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病理性推斷

老年痴呆病理性推斷

發布時間:2024-04-08 12:22:40

A. 什麼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回病,指的是答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空間辯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記憶力減退、丟三落四、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視,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復方手參益智膠囊有增加腦循環,健腦增進記憶、提高免疫力、安神益智、固本養生的功效,對於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療效。

B. 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老人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這給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那麼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原因有哪些?老人該如何改善記憶力減退呢?隨著年齡地增長,人的忘性也越大,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症狀。那麼老人記憶力減退的原因有哪些呢?老年人記憶力減退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社會因素的影響

有些國家,人進入老年,往往被公認為"老朽",老人在社會上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加上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會以至家庭"多餘的人",老人由此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社會漠不關心,對新知識、新事物懶得關注,進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

4、自我認同的結果

人到老年,尤其是剛離開工作崗位退休之後,不免產生暮年將至、人進老年萬事休的頹廢心理。加之因"人老糊塗"的傳統觀念和許多事情的影響,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自覺和不自覺地接受了"老"的事實。

通過上面的介紹讓我們大家知道了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原因有哪些。蛋黃中含有蛋黃素、鈣等腦細胞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可增強大腦活力。大家以後一定要注意了。

C. 老年痴呆是小腦萎縮還是大腦的問題

老年痴呆是因為小腦萎縮了因為小腦萎縮之後,人們的幾率就會下降,所以引起老年痴呆

D. 老年痴呆是腦萎縮嗎

腦萎縮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腦神經元即腦細胞丟失或死亡所致,表現為腦組織體積縮小和重量下降。如果腦細胞出現彌漫性丟失則產生彌漫性腦萎縮,如果為局部腦細胞丟失則產生局灶性腦萎縮。

產生腦萎縮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性(自然老化)和病理性(疾病)因素2個方面。

生理性因素:指隨著年齡增大,部分腦細胞逐漸出現程序性死亡,這種過程在我們步入成年階段就開始出現了。早期階段,腦組織大約每10年才萎縮2%,到60歲以後這種過程就變得十分突出,腦組織每年就要萎縮0.5%~1%。這種生理性腦萎縮通常為彌漫性腦萎縮,不一定出現記憶力減退等表現。如果某些關鍵部位如顳葉海馬區、前額葉萎縮,則可能出現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痴呆)症狀。

病理性因素:包括各種急、慢性腦血管疾病、腦外傷、腦缺氧、中毒、癲癇、腦炎、腦血管畸形、酗酒、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及代謝性疾病等等,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腦血管疾病。病理性腦萎縮可以為彌漫性或局灶性改變,通常出現臨床症狀如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理解思維能力下降、精神行為異常、癲癇及肢體活動障礙等。

什麼是老年痴呆?

老百姓所說的老年痴呆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老年人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減退,主要包括記憶力減退,言語重復或表達障礙,性格行為改變,判斷力及定向力障礙,計算力及注意力下降等,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老年痴呆中最常見疾病有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腦萎縮會轉變為老年痴呆嗎?

1、老年痴呆必定有腦萎縮,這種萎縮可以是彌漫性或局灶性的,但痴呆與腦萎縮的嚴重程度不一定相關。

2、生理性腦萎縮不一定會發展成痴呆。

E. 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特質 (上)— 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幫助(2)

        在上期文章中我們向大家介紹了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後,在不同的階段所表現出的常見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心理變化反應。通過多年來的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照護(老年痴呆症護理、照護、照顧、照料)研究和實踐,愛知介護清晰認識到,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心理變化反應是具有特殊性、社會性、疾病性的復雜過程。通常來說,是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之後,在面對家庭地位、社會角色、生活狀態等一系列變化之時,在疾病本身特質(思維銳化)等催化之下,所反映出來的自我認同的辨識混亂和社會性心理重建等困難。這是疾病與社會問題的交織所帶來的負面呈現。

        客觀上這些變化反應或者呈現,在加劇和催化老人與環境和人的摩擦和對撞。使得在老人痛苦的基礎上,讓家庭不安、社會不寧。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究這裡面的規律,通過對老人在心理問題發生之前和之初,及時發現、引導、規避,以達到降低問題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的目的,這對老人、家庭和機構,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那麼,這個課題應該從哪個方向開始著力呢?愛知介護認為,首先應該聚焦源頭,那就是老人在罹患老年痴呆症之後,從普遍性心理上有哪些特質開始。

一、思維銳化

        思維銳化,是老年痴呆症的顯著特點, 在各類型的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型、額顳葉型、路易體氏型、亨廷頓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爾茲海默型等)中的絕大多數老人當中普遍而深刻的存在。 

         與我們大多數人因為學識、經歷的變化,而導致的看待問題的視角、觀點改變相比,老年痴呆症的思維銳化是基於病理性的原因所導致的。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大腦病變引起的老人在處理個人與社會性事務時所表現出的那種尖銳而不可改變的意識形態。這個變化往往是不可逆的。

         思維銳化讓老人對於信息的接收、判斷、反應,較之於患病前,更加的敏感和易激。有些老人在年輕時性格就比較急躁、容易焦慮的話,得了老年痴呆症後會變得更加急躁,更加容易焦慮。同樣一件事、一句話,對於未患病的老人,或者老人未患病前,是很平常和不太引起「深思」的。但對於罹患該病後的老人,可能就會覺得很被冒犯或不舒服,繼而做出過激的反應。所以,我們經常性會聽到、感覺到患病老人怎麼那麼「脾氣不好」、「不聽勸」、「動不動就不高興」、「不好好說話,愛罵人」。

         思維銳化的本質是放大原先的性格特點,接收信息更敏感,輸出更直接了。也基於這個特質,老年痴呆症老人在與環境和人的交流過程中,大概率會表現出不體諒人、固執,不聽勸、愛往壞處想......,這些其實大多都是疾病的反映。

二、自我認同混亂(社會角色與價值)

          筆者在山東走訪的時候,聽到家屬說起這樣一件事:劉大爺原來是某機關的領導,幾十年來的工作生活都是風風火火、意氣風發的。但是從退休前就開始鬱郁寡歡,干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從退休第一天開始,不出門了。整天窩在家裡看電視,沙發上一坐一天,動都不動,家裡人的話說:「把沙發坐穿,把電視看爛」!非但閉門不出,並且閉門謝客。家裡一來人,劉大爺就回卧室把門鎖起來,怎麼敲都不出來。家裡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出去走走,最終的結果是,只在晚上天黑了,才出門,並且總是低著頭,見熟人都躲著。 

        這是真實的,也是一個很極端的案例。但這個案例清晰的勾勒出一個社會性心理現象:當人們掌握和創造社會性價值(例如貨幣、聲譽、權利)的能力減低或者消失的時候,人們往往開始質疑和貶低自己的價值,並因此自願的退到更加次要的角色上。

        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所提出的《符號互動理論》中有一個觀點:「人們是在他們的社會環境中、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自我概念的,即人們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判、態度來思考自身的。」也就是說,人們對自身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社會對他們的認識。

        基於這個理論我們回首老人的生活環境,無論是公交車上的「老弱病殘孕」,還是常見諸於各類媒體中老人被騙的消息,以及親屬對待老人如「孩童般」的過度關心,都在無時無刻的不在強調,老人實際上是「弱者」。錯誤的信息對老人的自我觀念產生否定性的認識,讓他們感到自己不再有能力,對家人和社會都是負擔,從而使他們與社會產生隔離感。

        有人可能會覺得老人失去了社會角色,不認同自己的價值,那與人無害,也好像沒什麼?

        這是錯誤的。

        當老人失去了社會角色和價值後,就如同失去了在社會上存在的抓手和參照物。那麼老人的社會性會快速退化和降低,當社會性降低後,社會秩序或者說周圍環境與人對他的影響和約束也就降低了。換句話說,當一個人不在乎社會規則和別人對他的評判之後,思想與行為的脫序,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老人自我認同的混亂,對自己是不好的,對周圍人和環境,其實也是負面的。同時,我們還得認識到,這個問題在老年痴呆症(腦萎縮、認知症、失智症、腦退化症、老年抑鬱症、老年精神病、認知障礙、帕金森、阿爾茨海默型、額顳葉型、路易體氏型、亨廷頓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爾茲海默型等)老人身上是加重存在的。

        病理角度的思維銳化,和社會心理角度的自我認同混亂,互為交織相互影響和催化,推高了老年痴呆症老人心理問題的極端化和復雜化。同時,這兩個問題點又恰恰是老年痴呆症老人心理特質的基礎策源點,因為這兩個問題點的存在,又派生出比如「受害者心理」、「操控心理」、「舒適區心理」等典型特質。這些我們在下期文章跟大家繼續說明。

F. 老年痴呆和腦萎縮有什麼區別

隨著人們年齡的不斷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都會迅速下降,所以現如今有很多老年人都會發作大腦方面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症以及腦萎縮等。而又因為人們對於這兩種病症的了解並不夠多,所以經常會將其搞混淆,導致自己選擇錯誤的治療方式。那麼,老年痴呆症與腦萎縮的區別在哪呢?
一、定義的區別
老年痴呆症和腦萎縮的區別就在於兩者的定義不同,在醫學上老年痴呆症屬於神經系統性疾病。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神經元細胞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性質變化而引發的一種疾病,因此老年痴呆症是不可治癒的。而腦萎縮本身不屬於一個疾病的名稱,它是在病理學或者是影像學中一種描述性的名詞,因此腦萎縮不一定非要出現臨床症狀表現。
二、病因不同
導致人體發作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並不是特別的清晰,其和多種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遺傳因素以及基因因素等。有可能是因為人體出現了中毒或者是發作某些疾病所導致的,其主要的病理性改變是老年斑在大腦中形成和纖維蛋白的纏結。而腦萎縮往往是因為人體顱腦細胞中的水神經元細胞體積縮小或者是正常的凋亡壞死所導致的,不會出現病理性纖維纏結等一系列的表現。
三、治療方法不同
老年痴呆症和腦萎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目前針對老年痴呆症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葯物療法,能夠最大程度的阻擋該病症的持續發展。而腦萎縮是否需要治療,往往根據病人身體所出現的情況來決定,如果是生理性的腦萎縮的話,那麼不必過多的關注或者是採取特殊的治療方法。如果是病理性腦萎縮的話,那麼往往需要找出原發疾病,針對原發疾病來做出有效的治療。

G. 老年痴呆和腦萎縮有什麼區別

腦萎縮和老年痴呆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腦萎縮指腦的體積在縮小,主要是內表現為病理上或者影像學容上腦的結構萎縮,可能沒有臨床表現,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腦萎縮是一個正常的生理性現象。如果萎縮超過了一定程度,超過了正常的嚴重程度,可能就造成病理性萎縮,可能就會在臨床上出現老年痴呆的症狀。老年痴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額葉、顳葉的萎縮。臨床上記憶力下降、人格改變,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腦萎縮和老年痴呆是有一定的區別,老年痴呆的患者基本上都伴有腦萎縮。

H. 老年痴呆症的發病原因以及醫治方法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心理疾病。
老年性痴呆的發病原因:
老年性痴呆是指那種由於老年性腦萎縮所致的進行性腦器質性痴呆。
一般說60歲以上的人機體逐漸進入衰老,腦組織也開始萎縮,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減退。如果這中間還伴有其他引起腦組織衰老和萎縮的誘發因素,則更促使腦組織衰變的功能減退。腦組織的器質性病變,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現精神障礙。
由於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普遍延長,老年性痴呆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衰老。腦組織的衰老、萎縮、變性是老年性痴呆發生的基礎,這也許就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道理。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遺傳、精神刺激等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功能減退導致老年性痴呆的發生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而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進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卻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9100多萬,老年性痴呆大約有600萬,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老年性痴呆臨床表現:
老年性痴呆發病於60歲以上,女多於男(1.5∶1),早期多表現為敏感多疑,狹隘自私,主觀固執,不顧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馬虎,墨守成規,難於熟悉新的工作。有時性格暴躁,情緒不穩,也有的行為幼稚,好似頑童。漸漸生活懶散,不愛整潔,不修邊幅,食慾減退或飲食無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錯。由於患者年邁,常不引人注意,以後逐步出現明顯的智能減退,記憶障礙,其中最明顯的為近事遺忘,後對遠事亦遺忘,嚴重時忘記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認自己的子女,常有虛構。逐漸定向力、理解力、判斷力均發生障礙。情緒遲鈍或易激惹,缺乏羞恥感,或出現幼稚性欣快。少數患者出現興奮,或有片斷荒謬的妄想與幻覺。妄想多為被害、自責、疑病、被盜、貧窮或誇大妄想。痴呆進一步發展,幻覺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多死於繼發性感染(褥瘡、肺炎)和衰竭。

參考資料: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發生痴呆?
人的大腦是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而腦皮質是精神活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大腦半球的前半部分是負責學習、記憶、情感、思維等高級神經活動的區域。人腦大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成年後每日約死亡10萬個,衰老時大腦細胞可減少10%~20%,有的甚至達30%。老年人腦細胞改變的主要原因是腦細胞死亡的增加,形成腦皮質萎縮,重量減輕。老年性痴呆患者較同齡正常人腦重量減輕40%~50%,腦細胞的減少,也可達40%~50%。腦萎縮呈彌漫性,以額葉最明顯。
由此可見,大腦皮質萎縮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理基礎,而真正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認知老化和老年痴呆症的鑒別診斷 李學軍 李彥章《國際中華神經精神醫學雜志》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將不如以往,心理速度也隨之下降[1],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老化已被大量客觀資料所證實。實驗和流行學研究表明,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老化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記憶力、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視覺空間功能、注意力、心理速度和一些「執行功能」(如推理、抽象心理靈活性)等[1]。不同的認知功能,其老化速度有所不同。如記憶力是認知老化較快的一個方面,表現為雖能詳細回憶事情的細節,卻很難記住其發生的背景。另外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也尤受老化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難以記住將要去完成的任務等。
本文在綜述影響正常老年人認知老化的基礎上,探討了病理性認知衰退疾病——老年痴呆症的鑒別診斷,及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並分析老年痴呆症鑒別診斯的未來發展趨勢。
1 正常認知老化的個體影響因素
不僅不同認知功能老化速度不同,認知老化也有其個體差異。有些老年人認知功能衰退得慢一些,有些則衰退得快一些。什幺原因導致認知老化速度的個體差異呢?當前還不十分清楚。但已知有幾種因素影響正常老年認知衰退:高智商或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個體,通常能在一生中持續保持相對較高的認知水平[2]。生活方式也影響認知功能,研究表明在老年被試中,積極生活方式與高認知功能呈正相關[3]。另一發現是,老年人的大量認知測驗成績與視覺、聽覺靈敏度強烈相關,測驗成績好,視聽覺靈敏度高,反之亦然[4]。這種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大腦老化引起的。在老化過程申,沒有一個器官比大腦更受影響[5]。因此有人斷言: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老化是通看年齡的增長而引起腦的改愛的一種附屬現象。Squire(1987)[7]研究表明:相對於其它腦部區域,前額皮質的神經元減少了大約15~20%,而Schacler(1991)[8]認為前額皮質掌管認知等多重功能,因而可能因前額皮質神經元的減少而使注意、記憶功能下降。而Rinn(1988)[9]報道認知老化與大腦萎縮和血流量減少有關。他認為20~60歲的正常人其大腦皮質有少量萎縮,但60歲後萎縮速度顯著加快,而大腦血管的改變,尤其是微血管的改變導致血流量的減少從25歲就開始了,以後速度慢慢加大,69歲後則非常顯著。
除此之外,壽命長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也有著不同的影響[1]。
2 老年痴呆的鑒別診斷
老年痴呆症指智力、人格和交流功能一種混亂(Bayles & Kaszniak,1987),是一種病理性的認知衰退。痴呆症在老年人中常見,據美國報道,65歲以上人群患痴呆症的大約有15%,主要表現為Alzheimer症,其比例在65歲老年痴呆患者中約佔50~70%[5]
為判斷老年個體是否罹患痴呆症,需要了解其認知老化是否超過其預期年齡和社會流行學所確定的特徵。因此科研工作者需要在正常老年人群中收集老化預期率的縱向資料。
正常老年人群數據的價值在於可能導致對痴呆症基於認知評估上的檢測革命。首先,用微型精神狀況量表(MMSE)、CAMDEX認知測驗和其它記憶、推理和信息加工速度量表評估多種認知能力。然後對分數的差異性進行分析,這將提供有利的證據:即哪種測量對檢測痴呆症最敏感。第二,對正常老年人的社會流行學調查可以提供常模分數,個駐所測分數某項低於常模,我們就可以在更深程度上進行考察,挖掘其老化原因。
3 鑒別診斷的一些問題
如上所述,認知功能在許多方面出現明頰的與年齡有關的變化,這在老年群體中能獲得非常一致的模式。似乎就為異常認知改變,如與痴呆有關的變化與正常認知老化加以區分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基礎。但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使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止步不前。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沒有合適的鑒別診斷工具 就正常認知老化而言,就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使想要用單一的篩選檢測區分正常和升常的認知功能改變較為困難。必須是能對認知功能作出全面的評估工具。但當前還沒有這樣一種鑒別診斷工具。同樣,在臨床或實驗測試中,也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考察某種測驗的潛在價值時,在正常老年人群中所獲得的結果常與不同類型的痴呆症患者的結果交叉重疊。無法區分正常認知老化與病理性認知衰退。
3.2 無法確定具體致病原因 最新研究表明,除認知老化與年齡有關外,許多生理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感覺損傷、抑鬱等都可能導致病理性認知損害[5~7]。而目前我們卻不能確定認知衰退狀況是由哪種因素造成的。因為要鑒別痴呆,必須知道是受何種因素的影響,並在考慮這些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加以區分。
3.3 鑒別診斷的未來發展越勢 有些認知衰退實際上與年齡有關,也有些可能是老化過程中疾病影響大腦的某一部位而加速了認知功能的老化,如研究證明,大腦皮質萎縮與糖尿病有關,已患糖尿病患者其認知損害較為多見[6]。
當前主要依靠傳統式的、描述式的方法鑒別和治療痴呆。未來發展應該計算機化,在確定正常老年人認知老化常模的基礎上,研究出一種信、效度較高的認知評估工具,將患者認知狀況和相關的健康狀況輸入計算機,根據常模資料,計算機就會判斷出兩者差異,作出較為准確的診斷。通過分析評估得分還可獲得更多比較精確的信息,比如某人在語言表達和「執行」功能方面損傷較大,而額前葉主要掌管其功能,因此就可判斷他可能罹患額前葉痴呆症。

完整版請看這里:
http://www.zgxl.net/xlzl/cjxljb/lncdz.htm

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 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

伴隨著「失憶」,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你不妨給自己做個下面的自我測試。 一旦感覺不對,千萬別不當事,或怕別人笑話,早期徵兆是可以治好的,別等到確診了再治。

I.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是不是老年痴呆,能治嗎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是不是老年痴呆,能治嗎?

老年痴呆的前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還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適當的還要動腦筋、看書報、下棋等等,做一些有益開動腦筋方面的活動等,有助於延緩和預防痴呆的發生。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病理性推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師專業技術崗位退休工資等級 瀏覽:336
88歲老人小腦萎縮能活多久 瀏覽:885
泰國旅遊體檢注意什麼 瀏覽:647
老年人色素為什麼變多 瀏覽:821
退役兵的退休金 瀏覽:254
長壽花生長慢什麼原因 瀏覽:6
不孝順可以起訴嗎 瀏覽:564
南昌新生入學體檢去哪裡 瀏覽:620
養老保險基數5000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893
河北省職工養老保險一年繳多少錢 瀏覽:739
人壽體檢後多久簽約 瀏覽:54
父母何食是什麼特殊句式 瀏覽:974
抱團養老在哪個城市 瀏覽:18
老年活動中心的賺錢嗎 瀏覽:43
關於養老院擴建床位的報告 瀏覽:788
養生堂女主播怎麼處理了 瀏覽:363
賓西養老院 瀏覽:728
石家莊天倫老年公寓 瀏覽:4
眼霜50歲之前沒用過 瀏覽:407
下崗職工如何核算退休工資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