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1歲老人堅持20年跑400米,老人身上體現了哪些精神
一81歲老人堅持20年跑400米
很多老人到了他的這個年紀,往往就會開始充滿各種憂愁,擔心子女的生活,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擔心家裡的各種瑣事,但這位老人其實看得出是非常樂觀的,同樣也是非常健康的,把跑步作為一種興趣,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變得豐富健康,從他的話語和狀態中就能看出他對於生活的態度還是非常樂觀的,
2. 一個60歲的老人什麼狀態算是精神的
思維清爽,記得清楚賬號密碼。身手矯健,自己能擰得開罐頭蓋子。脊背挺直,坐地鐵出去會主動給面色蒼白缺少睡眠的年輕人讓座。
因為開斗氣車時常被警察攔下接受批評,又因為歲數太大被通融放走。80歲時候不再開車,花錢找個代價開著,打輛車跟在旁邊看著他開,就像北野武那樣。
常去的餐廳和酒吧有固定喜好的位置。如果被誰先佔了,我就去硬拼一桌。
#
如果身體是聖殿,那麼脊柱就是聖殿的大梁。
不與三高糖尿病作戰,還謹返能鎮晌櫻保持身材的健美和挺拔,必然是常年保持著運動與伸展的習慣,而不是「食老本」 。
曾在年輕時來中國跳過「白毛女」的日本芭蕾舞演員松下洋子,這張照片拍下的時候,她已經是70歲。
去年走紅網路的「北京奶奶」模特隊。不光是瘦,重要的是姿態的「挺拔」。脊柱健康讓身體具有彈性,且輕盈。即便是坐姿,你也能看出她們挺拔、伸展、健康的脊背。御叢
去跳舞吧!練瑜伽吧!普拉提吧!獲取肌肉力量、伸展筋膜,讓生命力不停歇地流動起來。
(我要用瑜伽,預定一個這樣的六十歲)
#七八十歲也可以穿上
三十歲時候的衣服#
你在淘寶搜索過「中老年服裝」嗎?大花、暗沉、嗆俗——去性別化的設計是這些衣服的共同特徵。中國的絕大多數老年人不怎麼懂得穿,捨得穿,也不怎麼會穿。「好好打扮」對他們來說是多餘且自私的行為。老年人所謂的盛裝出席,通常意味著」紅色毛衣「,「紅色圍巾」,最大不了的也就是件唐裝,過節也好,參加孩子們的婚禮也好,就是這一件來回來去的穿。
這是社會對老年人習以為常的刻板印象,也是中老年人的自我放棄。
請看 法國作家Sophie Fontanel的搭配典範,這樣的時髦搭配,二十歲、三十歲的你一樣可以參考,她以信手拈來的搭配、一頭瘋狂白發和毫不做作的對鏡自拍而聞名。能穿三十歲的衣服,除了身材之外,心態也沒有怎麼走樣。
Ins上的萬秀洗衣店(wantshowasyoung), 另一對老年時尚頂流,83歲的萬吉爺爺和84歲的秀娥奶奶,用自家洗衣店中被客人遺棄沒付錢的衣服隨性搭配。84歲,還是可以as young
作為兒女,要鼓勵爸爸媽媽、甚至是爺爺奶奶們走出中老年的自我局限,就像萬吉和秀娥的孫子那樣——不忍心看著爺爺奶奶每天在窗前發呆,鼓勵他們搭配新意,手把手地教他們運轉ins賬號。老一輩的活力會如同寶貴的遺產,可以代代傳承。
紀錄片「extreme love」的一個片段。83歲的海蒂,化大濃妝,帶誇張大首飾,刷Tinder因為上面「有一批穩定的小鮮肉可供挑選」,並且會與他們「滾床單」。雖然比較小眾,但也的確是一種新型的變老思路。
海蒂的金句:
「為什麼要跟年輕人約會呢?」
「因為同齡的男人都死掉了啊。」#遇到喜歡做的事,永遠不用退休#
幾個月前過世的瑜伽老師TAO Parchon-Lynch, 去世前不久還在教室中給學生上課。她活了102歲。
看到過很多退休後仍舊繼續工作的老年人,很多都並非因生計所迫,而是像Tao一樣做熱愛的事。有的延續著自己退休前的專長被返聘成為顧問,有的人則開創完全不同以往的人生疆域,在60、70歲的時候,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