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肌肉有哪些變化

老年人肌肉有哪些變化

發布時間:2023-06-30 09:16:22

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特點

·脂肪蓄積,血脂上升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加上活動量較少,需要的熱回量也較低,此時如果攝答取過量餐食及點心,體內會積存過多的熱量而肥胖起來。老年人體內總血脂也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要是總膽固醇量增加,甘油三酯也明顯增加。·骨質密度降低
40歲以後骨密度逐漸降低,老年以後骨膠質減少,鈣含量降低,使骨質疏鬆和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人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為24.6%。

·蛋白質合成速度減慢
老年人體內蛋白質合成與分解速度明顯低於年輕人,容易出現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發生水腫和營養性貧血;在受到外傷或感染時,痊癒及恢復得緩慢。

·生理功能逐漸衰退
老年人代謝減慢,各器官隨年齡和體內自由基傷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對外界和體內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減低,體力下降。

⑵ 中老年人身體機能有什麼變化

人過中年,身體各系統的功能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
(1)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降回低,記憶力減答退,手腳不靈活,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比較遲鈍,幹事情容易疲勞,疲勞後恢復較慢
。但另一方面,中老年人思想易於集中,各神經中樞之間的聯系較鞏固。
(2)軀體形態的變化表現有,皮膚乾燥,起皺紋,牙齒逐漸脫落,頭發變白或脫落,肌肉的彈性差。視力、聽力減退,消化力減弱。
(3)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肌萎縮、硬化,血管壁變硬,管腔變小,血流阻力加大,所以常易引起動脈壓升高,使心臟負擔加重。
(4)呼吸系統表現為肺泡壁彈性降低,肺泡萎縮,肺活量減小,積存在肺泡里的殘氣量增加,容易造成肺氣腫及呼吸困難。
以上變化是從中年向老年過渡中逐步發生的,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出現。

⑶ 中老年骨與肌肉的變化是怎樣的

正常人體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由關節相連,肌肉附著於骨骼上,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肌肉的收縮與舒張牽動有關的骨骼,可產生各種運動。

全身的骨骼按人體部位可分為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每塊骨都由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組成。骨膜內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可以供給骨組織的營養,如骨膜損壞了,骨就容易壞死,骨膜附於骨的表面,其骨膜里邊是骨密質,骨密質的里層呈網狀為骨松質。長骨(四肢骨)的中間部分骨密質增厚、骨松質減少,形成一個較大的空隙,稱為骨髓腔。在各個骨的骨松質的網眼內和長骨的骨髓腔中充滿著骨髓。中年人長骨兩端、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的骨松質內是紅骨髓,保持造血功能。

骨是由骨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細胞間質包括骨膠原纖維和骨基質,其中的骨膠原纖維在中年人初期約占骨重量的1/3,使骨具有彈性,不易折斷,而其中的無機鹽約占骨重量的2/3,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鹽逐漸增加,骨更堅硬,但脆性增加,彈性減小,因而年齡越大,骨越容易發生骨折。

人體的肌肉包括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人體的運動主要靠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絕大多數的骨骼肌附著於關節的兩端,跨過一個或二個關節。

由於各肌肉群的收縮和舒張,人的機體才能完成各種精確、復雜的動作。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功能與運動關系極大,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肌肉發達,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肌肉發達。正確合理的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肌肉與骨骼的營養也可以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質代謝增加,可以增加骨質的彈性及韌性,從而延緩了骨的老化過程。

中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如腰椎、頸椎及一些關節常可見到骨刺。中年後期,在股骨頸、肱骨近端及椎體等處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較輕微的外傷常導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⑷ 如果年輕的時候練的肌肉非常強壯,到了老年會是什麼樣子

阿諾德施瓦辛格,曾經的肌肉型男大肌霸!獲獎情況如下: 1970 世界先生 1969 國際健美健身聯合會業余組宇宙先生 1968 國際健美健身聯合會國際先生 1968 德國力量舉錦標賽冠軍 1967 全國業余健美協會業余組宇宙先生 1966 歐洲體格最佳的男人

除了健身,施瓦辛格還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網路中介紹,阿諾的性慾很強,身邊有很多女伴,自從與太太離異後,每天都有女伴滿足他的性需求,阿諾也把性愛當成了“健身“的一部分。看了這張照片,你更應該相信“英雄不老”,老肌霸長存

⑸ 那些每天都要吃蛋白粉健身的肌肉男,老了以後身體會變什麼樣

可以說在健身圈裡,只要是健身人士似乎都聽過或者說用過蛋白粉,而且紳士覺得,使用蛋白粉補劑的健身者,大多一旦開始使用後,便很難在停止下來,並不是說蛋白粉具有上癮性,而是蛋白粉確實能夠為健身者提供不錯的優質蛋白質,相比其他飲食來說,蛋白粉的性價比高,而且最主要是方面啊,就像喝水一樣簡單,相信大部分的健身者都會與紳士有同樣的感覺。

關於蛋白粉,其實不要想得太過於復雜,蛋白粉就是一種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副作用和壞處,有人說蛋白粉吃多了會對腎臟造成負擔,但是你吃過度的肉類食物,同樣會對腎臟造成負擔的,人體的三大營養元素蛋白質,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掌握好用量就好。

你覺得蛋白粉會對人體有副作用嗎?

⑹ 肌肉和衰老有關系不想衰老變快,老年人該如何正確鍛煉

蠻好的問題。

人衰老,肌肉骨骼的衰老佔了很大一部分
肌肉衰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造成肌力和肌耐力的下降。 25歲之後,每10年肌肉量就會下降3%~5% ,這主要是運動量的減少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神經系統使用率的降低, 50歲之後,肌肉質量則會急劇下降,每10年平均為5-10%的流失率, 60歲左右時,如果沒有任何的力量訓練,每年可能會流失大約0.5公斤左右的肌肉。

骨骼密度

骨密度流失的更加厲害,大約每10年就可以減少30%左右。 骨密度的減少,增加了骨骼的疏鬆程度,由於骨質疏鬆導致老年人的脊椎更脆弱而背部彎曲,形成駝背,導致行走困難,給生活帶來極大碰閉不便。女性則面臨著比男性更為嚴重的骨質疏鬆問題。

骨骼與肌肉隨著年齡增加而流失,不僅僅會讓日常生活活動更加困難,同時也增加了跌倒骨折的風險,尤其是髖關節的損傷會立即降低身體機能。

老年人如何正確運動
第一,評估

任何老年人的運動前,都需要進行身體的評估,無評估不訓練。 老年人不同於年輕人,評估很重要。

第二,運動

力量訓練至關重要,肌肉的流失,導致了骨骼密度的下降,從而導致了衰老和一系列骨折的發生。 因此,力量訓練,無論男女,特別是女性,更應該重視起來,力量訓練能夠延緩骨骼密度的流失,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平衡協調能力,防止跌倒。

除此之外,還必須 增加有氧耐力訓練,可有效降低靜息心率,心壓和血脂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在進行體力活動時心臟負荷更輕。

有氧訓練與力量訓練相結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緩衰老的發生。

第三,強度

大部分的老年人, 每周應該進行5天,第天至少30分鍾的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 包括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以及 每周至少兩次的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剛開始以自重訓練為主,以蹲,拉,推,舉的動作模式為主。建議每次力量訓練,使用8~10個動作,重復10~15的量進行訓練。

還有得平時多 進行一些平衡協調能力的訓練,練習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老年人在訓練時,安全第一,循序漸進,還要特別注意漸進式的熱身和冷身,確保關節活動度和靈活性充分伸展,以免受傷。

除了運動外,還要特別注意飲食,休息和心態的調整。
單純的運動只是生理上的改善,還不足夠有效的延緩衰老。

第一,飲食

合理膳食,科學飲食,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指導。 不建議亂吃補品中葯,自我調理等。食補是最能延緩衰老的方式。

第二,休息

睡眠的重要性,對於老年人無比重要,身體大部分的恢復都在睡眠中完成,加上力量訓練比較疲勞, 因此,好的規律的睡眠重要。 不僅僅是睡眠,外出徒步, 旅遊 ,也都是一種放鬆和休息。

第三,心態

決定衰老的最大因素,或許就是心態了。 人老心不好,保持好心態重要,凡事看開一點,看淡一些,心態不急不燥,平平和和的,比什麼都強,這也是抗衰老最大的資本。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您。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肌肉和衰老有直接關系。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會出現老化,這是自然規律;但人們認為自己已經老了,不願意去做「適當的」運動而導致肌肉加速老化這是問題的另一個方面。

生態學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用進廢退,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如果不運動,肌肉都會老化。如果不想衰老變快,老年人只有一個辦法:運動;至於如何正確運動則見仁見智、因人而異。

根據我的經驗,在中老年人中間,人與人的運笑廳裂動能力差別也是蠻大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 體育 鍛煉。這裡面的原則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要做一些對自己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運動。如果一項運動,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比如像目前大家極為推崇的散步,那麼這項運動對於你來說也就是活動一下筋骨,幾乎談不上是 體育 鍛煉,所以效果也就一般般。

實際上,鍛煉的真諦就是「挑戰性」,就是不斷突伏察破自我,當然要在當事人能力允許范圍之內。一個人的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我見過一些中老年人,他們的運動能力真的跟30多歲的青年人差不多,無論是力量,還是跑跳能力都不懼青年人,這說明他們的生理年齡也就是30多歲,盡管他們的實際年齡已經50開外了。

我的意見是老年人也不要過去保守,在自己能力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稍稍做一些對自己來說有點挑戰性的運動,才能避免自己的能力出現滑坡,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一個正常的普通人,肌肉力量的自然增長,通常在成年前增長的很快。肌肉體積的增長與力量的增長成正相關比例。身體發育成熟後,只有經過超負荷訓練,也就是負重練習,才能使肌肉力量與體積得到增加。

如果不進行力量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與其它器官系統一樣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和其它臟器並不同步,其衰老的速度往往要快於大腦中樞與各個系統的臟器。

男子在25歲之前進行超負荷的肌肉練習,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女孩大約10歲之前與男孩的力量增長一致,之後力量增長速度變慢。20歲之後,力量增長達到最大值,雖然睾酮比例比男子少,但由於是很好的年齡段,同樣會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作為一個自然人,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肌肉力量自然增長最大,以後逐漸下降,以每年1%的衰退速度遞減。65歲的老人,其力量大約只有年輕人的70%-80%。總之,30歲是個肌肉衰退的信號和分水嶺,以後的歲月,肌肉與力量都會不同程度地逐漸走向萎縮與衰老。

但現代 體育 運動的研究證明,只要您採取超負荷的力量練習,無論您的身體是30歲還是40歲,甚至是50歲或60歲。都會不同程度地阻止機體衰老的速度,保持線粒體的供能效果,保持各種酶充滿活性。

而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系統的訓練,其肌肉體積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值變化。而且還會拉動阻止骨骼系統的衰老速度,保持較多的有機質以及對鈣的吸收能力,骨密質與骨小梁的排列更加符合力學規律。一旦到了80以上的高齡,仍然保持不塌的身軀與高效的行走能力。

但老年人在進行超負荷力量練習時,更要注意運動量的循序漸進與強度遞進。間隔的運動時間與次數更要相對延長,恢復時間有時甚至需要三天到四天。由於正處在負氧平衡的年齡段,應該攝取更多的優質蛋白,新鮮水果與蔬菜。曉行星祝您 健康 !

肌肉流失是衰老外在表現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的問題,只能想辦法降低肌肉流失的速度,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減緩肌肉流失,離不開力量訓練,相比於青壯年時期,中老年需要維持更高的訓練量,因此,老年人也不必對力量訓練有心裡負擔。

從體能的角度來說,力量是最基本的表現,也是最容易提高的,不必擔心沒有基礎。從徒手訓練到小器械訓練、杠鈴訓練,從輕重量到大重量,逐步過渡、提高,「人老先老腿」,力量訓練從腿開始,深蹲是值得選擇的動作!

有鍛練方法走路

⑺ 肌肉在什麼年齡開始萎縮

從中年開始,肌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收縮。你可能在老年人身上見過肌肉,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減緩肌肉的緩慢萎縮。

肌肉萎縮是怎麼回事?與年齡有關,可以通過這些方法緩解

肌肉萎縮實際上是由於橫紋肌缺乏營養而引起的。大多數症狀是肌纖維變薄甚至消失,在某些情況下,肌肉體積縮小。大多數肌肉萎縮症患者是由肌肉本身的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這種肌肉萎縮要多加註意,因為一旦開始萎縮,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了。然而,這些類型的萎縮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其實,肌肉萎縮性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肉無力以及長時間卧床,同時還會引起肺炎、壓瘡等疾病的發生。

⑻ 老年人的運動系統有哪些變化特點

人到老年,如果步履穩健敏捷,行動自如,會給老年人精神上和生活上帶來極大樂趣和慰藉,是晚年生活的一大幸事。但往往事與願違,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機體內的運動器官必然發生衰老和退化,表現為骨質疏鬆,肌肉鬆弛,關節僵硬,四肢屈伸不便,全身行動遲緩,應激能力減退等衰老現象。

骨骼

老年人骨骼的變化,主要是骨鈣出現負平衡,故骨骼開始萎縮,骨皮質變薄,骨小梁變細,數量減少,出現骨質疏鬆。鈣的負平衡現象是從中年以後開始的。據統計,在50~80歲之間,每增加10歲,男性骨皮質厚度減少5%,女性減少7%。有人認為,不同的骨骼,骨皮質變化出現的時間也不一樣,掌骨在45~50歲時骨皮質開始變薄,肋骨70歲時才開始萎縮。二是老年人骨骼內的化學成分也發生了變化,骨內的有機質如膠原、粘蛋白等減少,無機鹽如碳酸鈣、磷酸鈣、硫酸鈣等增多。青年人的骨骼中無機鹽含量佔50%,中年人為66%,而老年人則達80%。無機鹽含量越多,骨的彈性和韌性也越差,骨質疏鬆,脆性增加,容易骨折。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到中年怕跌跤」,其原因就在於此。三是老年人的椎間盤也收縮變薄,背呈弓狀。身材變矮,稱為老縮。男性老人平均縮短身長的2.25%,而女性老人為2.5%。

關節

老年人關節的變化,主要是老化,滑膜萎縮,分泌滑液減少;關節軟骨變薄,彈性降低,增生而骨化;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老化,易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礙,形成慢性老年性關節炎。

肌肉

老年人肌肉的變化主要表現是肌肉在體重中所佔的比例逐漸降低。如30歲的人,肌肉重量占體重的43%,而60歲以上老年人,僅占體重的25%。醫學家研究後認為,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營養障礙,近側軸索的軸漿停止流動,是造成老年人肌肉萎縮的重要原因。也有人認為,人從30歲起,肌肉的功能開始下降,男性較女性更為顯著。女性在70~80歲時,手肌的強韌度減弱30%,而同齡男性則減弱58%。雙手的握力降低,55歲的人,其握力是16~45歲的人握力平均值的86%,65歲則為80%。老年人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降低,絕對或相對不應期延長,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必須經過較長的發動時間,才能達到其最高能力。

活動

活動是運動系統的重要的生理機能。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如果骨骼肌長期得不到活動就要萎縮。有人做過實驗,讓健康人躺在床上,禁止下地活動,給其充分的營養,幾個星期之後觀察,骨鈣丟失1%~2%。也有人測量過網球運動員的胳膊,持球拍的肱骨比對側肱骨粗壯。

我國的勞動人民,秉承古人的良好生活習慣,黎明即起,參加各種勞動,堅持晨間鍛煉,使多數中老年人能夠保持動作靈巧,精力充沛,給人以「永葆青春」之感,這種精神值得學習,這種做法值得提倡。但是,中老年人的運動,必須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切不可操之過急。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肌肉有哪些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老人在外地能領工資么 瀏覽:294
宋美齡自述怎麼養生 瀏覽:166
老年人筋絡疼怎麼辦 瀏覽:609
老年大學學期總結提鋼 瀏覽:505
五十歲養老金一般多少 瀏覽:932
大足老年大學校長 瀏覽:298
養生煲快燉和自動有什麼區別 瀏覽:863
福州哪裡養生館最好 瀏覽:648
北京女性工人退休年齡 瀏覽:205
體檢小屋效率怎麼樣 瀏覽:743
退休金不打卡里 瀏覽:589
上海哪個養老院需要護工 瀏覽:112
嶗山區老年大學招生 瀏覽:49
子女養老問題協調找哪個部門協調 瀏覽:450
養生茶選擇什麼類目 瀏覽:858
保險買多少可以去養老院 瀏覽:131
重陽節夢見蛇是什麼意思 瀏覽:301
商丘市交養老金在哪交 瀏覽:316
襄陽養老金指紋電話 瀏覽:865
大同養老保險補繳2016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