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老人的稱呼有哪些
老人家 老丈 老朽 老夫 老叟 老翁
耄耋之年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鮐背之年
100——期頤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黃發指長壽老人頭發由白轉黃
『貳』 古代老人自稱
中國古代對老年人的稱謂不僅多,而且有趣。有的還大有來頭和講究。還有中國古代老人的自稱也是相當多,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國古代老人自稱及其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古代的老人有以下自稱: 老臣、老生、老翁、老夫、老漢、老朽、老腐、老叟、老臞、老儒、老僧、老衲、老身、老婦、老嫗、老妾、老媼、老奴、老僕、老婢。
60歲:稱謂耳順之年、花甲之年或耆[qí]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年老的。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從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計有功《唐詩紀事》:“‘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60歲還稱“甲子年或周甲”。如果人活到120歲,那就是“花甲重開”,因此,60歲的人可以在心理上作出“人到中年”的定位。孔子說:“六十而耳順。”耳順,即明白事理,好話孬話都能聽得進去。現代科學證明,這一年齡段是人生智商發達的“第二黃金時期”,可以做到老有所為。另外,古人還以六十為下壽。
61歲:還歷壽。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論語·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耄。”一個人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質,到了70歲,便進入了“從心之年”,可以活得隨心所欲。舊時囿於醫療條件低下,人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能享年70歲的人自然要稱為“古稀”了。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另外還有中壽、耄[mào]歲之說。
77歲:喜壽。 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稱謂朝杖之年、耄耋之年;80至90歲自古還泛稱為“耄耋之年”,出自《禮記·曲禮》的“八十九十曰耄”。《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又稱為傘壽耋[dié]:指八九十歲的年紀。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如果一個人健康狀況還過得去,到了90歲也稱“鮐背或台背、駘背之年”,意思是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爾雅·釋詁》:“鮐背,壽也。”也有把80歲以上的老人稱謂“中壽”,把90歲以上的老人稱謂“上壽”。
88歲:稱謂米壽。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99歲:為白壽,實為“百”之上缺“一”,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人活到一百歲,便進入“期頤之年”,稱“人瑞”。《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集解雲:“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蘇軾《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108歲:稱謂“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故得名。
『叄』 古代對老年人的稱呼或自稱有哪些
古代講究長幼有序,所以對於稱呼的禮儀要求也非常多,長輩們的自稱和稱呼就已經多得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長輩的自稱有老朽、老夫、老漢、老叟、老身、老婦、老嫗、奴婢、賤妾、奴家、吾、余等,對長輩的稱呼更是繁多,比如「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等。
對於自己已經逝去的父母的尊稱有先父、先母、先嚴、先慈,從這一個稱呼當中也可以得知「先」在古代有「逝去」的意思。對於別人家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尊稱,一般都會稱作「令尊」和「令堂」,「令」在古代有對對方的尊稱的意思,比如「令妹」就是對對方妹妹的尊稱。古人對於老師也是非常尊重,所以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古人對老師的尊稱有「恩師」「夫子」等。
『肆』 老人怎麼稱呼
老人可以稱呼為長者、長輩沒租、老年人、跡啟老人家、祖輩等。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可能會有不同的稱呼方式,一般來說要尊重老人的意願,如果不確定應該如何稱呼,可以直接詢問老枯州兆人。
『伍』 老年人的各種別稱
中國傳統上對於老年人的高齡有些褒義的稱謂。
◆60歲:耳順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
◆61歲:還歷壽。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中壽:七十為中壽。耄[mào]:民間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之稱。
◆77歲:喜壽。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傘壽[8]耋[dié]:指八九十歲的年紀。[9] [10][11]中壽:指80歲以上。
◆88歲:米壽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即得108歲。
注釋
1、《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年老的。
2、《論語·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3、花: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從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4、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5、杜甫有《曲江》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6、《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耄。」
7、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9、《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10、《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11、《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
12、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13、《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陸』 請問一下,見到那種老人,一般都是怎麼稱呼的
見到老人,一般都都會稱呼,老大爺,奶奶的,中年的叫,叔叔,阿姨,比自己大點的,哥哥,姐姐,我們重慶人一般,連長的,老輩子。
『柒』 古代老人的別稱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風俗,而老年人的別稱也頗多,以下是我整理的古代老人的別稱,歡迎閱讀!!!
老蒼:謂頭發蒼白的老人。杜甫《壯游詩:“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花甲:指六十歲的老人。《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歲的老人。杜甫《曲江》詩:“清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指八十、九十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日耄。”
期頤:指一百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老宿:年老而在學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汪啟淑《鹿菲子小傳》:“黃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稱之。”
老先生:年高學博者之稱。《史記·賈誼傳》:“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力為之對。”
老父:對老年人的尊稱。《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號。《稱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官僚也。聖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老子:老人自稱。《晉書·庚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老夫:老人自稱。《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稱。《北史·穆崇傳》:“老身二十年待中。”
老拙:老人自謙之稱。蘇軾《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詩:“卷贈老夫驚老掘。”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蘇軾《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謙重,非老朽所敢當。”
老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古代,對老人年齡有一些特定的稱呼,如:五十歲稱為“艾”;六十歲稱為“耆”,進入老之境,免服勞役;
七十歲稱為“耄”,白發蒼蒼之意;
八十歲稱為“耋”老態龍鍾;
九十歲稱為“鮐”,老人背上生斑似鮐魚背;百歲稱為“期頤”,意為飲食起居期待子孫奉養照顧。
把百歲老人稱為“壽星”,把“壽星”出現視為人世盛事,崇為“人間祥瑞”。
西漢王褒在《四子講德論》中曰:“今海內樂業,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舊唐書·鄭肅傳》中也稱年壽持齋的人為“人瑞”。所以,那時地方長官都要注意調查,掌握百歲老人的情況,上報朝廷獎賜、表彰。在《禮記·典禮》中載,20歲以後的成年人,對於年齡比自己大5歲者,走路時要讓其先行;對於比自己大10歲者,要作兄長對待;年齡比自己大一倍者,則要作為父輩敬重。長輩如有所問,要以禮相待,謙和作答。
『捌』 古代老人怎麼說
古代老人的稱謂有古稀、斑白、黃發、皓首、久壽、眉壽、姥、暮齒、暖壽、萬壽、遐齡等。
還有一種常見的叫法是古代老年男子稱「老翁」、「叟」,老年女子稱「老嫗」、「老婦」。
在古代,人們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如豆蔻、弱冠、不惑等等。
(8)各地如何稱呼老年人擴展閱讀:
古代人的年齡稱謂
剛出生:度、嬰兒
出生三天:湯餅
不滿周歲:赤子、襁褓
2~3歲:孩提
3~9歲:垂髫
7歲:韶年、始齔(chèn)、髫(tiáo)年、毀齒
8歲:齠(tiáo)年
9歲:九齡、教數、指數之年
8~13歲:總角
10歲及以下:外傅、幼學、黃口
12歲:女生:金釵之年
13歲:女生: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男生:束發,女生:及笄(jī)之年
16歲:二八之年,女生: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15~20歲:男生:舞象之年
20歲:男生:弱冠,女生: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男:而立之年,女:半老徐娘
40歲:不惑之年
50歲: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之年、耳順之年、平頭甲子、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60歲以上:下壽
61歲:還歷壽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從心之年、致事之年
77歲:喜壽
80歲:杖朝之年、傘壽
80歲以上:中壽
81歲:半壽
88歲:米壽
90歲:鮐背之年
8、90歲統稱:耄(mào)耋(dié)之年
99歲:白壽
100歲及以上:期頤、上壽
108歲:茶壽
140歲:雙稀、雙慶
更大歲數:萬壽、遐齡
『玖』 對老人的尊稱有哪些
先生,太太,長輩,阿姨或者叔叔,前輩,老人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