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打套管針注意哪些

老年人打套管針注意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9 04:45:49

① 留置針插針的蓋掉了還能用嗎

不能,建議更換新的。

留置針的使用減少了頻繁的靜脈穿刺造成的不適,對於靜脈穿刺比較困難小兒或者老年人比較實用,一般會使用3-5天左右的時間,過長的時間使用,有增加穿刺的淺表靜脈發生靜脈炎的危險,這種靜脈炎可以引起疼痛等不適症狀。

為了留置針內的血液不至於發生凝固,堵塞針孔,造成下次使用的困難,一般在當天輸液結束後,護理人員會往留置針內注射入適量的抗凝葯物。使用過程中注意保護留置針,避免脫落引起出血。

(1)老年人打套管針注意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打留置針後最好24小時之後再洗澡,打留置針之後會貼有防水的無菌透明布進行包裹,為的就是防止生活用水進入創口而出現感染,如果是洗澡這種大面積的身體淋浴,洗澡水很容易會流入傷口繼而出現感染,建議在留置針穿刺24小時之後需要洗澡時要用保鮮膜包裹住創口避免洗澡水進入。

如果患者已經治療完畢,留置針已經抽出體外,建議最好恢復3-5天,等傷口完全康復好了再進行洗澡。另外打留置針的用戶還需要注意穿刺的胳膊不要從事重體力的活動,不要瞬間用力過大和長時間反復活動,可以做刷牙,洗臉等日常生活瑣事,需要注意不要將針管帶出,睡眠的時候也不要壓迫穿刺一側的肢體。

② 套管針老人可以扎嗎,脊椎上,75歲

靜脈留置針又被稱為套管針,是一種很常用的治療方法,從20世紀60年代出現之後,靜脈留置針也逐漸在我國流傳,靜脈留置針的出現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還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③ 護理科研

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護理研究進展
【摘要】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具有減少血管穿刺次數,對血管的刺激性小,減少液體外滲,不易脫出血管,減少患者對輸液的心理壓力,可隨時進行輸液治療,有利於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輕護士的工作量等優點。留置針的諸多優點已越來越被廣大患者及護理人員所接受。靜脈留置針作為一項護理新技術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護理工作。許多醫院都將靜脈留置針作為臨床輸液治療的主要工具。 本文對靜脈留置針技術在臨床應用使用方法及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及並發症,臨床護理研究進展等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 靜脈留置針 護理體驗 留置時間

在進行靜脈穿刺留置針操作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目的、輸入葯液的性質、患者靜脈血管的狀況和對治療的依從性等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針的並發症;掌握好封管葯液種類、劑量並保持正壓封管;加強留置針留置期間的護理。從而減少靜脈留置針的並發症,最大限度地發揮留置針持續留置的優點,使所有接受靜脈留置針技術進行治療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適護理。其留置時間目前尚無嚴格規定,護士憑經驗決定留置時間。留置時間過長,患者發生局部並發症的危險性增加;留置時間過短,喪失了其本身的作用,從而增加了護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現從靜脈套管針護理體會及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和對策、臨床護理研究進展等進行綜述。
1 正確留置靜脈套管針
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應向其說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項、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顧慮及緊張、恐懼感,使患者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應該向其陪護解釋清楚。
1.2 選擇合適的血管 一般選擇較為粗直、充盈、長度適宜留置針的血管進行穿刺,通常選擇四肢淺表靜脈,如足背靜脈網、大隱靜脈、前臂貴要靜脈、頸外
淺靜脈[1]。盡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靜脈,以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注意避開關節、靜脈瓣、肢體受傷部位,癱瘓患者宜選擇健側肢體血管。患皮膚病及感染處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備 根據病情選擇型號相符的留置針,仔細檢查其質量,檢查產品的失效日期,包裝是否完好,型號,套管與針芯是否粘連,導管邊緣是否粗糙、針尖斜面應銳利無鉤,套管完整無斷裂。
1.4 正確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 cm處扎止血帶,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針外套管放鬆,針尖斜面向上,以15~30°進針,見回血後調整穿刺角度為10°左右順著靜脈走向將留置針推進0.5~1 cm,抽出針芯。遇有無法確定針尖是否刺入血管時,可先將針芯拔出少許,松止血帶,讓液體滴入少量,如靜脈滴注通暢、局部無腫脹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進軟管。
1.5 妥善固定 採用與留置針配套的透明膠貼固定,使其松緊適宜,牢固美觀,保證針尖不扭曲、不折疊。再用填寫好日期的膠布固定三叉介面,為換葯、拔管提供依據。
2 正確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種類 即0.9%氯化鈉注射液(內用)。肝素鈉封管液:即生理鹽水250ml加肝素鈉1.25×104 U。
2.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時間 生理鹽水5~10 ml停止輸液後每隔6~8 h沖管1次[2]。肝素鈉溶液3~5 ml,輸完液後沖管,抗凝作用可持續12 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鈉的某些患者,兩次輸液時間較近的患者可選用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生理鹽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時引起的污染,減輕護理工作量,患者可減少肝素鈉溶液的應用。
2.3封管的技術 封管時應緩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過快,用力過猛可使血管內壓力劇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滲、腫脹。封管過程中先將針頭拔出至僅剩針尖,推注封管液剩0.5 ml後,一邊推一邊拔出針頭,使留置針腔內充滿

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針頭。留置針的小開關關閉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針延長管的起始部,這樣就不致使血管內血液倒流至套管針內,避免凝血堵管。輸液過程中液體輸入不暢時,應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 ml連接輸液,回抽凝血塊,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擠壓輸液管,以防小凝血塊擠入血循環而發生栓塞。
3 使用靜脈留置針的注意事項
3.1 防止感染 使用套管針進行輸液時,應嚴格掌握無菌觀念,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留置套管針時,每周更換透明敷料2次,同時進行皮膚消毒 ,由內向外作圓周狀消毒,保持足夠的消毒時間,勿用手觸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發現穿刺針眼處如有滲血、滲液時,應該立即重新消毒,更換敷貼。勿用手觸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針眼處紅腫,局部有滲液,患者如訴穿刺處發癢等不適應立即拔除。
3.2 注意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 一般來說,能紮上肢、不紮下肢;能扎健側、不扎患側,因下肢靜脈瓣多,遠端血液迴流緩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穿刺時應選擇較粗的血管,避免選擇靠近神經、韌帶、關節、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
3.3留置套管針留置時間 目前尚無嚴格規定,護士憑經驗決定留置時間。建議套管針在血管內留置時間一般以(5+2)d為宜,太長可導致套管針機械損傷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應。患者發生局部並發症的危險性增加;留置時間過短,喪失了其本身的作用,從而增加了護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痛苦。
3.4更換注射部位 對於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葯物時,應充分稀釋,同時有計劃地更換注射部位,保護血管。
3.5選擇適量封管液量 套管針封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套管的長度,選擇適量封管液量。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如皮膚粘膜有無出血點,淤血斑,鼻腔、齒齦有無出血。
3.6 保護好留置針肢體 盡量避免肢體下垂,以防血液迴流阻塞,每次輸液前後檢查穿刺部位及靜脈走向有無紅、腫、熱、痛及靜脈硬化情況,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4 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體會
4.1首先護士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
4.2做好健康宣教 置管前護士應講解有關靜脈留置針的知識、常見的並發症及其預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置管期間注意保持穿刺部位乾燥、清潔等,預防感染、堵管、液體滲漏等並發症的發生。
4.3 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 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穿刺點以無菌敷貼覆蓋,牢固固定套管針,輸液管長短適宜。正確封管。
4.4加強巡視及早發現問題 (1 ) 觀察局部反應靜脈留置針置管期間,要經常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腫脹及局部炎症反應等,一旦出現局部紅、腫、熱、痛、靜脈硬化等症狀,應立即拔管,並根據情況及時給予相應處理,早期0~48 h採取50%硫酸鎂濕敷。48 h後可用熱毛巾敷或進行理療。以促進血液循環,恢復血管彈性,減輕炎症反應。(2)觀察輸液是否順暢。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過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動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內或套管與血管壁接觸面積太大等原因均可導致液體滲漏,導致輸液不暢。為避免液體滲漏,護理人員除加強基本功訓練外,應妥善固定導管,囑患者避免留置針肢體過度活動,必要時可適當約束肢體,同時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並加強觀察及護理。 導管堵塞也可導致輸液不暢,造成導管堵塞的原因較為復雜,通常與靜脈高營養輸液後導管沖洗不徹底,封管液種類、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選擇不當,患者的凝血機制異常等有關。因此,在靜脈高營養輸液後應徹底沖洗管道,每次輸液完畢應正確封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及用量,並注意推注速度不可過快。有研究表明,緩慢推注堵管率明顯低於快速推注。
4.5 置管期間護理 靜脈留置針置管期間,應加強生命體征的監測,做好全面護理。輸液過程中,持續熱敷穿刺肢體。特別是用濕熱敷效果最好,1次/2 h,20 min/次。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並蓋以無菌敷料。連續輸液者,應每日更換輸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換1次。輸液過程中,須密切觀察滴速,以防輸液速度過快造成循環負荷過重或葯物不良反應。快速輸液須嚴防液體滴空。

5 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相關因素
5.1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合理選擇穿刺血管或部位有關 選擇靜脈如有靜脈瓣,靜脈不直或太細都將導致靜脈留置針的留置失敗。李娟煒等〔4〕在對262例靜脈留置針在不同部位留置時間的研究中發現,頸外靜脈留置時間最長,而手背靜脈、上肢前臂靜脈、下肢大隱靜脈則無顯著差異。湯文決等〔5〕在研究500例1個月~10歲的兒童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效果分析時認為,手背靜脈留置時間最長,下肢大隱靜脈和足背靜脈留置時間最短,建議大年齡組患兒首選手背靜脈,小年齡組患兒首選顳淺靜脈,盡量避免選擇下肢靜脈。因小年齡組患兒手背靜脈穿刺成功率相對較低,且患兒不易配合,撕扯粘貼膜造成留置針脫出導致留置失敗,小兒頭皮正中靜脈滲出率高於顳淺靜脈。路必瓊等〔6〕探討了老年患者使用淺靜脈留置針的置管反應,結果顯示置管反應的發生與血管管徑大小有關,建議為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時,應盡可能選擇直徑≥3.0 mm的血管,頭靜脈、正中靜脈、貴要靜脈、大隱靜脈的靜脈管徑平均為5.1 mm,可作為老年患者四肢淺靜脈留置針的首選靜脈。在關節、患肢、下肢遠端部位選擇血管穿刺不易留置成功,因為在關節處,隨著關節的活動,留置針易移位滑出血管;在患肢,由於血供較正常肢體差,血循環相應較慢,留置針易發生堵管;在下肢遠端靜脈血流緩慢,不但影響輸液效果,還因血栓形成影響留置時間。要避免反復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以免血管壁損傷,血栓形成,造成堵管。
5.2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發生時間有關 影響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主要的原因是靜脈炎的發生。耿少英等〔7〕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中,以白兔雙耳外側的耳緣靜脈血管炎症病理改變為依據,探討靜脈留置針最佳留置時間,推斷留置針留置時間最好不超過96 h。姜麗等〔8〕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相關性研究中發現,留置時間3天內靜脈炎發生率最低,隨著留置時間的延長,靜脈炎發生率增高,建議常規留置時間定為3天較為合適,既可保證患者的舒適與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留置針的優點。姜鳳榮等〔9〕在對50隻家兔研究靜脈留置針最佳留置時間認為,其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的發生率密切相關,如果注射葯物刺激性小且在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下操作,則可適當延長留置針保留時間7~9天,但如果輸注刺激性強的葯物,應嚴格控制留置時間,化療或脫水葯物不宜用留置針注射。靜脈炎的發生與以下諸多因素相關:穿刺技術不熟練,反復穿刺,造成血管損傷;穿刺操作時無菌消毒不嚴,造成細菌性靜脈炎;輸液速度過快,大於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側壓力,葯物對血管壁刺激增加,出現機械性靜脈炎;輸注葯物的濃度、pH值、滲透壓等靜脈血管的刺激等繼而發生化學性靜脈炎等。因此,控制引起靜脈炎的因素,延遲靜脈炎的發生則可延長留置時間。
5.3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封管技術有關
5.3.1 封管液種類和劑量的選擇 封管液種類和劑量的選擇是保持留置導管(針)通暢的關鍵。目前臨床上應用封管液主要是稀釋肝素,肝素在體內外應用時具有強抗凝作用,稀釋後被常規用於靜脈留置針封管液而廣泛用於臨床。陳顯春等〔10〕對165例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了不同封管液封管的對比觀察,發現稀釋肝素封管堵管率低於生理鹽水封管,其封管效果優於生理鹽水封管,大劑量優於小劑量。黃美香等〔11〕在研究使用淺靜脈留置針時,不同劑量肝素封管液對老年患者出凝血機制和留置針保留時間的影響時發現,出凝血機制正常的老年人使用四種不同劑量的肝素液: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1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5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和2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進行封管是安全、可靠的,用50 ml肝素封管液(含肝素6.25 u/ml)封管可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因此,對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脂質代謝異常、血液高凝狀態等進行外周靜脈留置針封管時,只要出凝血機制正常,首選稀釋肝素封管,可降低堵管率,延長留置時間。再次為生理鹽水,過去認為只有抗凝葯物才能有效封管,並不完全確切。周曉慧〔12〕在對用肝素、保養液和生理鹽水三種封管液封管效果研究中發現,這三種封管液封管成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生理鹽水封管維持時間達23 h,用於留置針封管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生理鹽水能維持細胞外液容量和滲透壓,與體內水鹽代謝及血液循環密切相關,對血管刺激性小,可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因此,對於用肝素封管有可能引起出血和過敏的患者,可用生理鹽水作為封管液。蔡華等〔13〕研究用當日輸液完畢後用輸液器內液體作為封管液直接用於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並與用生理鹽水封管進行封管效果的對比觀察,發現封管維持時間無統計學差異,實驗組留置針保留天數4~9天者佔87%,認為該方法值得推廣,有利於留置針的廣泛使用。
5.3.2 封管方法 正確的封管方法可延長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正壓封管法:臨床上多採用連續、不間斷和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的方法封管,使管腔內充滿封管液,達到正壓封管。瞬間正壓封管法:無針密閉輸液可來福接頭則應用瞬間正壓封管法,是一種無需使用封管液、特殊的、先進的封管方法。在輸液完畢後,輸液接頭與可來福接頭分離時,可自動產生瞬間正壓,將留置(導管)針軟管內液體向前推進,血液不能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導管;對於醫護人員,在進行封管操作時,無須使用鋼針,可有效保護醫護人員避免由於針刺造成意外感染〔14〕。雙重正壓封管法:楊麗等〔15〕在原正壓封管的基礎上採用反折留置針的延長管的根部,減少了套3腔與靜脈腔的相通的長度,阻斷血液迴流,降低堵管的發生率,延長留置時間。龐溯擯等〔16〕在改良封管方法對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後認為,在輸入高滲液或刺激性葯物結束後,先靜脈滴注20 ml的生理鹽水,再用肝素封管,可顯著降低靜脈炎的發生幾率,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
5.4 其他因素 如留置針型號選擇與血管不相稱,穿刺處皮膚過敏或炎症,留置針局部液體滲漏等。但以下一些特殊的或可能不太重要的因素也應引起護理人員的關注。
5.4.1 患者自身疾病原因 高血壓患者,靜脈穿刺操作拔除針芯時,血液常倒流至導管內,導致管腔凝血阻塞而使留置失敗;有嚴重的心肺疾患或營養不良的患者,由於血漿滲透壓的變化,肢體高度水腫,留置針穿刺後,液體慢滲,導致肢體腫脹加重,影響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魏曉蘭等〔17〕在研究高血黏度患者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相關性時發現,留置時間的長短受血液黏度結果的影響,高血黏度患者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較正常血黏度者明顯縮短,留置針堵管率增高。
5.4.2 患者體位不當或留置針上方衣著過緊 輸液肢體長時間處於某種強迫體位造成肢體疲勞,發生不自主移動或躁動,導致留置針脫出;衣著過緊時,由於長時間壓迫有留置針的肢體,血液迴流受阻,導致血液凝固而阻塞。
5.4.3 置管後護理缺陷 如:留置針固定不妥,粘貼保護膜脫落,留置針被迫帶出移位;昏迷、躁動、精神失常等患者看護不力,造成自行拔出或抓脫留置針;淋濕粘貼保護膜而無法繼續留置。 6 延長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護理對策
6.1 做好留置針留置前對患者的評估和指導 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目的、輸入葯液的性質、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護理干預。梁克清等〔18〕在對56例淺靜脈穿刺留置針患者在留置前進行護理干預,結果發現接受干預的患者留置針平均留置時間為10.3天,患者對留置針使用滿意度達92.8%,並發症明顯下降。護理干預內容主要有,對患者及家屬告知靜脈留置針留置的意義、目的、注意事項和並發症預防等;指導患者避免碰撞或按揉留置針部位,避免留置針肢體劇烈運動或用力,適當限制留置針肢體的活動;下肢應用留置針輸液時,應抬高肢體20°~30°,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保持穿刺部位乾燥、清潔等。護理人員應提高工作責任心,加強巡視,隨時觀察掌握患者病情和輸液留置針的使用情況,對於不能配合、昏迷、躁動、精神失常患者給予置管肢體約束,避免留置針抓脫和滑出。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保證留置針的使用效果。尚玉芝〔19〕在研究影響留置時間因素分析時認為,為延長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輸液過程中,要告知患者適當活動留置肢體,以促進靜脈血迴流,減少腫脹及靜脈炎的發生。
6.2 改進和提高操作技術 提高穿刺、送管、固定、封管等技術。穿刺前,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用細、短留置針和選用粗大的靜脈,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血管後漂浮在血管中,能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的損傷,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穿刺時,採取適當的進針角度與速度,正確掌握送管時機和技巧,提高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避免靜脈內膜受損;穿刺後,留置針封管時注意封管液的選擇和劑量,推注封管液速度宜緩慢,保證正壓封管,防止葯液刺激血管壁。徐朝華等〔20〕通過改進靜脈留置針操作方法,降低了堵管的發生率,延長了留置時間。首先,在穿刺見回血後即松止血帶並打開調速器,在液體緩慢輸注的條件下繼續送管,保證及時沖凈殘留在留置針腔內的血液,防止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而發生堵管。其次,輸液過程中,延長管呈U型固定,肝素帽高於留置針尖端,不易回血,減少堵管的發生。再次,封管前將刺入肝素帽的針頭外拔2/3使退針勻速,保證正壓封管,同時採用脈沖式封管法在管腔內形成渦流,徹底沖走管壁內腔附著的葯液、迴流血液和大分子液體,降低堵管機會。李冬梅等〔21〕在探討靜脈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封管效果時發現,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的不同,直接影響留置針的留置效果,將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由延長管的遠段改進為近段後,可顯著降低導管內回血率和堵管率,延長留置時間。因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在遠段時,液體空間相對較大,延長管的彈性面積相應加大,使血管內壓力大於延長管內壓後回血率和堵管率增加,留置效果降低。
6.3 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 在留置過程中應對穿刺點進行密切觀察,保持粘貼保護膜清潔乾燥,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等異常反應,及時拔管,並給予局部熱敷等。庄倩等〔22〕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應用「三消法」消毒皮膚,即穿刺前消毒、穿刺後消毒、拔針前消毒,可降低靜脈炎發生率,延長靜脈留置針保留時間。王荃聲等〔23〕在探討淺靜脈留置針保護膜的改良應用,可減少留置針的並發症,延長留置時間。方法是將透明保護膜中心開窗0.3 cm×0.3 cm,對准穿刺點,使保護膜與皮膚粘貼好,每天消毒穿刺點2次,用一次性輸液貼覆蓋穿刺點,改良後的保護膜可有效減少皮膚炎性反應和留置針脫出的發生。關於粘貼膜的更換時間,張易等〔24〕在對頸內靜脈穿刺置管粘貼膜更換時間的研究中提出,導管滑出和導管細菌培養陽性與更換粘貼膜的時間無關,可能與出汗、滲出多、活動度大、薄膜易脫落等因素有關,建議最佳更換粘貼膜的時間為每周二次,如有粘貼膜脫落現象及時更換。通過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降低留置針的感染和靜脈炎的發生率,延長留置針的留置時間。
7 小結
正確使用靜脈留置針可減少普遍頭皮針反復多次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降低對淺表靜脈的損傷,可減少輸液意外感染的機率。靜脈留置針可使患者在整個輸液過程中感覺舒適,且能夠保持靜脈管道的持續通暢,便於搶救,靜脈留置針為一次性產品,對於長期輸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在進行靜脈留置針操作之前,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目的、輸入葯液的性質、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等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針的並發症;掌握好封管葯液種類、劑量並保持正壓封管;加強靜脈留置針留置期間的護理。從而減少並發症的出現,最大限度地發揮留置針持續留置的優點,使所有接受靜脈穿刺留置針技術進行治療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適護理,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 繆曉梅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5 ,2 (12)
[2] 梁燕.生理鹽水用於靜脈留置針封管液的臨床觀察.山西護理雜志,1988,12(2):80.
[3] 王小蓮 .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 ,2006 , 3 ( 10 )
[4] 李娟煒,林雯倩,梁前芝,等.靜脈留置針在不同部位留置時間的探討.現代醫院,2007,7(8):100-101.
[5] 湯文決,張旦紅.兒童淺靜脈留置時間與效果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A):41-42.
[6] 路必瓊,劉惠鳳,蔡偉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淺靜脈留置針的血管選擇.護理學雜志,2003,18(2):91-92.
[7] 耿少英,趙改婷,高榮花,等.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護理學雜志,2004,19(13):3-5.
[8] 姜麗,張煒,熱依拉.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相關性研究.護理研究,2005,19(11B):2416.
[9] 姜鳳榮,包影,初籃.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護理學雜志,2006,21(14外科版):55-56.
[10] 陳顯春,封悅,宋爽,等.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42-43.
[11] 黃美香,張燕燕,劉麗,等.不同劑量肝素封管液對老年病人出凝血機制的影響.護理研究,2007,21(8A):2013-2014.
[12] 周曉慧.靜脈留置針3種封管液的效果觀察.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10):8-9.
[13] 蔡華,隋瑩,鄭麗紅,等.輸液器內液體直接用於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效果的觀察.護理研究,2003,17(8A):874-876.
[14] 呂瑞京,牛靜.可來福接頭和肝素帽接PICC導管的比較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8A):46.
[15] 楊麗,趙媛,高春英.老年病人靜脈留置針雙重封管固定法.中華護理雜志,2002,37(9):713-714.
[16] 龐溯擯,郭冬梅,蒙國照,等.靜脈留置針封管方式與靜脈炎關系的實驗研究.實用護理雜志,2003,19(6):1-2.
[17] 魏曉蘭,孔凡玲,金敏.高血粘度患者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相關性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4,19(5):391-393.
[18] 梁克清,李卡路.護理干預對靜脈留置針留置效果的影響.現代護理,2007,13(20):1863-1864.
[19] 尚玉芝.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護理研究,2006,20(11A):2878-2879.
[20] 徐朝華,馮雅男,王金蘭.不同操作方法對淺靜脈留置針堵管發生率的影響.護理研究,2007,21(6B):1578-1579.
[21] 李冬梅,何艷,景水麗.靜脈留置針活塞夾閉部位對封管效果的影響.護理學雜志,2005,20(5):20.
[22]庄倩,單麗霞,田亞男,等.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皮膚消毒法的改良及應用.現代護理,2006,12(1):30-31.
[23]王荃聲,郭敏,馮素萍,等.2種淺靜脈留置針保護膜應用方法效果比較.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B):9-10.
[24] 張易,凌雲.頸內靜脈穿刺置管黏貼膜更換時間的探討.上海護理,2005,5(2):34-35.

④ 打套管針的技巧

套管針灸,簡稱套管針,是把傳統的針灸針放入活塞型套管里應用的一種新型治療工具;套管是專用的持針器,配上特製的針灸針,對局部肌肉的刺激和松解,通過神經的傳導,調節內臟或病變區域的機體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套管針的使用技巧
1. 血管的選擇:
選用相對粗、直、富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且易於固定的血管,輸注常用葯物遵循由遠心端開始,由外至內交替使用;輸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而且造成血管彈性下降的葯物要盡量避開上肢貴要靜脈及其分支的血管,因其對強刺激性葯物容易發生靜脈炎。靜脈穿刺困難者,特別是晚期腫瘤病人,可選用胸腹壁靜脈穿刺,胸腹壁靜脈是末梢小靜脈,血流慢,壓力低,活動度小不易脫落或堵管;另外在搶救休克病人時,穿刺外周淺靜脈非常困難時,可選用股靜脈穿刺。長期卧床的病人,應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易過長,因為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比上肢靜脈血栓發生率高。.
2. 留置針型號的選擇:
在不影響靜脈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選用細、短留置針,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機體血管後漂浮在血管中,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損傷,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對輸入高分子、高濃度的葯物以及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宜選用相對型號大的留置套管針,這樣不影響輸液速度及輸液量,保證葯物及時准確的輸入病人體內,不影響葯物療效,同時對血管刺激性相對要小些。
3. 穿刺方法:
選擇血管,常規消毒皮膚面積8×8厘米以上。連接輸液管並排盡留置針內的空氣後將其夾閉。旋轉松動套管針外套管,以15°~30°角行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宜慢,以免過快刺破血管壁,見回血後降低穿刺角度,在沿血管前行1~2厘米,使外套管尖端全部進入血管,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開止血帶,透明敷料固定,並註明穿刺日期及時間。禁食、創傷、失血、疼痛、環境溫度低、個體循環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況下,可採用先選擇好穿刺部位後熱敷,待血管充盈後再行穿刺;也可採用穿刺前扎止血帶,用手輕輕摩擦穿刺部位皮膚後,放鬆止血帶片刻再扎止血帶。正確的送管方式是: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針芯觸及血管壁,外套管又有針芯支撐可順利通過皮膚.。
4.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置管時間,防止置管並發症的發生;封管時採用正壓封管法。首先均勻推注肝素鹽水溶液3ml,將留置針延長管抬高30度後,將其延長管上的小夾將延長管夾閉,再推注肝素鹽水溶液0.5 ml封管,.封管後再次輸液時套管內肝素溶液相對呈高壓狀態,使液體通暢的流入體內。
5. 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
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在我國尚無統一標准,BD公司推薦為3~5天。據研究,血粘稠度正常的病人一般可留置2~5天,最有效的期限為3天。在臨床上只要注重護理, 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潔、乾燥、密閉的固定環境,沒有發生堵管和滲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但是為了防止葯液長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學性靜脈炎和小的血凝塊進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數最好不要超過7天。
6. 常見並發症的預防:
使用靜脈套管針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是靜脈炎、液體外滲和套管堵塞。.
1)靜脈炎的預防 ①嚴格無菌操作;②減少機械刺激;③避免化學刺激:消毒時消毒液不宜過多,並且要待干。輸入刺激性葯物前後用生理鹽水沖管,強刺激性葯物盡量避免從套管針輸入
.2)防止液體外滲 囑病人保持輸液肢體與心臟平齊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避免影響局部血液迴流。
.3)防止套管堵塞 每次輸液完畢正確封管,保持套管針通暢。
7. 靜脈套管針的護理:.1 嚴格掌握靜脈套管針的使用范圍 對於輸液量大、葯物刺激性強、輸液時間大的病人應選擇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遠離關節和靜脈瓣的血管進行靜脈留置;2 正確輸入葯物和液體 根據葯物性質及輸液量來調節輸液速度。在用葯順序上先輸入高滲或刺激性較強的葯物,後輸入等滲或刺激性較小的葯物;輸化學葯物前後用生理鹽水沖管,輸血漿、全血、3L袋前後均要用生理鹽水沖管,而且輸完後要快速沖管,以減少有形成分的附著,保持套管通暢。3 在靜脈套管針期間應加強健康教育3.1 輸液期間將遠端肢體抬高,以促進靜脈迴流。..3.2 輸液過程中,用毛巾濕熱敷穿刺點上方,15~20min/次。 ..3.3 每日輸完液體後用TDP燈照射穿刺肢體20~30min。..3.4 套管針期間禁止沐浴,防止穿刺點感染、蔓延 套管針期間,若出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則提示有靜脈炎發生,應立即拔除套管針,局部用50%硫酸鎂或呋喃西林液持續冷敷,嚴重者需行物理治療,靜脈輸入抗生素預防感染。

⑤ 老年人適合用留置針么

我覺得適合,我家也有老人,住院天天都要輸液,一天好幾瓶,打針痛就不說咯嗎,有些老人血管不好找,一次輸液可能要打幾次,才能找到血管,對老人來說是一種折磨,現在老人住院我們都用留置針,它干凈衛生,可用時間長,護士也會把它固定好不用擔心。不過最多隻能有6天,不然會讓老人皮膚發炎的

⑥ 靜脈留置針使用過程中輸液接頭消毒要點有哪些

靜脈曲張,通常指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這個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在我國發病率高達20%,患病人群超過2億。據統計,一般25~36歲開始出現症狀,40歲以上高發。而60歲以上老年人血管病變的發病率高達79.9%,而70歲以上的發病率則幾乎接近100%。有的患者是因為疼痛就診,有的因為瘙癢難忍,更有甚者是因為皮膚變黑潰爛。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靜脈曲張病變的治療和預防。
靜脈曲張病變的分級

我們通常採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CEAP中的C(clinic)來分級,也就是通過臨床表現來分級,具體分級如下。

0級:無可見或觸及的靜脈疾病體征。

1級: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擴張,僅影響美觀,可以不用治療。

2級:腿部可見彎曲增粗的表淺靜脈血管,高出皮膚,腿部抬高或平卧後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脹、易疲勞等不適感覺,這是下肢靜脈曲張最常見的情況。

3級:靜脈曲張增多,小腿開始出現水腫,以站立過久或勞累後較明顯,晨起時水腫可消退。患肢常比對側腿增粗,一些患者還出現皮膚瘙癢,嚴重者呈現濕疹、郁積性皮炎等皮膚病變。

4級:血管內血液淤積過多,靜脈壓力明顯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滲透至血管外的皮膚及皮下組織,造成局部皮膚發紅、變紫,直至發黑(血中鐵元素沉積),並且失去彈性而變硬。

5級: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和已治癒的潰瘍。

6級:有靜脈疾病引起的皮膚改變和正在發作的潰瘍。

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
首先籠統來講,對於分級C1~C2級的患者來說,重要的是防止靜脈曲張進一步加重,一般穿彈力襪延緩病情發展即可。出於美觀考慮可以局部注射硬化劑,該療法微創、無疤、效果好,基本沒有副作用。C3級的患者保守治療多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需要手術,否則病情會逐漸進展。但C3級一般是個漫長的過程,大部分患者可能過5~10年才發展到C4級,因此,C3需要手術,但不用著急的話可擇期手術。C4~C6級毋庸置疑必須手術,只有手術才能解決問題。

非手術治療法

患肢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綳帶,使曲張靜脈處於萎癟狀態。在這里強調一下,彈力襪主要的作用是緩解症狀,利用外界施加的壓力增加減輕血液迴流,減輕下肢酸脹症狀,延緩靜脈曲張病情的發展,但是彈力襪不可能阻止病程的發展,因此准確地說它不算是治療靜脈曲張的手段。彈力襪應選用醫用彈力襪,具有遠側高而近側低的壓力差,以利靜脈血液的迴流。此外,還應避免久站、久坐,間歇抬高患肢。非手術治療法僅能改善症狀,適用於:①病變局限,症狀較輕者;②妊娠期間發病,鑒於分娩後症狀有可能消失,可暫行非手術療法;③症狀雖然明顯,但手術耐受力極差者。

硬化劑注射治療

注射葯物如聚多卡醇,注射時患者取平卧位,將硬化劑注射到迂曲的靜脈團塊內,局部加壓包紮,自足踝至注射處近側纏繞彈力綳帶後,立即開始主動活動;24~48小時後改為彈力襪維持壓迫,時間約1~2周。

手術療法

手術是根本的治療方法。凡是有症狀且無禁忌證者(如手術耐受力極差等),都應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傳統手術方法包括對大隱靜脈主幹處理、曲張靜脈團塊處理及交通支的處理等三個方面。

微創手術:近年來由於儀器設備等的發民展,涌現出許多各大醫院基本採用微創療法。

1. ①小切口內翻剝脫、大隱靜脈激光閉合術和大隱靜脈射頻消融閉合術都是針對治療大隱靜脈主幹反流的。

2. ②③腔鏡深筋膜下穿通靜脈離斷術(SEPS)可是用來處理交通支的,但直接切除更簡便有效。

3. ③②透光直視旋切術主要用於靜脈團的處理,此外還有手術切除、電凝、皮下連續縫合、硬化劑注射等。

手術的療效評價,對於因大隱靜脈主幹反流所致的下肢靜脈曲張,療效判斷應以反流消失、曲張靜脈團消除和下肢症狀緩解為標准。臨床上採用超聲檢查判斷閉合效果,內翻剝脫因已將主幹脫出,不需檢查;而對於激光和射頻,目前的早期、中期結果顯示兩種方法均有很好的療效,有報道射頻治療後5年時大隱靜脈閉合率達90%,2年時激光手術的大隱靜脈閉合率達95%。

我們認為,相對於傳統的手術方式,微創手術的確有著較多的優勢,但需要切記的是:手術的目的是治療疾病,微創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而已。目前國內開展的治療靜脈曲張疾病的微創手段有很多,但每一種都有著相應的適應證以及相對禁忌證,不能一味追求微創而將一種方式用於所有的患者,最終會導致更多並發症、復發率的出現,從而失去了微創的意義。

小貼士:日常生活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預防靜脈曲張「十二字箴言」: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當然我們不可能總是躺在床上,所以日常生活有以下小妙招可以簡單有效地預防靜脈曲張。

盡量避免一個姿勢不動。需要站立時,踮腳10~20次,再抬腿10次左右。需要坐著時,腳尖抬起,上下擺動腳掌,像腳踩剎車一樣10~20次。每隔15分鍾就活動活動筋骨。

⑦ 是不是年紀大的老人患腦血栓的幾率高怎麼預防腦血栓

腦血栓是老年病,的確老年人患病的幾率較高。預防需注意以下幾點:
(1)體育鍛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體力活動,可使心臟維持較好的功能,即使血液和血管方面有些潛在性發病因子的話,也可以有較好的代償能力。 (2)合理飲食老年人盡可能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應以素食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這樣可以避免血液中脂質過多,預防動脈硬化,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慎用葯物過量服用降壓葯物,尤其睡眠前大量服用,可使血壓大幅度下降,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血流減慢,促使腦血栓形成。長期大量服用利尿葯,使體內水分從尿中排出,如不及時補充,則體內失水過多,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血流減慢,易形成血栓。在應用止血敏、安絡血等止血葯時,會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進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應用上述葯物時,應嚴格遵守醫囑,不能擅自加大劑量和改變服用方法。 (4)重視先兆,中醫古書中,多有中風、半身不遂先兆的描述。如元代醫家羅天益所著《衛生寶鑒》中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內必有中風之疾也"。這些症狀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相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歷時短暫,症狀較輕,且在24小時內能完全緩解的神經症狀,它往往與腦血栓形成的早期表現相同。前者是腦的微血管堵塞,或者腦細胞輕度缺氧,如果能及時建立和開放側支循環,能使缺血部位腦細胞的功能得以恢復;後者則是較大血栓形成,致使某支腦血管梗塞,部分腦細胞缺血壞死。有人統計,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於12~36個月內發生中風的佔40%~60%。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表現為頭暈、眼花、走路不穩、突然單側肢體肌力減退、口舌麻木、說話不清、吞咽困難等。這些症狀雖可自行消失,但必須馬上到醫院檢查及治療,切不可以為症狀消失就萬事大吉了。否則進一步出現偏癱、口角歪斜、一隻眼睛失明等,就真正發生中風了。 如果有血栓和動脈硬化,就要及時預防了,可以口服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類的葯物預防一下,華康葯業生產的天欣泰血栓心脈寧不錯,是目前治療和預防腦血栓、腦梗塞最好的中葯,可以網路天欣泰了解一下。

⑧ 使用套管針需要注意什麼

1、 調節滴速(60滴/分±10%)。

2、 填寫輸液卡,整理單元。

3、 口囑病人注意事項(輸液期間可適度活動;洗澡時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時觀察

5、 封管:正壓封管(將針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內,沖管後餘0.5ml封管液邊推注邊拔針)。

⑨ 威高潔瑞留置針怎麼樣啊

挺好的,我們醫院一直在用。。。

⑩ 套管針使用中需要注意什麼

、儀表整潔、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無序-1。 5
2、用物:無菌用物(一次性輸液器及頭皮針、靜脈套管針及無菌透明敷料);治療車(2%碘酊與75%酒精、5ml注射器、棉簽、砂輪、止血帶、治療巾,必要時備固定托);葯液(等滲鹽水或稀釋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驟 1、 解釋。
2、 查對、備葯。
3、 消毒瓶蓋,插輸液管。
4、 排氣:一次成功,不浪費葯液。
5、 選擇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徑8×8cm)待干。
7、 選擇適當型號套管針。
8、 打開套管針包裝,將頭皮針插入肝素帽內,排氣。
9、 扎止血帶。
10、酒精脫碘,准備無菌透明敷料。 未解釋-2;未查對-5;未消毒瓶蓋-2;插管污染-2;排氣一次不成功-1;選擇血管不當-1;消毒范圍不合格-2;套管針型號選擇不當-2;頭皮針未插入肝素帽內排氣-3;扎止血帶過緊,方向錯誤-1;脫碘不完全-1。 20
穿刺時操作步驟 1、 旋轉松動外套管。
2、 綳緊皮膚,在消毒范圍內1/2或2/3處直刺靜脈。
3、 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進針少許。
4、 右手持住針翼,左手將套管全部送入靜脈。
5、 松開止血帶。
6、 打開調速器,拔出針芯。
7、 固定。
8、 記錄。 未旋轉松動外套管-3;未綳緊皮膚-2;穿刺點選擇不當-3;進針速度過快-3;見回血後未降低角度再進針少許-4;右手未固定針翼-5;左手未持針座Y介面-5;未將套管全部送入靜脈-3;未松止血帶-1;未開調速器即拔針芯-5;固定方法不當-5;未記錄日期-1。 58
穿刺後操作步驟 1、 調節滴速(60滴/分±10%)。
2、 填寫輸液卡,整理單元。
3、 口囑病人注意事項(輸液期間可適度活動;洗澡時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時觀察
5、 封管:正壓封管(將針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內,沖管後餘0.5ml封管液邊推注邊拔針)。 未調節滴速-1;未填寫輸液卡-1;未整理單元-1;未口囑病人注意事項-1;未定時觀察-1;封管方法不當-5; 12
整體評估 1、 評估內容:無菌觀念,動作熟練程度,工作態度。
2、 時間:12分鍾(從准備至封管結束)。 、儀表整潔、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無序-1。 5
2、用物:無菌用物(一次性輸液器及頭皮針、靜脈套管針及無菌透明敷料);治療車(2%碘酊與75%酒精、5ml注射器、棉簽、砂輪、止血帶、治療巾,必要時備固定托);葯液(等滲鹽水或稀釋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驟 1、 解釋。
2、 查對、備葯。
3、 消毒瓶蓋,插輸液管。
4、 排氣:一次成功,不浪費葯液。
5、 選擇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徑8×8cm)待干。
7、 選擇適當型號套管針。
8、 打開套管針包裝,將頭皮針插入肝素帽內,排氣。
9、 扎止血帶。
10、酒精脫碘,准備無菌透明敷料。 未解釋-2;未查對-5;未消毒瓶蓋-2;插管污染-2;排氣一次不成功-1;選擇血管不當-1;消毒范圍不合格-2;套管針型號選擇不當-2;頭皮針未插入肝素帽內排氣-3;扎止血帶過緊,方向錯誤-1;脫碘不完全-1。 20
穿刺時操作步驟 1、 旋轉松動外套管。
2、 綳緊皮膚,在消毒范圍內1/2或2/3處直刺靜脈。
3、 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進針少許。
4、 右手持住針翼,左手將套管全部送入靜脈。
5、 松開止血帶。
6、 打開調速器,拔出針芯。
7、 固定。
8、 記錄。 未旋轉松動外套管-3;未綳緊皮膚-2;穿刺點選擇不當-3;進針速度過快-3;見回血後未降低角度再進針少許-4;右手未固定針翼-5;左手未持針座Y介面-5;未將套管全部送入靜脈-3;未松止血帶-1;未開調速器即拔針芯-5;固定方法不當-5;未記錄日期-1。 58
穿刺後操作步驟 1、 調節滴速(60滴/分±10%)。
2、 填寫輸液卡,整理單元。
3、 口囑病人注意事項(輸液期間可適度活動;洗澡時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時觀察
5、 封管:正壓封管(將針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內,沖管後餘0.5ml封管液邊推注邊拔針)。 未調節滴速-1;未填寫輸液卡-1;未整理單元-1;未口囑病人注意事項-1;未定時觀察-1;封管方法不當-5; 12
整體評估 1、 評估內容:無菌觀念,動作熟練程度,工作態度。
2、 時間:12分鍾(從准備至封管結束)。 評估內容酌情扣分;時間超過一分鍾-1。

這個是套管針 看時評分標准你看看
就知道了基本上扣分的地方就是要注意的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打套管針注意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是什麼樣的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一次交清 瀏覽:431
香樟樹長壽 瀏覽:307
平湖岐嶺老人活動中心在哪裡 瀏覽:397
長壽甲子 瀏覽:44
查自己和父母的徵信需要什麼 瀏覽:813
重陽節主題升旗儀式講話稿 瀏覽:650
成華區自助養老院要多少錢 瀏覽:694
長壽里膠原球 瀏覽:627
太平吉祥人生養老保險怎麼買 瀏覽:542
老人沒胃口吃東西還拉黑便怎麼辦 瀏覽:428
經常幫父母做家務怎麼說 瀏覽:689
潮汕妹夫父母叫什麼 瀏覽:514
九十歲老人心梗放支架多少錢 瀏覽:444
我怎麼才知道養老院打人 瀏覽:950
2017年退休金還長嗎 瀏覽:159
養老金借方科目 瀏覽:516
城鎮職工的退休年齡 瀏覽:475
父母醫保如何添加子女 瀏覽:110
重陽節還能叫什麼節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