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腰痛多吃什麼好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痛有定處或部位不固定。中老年人患腰痛不在少數。那麼呢?接下來我和你一起了解老人腰痛的食療法吧。
老人腰痛多吃的食物
一、刀豆豬腰湯
配料:刀豆6-8粒,豬腰一個。
製作:豬腰切開洗凈,剔除白色筋膜,以去除異味,加刀豆,水適量,煮湯。加食鹽調味,飲湯吃豬腰。
功效:祛痛,溫中。適用於腎虛腰痛,也治療遺精。刀豆豬腰湯是民間驗方。
說明:刀豆,又稱劍豆、關刀豆,為豆科植物刀豆的種子,味甘性溫,入胃、大腸經,含尿激酶、植物血凝素等,功能溫中下氣、益腎補元,是一種滋補性食物,具有鎮靜作用;豬腰,味咸性平,入腎經,功能和理腎氣,補水臟,治腎虛腰痛、老人耳聾等。
注意事項:本方四季可用,進食時不吃刀豆。
二、杜仲豬肚湯
配料:杜仲30-50克,豬肚200-250克。
製作:將豬肚洗凈切成小塊,水適量,與其他配料煮湯,調味服食。
功效:補腎健脾,益精血,強筋骨。適用於腰肌勞損、夜多小便等。
說明: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功能補肝腎,強筋骨,安胎。豬肚治虛勞羸弱、小便頻數等。
三、當歸牛尾湯
配料:當歸30克,牛尾巴1條。
製作:將牛尾去毛切成數段,水適量,煮湯。加孫斗臘食鹽調味,飲湯吃牛尾。
功效:補血,益腎,強筋骨。適用於腎虛腰痛下肢酸軟乏力等。
說明:牛尾巴,味苦性平,入脾、腎經,功能益氣血,強筋骨銷拆,補腎;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腎經,補血活血。
注意事項:本方適用於冬春寒冷季節。
四、肉蓯蓉紅燒雞塊
配料:雞一隻,肉蓯蓉15克,白果30粒***去殼心***,栗子15 粒***去殼***,薏米仁15克,姜少許,蔥少許。
製作:雞洗凈,切成塊狀,同蔥、姜一切用油起鍋,炒到變色為止。加入4大杯清水,燒滾後除去泡沫及浮油,加入切成塊狀的肉蓯蓉,依次再加入栗子、白果和泡軟的薏米仁,煮半熟後放入少許醬油。待水快乾時,用鍋鏟攪動,收湯後即可食用。
功效:主治腰痛、尿頻。
五、杜仲茴香腰子方
配料:杜仲、破故紙、小茴香各1克,鮮豬腰子一對。
製作:將腰子切成片,與上3味葯一起加適量水共煮,則滑待腰片煮得發黑時,喝葯湯,吃腰子,連吃5劑,腰痛就會有所改善。
功效:中醫學認為,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補骨脂***即破故紙***溫腎助陽;小茴香散寒止痛;豬腰子能補腎強腰,符合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邈創立的「以臟補***治***臟」理論。4味合用,對腎虛腰痛患者有療效。
說明:此方葯性溫,主要適合於腰痛而怕冷的患者;腰痛兼有手足心發熱、煩躁者***屬於陰虛火旺***要慎用。此外,豬腰子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故膽固醇偏高者不宜多食。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腰痛原因很多,首先應經醫院明確病因,針對病因施治,方能取效。
㈡ 腰疼吃什麼食物好
腰疼推薦食物:
1.非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腰痛
處方1:枸杞葉燉豬腰:豬腰2隻,枸杞葉150克。將豬腰洗凈切塊,與枸杞葉加水燉湯,加少許鹽。
處方2:豬腰湯:豬腰2隻(去筋膜切碎),加核桃仁60克,黑豆90克和適量水煮熟,加點鹽及蔥姜。
處方3:鱔魚湯:黃鱔250克,洗凈切成段煮熟成湯,加蔥姜鹽調味。
2.腎虛腰痛
處方1:黑豆90克、核桃仁60克,豬腰2隻。將豬腰去筋膜與前兩味共煮熟。
處方2:枸杞根120克,豬前腳蹄1隻,一起燉湯。
處方3:黃鱔250克,精豬肉60克,將黃鱔去內臟洗凈切碎,同時切碎精豬肉,共放入碗內上籠蒸熟食用。
處方4:核桃仁250克,板栗仁120克,共搗爛如泥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嚼服。
康美健康溫馨提醒,以上驗方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效果更好。
㈢ 老人家腰酸吃什麼有幫助呢
老人家腰酸是身體虛,特別是腎虛,多表現為腰痛綿綿、酸軟不止 ,喜按喜揉 ,伴腿膝乏力 ,遇勞更甚 ,常反復發作。如偏腎陽虛者 ,則伴有面色發白 ,手足不濕 ,舌質淡 ,脈沉細 ;腎陰偏虛者 ,則伴有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質紅 ,脈細數。腎虛腰痛採用飲食調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斷各 15克 ,豬腰子 1對 ,白酒 25毫升 ,蔥、味精、醬油、大蒜、姜、鹽、白糖各適量。製法 :先將豬腰洗凈切成腰花放碗內 ,加白糖、鹽、酒 ;另將杜仲、川斷煎取濃汁後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燒熱鍋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後加入調味品即可食用。每日 1次。
二、茴香燉煮腎 :取小茴香 20克 ,豬腰 1對 ,蔥、姜、鹽、酒各適量。製法 :先將豬腰(即豬腎 )洗凈後 ,在凹處剖一口子 ,將茴香、鹽裝入豬腰剖口內。用白線縫合剖口後 ,放入鍋內 ,加蔥、姜、酒、清水適量 ,用文火燉熟後食用。此法適用於偏腎陽虛的腎虛腰痛。
三、杞地山葯粥 :取生地黃 20克 ,山葯、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製法 :將生地黃切碎 ,山葯搗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 1次。此法適用於偏腎陰虛的腎虛腰痛。
腎虛宜食物品
腎虛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葯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雲:「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雲:「淡菜,補虛養腎之葯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如《滇南本草》雲:「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清·
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泄的雙重功效。《本草經百種錄》稱之為「脾腎之葯也」。《本草從新》亦說它能「補脾固精」。《本草新編》中還說:「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凡腎虛之人遺精、早泄、帶下、小便不禁或頻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