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養老的真實情況
首先「養兒防老」是中國農業社會生產力底下時,為了防止年長者生活無依靠,顛沛流離。而用「多子多福」的貢奉價值體系建立起來的一種養老體系。現在我們的農村,某些老人還根深蒂固的保留著,這種傳統的觀念。
那麼
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真的讓人羨慕嗎?
可以肯定的說,日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絕對是優於發展中國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是個發達的資本國家,它的福利體系肯定比我們完善。
當然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在某些國人眼裡,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不值得羨慕的。他們認為在人情冷漠的日本,日本老人很難受到子女們的照顧,雖然物質條件比我們好,但日本老人是孤單和寂寞的。
但現實的情況真是如此嗎?
首先日本的退休制度是這樣的,在日本老人們可以在60歲時退休,但他們的退休金要到65歲時才可以領。由於日本平均年齡達到47歲,名副其實的進入了老齡化的社會,日本政府當然也希望到達退休年齡的日本老人們繼續工作,以彌補社會的勞動力不足。所以在自願的情況下,日本70多歲的老人還在工作,是很正常的事。
Ⅱ 「托老所」為何在日本遍地開花
就日本這個國家來說的話,「托老所」在日本遍地開花是很正常的,畢竟日本的老年化已經是處於爆發階段了,而且現狀特別是高齡,而且少子,老年人越來越多,新生兒少之又少。全球化的平均預期壽命都在提高,出生率如果依然沒有下降的話,那麼會是很恐怖的後果。
就從這點來看的話,我們正在走日本的老路,他們的情況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以得借鑒的,而且我們現在基本都是居家養老,如果真是到了」拐點「的到來,那麼那個時候可能比日本還要痛苦,所以真的應該需要重視起來了。
Ⅲ 日本為什麼老齡化很嚴重 日本人口老齡化現狀如何
日本為什麼老齡化很嚴重 日本人口老齡化現狀如何
共同社21日從日本國土交通及總務省的調查獲悉,65歲以上老人占居民半數以上的「過疏村落」截止2015年4月時有15,568個,比2010年度上次調查時增加了約5000個。占調查對象村落總體的比例也從15.5%上升至20.6%。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的加劇,地方政府難以維持的「極限村落」逐漸增加的情況可見一斑。
調查對《過疏法》指定地區等所在的1028個市町村發放了問卷。調查對象村落共有75,662個,此次《離島振興法》的指定區域等也加入其中,比上次的64,954個大幅增加。
與上次調查有可比性的64,130個村落中,80%以上出現人口減少。另外,上次調查以後,174個村落因人口減少等消失,其中27個為東日本大地震的海嘯災區。
65歲以上老人佔半數以上的村落從地區來看,中國地區最多,為4095個,其次為九州3205個、四國2548個、東北1850個。首都圈為418個,相對較少。所有居民都超過65歲的村落有801個,其中306個所有人都在75歲以上。
各市町村擔心「10年以內會消失」、「早晚會消失」的村落佔到總體的4.8%,為3614個,比上次增加約800個。
安倍:我根本不擔心日本的人口結構
對於日本嚴重老齡化的問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日本人口老齡化並萎縮不是負擔,反而會激勵通過機器人、無線感測器、人工智慧等創新提高生產率。
安倍在路透Newsmaker活動上稱,「我根本不擔心日本的人口結構,」並指出盡管過去三年工作年齡人口減少300萬,但日本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仍取得增長。
幾天前日本公布官方數據顯示,日本65歲及以上的人口有3,460萬,占總人口的27.3%,為發達國家中最高。
日本為什麼老齡化很嚴重 日本人口老齡化現狀如何
日本很早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可是媒體上並沒有出現關於日本養老危機的報道,老齡化的日本為什麼還沒出現養老危機呢?
在養老問題上,中國和日本有著幾個明顯的不同之處:
1、日本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中國有,而且日本反而是鼓勵國民生育的。
2、日本80後總體而言(或者隨便什麼「後」)是沒有4-2-1家庭結構的,而在中國,1980-2020年出生的人都將在未來面臨這個問題。
3、日本政府不會或者很少在養老金的問題上付出腐敗成本。
4、日本是先富後老的發達國家,中國是未富先老的發展中國家,日本雖已老齡化,但憑借豐裕的家底依然維持著品質較好的生活。
除了這些顯見的不同之處以外,還有一些日本的優勢是中國沒有的:
1、2000年日本老年贍養比是2.7,2010年該值為2.5,該值雖然比較低,但是,作為28-44歲的高素質日本勞動人口生力軍,普遍每天加班到晚10點,相當於提供了半個勞動力,總體而言,為整個日本間接多提供了20%勞動人口,因此,就這一點來說,可將2010年贍養比提高為3.0。
2、日本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繼續工作,在很多行業可以看到老年工作者,尤其是計程車司機、服務型行業的boy或waiter,這又為日本增加了勞動人口,估計這一點至少可以將贍養比再提高到3.1(其實這兩種現象已經表明日本正在經歷養老危機,絕對勞動人口數量不夠用了)。
3、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日本目前的確是低贍養比,但是日本周圍的亞洲國家,其老年贍養比都很高,即勞動人口富餘,日本依託先進技術,在其亞洲周邊國家大量設廠,利用亞洲廉價勞動人口搞活日本經濟,等於變相增加了日本本土勞動人口,估計這一點可以將贍養比在3.1的基礎上提高至3.5。說白了就是,日本出口技術,調和了國與國之間高低不平的贍養比,即他國勞動人口間接贍養了日本老年人。我想也許這就是許多發達國家實行經濟全球化的目的之一,真如此,讓人不寒而慄。
不過,這種狀態不會持續太久,而且依我的判斷,再撐個十年,日本養老危機必將爆發出來,理由如下:
1、日本雖然家底優渥,但是目前日本人的儲蓄正在急速下滑,老齡化的社會正在消耗著以往的積蓄,日本社會的整體儲蓄率已經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2%,幾乎見底。
2、日本28-44歲的勞動人口生力軍絕對數量正加速下滑,如果還要維持原先等效數量的勞動人口,那就要經常加班到凌晨,這會帶來醫療健康社會保險等更多問題。
3、不久的將來,周邊亞洲國家的贍養比也在下跌,到2025年,尤其是作為具有最龐大人口的中國,其贍養比已經降到了3.0,對日本來說,廉價勞動人口的紅利正在臨近結束,無法再用出口技術調和國與國之間高低不平的贍養比,而且其他洲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贍養比也在下跌,因此可以說,這次的養老危機是全球參與。
4、日本國債規模過於龐大,與GDP比值早在2013年年中就已達到驚人的240%,一旦國債利息支出壓垮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國債泡沫就會崩盤,導致投資於國債市場的日本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個人儲蓄都嚴重縮水,加速養老危機的來臨。
前面提及了「未富先老」,順道多說兩句。中國為什麼在未富時就已經先老了呢?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中國實行了計生政策,全世界范圍內中國大陸是唯一實行計劃生育的地區,該政策開始實行於上世紀70年代。
我們來看一張圖,下圖顯示了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婦女生育率變化趨勢。數據來源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圖的橫軸表示年份,縱軸表示生育率之值,一共九條生育率曲線,根據其最右端的上下位置,分別對應印度、全世界平均、中東及太平洋地區、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澳門。
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生育率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讀出很多信息:
1、中國的生育率從1973年起就開始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了。
2、中國的生育率決定了東亞及太平洋整個地區的生育率。
3、從其他國家地區的生育率趨勢線來看,即便不實行計劃生育,但隨著婦女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的逐漸富裕,生育率會自然下降。
4、正是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大陸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強行向發達國家地區靠攏,這就是中國大陸未富先老的原因,會嚴重影響未來養老問題。
5、印度的生育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而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是一個經濟體的重要指標,這也許就是很多歐美投資家看好印度的原因。
Ⅳ 日本社會養老院是什麼樣的
今天日本社會人群平均中值年齡是46歲,是老齡化進程最快的國家。現65歲以上老年人有3500萬,占人口27.3%,預計不久其老齡人口將超三分之一!由於人口縮減、人力資源緊缺,今天我等去日本各地到處能看到六七十歲老年人在計程車司機、門衛、餐廳小業主、商鋪營業員等崗位上工作。而據日本相關法律,這些崗位可僱傭老年人工作到75歲甚至80歲!
那麼日本社會的社會養老事業又是如何的狀況?下面筆者結合幾位朋友剛去日本考察日本社會養老事務,和近日新聞上日本養老院出現的問題,說說筆者對此的印象。
筆者的朋友在參觀考察中還看到,有我國台t灣w地d區q的企業在日本養老院包下一層樓面,作為中短期項目為台灣地區的老年人服務。而此類養老院多是根據保險比例來付費的。養老院的介護人員需嚴格評估,收納的老年人對社會開放。一般的養老院年自費部分在人民幣15萬左右,多出來是由社會支付。
還有一類養老院,是設施與服務等級較高,進院需交300萬日元(20萬人民幣)左右,這部分費用是不退還的,每月還根據房間大小、有無廁所等分類付款。當然還有更豪華的老年公寓,如東京都就有家入住金按房型不同分為8750萬日元至3億7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5萬元至2220萬元),月費約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2),這還含護理費及餐費。
而日本較典型的養老院是:收納的養護約 70-90之間,年齡多80歲以上。工作人員 55人,老人80人。老人以 10人一單位, 分8個單位,其中 7個單位是長期的;一個單位為短期1-2個月,也有幾天的。
在日本,老人如要入住可終生居住的老人公寓通常,還有是先要一次性支付一筆“入住金”,再按月付住宿費。高級養老院的入住金要上千萬日元(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每月住宿費20~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2~1萬8)。這還不算醫療和護理的費用,如要在此了終身,費用約在5000萬日元(人民幣300萬元)以上。
日本養老院的操作制度嚴謹,如日常生活護理規定,每周安排兩到三次給老人洗澡,等等。而日本老人進養老院,“與其說開心,不如說沒有辦法。”因為現代日本老人與子女多分開居住,老人的孤獨死已成為了日本的嚴重社會問題。
而日本普通的養老機構收費較平常,如有的養老院,初入住收費105萬日元,約6萬人民幣。每月再支付25萬人員的費用,摺合人民幣約1.5萬。還有一種方式,是簽約20年,支付1千萬日元,約人民幣59萬元,不論壽命多長,都由簽約的養老院照顧到去世為止,並負責臨終關懷。這里得特別說明:日本老人入老人院費用是有政府推行的介護保險覆蓋的,個人只是承擔部分。
日本厚生勞動省稱,日本養老護工有30多萬個崗位的缺口,養老院人手不足、員工超負荷工作導致頻繁辭職等問題困擾日本護理行業已久。
而我國現社會人群中值年齡是37歲,而由於存在地區發展差異,各地城市社會人群平均中值年齡存在較大差別。如上海市現已成為了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除香港外),65歲及以上老人在常住人口佔比已達14.3%以上,且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升高, 如何迎接這一挑戰,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Ⅳ 都說日本養老好!日本養老產業的先進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雖然日本的養老機制更加先進一些,但我認為如果真的想要養老,最好還是在中國本地找一個比較好的養老機構,因為如果單單只是為了更好的養老而去出國的話,就得不償失了,因為人的老年更願意落葉歸根,在這個時候出國是不明智的,而且一旦出國,語言不通更不好受,再者,中國的養老機構,也是非常好的,由於老齡化加重,我們中國的養老機構也會越來越完善,因此如果想要養老的話,在中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有就是社會對老人的一些福利非常棒。就比如說他們會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去給孤寡老人送盒飯,這樣即使是無牽無掛的老人也沒有飢餓的痛苦,還有就是日本對於老人的健康情況,有一個「安危確認制度」,這個制度是為了隨時保證老人是健康的,甚至可以知道老人有無需要,是否幫助。等等等等,日本還有許多對老人有益的舉動。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中國日本養老院被叫停了嗎
中國日本養老院被叫停了。前老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截止到2023年4月15日,四川國際(中日)康養城屬於肆野日本養老院,經過大量的人員投訴,已於2022年9月23日正式拆除。慧雹升
Ⅶ 中國養老院現狀
養老院現狀:
1、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我國養老院目前的總體趨勢是:老人多,床位少,價格高,服務水平待提高。民政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呈逐年攀升趨勢。截至201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多,占總人口的14.9%。此間全國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4.2萬余個,擁有床位493.7萬張,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僅擁有床位24.4張。一些鄉鎮雖然有養老院,但是由於缺乏長遠的考慮、資金不足、政府支持不力等許多其他的原因,很多養老院仍然存在著房屋年久失修的問題,甚至出現房屋漏雨,室內潮濕、昏暗等情況。老人的生活必需品陳舊破損,衛生條件差,對老人的身體健康均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2、護理人員護理水平不到位:
很多養老院普遍反映護理人員難招、人員流動性過大等問題,這就反映了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和專業素質培養不夠到位。目前政府沒有出台相應的對養老院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的政策,導致很多護理人員無證上崗,認為這項工作只是簡單的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僅此而已。但其實作為一名專業的護理人員,除了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以外,還應該了解基本的醫療護理知識,知道當老人出現突發疾病時應該如何做,此外,還需要兼顧老人的心理護理、臨終關懷等。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過大也是造成護理人員護理水平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需要每隔固定的時間就要記錄一次老人身體和精神的情況、還要幫助老人翻身、早晚各一次眼部和口腔護理、幫助老人用餐進食、定時給老人擦身理發、喂水喂飯、24小時不間斷的照料和護理……對於一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有著極大的愛心與耐心,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的工作流程往往更為繁重復雜,不少老人存在缺乏智力與意識、情緒不穩定等特殊情況,都時刻考驗著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稍有疏漏便容易引發糾紛。還有一些老人存在著心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護理人員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很多護理人員的付出並不能和收入持平,甚至大多數存在著低於平均收入水平的情況。
3、文化生活貧乏:
大部分養老院僅能夠保障老人的吃、穿、用、行,院內甚至沒有配備電視、報刊,也沒有設立圖書閱覽室、影音閱覽室等,不組織老人參加學習、教育等文化活動,老人的文化生活十分貧乏。老人的生活枯燥單調,令老人們感到冷清,從而影響到老人的心理健康,使老人出現「戀家」情緒,對親情越來越渴望。老人們有很多閑暇時間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精神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對於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都很不利。
發展方向:
對於政府方面來說,應該要制定相應的應對政策,在制定規劃、出台政策、投入資金、培育市場、營造環境等方面需要對全國范圍內的養老院予以全面的政策支持。形成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大對全國范圍內養老院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老人能住得舒服、住得開心。將普通養老院向區域性社會養老服務中心轉型,擴大服務范圍,拓寬服務對象,解決「人多,床位少」的嚴重問題。在養老院建設、床位維護、人員僱用上進行一些補貼和輔助政策,盡可能地降低民辦養老院的運營成本,縮小供求之間的矛盾。
確定固定教材,對護理人員進行集中的專業培訓,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讓護理人員掌握基礎的醫療護理知識,了解各種過敏病症和突發疾病的應對措施。增加服務人員配備,以便更好的服務老人。通過定期講座等方式,在院內對護理人員開展進一步的專業培訓。政府加大資金支持,提高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降低護理人員的生活壓力。
通過在院內增設圖書閱覽室、影音閱覽室等文化娛樂室,提高老人的文化生活水平。 讓老人們多參加體育活動,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擴大人際交往,減少老人們的孤獨感。養老院與幼兒園合作,讓孩子們定期到養老院進行慰問活動,讓老人們感受年輕、活力。
Ⅷ 「養老天堂」日本究竟是怎麼養老的
日本是一個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全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中佔了這么多的老年人,國家也據此出了很多針對老人服務的優惠政策。
日本人到65歲後政府會給其大約1萬2000人民幣的資金給老人們自行創造自己養老後的家,而且政府還會報銷部分的裝修費用。其次,老年人購買輪椅、手杖、護理床等,90%的費用由政府承擔,個人只需要承擔10%。政府還每年給老人6000元人民幣,用於購買尿不濕等老人護理用品。
看到這些政策,不得不說日本真的是個「養老天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針對老人的政策可以說是很用心了,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努力奮斗,年老後國家並不會忘記曾經他們的貢獻,這一點日本政府做得的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