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呂紫梅的長生秘籍
每天練功生活有規律
徒孫歐力豪介紹,呂老通常早上6點起床,練習八卦掌約1個小時後吃早餐。早點包括2個雞蛋、2個饅頭、二兩面;中午一般葷素搭配,吃兩碗米飯;晚上吃得很少,一碗米飯加素菜。他一直堅守「早晨要吃飽,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的養生理念。
練功逾百年,他悟出的養生之道是:運氣養生修性,打拳靈活手腳,動靜結合。
從來不與人鬥嘴生氣
「老爺子活這么大歲數,最主要的還是其心態好,不愛生氣。他經常教育我們,稱一個人不要計較太多,心態要平和。」
呂紫劍83歲鄰居胡成理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呂紫劍的身體很棒,不喜歡喝酒。晚年喜歡在家練習書畫,能動能靜,心態平和,從未看見他跟人斗過嘴、生過氣。
自編養生歌謠傳後人
在其家人和徒弟徒孫中,至今還口口相傳一首他自編的養生歌謠。
「酒是穿腸的毒葯,色是刮骨的鋼刀,氣是無煙的火炮,財是惹禍的根苗。」歐力豪介紹說,這既是老人的養生秘訣,也是他為人處世的原則。
「不整人、不害人,一心向善,心情平和,就過得舒服。」與老人一起生活的孫女呂舜華說,爺爺經常這樣告誡後人。
生活在重慶不吃火鍋
雖然生活在重慶,但呂紫劍卻不吃火鍋,愛吃糖拌番茄,還將麥子磨成粉末沖茶喝。此外他還常喝自配的養生茶。
110歲時,呂紫劍才學會抽煙,他覺得抽煙可防止老年痴呆,但他認為這不一定適合其他人。
練功練了逾百年,呂紫劍悟出了養生之道,所以雖已年屆116歲,卻仍神采奕奕。老人的長壽讓許多人羨慕,故此有不少人來請教個中真經,他則如實相告。
「早上要吃得飽,中午要吃得好,晚上要吃得少。」好一個養生真經。呂紫劍通常早上6時起床,練習八卦掌約1小時便吃早餐。早點包括4隻雞蛋、4個饅頭、2個大包,還有一大杯豆漿。他還特意叮囑千萬不要吃含脂肪的食物,尤其是肥豬肉,以免堵塞血管;瘦肉可以吃,但不能吃太多;糖亦不應吃,要多吃清淡食物如蔬菜;充足睡眠不可缺少,每日必定睡8小時。呂紫劍平日在家會將麥子磨成粉末用來沖茶,又從不吃海鮮。家人跟隨他學武及飲食習慣,各人均十分長壽,3名子女現時分別為94、86及84歲,他的第三任妻子今年86歲,仍然體健。
㈡ 人到中年,骨質流失該怎麼辦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後,會發現身體的各項機能在逐漸下降,人體內還出現了骨質流失的情況。在平時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身體內的鈣元素,那麼人體在運動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骨折的情況,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那麼在平時該如何保持骨骼健康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3、經常拉伸筋骨:俗話說筋長一寸,命長一年。很多人在平時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身體缺乏運動,人體內的韌性也變差了,身體變得不那麼靈活,骨質也容易出現流失的情況。這個時候要注意,多幫助身體進行拉伸運動,人體在拉筋的時候,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內的血液循環。
以上介紹有效預防骨質流失的方法,你們是不是已經掌握了呢?希望大家以後一定要多加註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不然的話很容易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健康可是感謝到我們一輩子的事情哦。
㈢ 紅薯對老年人有什麼好處
老人復吃紅薯好處許多:紅薯含有制獨特的生物類黃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暢,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補肝腎,也可以有效治療肝炎和黃疸。另紅薯對人體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抑制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中的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㈣ 吃松子有什麼好處
性味: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氣、養血潤腸、滑腸通便、潤肺止咳等作用。
營養:松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每百克松子肉中,含蛋白質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以及礦物質鈣78毫克、磷236毫克、鐵6.7毫克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
食用:松子以炒食、煮食為主,不論年老年少,皆可食用。
功效:松子內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強身健體,特別對老年體弱、腰痛、便秘、眩暈、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均有補腎益氣、養血潤腸、滋補健身的作用。治療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日華子本草》載「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臟」。《玉楸葯解》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可見常食松於能延年、美容。凡脾虛便溏、腎虧遺精、濕痰甚者均不宜多食。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等,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療佳品,因而有「長壽果」之稱,備受歷代醫家、營養學者所推崇,這與其獨特保健功效和營養價值是密不可分的。
大腦的優質營養補充劑,特別適合用腦過度人群食用。松子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增強腦細胞代謝,維護腦細胞功能和神經功能的作用。谷氨酸含量高達16.3%,谷氨酸有很好的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此外,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也非常豐富,這對大腦和神經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是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扶正補虛,潤腸通便——最適合體虛便秘者食用。中醫學認為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特別適合體虛、便秘咳嗽等病患者食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通便作用緩和,因而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病後、產後的便秘者食用。如可取松子仁20克碾碎,同粳米100克煮粥,分早晚服食。
松子雖好,也並非人人皆宜。脾虛腹瀉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離。由於松子油性較大,且屬於高熱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體內轉換出近700千卡的熱量),所以,吃得太多會使體內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為宜。
存放時間長的松子會產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散裝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里,以防油脂氧化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