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貴州七月半給老人寫包怎麼寫

貴州七月半給老人寫包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1-15 18:30:33

1. 七月半燒包怎麼寫

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 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讀過書的老先生寫的多。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就較復雜了。譬如在陰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中元寄錢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孫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後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後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 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這大約是一種買平安的「錢」。所謂「地盤業主」,應是陰間收件親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懷疑還有惡霸,錢寄過去,給他們上上貢,免得他們找親人麻煩給臉色看,或收保護費。所謂「孤魂野鬼」,即沒有後人照看的鬼魂,這是些一窮二白的亡命之徒,給點錢打發一下,免得他們心存不良,哄搶親人剛收到的錢鈔。 這些名堂,現在的年輕人是弄不懂,也不想弄懂了。包袱也還包的,大多當陽間的信封一樣來寫:「寄父某某某,魂下受用。兒某某某,媳某某某,孫某某某。」 女人大名當然照寫不誤。有的乾脆不包包袱、不寫包袱了,花十幾二十幾塊錢,買個上億元的冥國銀行紙鈔,燒完了就完了,還圖包包袱、寫包袱的麻煩干什麼呢?但有的老人很擔心:「你們這么燒過去的錢,閻王爺恁里認不認?」

2. 七月半寫包的格式及稱呼是怎樣的

3. 七月半寫包的格式

中元節就是傳說中的鬼節,大多數地方都有燒紙錢的習俗,將折好的紙錢都放在超大的信封里,然後連信封用火燒。這種把給逝者送紙錢的祭祀行為稱為「寫包封」,寫包封有一整套的寫包文化,僅就對先人的稱謂上就有很多講究。那麼,七月半如何寫包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七月半燒紙錢寫包的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豎排,書寫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孫××曾孫××玄孫××謹具」。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的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顯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孫××曾孫××玄孫××謹具」。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七月半燒紙錢寫包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此,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她,直接寫明關系就行。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

拓展內容:為什麼說七月半鬼門開

俗語說「七月半,鬼門開」,一踏入七月,鬼門關會大開,遊魂野鬼會藉此時在人間游離一段時間,接受人們祭祀,直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再度關閉時,鬼節才結束。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幽冥之事本就令人難以清楚知曉,不過,現代人都認為紙錢是活人燒給靈界的「鈔票」,給亡者的貼銀箔,稱為「銀紙」或「冥紙」。

為什麼燒紙錢

現代人都認為紙錢是活人燒給靈界的.「鈔票」,給神明的貼金箔,故稱「金錢」,給亡者的貼銀箔,故稱「銀紙」或「冥紙」。

據相關學者研究,漢人有用物品殉葬的習俗。古代經常用活人及實物陪葬,後來因為過於殘忍及浪費,所以部分改為土製仿製品一起下葬,稱為「俑」,如秦始皇的兵馬俑。但一般人當然無法承擔做俑的費用,於是用紙扎,紙扎就用燒的。紙錢原始的模樣便是剪成圓形錢幣狀撒或燒給靈界,可見道理是一樣的。

根據《杜詩辯證》記載:「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紙為紙,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宋人陶彀的《清異錄》上說:周世宗柴榮葬日,用象徵形狀的金銀焚化,紙錢的形狀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黃色印的叫「泉台上寶」,白紙的稱「冥游亞寶」,說明五代時紙錢已經用雕板印刷大量生產了。

燒紙程序

香燒到三分之一時,即可燒紙錢,先拿起放在供桌上的紙錢向神明稟告姓名、生日、住址、答謝神恩等,在紙錢上寫上自己的資料後,即可到金亭焚化。焚化時先從大張的開始燒,因為越大張的是給職級越高的神明。

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一、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二、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三、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四、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五、晚上曬衣服。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六、喊名字。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七、游泳。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八、亂看。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九、榕樹放在家門口。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十、熬夜。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氣入侵。

十一、靠牆。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十二、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十三、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十四、不能隨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十五、拖鞋頭朝床的方向。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麽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十六、筷子插在飯中央。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十七、一個人。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是真的。

十八、晚上拍照。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十九、玩碟仙。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二十、拖鞋整齊的放床邊。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們的鬧床。

4. 七月半怎麼寫錢包圖

七月半包裹寫法如下:

一、整體文章格式需要豎寫。

二、從右至左,左邊第一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父親)大人xxx先生千古」。

三、正中行紙面上下空格近乎相當寫上,寫上「永垂不朽(英靈永存或與天地長存等)」等敬語。

四、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xx敬輓。

七月半習俗

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5. 七月半的祭品如何寫

七月半寫包的稱呼如下:

1、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

2、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系就行;

3、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 ,「公」為性別,後二煤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4、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

5、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系(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樣是比較復雜,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



(5)貴州七月半給老人寫包怎麼寫擴展閱讀:

燒紙注意事項

燒紙時要表情嚴肅,不要嘻笑打鬧,要恭敬點。給親人燒紙前先點燃兩張扔到圈外,答對一下沒有親人送錢的孤魂野鬼。燒紙時要念念有詞,如: XXX ,給您送錢花來了。今天孫男弟女都來看您來了雲。在燒紙錢的時候,請不要嬉笑打鬧,孕婦不能去,也不要亂講話和說臟話。

一定要堅持看著把紙燃盡才可以走,這樣既可以防止災,又能防止風把紙吹出來,被其他路過的拾去,惹老人不高興,紙錢燃盡過後才可以鳴炮,這樣代表祭祀結束,也是驅邪的意思,避免有鬼魂跟著你索要錢財,因為鬼魂都是很害怕火炮的。

6. 七月半紙包怎麼寫能舉個例子么

七月半紙包寫法如下:

1、整體文章格式需要豎寫。

2、從右至左,左邊第一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父親)大人xx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紙面上下空格近乎相當寫上,寫上「永垂不朽(英靈永存或與天地長存等)」等敬語;

4、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xx敬輓。

弔唁注意事項

親朋友鄰,雖不至於和孝子一樣悲痛,但也要盡量表現得比較哀痛一些。親友前來弔唁的時候,孝子要陪同。比較親近的親友,一般要在靈前正式舉哀哭悼,直至有人勸慰。

如果不是較親近的親友,則可以在靈前燒化幾張紙錢即可。親友前往弔唁時,一般都要攜帶禮品或禮金。禮金用黃色、藍色簽封好,在正中的藍簽上寫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樣。禮品有匾額、輓聯、挽幛、香燭、紙錢等。

7. 七月半寫包的格式及稱呼是怎麼樣的

七月半寫包的格式及稱呼寫法如下: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豎排,寫給祖人的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孫,曾孫,玄 祀";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

即:依次寫"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孫,曾孫,玄孫祀"。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墳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幾個給"力夫",包袱正面寫"力夫"二字即可。

注意事項

對於冥用品,本著「陰陽一理」的理念,也比照陽間的包袱寄包裹。冥用包裹分為小封包與大包袱。小封包為包裹紙錢時用,是由草紙裁剪而成,一般是長26.5cm,寬16cm。

行文由右至左豎排五行,小封包的數量一般是多個的,每個都要如是寫好。每一個祖宗可以封多包,以每個晚輩的名義分別署名,也可以夫妻的名義署名,也可以全家的名義署名(可以寫「××率全家謹具」)。寫好後,小封包可以單獨焚化,也可套在大包袱內與其他物品一起焚化。

8. 七月半燒紙封包怎麼寫 七月半裝紙錢的包怎麼填寫

導讀: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日,在民間俗稱七月半,其實就是所謂的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還叫做鬼節,這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是要給祖先和過世親人燒紙錢的,也會燒包袱給他們,那麼你知道七月半燒紙封包怎麼寫嗎?想知道七月半裝紙錢的包怎麼填寫,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七月半燒紙封包怎麼寫

七月半燒紙錢寫包的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豎排,書寫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孫××曾孫××玄孫××謹具」。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的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顯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孫××曾孫××玄孫××謹具」。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七月半燒紙錢寫包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此,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她,直接寫明關系就行。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

七月半裝紙錢的包怎麼填寫

第一種:

1、右邊:今逢中元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老夫人)收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二種:

1、右邊:中元寄錢幾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某某某老夫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三種:

1、右邊:中元寄錢一封(如果是五封就將一改為五)上申;

2、中間: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如故顯考毛公諱澤海老大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如:孝男毛發財 賀氏;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魂下受用;

中元節為什麼要燒紙

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據高承《事物紀原》卷九載:「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在《史記酷吏列傳》中也有關於紙錢的記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由此可知,紙錢之俗早在漢代就有了。

現代人都認為紙錢是活人燒給靈界的「鈔票」,給神明的貼金箔,故稱「金錢」,給亡者的貼銀箔,故稱「銀紙」或「冥紙」。

據相關學者研究,漢人有用物品殉葬的習俗。古代經常用活人及實物陪葬,後來因為過於殘忍及浪費,所以部分改為土製仿製品一起下葬,稱為「俑」,如秦始皇的兵馬俑。但一般人當然無法承擔做俑的費用,於是用紙扎,紙扎就用燒的。紙錢原始的模樣便是剪成圓形錢幣狀撒或燒給靈界,可見道理是一樣的。

根據《杜詩辯證》記載:「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紙為紙,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宋人陶彀的《清異錄》上說:周世宗柴榮葬日,用象徵形狀的金銀焚化,紙錢的形狀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黃色印的叫「泉台上寶」,白紙的稱「冥游亞寶」,說明五代時紙錢已經用雕板印刷大量生產了。

9. 貴州七月半寫包怎麼寫 貴州七月半寫包怎麼填

導讀:中元節作為我國四大祭祀節日之一,各類習俗在民間可以說廣為流傳。就拿七月半寫包這一習俗意義來說,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前人的追思。但是否不同地區關於七月半寫包習俗也大不相同呢,下面就以貴州為例,介紹下七月半寫包怎麼寫,了解下貴州七月半寫包怎麼填。

貴州七月半寫包怎麼寫

包袱文字為豎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七月半寫包注意事項

1、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

2、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系就行;

3、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4、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里,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

5、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系(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復雜,不同關系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

七月半燒包步驟

每年進入七月初一各家各戶都要燒香點敬茶,以示迎接老祖宗進屋,並且要寫好包封擺放在神台上,直至七月半燒包封為止,燒包封必須在堂屋完成,燒的過程中准備好足夠的香紙鋪在下面,然後把包封放在香紙上,撒上五穀雜糧,就可以燒包封了。燒過的包封紙錢灰必須要過三到五天才能清掃出門。

閱讀全文

與貴州七月半給老人寫包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最好 瀏覽:468
老年人胃病嚴重可以吃什麼零食 瀏覽:342
企保養老金醫保等按什麼比例交 瀏覽:331
美國的養老機構 瀏覽:501
你最令父母欣賞的一件事是什麼 瀏覽:200
孝順家訓家規的作文 瀏覽:448
老人家為什麼不會死 瀏覽:785
2015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中段怎麼繳 瀏覽:635
疫情下的中國人怎麼養老 瀏覽:336
體檢前一天睡多久 瀏覽:1
幼兒園國學孝敬父母教案 瀏覽:680
順義區老幹部局老年大學 瀏覽:396
漳州長壽 瀏覽:506
滁州社保基數和養老金 瀏覽:601
網上能交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96
父母和男朋友之間的矛盾怎麼處理 瀏覽:83
豐盛路哪個小區適合老年人養老 瀏覽:69
孩子獨立戶口怎麼轉回父母處 瀏覽:394
美國體檢多少美元 瀏覽:555
衢州老年大學位置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