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個保健品推銷員怎麼說才能讓老年人上我的店裡來
只有好好勸勸 做兒女的都很難。要是能抓住那個騙子最好 通過執法部門來 更具有說服力
⑵ 老人被銷售勸喝保健品致死,如何勸老人不要買這種東西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一位老人王阿姨在一位銷售員的勸說下,一天內喝下了3000ml的保健品,這個劑量已經完全高出了正常的服用劑量,因此導致老人王阿姨死亡。
根據當地的法院判決,最終看銷售人員郭某過失致人死亡罪,判刑兩年,並且賠償金額76萬元。老人王阿姨生化多種疾病,閉上眼,卻讓王阿姨在一天內服用了將近十盒的保健品。並說到必須要吃到腹瀉嘔吐的時候效果會更加的好,因此王阿姨在這樣的推薦下連續大量服用保健品,時間長達三天之後。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死亡。銷售人員郭某竟然還稱這種現象是排毒現象,最終導致老人的死亡。
很多保健品的銷售團隊利用老人們渴望健康的心理瞎宣傳自己的產品,誤導消費,還開一些講座,胡編亂講,讓老人們購買價格十分昂貴的保健品,其實啥用都沒有。就像這個銷售員一樣,瞎說話,導致老人的死亡,獲刑兩年。
⑶ 如何做好老年人保健品的銷售
1、 首先要掌握銷售復的保健製品的知識。(包括組成成分,功效,適用人群,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等),了解保健品的過去,現在,將來。
2、要找准有需求的顧客,人群。
3、准客戶定位:
(1) 需求:對方有保健品的需求嗎?
(2)錢:有無消費能力?
(3)購買決策力:買保健品誰做主?老公還是老婆?
4、准客戶一旦確定,就要進入保健品顧問角色,為顧客提供最佳的保健品消費方案和售後服務。
5、最好能建立保健品顧客消費檔案(顧客名稱,家庭住址,聯系電話,購買保健品的原因,購買保健品的數量,服用後效果調查記錄,最好有顧客的相片)。也可以以此作為客戶見證,銷售時更具可信度和說服力。
6、保健品賣出後一星期內,要用電話詢問對方使用情況,解答顧客在服用保健品過程中發生的問題並叮囑顧客正確堅持服用保健品。最後告訴顧客保持聯系。
7、對服用保健品後有顯著效果的顧客,要告訴其鞏固效果再買一套。並要求對方介紹顧客來消費保健品。
⑷ 賣保健品給中老年人這份工作好不好也就是銷售保健品。
我是搞天然葯物的,上述所謂提取物首先含量是不確定的,其次含量是否達到有效劑量是個問題。很多時候,保健品只是做個葯效,無害就能上市。所以魚龍混雜。購買的時候還是注意比較好。
就樓主說的那成分,對老年人還是好的,但正如我之前說的,是否有效還是牽扯到其它的一些因素。
⑸ 近幾年裡為何有些公司單給老年人推銷保健品
人上來了年紀,很多都是擔心自己健康源出問題,再加上現在生活條件也好了,誰不希望多活幾年?所以這幫非法份子抓住了老年人的這個心裡,畢竟老人嘛,好騙,他們搞一些,送鍋碗瓢盆的幌子讓老人騙去白領,然後再忽悠他們買東西,太可恨,但是無能為力,我姥爺就是被忽悠的一員。。。。。
⑹ 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是不是詐騙
其實這時屬於會議營銷的一種模式!一般賣的都比正常的價格高出10幾倍專!主要是抓住老人一些養生的空屬子,你舉報也沒有用,不如你替你父母網上訂購:1,可以顯示你有孝心,你不能制止他們訂購,就像鈣片,蜂膠也是保健品系列,也不能說是全都沒有用,你給他們說別買,他們不會理解你,不如你自己給他們做個參考.2可以防止別人以次充好,3可以剩下很多錢。權衡利弊。以上建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⑺ 如何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
不要為了賺錢而推銷 要為了他們的健康而推薦 多與他們聊天 然後他們了解知道吃保健品是有好處的 是有必要的 真心真誠是關鍵 還有就是要專業 推薦的產品要是正規的 假貨就不要了這樣良心不安啊
⑻ 有什麼辦法對付保健品騙老人
採用欺騙的手段來讓老人自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⑼ 給老年人開會,洗腦,賣保健品,這事違法嗎
違法。
《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老年人保健產品等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決議》,《決議》規定,針對該消費領域嚴重存在的「洗腦」式欺詐銷售問題,在完善立法方面,規定檢察院履行職責中發現該消費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鼓勵廣大群眾積極舉報向老年人欺詐銷售保健食品及其他產品違法行為線索,提供違法行為證據。對舉報內容屬實的,給予不同標准獎勵。
六十歲以上老年人通過會議營銷、集中授課、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免費體驗、獎勵免費或低價旅遊以及電話推銷、上門推銷、自媒體銷售等形式購買的保健食品及其他產品,七天內有權無理由退貨。退貨商品應當完好,保持原有品質、功能。
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打開商品包裝,或為確認商品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為保健產品營銷活動提供臨時場地者,應核查經營者真實信息並向消費者提供。
(9)老年人推銷保健品擴展閱讀:
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採取各種手段誘導和欺騙老年消費者。他們在推銷保健食品的過程中,以所謂「專家」講座、「名醫」義診、科技產品、患者現身說法等方式忽悠老年人;以免費體驗、免費抽獎(旅遊)、優惠贈送、試吃使用、感恩活動、慶典讓利等方式誘導老年消費者。
或利用老年人怕老、怕病的心態,將一些小毛病危言聳聽地誇大,迫使老年人購買其產品;或針對部分老年人遠離子女、生活孤單寂寞的特點,對老年人設下「親情陷阱」;有的打著虛構的國家機構、國際機構名義,甚至打著投資高額回報的幌子騙取老年人信任。
誘騙老年人購買其推銷的商品。老年消費者要多關注媒體相關報道,對於不法商家的騙局和陷阱要保持清醒頭腦,凡涉及消費環節,切記保持冷靜。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理性選購保健食品,今年9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防範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虛假宣傳的消費提示》。
整理了市場上27種保健功能的虛假宣傳表述,如對「降血糖」功能,「可以替代胰島素等降糖類葯物預防或治療糖尿病等」的表述即為虛假宣傳表述。「治療高血壓、抗血栓、預防改善老年痴呆症等」的表述也為虛假宣傳表述。
在此,昆明市消費者協會提示廣大消費者尤其老年消費者,主動關注這27種常見的保健食品功能虛假宣傳表述,凡是這些虛假宣傳表述的產品,無論是在商場超市等線下實體店銷售,還是通過網路、會議、電視、廣播、電話和報刊等方式銷售,請老年消費者都不要購買。
同時可以撥打12331、12315等電話進行投訴舉報,相關行政部門對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違法行為將重拳整治。此外,購買時注意索要正規發票和聯系方式,收集保留好相關宣傳資料,一旦自身權益受到損害,可將相關票據、資料等作為維權證據。
⑽ 保健品推銷員對老人總是喊「爸媽」,為何老人對這基本沒有免疫力
因為空虛,因為寂寞,前陣子去買肉,一個阿姨跟我說,她兒子要是有錢一個電話都沒有,一旦沒錢了,電話打的那個勤啊,媽叫的那個親啊,錢一旦到手,好像兒子就消失了,為了兒子多找自己,為了能接到兒子的電話,每次她就給五百塊錢,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找她,她在向我炫耀她有多聰明的時候,我心裡一緊,說不出的難受。
我記得一個大爺說,他給我洗腳,給我量血壓,家裡水管壞了都是他修的,我知道他騙我錢,可我願意,我給我兒子花了一百多萬,我需要他的時候他都不在,你們別抓他,他是好人,明明知道受騙了也願意讓他騙下去,就想聽那一聲「爸媽」,就想有個人在身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