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知道十二時辰養生法 知識
每個時間段如何科學調養?
1、子時:(23點-1點)---膽經值班
膽經主代謝,此時為晝夜更替之時,也是膽氣生發之時,睡覺是養護臟腑最好的方式。
2、丑時:(1點-3點)---肝經值班
肝經主疏泄藏血,最喜躺平。要特別注意對肝的養護,熟睡以使肝血迴流、陽氣生發。
3、寅時:(3點-5點)---肺經值班
肺在忙著將血液送往全身各處,最喜靜,熟睡可生精氣。如果在這個時間醒來說明氣血虧虛,需要及時調理。
4、卯時:(5點-7點)---大腸經值班
大腸經主傳導糟粕,最喜溫。氣血流注於大腸經,是最佳的排便時間。晨起空腹一杯溫開水,排毒素、稀釋血液、防止血栓。
5、辰時:(7點-9點)---胃經值班
胃主受納,最喜溫潤。一定要吃早餐,早餐建議五穀為主,比如小米粥、穀物粉、全麥麵包等。細嚼慢咽利消化,早餐時間不少於15分鍾。
6、巳時:(9點-11點)---脾經值班
脾主運化,最喜燥。巳時乃一天中的黃金時段,大腦最具活力,適宜學習工作。
7、午時:(11點-13點)---心經值班
心主血脈藏神,最怕累。所以要吃好、睡好。13點前應吃午餐,不宜油膩、生冷食物,宜溫熱清淡為主。飯後小憩一會兒,不宜超過30分鍾。醒來按按勞宮穴,下午精神百倍。
8、未時:(13點-15點)---小腸經值班
小腸主吸收排濁,最喜水液。多喝水潤腸道、保護血管。
9、申時:(15點-17點)---膀胱經值班
膀胱經主泌尿系統代謝。此時人體新陳代謝、運動能力達到高峰,大腦精力也很好。要抓緊時間工作、學習、出門運動,再忙也不要憋尿。
10、酉時:(17點-19點)---腎經值班
腎主藏精華,最喜暖,忌消耗。18點-19之間吃晚餐最佳,多吃菜少主食,七分飽即可。餐後揉揉耳朵,保養腎臟。
11、戌時:(19點-21點)---心包經值班
心經包主喜樂,好比心臟的屏障,可以阻止病邪侵犯。此時宜散步、瑜伽、打太極拳,不宜做劇烈運動。
12、亥時:(21點-23點)---三焦經值班
三焦經主持諸氣、疏通水道,最喜平和。睡前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排汗助眠,泡15-30分鍾為宜。
B. 十二時辰養生怎麼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8/12/1847459_99189910.shtml
C. 生活起居,如何做到十二時辰養生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15:00--17:00膀胱經,儲藏水液,是代謝的時候,所以也是減肥的最好時期。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17:00-19:00腎經,經過經過膀胱時辰的瀉火排毒,在此時進入儲藏精華的時候,這個時候少吃鹽,會造成腎的負擔。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19:00-21:00 心包經,為心之外膜,附有經絡通行之道,讓血不能傷心。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21:00-23:00三焦經,是五臟六腑的府邸,氣血運行的通道。
D. 結合藏象學說,分析十二時辰應如何養生
今天,我們只想和大家一起說說十二地支與人體臟腑之間的關系及其聯系!
一、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膽經從人的外眼角開始.一直沿著人的頭部兩側,順人體側面而下.一直到腳的四趾。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後,8、9點鍾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所以現在很多人習慣11點以後開始工作。還有的人到了夜裡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裡找點食,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系,所以睡覺就是在養陽氣。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春天把生發之機養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時把生機養好了,對一生至關重要;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今。如果要是養肝的話.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養不起肝的。
在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是你要有所收斂.你不能讓它一下子就生發上去,所以一定要讓它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
所謂升中有降,用一個比方來說:大家都看過九龍壁,看龍圖就會發現,升龍的頭都是降下來的,降龍的頭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謂升的東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發的東西一定要有收斂.而收斂之中也一定要有生發,這就是中國學問,非常靈活,不能只有生發沒有收斂,只有收藏而沒有生長.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養好肝血。i點到3點要睡好。
E. 如何根據十二時辰養生
1.子時前一定要睡覺 (膽經值班)
子時是晚上23:00至次日凌晨1:00,此時膽經值班,,是膽汁運作和骨髓造血的時間。子時是身體休養及修復的開始,應該睡覺。此時不要熬夜,否則會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科神經症狀。
2.丑時要愉快入眠(肝經值班)
丑時是凌晨1:00至3:00,此時肝經值班,是肝臟修復的時間。肝經可調節全身血液並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解毒和排除毒素,為人體進行清洗工作。此時,我們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過度壓仰導致氣血不暢。
3.寅時要有較深的睡眠(肺經值班)
寅時是凌晨3:00至5:00,此時肺經值班,是呼吸運作時間。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人體體溫最低,血壓也最低,脈搏和呼吸都處於最弱狀態,腦部供血最少,此時值夜班的工作人員易出差錯,重病人員也更易出現死忙,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4.卯時宜喝溫開水排便(大腸經值班)
卯時是上午5:00至7:00,此時大腸經值班,有利於排泄。卯時血氣流注於大腸,此時最適於喝杯溫開水,然後去排。早餐可吃香蕉,橘子,蘋果類的酸性,高纖維果蔬。卯時不要喝酒,否則肝臟無力幾時解毒,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提高,必然對身體有害。
5.辰時該吃早餐了(胃經值班)
辰時是上午7:00至9:00,此時胃經值班,一定別讓它閑著。您的胃已經等了一個晚上,所以,每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而且要多吃一些,吃好一些,並且也不會發胖。
6.巳時理脾經(脾經值班)
巳時是上午9:00至11:00,此時脾經值班,是脾臟最活躍的時間,辦公室一族也宜起身活動一下,給自己倒杯水慢慢飲用,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程度,坐位時兩腿並攏,用力擠壓腿內側脾經,活動大足趾。
7.午時最宜小憩(心經值班)
午時是上午11:00至下午13:00,此時心經值班,是養心的時間,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宜養神,養氣,養筋。此時要保持心情舒暢,午餐後適當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否則會引起失眠。起來要適量運動,以利疏通周身氣血,增強心臟的功能活動。
8.未時消化吸收功能最旺盛(小腸經值班)
未時是下午13:00至15:00。此時小腸經值班。小腸可分清濁,將水液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故午餐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這樣小腸才可以在其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吸收營養物質。佛家也有"過午不食"之說。
9.申時多喝水利排尿(膀胱經值班)
申時是下午15:00至17:00,此時膀胱經值班。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並將多餘水液排出體外。此時最適宜多喝水,是一天最主要的喝水時間,並及時排尿。此時頭腦清醒,記憶里最好,適合工作和學習。
10.酉時工作完畢多休息(腎經值班)
酉時是17:00至19:00,此時腎經值班。腎為先天之本,腎在酉時進入儲藏精華的階段。由於此時是工作完畢需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下班路上多做十趾抓地動作鍛煉足三陰,足三陽,以刺激湧泉穴,這是一舉兩得的補腎方法。
11.戌時要保持心情愉快(心包經值班)
戌時是下午19:00至晚上21:00,此時心包經值班。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可清除心臟周圍的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要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宜過膩過多,餐後要休息,運動以散步方式最好,不要劇烈運動,否則容易失眠。此時是心包經和腦神經活躍,是看書的最佳時間。
12.亥時睡眠休養生息(三焦經值班)
亥時是晚上21:00至23:00,此時三焦經值班。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也是六腑中最大的臟腑。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修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容易水腫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F. 請問十二時辰養生法效果怎麼樣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子時(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丑時(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寅時(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煉。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開窗通風後,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准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卧位。總之,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G. 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什麼,該怎麼做
古代出現過許多有名的醫學家,例如李時珍、扁鵲等,他們留下來的醫書雖然有一部分內容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內容都是非常准確的,他們是古代先人留下來的瑰寶,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國有部著名的醫書《黃帝內經》,在裡面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我們的身體與十二時辰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經過後人的總結,有了如今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那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什麼,該怎麼做?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一套養生的方法,與我們每天的時間有關,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將十二時辰養生法應用到每天中,達到養生目的。
十二時辰養生法是我國古代醫學家們留下來的寶物,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方法,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做好這十個方法,我們的身體會有明顯的更為健康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