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農村老人像如何放

農村老人像如何放

發布時間:2023-06-05 13:32:30

㈠ 老人去世後遺照放在哪裡合適

如果老人已經去世了,遺照應該放到家裡的一個小桌子上,那會更加合適一些,因為專門為老人准備一個放遺像的小桌子。

㈡ 老人遺像放什麼位置

跟大家說說關於家庭中老人的遺像該如何正確擺放。
對於老人遺像我們要絕對的敬重。
不能亂扔亂放,這不但是生活的嚴肅,也是一種孝道。
但很多地方喜歡把遺像掛在房間的正牆上,所謂陰陽相隔,遺像陰氣較重,對家庭中陽氣弱的人健康不利。
如果像這位朋友所說正對卧室門就更不行了,其實遺像表達的是一種懷念,老人去世後掛客廳一年就可以了。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別的房間專門設個位置祭祀。
或者家中如果有專門的佛堂,可以老人的遺像放到佛菩薩像的旁邊的位置也是可以的。
不需要一定放在客廳,因為遺像對家人心理都會產生陰暗的情緒,如果有朋友客人來訪,對別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
天天對著一個亡人,家庭容易多病,影響工作學習。
像古代都是專門的祠堂祭祀,而不是在客廳中布滿靈位,現在的房市居高不下,可能地方不夠允許,那麼可以把遺像收藏好,待逢年過節請出來祭拜就可以了。
另外發現有些家庭把一些佛字佛畫像掛客廳也是不對的,陽宅不宜公開擺放一些陰氣輕重的物品,容易對婦女兒童不利。
尊老信佛是好事,但擺放位置盡量不要影響太多人,還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放在東北西南兩個鬼門方位線,否則可能產生一些異像,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就像有的朋友。膽子小,常常看見遺像,晚上看見都害怕。
這樣的話好的風俗就有負面影響了。

㈢ 老人遺像放在家裡哪個位置合適

1、可以放在櫃子裡面

遺像畢竟是已經去世的人的照片,要是掛在太顯眼的地方,每天走過來走過去的要看好多次,影響人的心情,新的心情抑鬱了,整個都是不精神的,將遺像收在櫃子裡面,能起到保護遺像的作用,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而且遺像是適合放在比較陰暗的地方,放在太明亮的地方是會影響運勢的。

2、放書桌裡面

書桌本身就是用來放私人物品的,是不會有人去開人家的書桌的,將遺像放在裡面,是對死者的尊重。

3、放書架上

遺像放在書架上,是會給家裡帶來好運的,會得到先人的保佑,也不會受到負面磁場的干擾。

老人遺像處理方法:

1、老人去世三周年的那一天,和老人的衣服一起燒了。

2、下葬的時候和骨灰盒埋葬一起。

3、要是是要放在家裡,就可以在朝南的陽台上做一個供台,將遺像供養起來,經常供養的遺像不能說拿走就拿走,拿走之前需要燒紙說明的。要是家裡在裝修,就可以用黑布將遺像包起來,等裝修完了過後,就把遺像拿出來掛在家裡。

4、遺像也可以不掛起來,可以將遺像用紅布包起來,然後放在廚頂。

㈣ 遺像反著放桌上,多久能朝上放

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定,都可以。

在老人去世後,老人的遺像處理也是很有講究的,並不可以亂擺亂放,這是對老人不尊敬的行為,同時也是不孝的表現。在老人去世後,都會給老人留一張遺像來表示對先人的懷念。但是老人去世後的遺像最好是不要掛在客廳里的,可以專門設置一個房間放上遺像。

先人遺像處置方法

先人遺像一般放置3至7年,所以要妥善處置,這是子孫對先輩懷念的一種方法。

一、放祠堂里祭拜。

二、送化其墓前。

三、也是最好最有永久紀念意義的方法,做成瓷像,貼在墓碑上,永不褪色,放個幾百年都沒事,子子孫孫年年祭拜時,都能再見遺容。

㈤ 老人去世後遺照放在哪裡合適

老人去世後,遺照可以放在堂屋或客廳靠牆正中的桌子上,平時不要擺放,待老人祭日或年節祭拜時再隆重請出較好。

㈥ 家中老人的遺像,去世多年了,應該放在哪裡好呢

如何處理老人遺像有很多講究,遺像本身是後人對先人的一種懷念,這既是對老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孝道的體現,所以不可隨意擺放。



能讓我們糾結掛不掛遺像的都是至親之人,他們生前希望我們過的好,他們去世也不希望我們過度傷心。古人言「睹物思人,思久而神傷」,所以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了,還是不要在家中懸掛遺像為好,最好的懷念不是形式而是放在內心。

有人說活著的人是「陽人」,故去的人是「陰人」,家中懸掛遺像對風水不利,雖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但從個人心理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奶奶家客廳里掛了一個碩大的爺爺的遺像,我每次去看到爺爺的遺像都會起雞皮疙瘩。我知道爺爺生前很疼我,我也很愛爺爺,可看到爺爺的遺像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感覺。

老人的遺像最不該掛的兩個地方

1.卧室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很孝順並內心強大的人對老人的故去不能釋懷,會把老人的遺像懸掛在卧室,其實這是不可取的。

卧室是人睡覺的地方,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睡覺前多次看到遺像難免會做夢夢到老人,不管是好夢還是噩夢,經常夢到死去的人對身體總歸是不好的。

如果把老人遺像放在卧室,每天醒來睜開眼第一眼就能看到,那一天的生活就會從哀傷開始,心情不好做什麼事就會心不在焉,長此以往運氣也會衰落。

2.雜物間

雜物間是堆放雜物的地方,把老人遺像掛在雜物間是對故去老人的不尊重。

我們該如何處理老人的遺像

1.掛在客廳

把老人遺像放到客廳的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唯一不大恰當的就是當家裡來了客人,別人看到客廳懸掛著遺像會有點不舒服,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

建議:

老人的遺像可以掛在客廳,但最好不做把遺像做太大,也不要把客廳牆上光溜溜的只掛著一個遺像。

處理意見:

(1).把遺像縮放一個小一點的,掛在不顯眼的位置,這樣既可緬懷老人又不會給客人不舒服的感覺。

(2).做成一個照片牆,上面掛很多家人照片,把老人遺像放在其中。

2.收藏起來或做成電子相冊

其實把老人遺像收藏起來或做成電子相冊是較為合適的,也是筆者最推崇的。

照片是個念想,想念老人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一看,看完了再收起來,這既可以緬懷先人,也不會給活著的人留下「心理負擔」。



3.周年過後燒掉

這個處理方法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贊同,之所以筆者會把這個處理方法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曾聽過舅舅說過一段話,我深表贊同。

給姥姥上周年墳的時候,舅舅把姥姥的遺像拿到墳前燒了,當時母親和小姨都很不贊同,舅舅說:「我們兄妹幾個當然都很捨不得她離開,現在我也70多了,說不定哪天也跟著走了(舅舅身體不好),我和小軍(舅舅兒子)能把俺媽的遺像供起來,那我死了以後呢?說不定會被放到哪個犄角旮旯,與其後面被扔掉,還不如我自己燒了干凈。」

想想也是,很多人會把父母的遺像供起來,也有很多會把爺爺奶奶的遺像供起來的,但很少有人會有把太爺爺的遺像還留著。



結束語

老人的遺像有人願意供起來緬懷,有人願意收藏懷念,還有人乾脆燒掉,想法不同、 情感 不同、角度不同處理起來當然也各有不同,這都沒什麼問題。

人去世了,再多傷感再多形式都是枉然,老人生前不聞不問,死後又是燒「別墅」、又是燒「跑車」那隻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罷了,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多多盡孝勝才是當下人最應該做的。

這個時代的觀念雖然變化了很多,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仍是我們深藏心底的永恆情愫,不僅伴隨此生,也值得流傳下去讓後人憶根念祖。一點愚見,在遺照的處理上,不必刻意隨俗,但也不要草率處置,最不可取的就是統統丟棄。

說說城市家庭吧。小時候雖然和爺爺奶奶同住,感情也深,但孩子對死亡、先人等觀念的認知是淺薄簡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他們的印象也越來越淡漠。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對血脈、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遺照的看法也發生著變化。記得世紀初有一次回上海,在父母的收藏鐵盒裡看到幾張爺爺奶奶的小照,種種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令我對生命竟有了與前不同的很大觸動,再找已沒有更多了,當時就覺得很遺憾,想著鄉下過去有的宗祠和祖廟也很不錯,留存照片不僅可以看到同處過的長輩的音容笑貌,還可以看到上上上一輩未曾謀面的祖先的樣子,直觀地體會到生命延續的奇妙,這種潛入心底的沖擊至今難忘,我想,它的教育意義勝過了千言萬語。

如今,家中有長輩過世,一般家庭會在大殮期間在家中設立簡單靈位,安放遺照供親朋祭奠,白事過後多數會取下遺照,有的則還會安掛一段時間,有的甚至幾年。個人覺得各種做法因人而異,無可非議,不必計較別人議論,如何安排自己心安是最重要的標准。

但假如安掛遺照,不建議太過死板,如黑邊相框的標准像、黑白照等等。現在照片很多,選用生活化的或合家團聚的照片會更合宜。太過肅穆的遺照會給家居帶來一些陰郁氣氛,而時下更加獨立自由、 社會 化程度更高的孩子看了也反而會心生敬畏,產生心理距離。要知道,逝去的親人也曾是活生生的個體,與我們朝夕相處,樂於看到我們幸福快樂。即使陰陽兩隔,如在天有靈的話,他們也一定不願意讓我們望而生畏,而是更希望與我們親密無間、平等相待吧?

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議,是建立一個專門相冊,選出一定量、有紀念價值的照片,細心整理,按照時間順序保存,有條件的還可以添加說明,也可以製成電子相冊更加便於長久保存。這不僅妥善保存了過世親人的遺照,可以時時翻看寄託哀思,也是一本直接記載家庭成長變遷的故事記錄,可以代代流傳,讓後代的孩子可以從中耳濡目染感受中華民族的孝道和家庭觀,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饋贈。

對老人遺像的處理和保存,反映出主人的文化素養和智慧,處理妥當的話,是對亡人的思念和尊重。

普通人有遺像,該是近現代的事。我印象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一些好家兒和孝道的子女,在老人生前,就把縣上照相館里的師傅,請到家裡為老人照像,那時候照相技術沒有普及,還是精神矍鑠的老人,明知是照「遺像」,因為在他們那一代享受到了照像的待遇,已經是無比幸運,他們穿上壽衣擺拍照像,不但不忌諱,反而非常開心。

自有了遺像後,流傳幾千年的祭祀文化,注入了時代的符號,由遺像代替了過往的紙制或木製神牌來供奉和祭祀。隨著 社會 的發展,照像技術飛速發展,如今一機在手,人人隨便擺拍,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瞬間圖片和視頻,好多人還建有影集或保存在U盤和電腦里,老人生前不再專門照那「遺像」,遲早一過逝,從生前精彩的圖庫或自拍中提取、放大成專門的遺像。

遺像,不同於普通的照片,顯得莊重肅穆,是用來專門供奉和祭祀亡靈的,在祭祀文化中,有好多講究和規矩,遺像不隨便掛,也不經常掛,以示對亡靈的尊重,也不影響後人的情緒和正常生活。遺像在我們當地的祭祀文化中,有以下幾方面的鄉俗和用處:

一是置於靈堂祭桌的正中央。老人過逝後,為了方便親朋好友的弔唁,要設置靈堂,靈堂中央設有專門的祭桌,祭桌正中央擺放亡人的遺像,前置供品和香炷,以供人們弔唁和祭祀。

二是出殯時,由長孝子手執引魂符,懷里捧著亡人的遺像,走在靈柩的前面,將亡靈引領到墓地。下葬後,遺像從墓堂中的棺頭上移出來,再由長孝子捧回家中,置於堂屋桌子的正中央。遺像,在出殯和葬禮中,用於引領亡人的靈魂。

三是在「七七」(七天一個祭祀日)四十九天內,家人要以香炷紙禮供奉亡靈,「七七」之後,做一個專門的盒子,把遺像收起來,置於堂屋的桌子上或放於書櫃之中,一般不翻動,也不觀看。

四是逢百日、一年、二年、三周紀念日和逢年過節,請出又供在桌子上,供祭祀和悼念,活動結束後歸於原保存處。

五是三周紀念日的當天,原由長孝子把亡人的遺像帶到墳頭,和冥票一同火化於塋前,不再永久保存,現代人在影集或電腦中可以留存原件。隨後在家譜或神案上遷入亡人的神位,供於祠堂,沒有祠堂的家族由上年紀的專人,保管家譜或神案,逢年過節或在族中的紅白事上,請出家譜或神案供奉。

題主,你的老人去逝多年了,由於你不懂祭祀方面的禮數,老人的遺像還在,不知你是怎麼保存的?掛堂屋,睹像思親,容易引起後人的念想,影響子孫後代的正常情緒和生活;掛卧室,有不敬之嫌,畢竟卧室是私秘空間;送祠堂,是你的老人,族中沒有其他老人的遺像在祠堂中供奉,單有你老人的遺像,族人不一定同意。

如果不再保存老人遺像的話,我給題主支一個法子,於明年清明節,掃墳拜墓之時,把老人的遺像送於墳塋前火化,在影集或電腦中留有原件就行。若是非要保存的話,你因思念老人能夠保存好,而你的兒孫後代不一定能做得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是世間的自然規律,花花世界雖然好,凡人遲早有一死。俗話說得好「人死如燈滅」,正常亡故的老人,三周紀念一過,後人已經從悲慟中走了出來,對老人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覺淡化。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沒必要留著老人的遺像,如影子一樣在眼前晃來晃去,攪得家人心神不寧,影響了過日子。眼不見心不煩,只要把想念留於心間,在清明節、中元節和寒食節的祭祀活動中,正常緬懷老人就行。

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呢!我的父母去世後是埋葬在老家的地里,老家在農村,父母等於是埋在老家堂姐家的地里,所以在老家堂姐的屋裡還有我大伯,我奶奶,我父母的照片,每次回去上墳就能看到他們的遺像。我感覺我的堂姐並沒有啥忌諱的,她的孩子們也不說啥可能是習慣了。而我和姐姐住在城裡,不習慣家裡擺照片就連我們自己的照片也不掛,牆上掛的都是風景照。也曾想過把父母的遺像掛牆上,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每當我看到父母的遺像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控制不住,到現在母親去世三十多年了,父親去世也五年了,每當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他們。我想如果我總是這樣可能對我的身體也不好,所以我都是把父母的遺像包起來放在櫃子里,估計父母親也不會抱怨我們沒有把他們的遺像掛起來吧!有時候我還會拿出他們的遺像看看他們。所以我認為遺像掛不掛沒所謂,只要時常懷念他們把他們放在心裡就好了。父母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在過去,農村裡條件差,照不起像,老人在生的時候沒條件照相,去世以後,基本上沒保留什麼照片,那年代,老人去世是沒有遺像的。

到後來,有的家庭條件慢慢的好了,為了給後人留個念想,就從家裡翻出老人生前的一些照片,從裡面選一張好看的,拿到城裡照相館擴大,用那時候的專業語言,叫「翻拍」、放大;有的家庭,為了省錢,於是就拿著照片,找到城裡或者鎮上擺攤攤的「畫師」,畫一張8開紙那麼大的「炭精像」,作遺像保存。

而今農村裡,老人去世了,家家戶戶都保存有老人的遺像。

有的是老人生前就准備好了的,在滿了60歲、打棺材的時候就照好了相,並且是從幾張照片裡面選了又選的標准像;

有的是老人去世的當天,趕緊從老人生前的照片中選一張拿到鎮上照相館或者廣告公司放大,這種情況,屬於臨時趕的。

現在的老人遺像,都是清一色的彩色照片,還配了好看的相框。

我們家是這樣放的:

老父親5年前過世的,除了「五七」(就是去世後的五七三十五天)期間要擺在堂屋上方香案桌上,過了五七就收撿到箱子里,放在箱子里的最底層,壓箱底。

每逢換季,家裡清理衣物、被子什麼的,見母親一個人整理東西時、就會從箱子底下拿出父親的遺像,看了又看,然後又小心的放回原處。

我就曉得,這個時候,母親惦念父親了!

所以,對於:家中老人去世多年的遺像、應該放在箱子底下好!

這樣的話,只有當你不經意的、整理東西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思念親人之情油然而生,這種感覺是最好的!

如果掛在牆上,平時經常看到,就不好了。

比如,家裡要是搞什麼慶祝活動,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要是突然看到牆上的遺像,就使得大家心情沉重起來,這就不好了,這不就掃了大家的興了嗎?

対此,你是如何看?你又認為放在哪裡好呢?

存放先人遺像,是子孫對先輩懷念的一種方法。但是,長時間各種遺像擺放家中,民俗認為,容易產生陰氣,不利 健康 ,一般放置3至7年要妥善處置的。處置方法一,放祠堂里祭拜。方法二,送化其墓前。方法三,也是最好最有永久紀念意義的方法,做成瓷像,帖在墓碑上,永不退色,放個幾百年都沒事,子子孫孫年年祭拜時,都能再見遺容。

老人去世後,遺像不要掛在家裡任何牆上,也不要擺在桌子上,應放在經常不動的櫃子里或者抽屜里,不在於把遺像掛在家裡就表示為孝為敬,老人在世時多孝敬多陪伴少頂嘴不叫老人生氣比什麼都好,遺像掛在家裡會影響家裡有些大人小孩的心裡陰影,也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狀態,人已經走了想開了也是正常的事,其它人要繼續工作學習生活!下一代的人願意留照片或不願意留或燒了撕了也都正常,人就那麼回事!

我去世父母的遺像,五年前便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機里。

我的父親去世15年,我的母親去世12年了。當時父母的遺像一直放在我老家弟弟的家裡。因為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弟弟家的房子也是外人在住著,因此,五年前我回去時便把父母的遺像帶回我家。由於各種原因,父母的遺像沒有掛出來,我便把父母的遺像拍下來,存放在我的手機里。什麼時候想念二老,我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父母永遠都在我身邊,我也一直陪伴著二老。


我父親去世有快20年了,最初的幾年,父親的遺像我是掛在堂屋側面牆上的,打開門就能看見;我每次回老家,開門就會對著照片中的父親說一句:「爸,我回來了」;走的時候我還要說一聲:「爸,我走了,您要幫我守好家喲」;宛如父親在世一般……。

我是快樂的大姐姐,朋友們對這問題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謝謝。

我父親1997年去世,母親1999年去世,相隔不到兩年,母親去世後,我把父母的遺像裝在同一個鏡框里,掛在客廳中央,並在雙親的遺像下端寫了一行字:只要我的生命還在,父母就永遠活著!掛在牆上的父母遺像從未想過取下,天天看到面帶微笑的父母真感覺他們並未離去。2015年礦區棚戶區改造我搬了新家,離老房子3O多里,老房從此就空著,房裡的東西基本沒動,也想過把父母的遺像取下來帶回新家,哥姐也提醒過兩回,但終究沒取,不曾想2017年在沒接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老房子全部被撤了,整個舊家什連同掛了十多年的父母遺像不知所蹤,這也成了我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遺憾。

㈦ 老人去世後,對老人的遺像都是怎麼處理的

在老人去世後,遺像不可以亂擺亂放的,而在家中掛個一年到三年左右就可以把內遺像拿下來了,如果不拿容下來,那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如果要繼續擺在家中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經常看到,然後心情也會經常的不好,想到過去的種種事情,這樣就會睹物思人,讓我們沒有辦法繼續正常的生活,這樣我們的心情是會受到影響的。

閱讀全文

與農村老人像如何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論語中的孝敬 瀏覽:872
廣州嶺南老年大學郵編 瀏覽:687
特殊居民養老是什麼意思 瀏覽:244
重陽節發紅包99元有什麼含義 瀏覽:96
杭州一般工人的退休工資是多少錢 瀏覽:935
社保異地退休有何弊端 瀏覽:647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何時建立 瀏覽:171
寧國農村養老 瀏覽:567
武義體檢去哪個醫院性價比好點 瀏覽:399
輕微傷被打人要做什麼體檢 瀏覽:91
2016珠海養老金基數 瀏覽:769
老年人贍養壓力為什麼在提升 瀏覽:776
甲狀腺炎症的體檢怎麼做 瀏覽:744
琉璃河敬老院 瀏覽:439
2018年安徽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529
廈門民辦高校教師退休金 瀏覽:164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和父母生疏 瀏覽:11
可燃氣體檢測儀有哪些類型 瀏覽:873
孝敬母親故事簡單介紹 瀏覽:866
安定長田至長壽街怎麼坐車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