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甲減有哪些臨床表現
有一些老年病人會突出的表現消瘦,而其它表現並不是很明顯。而且這種病人往往會表現食慾不振,常常被懷疑患有胃腸道惡性腫瘤。
② 什麼情況應警惕老年人甲減
老年人甲減臨床症狀不典型,缺乏特異性,起病隱匿,有的甚至完全無臨床症狀,容易被忽視。常常到病程晚期表現出明顯不適就診才被發現,當有以下症狀時應警惕老年人甲減。
(1)怕冷:寒冷的冬天,很多老年人甚至年輕的女性都會出現怕冷、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時候切莫大意,可能甲減就隱藏在這部分人群中。冬季,機體為適應環境氣候的變化,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量也相應地增加了,正常人的甲狀腺可以通過自身調節,適當提高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來滿足需要。而甲減患者的調節能力差,不能滿足增加的需求量,就會出現怕冷,與冬季常人出現的手腳冰涼、怕冷的現象有所區別,甲減患者比一般人感覺到的手腳冰涼更加強烈,而且是全身性的。
(2)皮膚乾燥、瘙癢:冬季是瘙癢症好發的季節,尤其多見於老年人,許多人簡單地認為乾燥、瘙癢只是簡單的皮膚病,塗些止癢葯膏就可以了,甲減可能就是這樣被漏診的。據統計,甲減患者約19%有皮膚瘙癢症狀,須與單純性的冬季瘙癢症區別。當皮膚乾燥、粗糙、皸裂、脫屑、瘙癢,甚至毛發脫落,伴有面色蒼白或者蠟黃、有貧血貌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是否患上了甲減。
(3)便秘:由於氣候、飲食、人體生理等的變化,冬季成為便秘易發的時節,也正因為如此,冬季出現便秘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卻不知有些便秘可能是甲減引起。甲減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大便干結、便秘、食慾減退等症狀。
(4)反應遲鈍:老年人甲減會變得行動遲緩、少言懶語、對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
此外,甲減患者還會出現心搏緩慢,容易被誤認為是生理性的基礎心率減慢。
③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怎麼治療
有許多種甲狀腺激素制劑提供替代治療,包括T4
(左旋甲狀腺素),3碘甲腺原氨酸(Liothyronine,碘塞羅寧),兩種激素的混合制劑和動物甲狀腺乾粉.人工合成T
4
(左旋甲狀腺素)更好,平均維持劑量75~125μg/d口服,但開始劑量必須要低,特別是老年伴有心臟病病人和長期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除非是粘液性水腫昏迷).吸收相當穩定,約為劑量的70%.T3
產生自外周組織.一般老年人維持劑量可以減少,孕婦增多.如同時服用減少T4
吸收或增加膽汁中排泄中的葯物,則劑量同樣需增加.嬰兒和幼小兒童劑量見第269節甲狀腺功能減退.最適當劑量應是恢復TSH至正常的最小劑量(雖然這一標准不適用於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T
3
(碘塞羅寧)不宜用於長期單獨替代治療,因為半壽期短,需每日2次服用.給予標准T3
替代劑量(25~50μg/d),2~4小時內致使迅速增加血清T3
濃
度達300~1000ng/dl(4.62~15.4nmol/L),因為其吸收近乎完全,經24小時恢復正常.所以在估計接受這種方案病人的T3
水平時,醫生要知道激素服用時間.此外,T3
治療的病人,至少1天中有數小時呈化學性甲亢狀態,因此病人可能處於較大心臟危險.
類似血清T3
水平見於服用T3
和T4
混合制劑口服,雖然因為T3
劑量較少,T
3
峰值略低.用合成T4
替代治療,反應出不同類型的血清T3
.服用足夠量T4
,
血清T3
逐漸增加,維持正常水平.動物甲狀腺乾粉制劑含有不恆定量T3
和T4
,
不應該使用,除非病人數年應用過程中情況良好.
粘液性水腫昏迷,開始需用大劑量T4
(200~500μg靜脈給予)或T3
(40μg/d靜脈給予).維持量T4
50~100μg/d靜脈給予或T3
10~20μg/d靜脈給予,直至可以口服T4
.由於中樞性甲減一開始不能排除,所以同樣需給予皮質類固醇.不應將病人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以致威脅心律紊亂.低氧血症常見,應在治療一開始就測定PaO2
.如肺泡換氣受損,需立即行呼吸機呼吸.促發疾病要立即治療,液體要謹慎補充,因為甲減病人排泄水分不暢.最後,因為甲減病人代謝較正常人慢,所以服用葯物需謹慎.
④ 甲狀腺低下吃什麼葯
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是非常大的,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時候,一定要合理的飲食,可以適當補充碘鹽、補充蛋白質、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多吃蔬菜、限制脂肪攝入的。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這樣對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是有改善作用的,當然必要的時候,也是需要接受醫生進行專業治療的。
甲狀腺功能衰退,一般常見於年齡大的女性,這個時候有些人會表現為身體疼痛,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時候還會直接危及到生命,所以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時候,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調理。那麼甲狀腺功能低下吃什麼?
1、適量補充碘鹽
甲狀腺功能低下,有可能是甲狀腺腫大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可能是身體缺碘導致的,女人在懷孕的時候要補充碘鹽,它可以防止母體缺碘而患克汀病。當然也有些人甲狀腺功能低下,是因為攝入碘過多導致的,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然後再進行操作。
2、補充蛋白質
人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至少要超過20克,這樣才能夠維持人體的蛋白質平衡,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所以平時除了要補充蛋白之外,也要補充氨基酸,這樣可以減少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況。
3、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要注意飲食規則,要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吃一些高熱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類、肉類、香芹等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改善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況。
4、多吃蔬菜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群多吃蔬菜也可以改善的,蔬菜裡面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含量都很多,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時候,身體的營養是不均衡的,這樣可能會導致維生素缺乏,所以這個時候要注意多吃一些水果蔬菜。
5、限制脂肪攝入
吃飯可以給身體提供熱量,也能夠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時候,膽固醇的排出會比較慢,這個時候可能會導致血漿的膽固醇濃度高,所以要限制脂肪的攝入量,這樣來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
⑤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
不論是甲狀腺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還是下丘腦性、垂體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用甲狀腺激素治療效果良好。除了抗甲狀腺葯物及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引起的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應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
(1)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①制劑的選擇。
左甲狀腺素鈉(L-T4):作用遲緩而持久,起效較慢,患者易耐受。
每日1 次,服用方便,且劑量易於掌握。L-T4 在外周組織脫碘,產生足量的碘塞羅寧(T3)滿足生理需要,是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理想制劑,現已成為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首選葯物。而且L-T4的半衰期長達7 天,吸收相對緩慢,即使漏服1 天也無很大影響,可以於漏服的次日加服1 天的劑量。
甲狀腺片:由動物甲狀腺乾燥粉末加工而成,主要含T4 和T3。
部分患者仍使用甲狀腺片治療,效果也很好。但甲狀腺片所含甲狀腺激素來源於動物甲狀腺,與人的甲狀腺比較,動物甲狀腺中T3 所佔比例較大。甲狀腺片中極大量的T3 導致吸收後短期內T3 超過生理所需劑量。
左旋T3:作用快、持續時間短,僅用於T3 抑制試驗、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搶救、甲狀腺癌術後需要停葯檢查時。
②替代治療的具體辦法。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一種慢性長期性疾病,可以逐漸使代謝恢復正常,不要求短期內糾正。L-T4的初始劑量取決於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嚴重程度、年齡及身體狀況。
年輕、無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輕至中度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可以給予完全替代劑量,即0.5 ~ 1.3μg/kg 標准體重。這樣的劑量可以使T4 的濃度逐漸升高,隨後T3 濃度緩慢升高,患者不會出現任何不良反應。伴心臟病尤其是發生過心肌梗死的患者,應從小劑量開始,起始量每天12.5 ~ 75μg。每隔2 ~ 3 個月後,經過細致的臨床和實驗室評估後,增加12.5μg。治療目的是使血T3、T4 水平恢復正常,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血促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治療多長時間後症狀開始改善取決於劑量的大小。中重度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的早期反應是尿量增加,如果原有低鈉血症,血鈉水平會升高。隨後脈率增快,脈壓差增大,食慾改善,便秘消失,聲嘶逐漸改善,皮膚、頭發數月後才能恢復正常。足量替代治療6 周後血游離T4 恢復正常,血促甲狀腺激素需要較長時間,大約3 個月。少數情況下,如黏液性水腫昏迷者、合並急性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可能會發展成黏液性水腫昏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需要迅速糾正甲狀腺功能,一般成人可以單次靜脈內給予L-T4 300 ~ 500μg,可在24 小時內使血中T4 升至正常水平。第2 天用100μg,第3 天以後每天給予50μg,直至病情好轉能夠口服葯物後,減為通常維持劑量。如果最初患者能夠口服,也可以給予左旋T3,劑量為每12 小時25μg,左旋T3 起效更快。由於代謝速率急速增加,可能會導致垂體- 腎上腺皮質負擔過重,對接受大劑量甲狀腺激素的患者可適當補充糖皮質激素,可用氫化可的松每小時5mg 靜脈輸注,以防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或危象的發生。
③監測替代治療的效果。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甲狀腺激素劑量是否合適,通過測定血促甲狀腺激素易於監測。用敏感的檢測方法測得的促甲狀腺激素在正常范圍,即0.5 ~ 5.0mU/L。促甲狀腺激素在正常范圍,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所有臨床表現和生化異常均會消失。
④某些情況下劑量的調整。經過最初6 個月的治療後,應重新摸索劑量,這是因為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後,對T4 的代謝清除率會增加。一般情況下應每年監測促甲狀腺激素,保證患者應用合適的劑量。如果促甲狀腺激素超過正常范圍,且排除了患者未正規服葯這一因素,甲狀腺激素的劑量應稍作調整,6 周後復查促甲狀腺激素,了解調整後的劑量是否合適。在某些情況下,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會發生變化。
接受雄激素作為乳腺癌輔助治療的婦女,替代治療應減少;孕婦左甲狀腺素鈉(L-T4)的需要量增加50% ~ 100%,產後數周內恢復原來劑量。某些葯物如硫糖鋁、氫氧化鋁、硫酸亞鐵、洛伐他汀、各種樹脂對L-T4 有吸附作用,如果與這些葯物同時服用或存在腸道疾病會影響腸道對L-T4 的吸收,需增加劑量。某些葯物如利福平、卡馬西平、苯妥因等可增加L-T4 的代謝清除率,胺碘酮抑制T4向T3 的轉換,與這些葯物合用時劑量亦應增加。
(2)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下丘腦性、垂體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主要補充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激素,應先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下丘腦性、垂體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促甲狀腺激素 不能作為監測替代治療效果的可靠指標,應使FT4 達到正常范圍的中點之上。甲狀腺激素的劑量及調整與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相同。
(3)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關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各家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預防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發展成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尤其是患者促甲狀腺激素 大於14 ~ 20mU/L,且TPOAb 有中等度升高時,可予替代治療。另有人認為,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無症狀的持續時間可能會很長,有些患者在替代治療後,可能會使心絞痛加重,或出現心律不齊,故主張不予治療。
(4)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對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更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謹慎加量,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對補充的甲狀腺激素耐受性較差,劑量增加過快或劑量過大,可致代謝亢進,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可能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對年輕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甲狀腺激素維持量是使T4、促甲狀腺激素恢復正常,對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使T4 恢復正常即可,不必使促甲狀腺激素降至正常。
(5)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治療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昏迷,臨床診斷確立後,盡早開始治療,不必等待實驗室檢查結果(如甲狀腺激素測定)。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控制威脅生命的並發症。
①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此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的目的是盡早使血中T3、T4 水平恢復正常。患者因為腸黏膜水腫,口服給葯吸收不穩定,較好的辦法是靜脈注入大劑量甲狀腺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但有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危險。因此,對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患者,處理較困難。但相對於威脅生命的黏液性水腫昏迷而言,搶救後者更為重要。一般成人可以單次靜脈給予L-T4300 ~ 500μg,可在24 小時內使血中T4 升至正常水平。第2 天用100μg,第3 天以後每天給予50μg,直至患者好轉能夠口服葯物後,減為通常維持劑量。如果最初患者能夠口服,也可以給予左旋T3,每12 小時25μg,左旋T3 起效更快。也有人主張開始靜脈內給予L-T4500μg,同時或隨後6 ~ 8 小時用左旋T3 10 ~ 25μg,原因是此時患者外周組織中T4 向T3 的轉換減慢,尤其是存在明顯的並發症時,最初幾天內應加用少量T3。大劑量使用甲狀腺激素時,有必要進行心電監護,當出現心律不齊或心肌缺血時,及時減少用量。如為下丘腦、垂體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在用甲狀腺激素的同時,應該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免發生腎上腺危象。
②對症支持治療。
糾正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呼吸減慢,換氣降低導致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應監測血氣分析,必要時給氧。一旦發現有呼吸衰竭的徵象,就應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使用人工呼吸機。
抗休克:如有低血壓及休克,需要抗休克葯,必要時輸血,但應注意甲狀腺激素及升壓葯有協同作用,患者對升壓葯較敏感,僅腎上腺素葯物能引起心律不齊,更應慎用。
控制液體輸入量:甲狀腺功能減退嚴重者,液體需要量較正常人少,如無發熱,每天補液量500 ~ 1000ml 即可。低血鈉時限制水量,如血鈉很低,可用少量高滲鹽水。
糾正低血糖:開始用50% 葡萄糖靜脈推注,以後用葡萄糖靜脈滴注維持。
防治感染:仔細尋找感染灶,可行血、尿常規和血、尿培養及胸片檢查。部分患者對感染的反應差,體溫不高,白細胞升高不明顯,容易漏診。
糖皮質激素: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者,腎上腺皮質儲備功能差;垂體功能減退者,除甲狀腺功能減退外,腎上腺皮質功能亦減退。
可每天用氫化可的松100 ~ 300mg 靜脈滴注,持續約1 周。
對症治療:多數低體溫患者,用甲狀腺激素治療可使體溫恢復正常。一般保溫只需蓋上被子或毛毯,或稍提高室溫即可。過度加溫保暖可使周圍血管擴張,增加氧耗,易致循環衰竭。一般護理如翻身、避免異物吸入、防止尿瀦留均很重要。
(6)孕婦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治療孕婦左甲狀腺素鈉(L-T4)的需要量增加50% ~ 100%, L-T4需要量增加的原因:由於高孕激素血症使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TGB)水平增高;甲狀腺功能不足使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發揮作用;胎盤水平T4 脫碘不足。在治療中,患者應每3 個月檢查1 次,以確保促甲狀腺激素 水平仍然正常或者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分娩之後, L-T4 應在數周內恢復到原來劑量,並於產後6 ~ 8 周復查。
⑥ 老年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該如何治療
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主要表現為乏力、畏寒、少言、懶惰等,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下肢浮腫或低體溫、低血壓等表現。對於多數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可根據其具體情況相應補充甲狀腺激素,均可以適當糾正其不適症狀。但是由於老年患者整體身體機能較低,需保守用葯,防止甲狀腺激素補充過快,引起心跳增快、多汗等其它症狀。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在飲食方面無禁忌,主要以葯物補充、替代治療為主。
⑦ 老年人甲減的症狀表現
北京華康中醫醫院專家韓寶奎主任醫師介紹:老年人甲減的發病常為隱匿性,臨床症狀多不典型。老年甲減者多表現為精神淡漠、抑鬱,一般狀態軟差等,常遷延3—5年後被確診。
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以致冠心病的發生率很高。脈搏大步緩慢,甲減時心臟對兒茶酚胺的短感性降低,棱不常有心律失常。可因心肌粘液水腫性漫消引起心臟增大,甚至發生心包積液、腹水、胸腔積液和陰囊水腫。
⑧ 如何快速治療甲減老年人甲減怎麼治療
span甲狀腺功能減退一般會引起畏寒怕冷,脫發,浮腫,大便干結,精神萎靡不振等表現.診斷甲減需要進行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才能確診的,建議到醫院的內分泌科就診,查一下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的B超.面對甲減的危害,建議您盡快採取治療,中醫免疫因子聯合療法可以了解一下./span
span忌用生甲狀腺腫物質:避免食用捲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以免發生申甲狀腺腫大,這就是甲減的護理方法.供給足量蛋白質:每人每天蛋白質量至少超過20G,才能維持人體蛋白質平衡蛋,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每日約有3%蛋白質不斷更新,甲減時小腸粘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體受影響,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甲減的護理故應補充必需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改善病情./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