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河口老年大學新建

老河口老年大學新建

發布時間:2023-11-09 03:42:03

❶ 如何加強老年大學建設 豐富離退休幹部精神文化生活

在老年大學豐富的藝術課程圍繞下,

還應該多組織文藝匯演、聯歡會讓他們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還應該多組織生日會,平時子女親人未必都能想起陪自己過生日,使得他們有歸屬感。

還應該多組織聚會出遊等活動,在玩的同時更好的放鬆交友,換換環境愉悅身心。

❷ 2019年常州市棚戶區改造計劃及棚戶區改造補償標准

常州市天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計劃執行情況與計劃安排的報告

一、計劃執行情況

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面對復雜嚴峻的新形勢,全區上下主動作為、創新實干、頑強拼搏,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及區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35億元,增長8%;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0億元,增長5.5%;

——服務業投入完成287億元,增長5.6%;

——工業投入完成73.1億元,增長5%;

——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8%;

——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228.7億元,增長8%;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4.8億元,增長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0億元,增長10.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500元,增長8.5%;

——進出口總額完成32億美元,增長2.86%。

(二)工作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次產業比重達到1.3:30.7:68。黃天盪蟹業生態示範園一期工程順利推進,2個部級水稻高產增效創建萬畝示範片項目成功申報,小麥、水稻總產分別達445萬公斤、1116萬公斤;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097億元、增長7.2%,亞瑪頓光電玻璃四期、智臨電氣預裝式智能變電站項目等7個「十大產業鏈」項目強勢推進,完成投資10.5億元,培育「新三板」上市企業7家;實現服務業營業收入2120億元,增長15.2%,服務業增加值432億元、增長9.96%。常州市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聶爾電子、吉春物流等10家企業完成主輔分離,普洛斯、中村物流中心等服務業項目得到全力推進;通過與人才金港江蘇有限公司等人力資源企業的深度合作,江蘇常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初具規模。大力實施「名校優才引進計劃」,成功引進各類緊缺人才4400名,其中引進高層次人才180名。深入實施「龍城英才計劃」第七批領軍人才引進工作,成功簽約引進領軍型創業人才團隊18個,實現注冊落戶項目8個。常州制葯廠成功獲批成為我區首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區新動力創業中心獲批成為「江蘇省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二是重點項目推進有力。,列入市重點項目10個,預計完成投資17.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0%,其中大娘水餃冷鏈物流、強力先端固化材料等6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列入區重點項目共97個,計劃投資110.6億元,預計全年完成11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4%,其中新建項目60個,計劃投資43.02億元,預計全年完成投資39.6億元;續建項目37個,計劃投資67.58億元,預計全年完成投資75.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1.6%。

三是改革開放扎實推進。區劃調整圓滿完成,鄭陸鎮順利劃入天寧區。涉及衛生、計生、工商、質監等部門的政府機構改革調整到位。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累計承接省、市下放權力94項,取消合並事項229項,「三證合一、一照一碼」順利推行。全年實際到賬外資6581萬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32億美元,成功引進總投資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3個。亞瑪頓超薄雙玻光伏建築一體化組件及配套產品項目順利在迪拜實施。

四是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全面完成「9313」環境綜合整治,池家塘、周家巷等18個城郊結合部、火車站南北廣場、和平北路等區域環境面貌顯著提升。軌道交通1號線8個站點的建設施工路段管理規范有序,極大地緩解了施工對沿線市容及交通的影響。對竹林東路、北環新村等區域的專項整治收到成效。全市首個棚改項目二五三廠片區徵收工作接近尾聲,新豐苑三期與青龍苑七期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開工建設。當年新開徵收的惲代英住地、光華路改擴建工程等5個項目已經完成,結轉實施的運河南岸及周邊地塊、茹家塘及方田村地塊等6個項目已經全部結束,累計徵收面積57萬多平方米。

五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橫塘河濕地公園示範區、鳳凰公園建成開放,9個生態綠城自建項目全面完成。制定並發布《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等方案,全區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基準值下降18.7%。浦前老街、康家塘、章家村等6個易淹易澇地區得到整治提升。茶山勤豐和鄭陸焦溪、梧崗通過「江蘇省生態村」驗收,舜南村、舜北村、寧河村、黃天盪村等6個村的農村環境取得明顯改善。青龍實驗小學創成省級「綠色學校」。

六是民生民本保障到位。預計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200元。全年實現新增就業17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1420人,援助困難群體就業3179人,扶持創業12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職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參保均凈增2800人,全面實現鄭陸鎮5.1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並軌。二十四中天寧分校、博愛小學、鄭陸鎮中小學等學校建成投用,局前街小學、朝陽橋小學等新建改建工程全面啟動,區老年大學創成江蘇省示範老年大學。全省首批「國家健康促進區」建設試點項目啟動實施,創成「江蘇省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區圖書館完成建設,區文化館提升優化,「樂動天寧」形成品牌,創成「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

與此同時,審計、民防、雙擁、人民武裝、民族宗教、僑台事務協調發展,保密、檔案、工會、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共青團、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在服務經濟社會轉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的不足,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投資能力和意願有所下降,經濟增長新動力尚未有效形成;要素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並存,傳統製造業產能普遍過剩,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經濟增速放緩和企業困難對財政、就業等的影響逐步顯現,金融領域存在潛在風險,生態環境形勢嚴峻,在征地拆遷、安全生產、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等等。

各位代表,平穩收官,為我區「十二五」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在回首「十二五」的同時,區委、區政府堅持著眼當前、謀劃長遠,組織開展了「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全面提出了我區在「十三五」期間發展的定位、目標和主要任務。「十三五」期間,我們將圍繞「邁上新台階、建設新天寧」總目標,堅持「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綠色發展、開放合作、民生共享」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改革創新、城鄉建設、生態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邁上新台階,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品質新天寧。

二、工作計劃

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至關重要。今年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計劃的總體要求是:圍繞「邁上新台階,建設新天寧」總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推動產城融合,堅持綠色發展,加大開放合作,促進民生共享,堅定推進新常態下全區經濟的高質高效發展,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謀求突破重大項目,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建設「強富美高」品質新天寧。

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

——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9%;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5.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

——進出口總額達到32億美元。

圍繞上述目標,著重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堅持項目引領,加快項目建設

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的主方向,全力推進10個市重點項目、68個區重點項目,確保重點項目投資全年不少於83億元。列入市重點的航天科技體驗中心、錦園生態養老中心等項目確保完成全年投資任務,新建項目確保上半年開工率達到80%;列入區重點的江海化工研發中心大樓、華利達服裝設計研發中心等35個新建項目,力爭全年開工率達100%;黑牡丹天寧科技園、普寧倉儲物流項目等33個續建項目,確保全年項目竣工投產率達50%。圍繞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方向,把握健康養老、金融商務、雲大物移、新興產業等重點方向,突出金融商務區、兩大新城、火車站南北廣場等重點區域進行招商引資,加緊康養商學院、德邦物流、互聯網科貸公司等項目落地。提升項目綜合服務水平,實施「網上審批、資源共享」等特色服務,加快產業項目、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等儲備項目的轉化,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新建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竣工,力爭年內超30億元或3億美元重大項目取得突破。

(二)堅持產業立區,加快轉型升級

做強提升服務業。積極推動金融商務區建設,完成園區道路框架工程,啟動金融廣場一期項目建設和中心公園前期工作,力促上海金融谷等項目簽約落戶,爭取啟動江南銀行、投資集團等重點樓宇項目。全力推進常州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引進建設一批醫養結合機構項目,打造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依託新動力、恆生科技園、人力資源產業園等專題園區,打造市級互聯網平台集聚區,啟動建設常州檢驗檢測產業園。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提升九洲新世界、萬都廣場等新建城市綜合體入駐率,引導富邦廣場等重點樓宇業態轉型。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常葯物流、中通物流等項目建設,推動高速道口物流園區建設。大力發展旅遊休閑文化產業,加快整合推進5A級天寧風景名勝區創建,依託牟家生態園、雙豐現代農業產業園、焦溪古村、舜山舜河等資源發展旅遊休閑與體驗互動相結合的現代觀光農業。全年實現服務業營業收入239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3億元。

做精發展製造業。全力打造「天寧智造」,加快產業補鏈強鏈,實施集盛星泰智能電網超級電容器、凱特工業用機器人等產業鏈項目;深化「三位一體」戰略,鼓勵四葯、恆豐銅材等骨幹企業加大設備購置投入,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推進亞瑪頓、黑牡丹等企業「機器換人」項目;推進首台(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項目認定,鼓勵江蘇上能、明傑模具等企業加快自主研發;加緊「兩化融合」,引導武進不銹、旭榮針織等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響應「互聯網+」發展戰略,鼓勵東奧服裝、艾貝服飾等企業藉助互聯網打響品牌、拓展市場。加快推進企業重組和資源優化,有序淘汰化工、印染、建材等行業的落後產能。

做優發展新農業。推進水稻萬畝示範片、高效設施等農業項目,年內新增高標准農田500畝;提升特色農業,建設蜜梨、葡萄、螃蟹、「二花臉」四大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各1家;壯大品牌農業,擴大「常溪」蜜梨、「金爪玉臍」清水蟹等品牌影響,新增無公害產品1隻。

(三)堅持創新驅動,加緊深化改革

加快鄭陸「擴權強鎮」步伐,進一步向開發區簡政放權。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加快對接市級不動產平台,有序推動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深化弘輝公司國企制度改革,加快鄭陸國有公司整合工作,全力推動國有平台公司實體化、市場化運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探索PPP等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市政公用、節能環保、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全年新增民營企業2050家、個體工商戶6000戶,力爭武進不銹、驃馬智能主板上市,華東石油、納圖電氣等6家企業「新三板」掛牌,完成股改企業5家。

開展產學研合作,爭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品30隻,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95億元。增強品牌競爭力,新創馳名、著名商標3件,省名牌產品1隻。加強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恆生科技園啟動二期建設,武澄工業園力爭年內啟動二期1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建設,黑牡丹科技園新引進企業10家、實現銷售3億元,新能源材料科技園實現產值35億元、智能電力科技園實現產值48億元。推動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共同參與。深化「龍城英才計劃」,引進領軍型人才項目15個。

(四)堅持綠色發展,加大生態建設

積極推進生態源保護建設,加快郊野公園、通濟河、後塘河、蘭和化工廠等地塊配套綠地建設,建成開放橫塘河濕地公園,啟動建設寺墩遺址公園、焦溪古村項目,打造老運河沿岸生態綠廊。推進綠色企業、綠色社區(村)、綠色學校、綠色機關等生態創建活動,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度。

加大對工業、生活及農業污染整治力度。優化完善化工行業規劃布局,加快實施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工程。加強對企業顆粒物排放監管,確保穩定達到行業標准及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陽光龍庭三期等8個小區的污水接管工程,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製革、印染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堅決切斷各類土壤污染源,實施農用地分級管理和建設用地分類管控以及土壤修復工程。積極落實總量減排工作,制定年度減排計劃,對減排重點企業進行全過程考核。

(五)堅持產城融合,推動城鄉發展

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配合光華路西段、采菱支路及軌道交通站點建設,加密完善城市路網建設,啟動鳳凰島環路、雕庄路等基礎設施道路建設,加快實施新堂路、北塘河路延伸工程。按照全市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全方位拓展交通骨架,全力推進工業大道東延、大明路、新堂路、舜山路西延、舜賢路西延工程,盡快打通鄭陸與中心城區、常州經開區、江陰的快速主通道,加快鄭陸鎮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步伐。

加大舊城改造力度,積極爭取實施如下25個地塊徵收項目:雕庄街道長田埂改造、梅家村改造、茹家塘改造、西頭村改造、馬家塘改造、張家塘地塊改造、周家頭地塊改造、下庄路改造、興達運輸地塊改造、金屬城停車場、顧家塘地塊、山峰化工地塊;青龍街道丁莫村地塊改造、洪豐東村地塊改造;茶山街道蔡家村、朝陽一村、張太雷舊居保護、高成天鵝湖南側地塊;紅梅街道衛星村委楊板村地塊、新堂花園永寧苑地塊;天寧街道火車站南廣場地塊、老東門片區、南港碼頭周邊地塊;蘭陵街道中吳大道北側地塊、清涼寺周邊地塊,確保全年完成徵收60萬平方米。

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做好鄭陸鎮施家巷村委施家巷村、河南村、河西村、黃天盪村委白洋橋、青龍街道常青村委徐家村、俞家塘、茶山街道麗華村委石柱頭村、王家村等8個城郊結合部、城中村綜合整治。推進鄭陸石堰、橫溝、豐北、青松、羌家、和平等6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茶山東周村、紅梅董頭村等窪地除澇工程,力推新運河雕庄段堤防加高工程建設,重點解決紅梅新村、竹林東路等歷史遺留問題。

(六)堅持民生共享,促進社會和諧

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辦好民生實事,堅持高標准、高質量完成區人代會確定的教育惠民、住房保障、環境改善、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10項惠民實事工程。實施教育資源布局調整和現代化學校建設,推進正衡中學天寧分校、二實小(青龍校區)、東坡小學北校區(朝陽橋小學過渡點)、麗華三小綜合樓、麗華二幼、弘陽廣場配套幼兒園、鄭陸初級中學、鄭陸中心小學新建移建改造工程。

強化社會治理聯動平台的運行管理,實施社區服務提優工程,推動新一輪社區用房功能升級,確保通過「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驗收評估。推動城市管理「網格化」與「大聯動」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大調解網路建設,合理處置群體性事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確保矛盾糾紛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98%以上,法治建設滿意度和公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和產業專家組論證機制,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創新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加強法治教育培訓,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化政務公開,提高信息公開規范化、專業化、法制化水平。堅持群眾路線,深化「三嚴三實」,持之以恆反「四風」,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懲防並舉、標本兼治,營造風清氣正、崇廉尚實的發展環境。

;

❸ 山東南山老年大學的硬體設施

為了進一步發展南山的老年文化事業,現已在南山丹嶺區域投資1億元,建設一座建築面積一萬六千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的老年大學大樓,同時,在老年大學旁邊建設佔地面積一萬七千平方米的陽光藝術廣場,並建設多功能的大舞台、露天舞池及健身路徑等,山東南山老年大學的大樓計劃2011年4月完成主體工程,2011年底裝修完畢,201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的南山老年大學大樓是南山老年體育文化事業的中心,具有多功能性:1、南山老年協會 ;2、南山老年大學;3、南山陽光藝術團;4、南山全民健身活動中心;5、南山少兒活動中心;6、南山國際老年事業交流中心;7、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創作基地;8、南山文化活動中心;9、老年人服務中心。
山東南山老年大學大樓內安排了各種教室,如:太極拳練習室、舞蹈室、聲樂室、戲曲室、書法繪畫室、器樂室、計算機室、閱覽室等,聘請了在龍口市乃至全國具有較高聲譽並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和專家定期授課;同時南山老年大學內還配備了各種娛樂活動室,如:兵乓球室、籃球室、健身活動室、洗浴室等。另外,在大樓內安排辦公的還有山東南山老年協會、南山老年藝術團、南山國際老年教育交流中心、南山少兒培訓中心、南山全民健身活動中心。

❹ 江漢北路小南湖公園老年大學地址怎麼走

江漢北路新華抄路口-公交車站(襲38米)
途經公交車:592路, 605路, 807路

台北一路噴泉公園-公交車站(232米)
途經公交車:60路, 522路, 563路, 592路

銀松路-公交車站(320米)
途經公交車:519路, 705路

❺ 承德50項民心工程都有什麼

(一)新增就業崗位17萬人,指導和幫助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12萬人(其中「4050」人員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今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0.95萬人,指導和幫助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15.15萬人(其中「4050」人員4.17萬人),登記失業率為4.12%。

(二)建立30個創業基地,為農民提供2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創建市級企業創業基地35個,入駐企業1428戶,為69980名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

(三)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培訓20萬人。全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3.7萬人(其中有組織輸出20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2.5萬人。

(四)指導培訓進城務工民工6000人。全年指導培訓進城務工民工6159人。

二 飲用水工程

(五)解決58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新建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59處,解決了71.68萬人的飲水困難。

(六)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0萬人,全市農村改水受益率達到95%、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以上。全市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5.94萬人,農村改水受益率95.2%,自來水普及率67.37%。

(七)開展榮昌縣缺水地區的紅層找水工作,完成450口淺井,解決3個鄉鎮4個村5000人缺水問題。全年完成淺井452口,解決了榮昌縣3個鄉鎮4個村5000人、3822頭牲畜的飲用水困難。

(八)提高供水水質,投資1.1億元,完成主城區80公里供水管網改造。全年完成投資0.95億元,改造主城區供水管網85公里。

(九)完成重慶市大學城供水一期工程。大學城引水工程於6月25日完工,供水一期工程於8月20日正式運行。

三 城鎮住房工程

(十)竣工城鎮住宅1000萬平方米,完成危舊房改造45萬平方米。全市竣工城鎮住宅建築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危舊房屋改造205.53萬平方米。

(十一)解決1500戶「雙困家庭」廉租住房問題。全年解決了1775戶「雙困家庭」廉租住房問題。

(十二)安置危舊房拆遷改造6000戶。全年安置危舊房拆遷改造6473戶。

四 交通暢通工程

(十三)開工建設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至彭水段、重慶繞城公路東段和北段等8個項目;國道212線武勝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建設通車。8個高速公路項目已於12月全部開工,國道212線武勝至合川段高速公路(渝合路二期)34公里已於12月28日通車。

(十四)實施機場路、嘉濱路、南幹道、北幹道等道路路面整治,完成路面整治80萬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8座,新建、整治人行護欄5000米。投資20796.97萬元,整治車行道41.42公里、100.94萬平方米,整治人行道2.2萬平方米;新建8座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其中紅旗河溝天文台大廈旁1座、紅黃路2座、黃龍路1座、陳家坪立交3座、渝澳大橋北橋頭1座;新建、整治人行護欄5877米。

(十五)建成渝合高速公路余家灣立交橋和渝黔高速公路南山立交橋。余家灣立交橋、南山立交橋分別於4月29日、8月30日建成通車。

(十六)建成陳家坪立交橋工程,南區公路改造工程。陳家坪立交橋工程於5月底竣工通車;南區公路改造工程於1月30日完工。

(十七)新建和改造鄉村道路10000公里。新建和改造鄉村公路10230公里。

五 社會保障工程

(十八)完成全市100座病險水庫整治;消除中小學危房50萬平方米。投資3507萬元,整治病險水庫111座;消除中小學危房70萬平方米,新改擴建校舍竣工面積55萬平方米。

(十九)實施道路交通「生命工程」和「渡改橋」工程,對200公里縣道危險路段安裝防護設施和232個渡口安全條件進行改造。完成縣道危險路段防護設施安裝200公里,「渡改橋」項目24個;改造315個渡口的安全條件。

(二十)加強煤礦GPRS監控系統建設,建立217個高瓦斯礦井和300個礦井風機開停狀況聯網監控系統。完成228個高瓦斯礦井聯網建設;對300個礦井風機開停實行聯網監控。

(二十一)解決11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完成3000戶易地扶貧搬遷。落實財政扶貧資金3200萬元,發放到戶貼息貸款3000萬元,扶持發展產業項目,解決了11.02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落實資金3840萬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283戶。

(二十二)實施「千社千店安全消費放心工程」,在全市農村建立1000個安全消費放心店;在城區建立50家放心食品超市。按照「統一承諾、統一標識、統一管理、主要商品統一配送」的原則,完成農村1000個安全消費放心商店的創建工作;城區首批68家「放心食品店」通過評審,已於9月30日命名授牌。

(二十三)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新增10個放心糧油產品品種。新增「放心糧油」產品品種42個,其中全國「放心糧油」產品品種14個,市級28個。

(二十四)大力實施法律援助,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萬件以上,其中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不低於1100件;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網路體系,在各鄉、鎮、街道,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勞動保障等部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一批「農民工維權示範崗」、「未成年人維權示範崗」和「婦女維權示範崗」。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2732件,21402人受益,其中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682件;免費解答法律咨詢、代書61527件次;共有835個鄉鎮(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佔全市鄉鎮、街道總數的75%;創建各類「維權示範崗」100個,其中,婦女兒童「維權示範崗」40個、殘疾人「維權示範崗」40個、農民工「維權示範崗」20個。

(二十五)實施醫療關愛工程,各區縣建立艾滋病監測點,免費開展HIV篩查4萬人;免費治療結核病人2萬人;救助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1萬人。全年累計建成70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6個艾滋病監測哨點,每個區縣至少建立了1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監測點,免費開展HIV篩查44680人;完成免費治療結核病人20500例;救助貧困孕婦住院分娩11020人。

(二十六)建成1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站,10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0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全年建成3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3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個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6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

(二十七)新建、改建100個鄉鎮的人口計生健康服務站和幫扶1000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脫貧。完成鄉鎮人口計生健康服務站建設100個,新建面積3萬多平方米,250多萬人受益;幫扶1000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實現了脫貧。

(二十八)建成城市街道老年服務中心3個,社區老年服務站180個,農村敬老院100個;建成市老幹活動中心,力爭年底投入使用。已建成5個社區老年服務中心,200個社區老年服務站,在14個區縣修建鄉鎮敬老院100個,實現全市敬老院覆蓋率達100%;市老幹活動中心已基本建成。

(二十九)大力實施「235」工程,即對2000名城鎮重殘無業人員實行個體就業補貼;對30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實行醫療救助;對500戶貧困殘疾人住房實行改造。全年有6000多名貧困殘疾人獲就業扶助;6800多名重症精神病患者獲救治,80%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轉;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住房966戶,1100多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受益。

(三十)對120名孤殘兒童實施手術康復治療。已對224名孤殘兒童實施手術康復治療。

(三十一)實施「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工程」,引進和組織聯合收割機300台,實現機收作業面積30萬畝,為農民降低生產成本3000萬元。啟動實施「農業機械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工程」,引進和組織聯合收割機1000餘台,實現水稻機收作業面積35萬畝,為農民節約生產成本3500萬元。

六 公共服務設施工程

(三十二)大力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6099個50戶以上自然村的廣播電視覆蓋建設任務,切實解決農民看電視難問題。完成6294個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

(三十三)實施較場口-解放碑-小什字景觀大道綜合整治工程和50公里的主城幹道管網下地工程。新建和改造新重慶廣場、較場口城市陽台、得意綠島、較場口街心花園;對解放碑商業大廈等13棟重要建築的外立面進行整治,整治面積約4.3萬平方米;完成民權路等3條道路改造,安裝改造景觀路燈320組;設置23塊景觀性公共標識牌;完成主城幹道管網下地51.8公里。

(三十四)開通重慶移動電視,利用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式進行移動電視節目播出,每天滾動播出15小時。重慶移動電視於6月18日正式開通,每天直播重慶電視台等10餘檔4個多小時的新聞節目,滾動播出時間達15.5小時,受益群眾170萬人次。

(三十五)全面建成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6月18日向市民開放;峨嶺公園免收門票對外開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全面建成,並於6月18日對外開放,已接待遊客35萬人次;主城區已有10個公園免收門票開放,其中峨嶺公園於9月30日免收門票開放。

(三十六)構建主城區「城市一卡通」系統,發展持卡用戶60萬。發放「城市一卡通」卡84.2萬張,建成充值點32個,交易終端36個;市區4700輛公交車實現了「城市一卡通」刷卡消費,覆蓋率達90%以上。

(三十七)新建6個區縣文化館、圖書館,100個文化站;新建8所老年大學。建成沙坪壩區、大足縣、雲陽縣文化館和江北區、綦江縣、豐都縣圖書館;建成涪陵區、南岸區、萬盛區、潼南縣、武隆縣、梁平縣、黔江區、江津市8所老年大學;100個鄉鎮文化站項目已完工。

(三十八)完成主城區雕塑配置20座;完成農民版畫創作院建設。建成主城區雕塑配置20座;綦江農民版畫創作院建設已完成。

(三十九)安裝GPS車輛500輛、船舶200艘。對500輛車輛和200艘船舶安裝了GPS系統。

(四十)完成水表一戶一表改造10萬戶。完成水表一戶一表改造154411戶。

(四十一)完成電表一戶一表改造10萬戶。完成電表一戶一表改造142900戶。

(四十二)新發展民用天然氣用戶8萬戶;新建10座CNG加氣站。全年新發展民用天然氣用戶9萬戶;新建CNG加氣站10座。

(四十三)完成500千伏石坪輸變電工程和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220千伏城口-開縣線路工程及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500千伏石坪輸變電工程於6月30日建成投入運行;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分別於6月26日、27日建成投入運行;220千伏城口-開縣線路工程於9月25日建成投入運行;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於6月3日建成投入運行。

七 生態環保工程

(四十四)加強對企業廢氣排放的監管和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及冒黑煙機動車的整治,確保主城區空氣環境質量滿足二級天數的比例達70%以上。今年藍天數達266天,全年主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5.1%,比去年同期上升9.8個百分點。

(四十五)完成主城排水工程太平門預處理站廢氣除臭設施建設,建成雞冠石和唐家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二級生化處理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加快二、三級管網的改造建設,確保服務區范圍內的污水收集率達到50%。太平門預處理站廢氣除臭設施、雞冠石和唐家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建成;完成主城區各流域二、三級排水管網的規劃設計,盤溪流域示範段東二路排水工程已竣工;服務區范圍內的污水收集率達到了預定目標。

(四十六)實施世行貸款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工程,完成項目建設任務30%以上;實施世行貸款公廁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項目建設。完成了世行貸款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的30%以上;主城區范圍內新、改建公廁25座。

(四十七)大力開展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在29個區縣(自治縣、市)的71個鄉鎮集中成片地進行「一池三改」(即修沼氣池、改廚、改廁、改畜禽舍),建成5萬戶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示範戶。35個區縣(自治縣、市)的77個鄉鎮建成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示範村191個、示範戶5.04萬戶、沼氣池5.16萬口。

(四十八)完成桃花溪流域綜合整治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建設楊聲橋污水處理廠,年內實現截污治理。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於8月15日全面完工,11月30日基本實現全線截污;楊聲橋污水處理工程因規劃用地調整,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

八 城市環境工程

(四十九)加大主城無燈區道路照明工程建設力度,新安裝路燈3500盞,基本解決主城區背街小巷道路照明問題;加強主城兩江游燈飾夜景色工程建設,重點突出精品燈飾建設,新建燈飾項目80項。投資6000萬元,新安裝路燈12852盞,渝中區、高新區等基本消除了無燈街區;新建燈飾261項,重慶夜景的檔次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五十)創建山水園林城市1個、市級風景名勝區1個,建成城市生態林1000畝。創建市級山水園林城市(區)5個、市級風景名勝區2個;建成城市生態林1078畝。

❻ 長沙建老年大學和老年公寓有什麼政策補貼

政府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
1、養老院提供育養服務,免徵營業稅;老年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凡非營利性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可根據規定免繳征地管理費、防雷檢測費、污水處理費,適當減免城建行政事業性收費、防空異地建設費;新建老年服務機構,消防等單位免收相關費用。
2、政府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以及外資,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承包、租賃、參股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動心、老年大學(學校)等養老服務機構和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疾病護理等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3、鼓勵創辦家庭式養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文化活動站;鼓勵利用企事業單位以及農村集體組織閑置的房屋、場地、設施改建養老服務機構。

❼ 老河口市老年大學入學條件

1、老河口市年齡在50歲-80歲的中老年人群,具有所報課程相應文化程度。
2、能適應所報專業相應要求,身心健康並能堅持正常學習。

❽ 再見了柑橘之鄉峽口日誌

中巴車在盤山公路上顛簸著艱難前行。周圍的山峰雲霧繚繞,給群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五彩繽紛的樹叢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坐在車窗前的我,望著撲面而來的雲霧,卻陷入了莫名其妙的胡思亂想:「七仙女腳踩白雲,脈脈含情,從雲霧里款款地朝我們飛來,可我卻不是牛郎……」一陣歡聲笑語在車內高聲傳來,打斷了我的思路。

歡聲笑語聲來自紅杉舞影藝術團的姐妹們。我們這支新建不久的藝術團,根據老年大學攝影學會陶主席和張會長的安排,組織我們到南漳縣巡檢鎮峽口村搞一次慰問演出,以檢驗一下我們這支新隊伍。順便看看峽口的風土人情,了解柑橘之鄉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我們這些「蝸居」城市的姐妹們,好多人高興得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峽口,西與保康店埡為鄰,東與宜城胡營為友,南與宜昌遠安縣為界。是南漳縣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素有「小江南」美稱。相傳,大禹舉神斧,劈山崖,捅絕壁,發源於保康歇馬河的泱泱沮水,便從崇山峻嶺中穿幽谷,下馬良,經重陽,過通城,至此破門而出,峽口由此得名。

峽口,四岳環抱。東岳指山岩是鬼穀子的講學之山,南嶽太平頂是老子的道教勝地,西嶽白雲觀峰是唐末黃巢安營紮寨的地方,而北嶽大荊山是楚國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四大名山高聳入雲,雄冠齊天。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了觀景台。這里居高臨下,遠山近嶺一一呈現在眼前。只見層巒疊嶂,蔥郁滴翠,小蜜蜂,小燕子嬉鬧非凡。漫山遍野鬱郁蔥蔥,都是氣息清新的橘林。山上山下,崗崗窪窪,到處都是金燦燦、亮颯颯、沉甸甸的橘子。目前正值銷售季節,選果的,採摘的,運輸的,上車的,家家紅紅火火,人人忙忙碌碌,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們剛剛下車,張會長、村幹部等就迎了上來。大家摸摸這個橘,瞧瞧那個果,不禁地伸出大拇指。口饞的同伴,迫不及待地摘下一個塞進嘴裡,並連聲叫甜。我們在樹下拍照,為背果實的農民卸筐搶鏡頭,女人們欣喜地在觀景台上留下美麗的倩影。

中午在國風賓館吃飯。此前,陶主席、張會長就為我們做了細致周到地聯系和安排,張會長還特地前一天出發到這里「打前站」。午飯以農家菜為主,綠色食品,山珍野味,早已飢腸轆轆的我,一口氣就吃了兩碗米飯。一女生調侃道「吃干飯的」!在路上暈車的女同胞似乎恢復了元氣,吃起飯菜來比男同胞毫不遜色。我在心裡暗暗說道「巾幗不讓須眉!」算是心理平衡吧。

下午二時許,我們來到了村社會福利院。它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村一級福利院。一排三層樓房居前,兩排平房裡居住著近四十名孤寡老人。還有兩棟別墅式的樓房正在修建。老人們已經在我們到來之前集合在門前場地上,等候著我們。

慰問演出正式開始。節目准備得豐富多彩,既有舞蹈,又有詩朗誦,既有歌曲獨唱,又有河南墜子。襄陽市著名的演唱家郝桂萍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她不顧寒冷和一路上的辛苦,聲情並茂地演唱了她的拿手戲——河南墜子。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她請起了福利院去年剛剛戀愛結婚的兩位老人,即興表演了一個詼諧的段子,讓在場的人們不禁捧腹大笑起來。

最後壓軸的是有我第一次參加的民俗舞蹈《巴山舞》,也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為了這場演出排練,殷老師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當然,村裡舞蹈隊的表演也表現非凡。要知道,那也是我們殷老師的心血培育而成。「大辮子」殷老師現在已經成為村裡年輕人、特別是愛好舞蹈的人們的「酷派」偶像。

接下來就是去果園里採摘橘子。村文書告訴我們,採摘也有學問,要講科學,不然的話,會影響明年結果的。我們來到了外貿出口銷售基地,在車間里,我們親眼目睹、了解了橘子的洗滌,消毒,質驗,包裝,裝筐,上車等一系列程序,車間外一輛輛25噸的大卡車整裝待發,准備日夜兼程駛向滿洲里,運往俄羅斯。

時間還早,村文書建議我們去看看峽口大壩。峽口大壩雄偉壯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動工,二十一世紀初竣工。徹底改變了下游洪澇災害、人民遭殃的歷史。站在大壩上,美麗的峽口村莊一覽無余,壯麗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可惜的是,上百個洞穴被庫水淹沒了,如黃龍洞,青龍洞,魚泉洞等,可見的只有大壩北岸的張家洞了。傳說這洞是仙女瓊閣,說的是玉皇大帝派遣女兒下凡探秘,仙女到此,遙望峽口,頓覺這里不是天堂勝似天堂。於是,就留駐於此,不再回天庭了。

晚飯照例是「農家樂」,只是多了一杯酒來助興。這世界真奇,真小,我不僅遇到了我侄兒的一群好友好姐,而且遇到了小爹的當年同窗同學,結識了一幫好夥伴,好姐妹,真乃人生幸矣!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次外出,不論采風也好,演出也好,就餐、交通、食宿、接洽、溝通等,都是陶宜軍老師一手策劃的,思路慎密。而且身體力行,安排得周密周到,讓大家玩得開心,一路上歡聲笑語,一路上大家心情愉悅。而且他的閱歷豐富,知識淵博,視野開闊。我曾經在車上提到,遠安與巡檢一河之隔,可當地方言卻大相庭徑。他馬上說道古代山相連,水相隔。就是這水妨礙了音訊的交流,影響了語言的互通和發展,分析得在理,確有獨到之處。

王曉簡女士既是我們的攝影老師,又是藝術團的團長。她為我們的演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為了詩朗誦得更好更美,她請來了自己的妹妹(曾在湖北省詩朗誦大賽中獲得二等獎)教學問,她妹妹當場嚴格要求大家發音準確,講究抑揚頓挫,語氣渲染。一時間,「又是一個,又是一個……」的聲音在車內經久不息,徘徊震盪。

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要回襄陽了。再見,峽口!再見,柑橘之鄉!再見,那希望的田野!再見,大山深處的父老鄉親!再見,秦巴山脈中的古老村莊!

❾ 周村老年大學都有什麼班

周村老年大學都有電腦、舞蹈、瑜伽班。
周村區老年大學現有4所社區分校暨「家門口的老年大學」:勝利社區分校 、大世界社區分校、新建社區分校、千佛閣社區分校。統籌教學場所面積3000餘平方米,開設聲樂、普通話、電腦、舞蹈、瑜伽等17個專業班,學員達1000餘人次。
周村區統籌街道社區黨建資源,本著「共建共享,方便老同志就近學習活動」的理念,多舉措探索「家門口老年大學」建設,著力破解老年大學「一座難求」困境,傾心打造方便快捷的社區「15分鍾學習生活圈」,讓老同志出家門就能進校門,切實打通老年教育「最後一公里」,更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❿ 榆林市老年大學在哪怎報名

榆林市老年大學成立於2002年4月。2007年6月,經中共榆林市委常委會研究批准,專榆林市老年大學為中共屬榆林市委老幹部工作局下屬正縣級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

榆林市老年大學

地址:新建北路209號


你要報名,就要帶上你的身份證,去找老年大學的教務處咨詢。

閱讀全文

與老河口老年大學新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夏至前後多少天艾灸可養生 瀏覽:37
內蒙古社會養老保險今年上調多少 瀏覽:306
等待體檢結果念什麼經 瀏覽:50
老年人沒牙什麼樣營養餐適合 瀏覽:285
養老如果落下一個月沒交怎麼補 瀏覽:729
長壽生寶寶得多少錢 瀏覽:51
活到的時候對父母孝順 瀏覽:288
50歲絕經後還會排卵嗎 瀏覽:376
蘇州虎丘工地體檢什麼 瀏覽:474
50歲後規劃 瀏覽:393
南山養老護理師證怎麼報考 瀏覽:796
廣東東莞市個人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29
秦皇島有哪些養老社區推薦 瀏覽:686
平安養老保險激活 瀏覽:808
退休金辭職後怎麼交 瀏覽:868
2014青島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643
養生堂愛做夢什麼原因 瀏覽:982
00後經常和老人吵架怎麼辦 瀏覽:404
要孝順姐姐嗎 瀏覽:548
北京市今年退休增長工資發了嗎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