大」為基礎組建的。加之,縣革委執行「支一派、壓一派」的路線,打擊鎮壓「八大」群眾。終於發生了「八大」沖擊以「六大」為基礎的縣革命委員會的事件,即「11·14」事件。�
本月 《人民日報》發表嘉祥縣小學教師侯振民、王慶余的一封信,建議所有農村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年底,全縣所有小學下放到大隊管理,教師陸續回原籍,「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造成教育戰線的混亂。�
12月2日 縣革命委員會發放毛澤東像章20萬枚。�
本月 全縣開展所謂「反復舊」運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隨後,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為了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

1988年 �

1月16日 《大眾日報》第一版刊登沂水縣部分幹部職工違紀建私房的照片並發表評論員文章。對此,縣委於19日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就如何接受報紙的批評,改進工作,研究了具體措施,決心徹底剎住違紀建私房的歪風。�
1月23日 龍家圈鄉前金雞埠村民楊錫惠與其弟、弟媳製作鞭炮,火葯、鞭炮爆炸,引起火災。燒毀楊錫惠及鄰居4戶房屋19間和所有財產,價值2萬余元。楊及其弟媳二人致傷面積達90%以上。�
2月23—24日 中共沂水縣委召開全縣三級幹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18000餘人。會議以中共十三大精神為指針,全面總結1987年的工作,表彰先進;研究部署1988年的工作,做好「十三大」精神同沂水實際相結合這篇文章。�

2月29日 中共沂水縣委、縣政府在組織收聽全區計劃生育電話會議的同時,召開全縣計劃生育表彰大會,總結1987年及近3年來的計劃生育工作,部署1988年計劃生育工作任務,並對12個先進集體、8個先進服務站和128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3月 沂水第一部地名專著《沂水縣地名志》出版發行。�
3月5—6日 七屆全國人大代錶王任之等一行4人在沂水縣視察了崔家峪鎮上常庄村和沂水縣皮革廠並聽取了縣政府及計委、經委、財政局等部門工作專題匯報。�
4月 全縣教育系統內部體制改革,31個鄉鎮普遍分設了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學兩套領導機構。�
本月 沂水縣西部王莊、王家莊子等5個山區鄉鎮5萬畝土地普遍發生蝗蟲災害。一般密度每平方米20—30隻,重者達50隻以上。蝗災發生後,引起縣、鄉黨委政府的重視,組織群眾採取措施及時撲殺。�
5月15日 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計劃生育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5月16日 富官莊、楊庄、圈裡三個鄉鎮的98個村,遭受暴風雨和冰雹的襲擊。受災面積5.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62.8萬元。�
5月17日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糧食援助「三沂(沂水、沂源、沂南)飲水項目」在泉庄鄉佃坪村舉行竣工儀式。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經濟合作部國務秘書冷格耳,駐華使館參贊施略德,「三沂飲水項目」德方常駐協調員邵若泰、國家農業部副部長相重陽、山東省副省長李春亭、行署副專員曹正寅、縣委書記劉廣倫、縣長莫西雲等200餘人參加了竣工儀式,曹正寅和冷格耳分別講了話。�
本月 縣集中力量重點打擊賭博犯罪活動,共抓賭局15場次,抓獲賭博分子123人,繳獲贓款1.5萬元。�
6月10日 中國共產黨沂水縣代表會議在縣城召開,會議選舉王際春、劉廣倫、劉建福、李桂秀、張志榮為出席山東省第五次黨代會代表。�
本月 全縣在台灣人員305名,其中任團級以上職務的26名。現已通信的279戶,通匯的193戶,返鄉省親的33人。�
7月10日 中共沂水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民族宗教工作會議,貫徹省、地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本縣民族宗教工作。�
7月10—12日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評估團團長丁文波率畜牧專家利克等一行5人,在省農業廳副廳長於寬鍾等陪同下,對本縣的肉食兔畜產品基地、兔毛紡織廠等7個項目進行了評估考察。�
9月8日 中共沂水縣委、縣政府印發臨沂地委、行署《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通知的精神做好當前物價工作和穩定市場的意見》。�
9月9日 中共沂水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搞好鄉鎮敬老院建設的決定》。�
本月 世界第四屆國際環太平洋地體構造會議外國學者考察團一行40個國家的百名學者來沂水縣進行實地考察。�
10月15日 根據中國共青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實行團員證制度的決議》,中共沂水縣委批轉團縣委《關於在全縣開展頒發團員證工作的實施方案》。�
11月20日 中共沂水縣委、縣政府提出《關於穩定完善土地承包制的意見》。�
12月 沂水縣破獲一起搶劫現金12000餘元的特大搶劫團伙案。�
本月 沂水縣拖內配件廠生產的拖拉機花鍵軸被評為「國優」產品。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本縣第一個榮獲「國優」稱號的工業產品。�
本年 全縣共引進外資3500多萬元,扶持項目29個。�
本年 全縣建築公司發展到32個,職工人數達2萬餘人,建築市場打入10個省、2個直轄市的60多個地縣市的180多個單位。全年完成施工產值8700萬元,利稅達2450萬元,僅此一項就全縣人均增收20餘元。

1998年大事
1、全國人民抗擊歷史上罕見的大洪水。
2、柯林頓彈劾案,性丑聞事件。
3、1998年世界盃在法國進行,最終,法國以3-0擊敗巴西,歷史上首次獲得大力神杯。

2008年大事
1、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51金首登金牌榜首。
2、全國眾志成城抗凍災;四川汶川5·12強烈地震。
3、金融風暴席捲全球。

閱讀全文

與沂南辛集鎮敬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瓦房到天津老年大學 瀏覽:384
悅漂亮美容養生是做什麼的 瀏覽:444
你好血糖在體檢表上看什麼指標 瀏覽:670
與孝順有關的書信作文400字 瀏覽:410
重陽節登高遠望小文章 瀏覽:376
合肥養老保險新政策 瀏覽:640
秋天氣溫下降怎麼養生 瀏覽:832
初中生感覺父母要離婚了怎麼辦 瀏覽:848
北京福壽康養老護理站怎麼樣 瀏覽:648
在蘭州考駕照怎麼體檢 瀏覽:929
武清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998
蒸湘區老年大學 瀏覽:22
老人家腳跳 瀏覽:302
老人壽宴怎麼辦理 瀏覽:793
長壽路拆遷 瀏覽:84
西湖老年社區養老怎麼樣 瀏覽:212
女婿為什麼不願意和父母交際 瀏覽:17
青島降低養老保險費率 瀏覽:568
長壽花花形 瀏覽:307
父母愛哭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