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每天應攝入的糖類、蛋白質、脂肪量各是多少
老年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男性約75克左右,女性約65克左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能少於150克。每天需要的脂肪量大約為50到60克,糖類飲食則根據蛋白質脂肪及總熱量的供求而相應的變動。
② 一個人每天攝入多少糖分合適
每人每日的糖攝入量不要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高糖飲食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包括以下幾個:
1 、肥胖:我們知道糖分攝入過多,不僅會影響脂肪的消耗,而且還會把剩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從而導致肥胖。
2 、動脈硬化:無法消耗的糖分會轉化成脂肪,同時還會促進膽固醇的升高,導致動脈硬化。
3、糖尿病:大量的糖分進入體內,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加重胰島素負擔,誘發糖尿病的出現,與此同時高糖飲食導致肥胖的出現,也會增加糖尿病出現的概率。
4、 齲齒:攝入的糖分殘留在口腔中,會被口腔里的細菌分解並發酵,這會產生大量乳酸或其他的酸性物質,從而腐蝕牙釉質,導致齲齒。
③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在多少范圍最合適
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應控制在4.4-7.0mmol/L以內,其他時間應控制在10mmol/L以內。如果你比較年輕或病程較短,血糖可以按照更嚴格的標准來執行。但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就是60歲以上的患者,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他們的壽命相對較短。因此,建議在空腹血糖8.0-9.0mmol/L,餐後血糖不超過11.0mmol/L的基礎上,適當放寬正常血糖的標准。這是因為糖尿病的治療模式並不普遍。每個人的體質、年齡和病程都不同,糖友的糖分控制標准也大不相同。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對於一些病程較短的年輕糖尿病朋友,由於胰島功能仍然完整,我們的要求必須嚴格對應,建議根據正常人的血糖模式進行控制。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④ 七十歲的老人,血糖應該控制在多少為最佳
70~80歲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9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8~11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8%。
糖尿病血糖控制要因人而異常,基本原則是年齡越小並發症越少要求越嚴格,對年齡大、並發症嚴重、預期壽命短的老年人,達到一般控制目標甚至寬松控制目標即可。
臨床上常見的血糖值有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趙同峰表示,正常血糖一般指空腹血糖小於5.6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5.7%。理論上,血糖越接近正常,患者獲益越大,所以很多糖友都按照這個標准來控糖。
不過,糖友控糖指標應結合年齡、病程、預期壽命、並發症或合並症嚴重程度等綜合考慮,分為以下四檔。
1、標准檔。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指出,大多數2型糖友(成年)空腹血糖控制范圍在4.4~7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1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
2、嚴控檔。部分年紀較輕、病程較短、無並發症、單用口服降糖葯(如二甲雙胍等)血糖達標且不易發生低血糖的2型糖友需嚴格控糖,空腹血糖4.4~7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8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
3、寬松檔。1型糖友、2型糖友中病程較長、有嚴重低血糖史、並發症或合並症者、老年人(70~80歲)可相對放寬控糖目標,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9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8~11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8%;對於部分80歲以上老年人或病情危重者可進一步放寬標准。
4、特殊檔。妊娠期和青少年糖友控糖標准有特殊性。糖友妊娠期血糖對母子都有影響,控糖目標相對嚴格,要求空腹血糖3.3~5.3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6.7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盡可能控制在6%以下。
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友控糖目標是空腹血糖5~7.2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5%,甚至7%(無低血糖發生時)。
(4)中老年人每天不能超過多少糖擴展閱讀:
糖尿病病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系最為密切。
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