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腦腸軸機制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成果有哪些
目前「腦-腸軸」理論在帕金森、抑鬱症、自閉症等神經精神疾病領域獲得越來越多支持,可以證明該理論的科學性,並非「機制不明,腸道菌群」。。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關注。2020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上,就開設了微生物組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專題,很多國際專家都進行了發言。目前, 「腦腸軸」機制的阿爾茨海默病葯物只有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研究證明甘露特鈉膠囊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改善認知功能障礙。甘露特鈉膠囊於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填補了這一領域全球17年無新葯上市的空白。
『貳』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創新葯物甘露特鈉膠囊現在的研究進展
2019年11月2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甘露特鈉膠囊於上市,「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2019年12月29日,甘露特鈉膠囊於正式在國內上市,這是自2003年以來全球第一個被批准上市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
今年4月8日,綠谷制葯收到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文件通知,已批准公司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甘露特鈉膠囊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IND,批件自4月3日起正式生效。8月20日,甘露特鈉膠囊的美國三期臨床試驗在clinicaltrials.gov正式登記,注冊號為NCT04520412。2020年10月, 甘露特鈉膠囊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葯。
『叄』 治療老年痴呆症目前有什麼有效的方法
目前來講,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慢慢的訓練患者恢復記憶跟能力。雖然現在也有葯物治療,但實際上並沒有起到特別明顯的作用,只是幫助患者舒緩神經,安定情緒等幫助,所以想要痊癒還是得靠患者自己跟家人的努力。
治療老年痴呆症,還是需要家人朋友的不斷鼓勵跟幫助,慢慢的才會有所改善,有利於病情發展。
『肆』 認知功能下降可以治嗎
可以治的,早期認知功能下降可以通過運動、關注營養等方式進行改善;輕中度的時候可能就需要用像九期一這類改善認知功能的了。
『伍』 老年痴呆病人該吃什麼葯
目前認為老年痴呆發生的機制可能和遺傳有關系,也可能和後天的獲得性的神經變性導致的有關系。治療老年痴呆的葯物機制現在主要有這么幾個學說:
1、膽鹼酯酶學說;
2、tau蛋白磷酸化學說;
3、β澱粉樣蛋白沉積學說;
4、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炎症學說。
最經典的還是膽鹼酯酶的學說,所以補充膽鹼酯酶,使用膽鹼酯酶抑制劑來補充膽鹼酯酶,是治療痴呆最根本的基礎性治療。那這里它有兩種葯,一個是多奈哌齊;另一個是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加蘭他敏國內使用的比較少。還有一個是谷氨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來進行治療。2019年底新上市的有關強調菌群的調節作用,主要是現在的比較流行的炎症學說。現在有個葯叫甘露特鈉,也叫971。據說在國內治療已經比較好的療效,現在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3期臨床試驗,看看它的療效是不是確切。
『陸』 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真的有用嗎
主要是治療這個的,應該是有用的,聽說已經被葯監局獲批上市了,計劃未來在美國、歐洲上市,所以全球的三期臨床試驗也已經啟動。
『柒』 老年痴呆能痊癒嗎
阿爾茨海默病是神經系統的一種退行性疾病,只能用葯物延緩其發展,並加強功能鍛專煉,沒有辦法痊癒的。一旦屬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的情況,就可以服用葯物進行干預治療 。目前國內相關疾病治療的葯物不多,早中期建議可以服用甘露特鈉,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
『捌』 我國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方面取得了什麼進展
1、2019年11月,我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獲准上市。
據科技日報報道,11月2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甘露特鈉膠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據悉,甘露特鈉膠囊是由中國海洋大學、上海葯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葯歷時22年共同研製、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創新葯,也是全球首個糖類多靶抗阿爾茨海默症創新葯物。
2、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志物,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8月13日,新華社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志物。
(8)甘露特納治療老年痴呆擴展閱讀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會像被腦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症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800萬患者,每3秒鍾還將增加一個新病例。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症的危害越發顯現。
目前,中國是阿爾茨海默症(簡稱AD)患者最多的國家,2050年將達2800萬。截止2017年,AD逐漸成為中國人的第5大死因。
全球用於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葯物目前只有寥寥數款。各大制葯公司在過去20多年裡相繼投入巨資研發新的葯物,大多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