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歲老人最近確診患有冠心病,怎麼辦
老年人冠心病經常發病,建議及早到醫院進行正規全面的檢查與治療,常見的檢查包括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或者冠脈造影檢查。
如果冠狀動脈病變很嚴重,需要介入治療或者外科手術治療。同時葯物治療是基礎,常見的葯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葯、他汀調脂葯、β受體阻斷劑、硝酸酯類的葯物等等。
另外,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比如飲食要清淡,要戒煙戒酒,適當的鍛煉,控制體重,不要熬夜,要保持心情的舒暢,還要注意防寒保暖,要隨身攜帶急救葯品。
Ⅱ 老人心臟不好,吃什麼保養
老人心臟不好,普遍講來就是包含兩個病,一個就是冠心病,第二個內就是心功能容不全,所以可以根據這兩個病來調整飲食。老年人出現這兩個情況的時候,飲食應注意:
1、飲食首先要清淡,低鹽、低脂飲食。鹽一般控制在6g以內,脂肪要嚴格控制,不能吃油膩的東西,這是一個大體的方向;
2、規律飲食,控制體重,也就是說心臟病的人不能什麼也不吃,但是也不能亂吃,規律飲食就可以,把體重控制在合理水平;
3、要考慮要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蛋白質對身體非常重要,要足夠的補充;
4、在食物的具體選用上,整體來說,蔬菜、瓜果和海產品,像海帶,這些都是對身體非常好的食物。
Ⅲ 老年人心臟病怎麼治療
指導意見:
老人胸悶氣短等症狀,有可能是冠心病,心絞痛引起的,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心內科就醫檢查,通過病史,臨床症狀及心電圖等相關的檢查,可以確定病因,然後及時的對症治療
Ⅳ 老年人心臟不好,適宜吃哪些食物
對老年人心臟有益處的食物:
1、堅果類: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薏苡仁:屬於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3、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4、黃豆: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5、玉米: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
6、馬鈴薯: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7、菠菜:富含豐富的葉酸,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8、芹菜:所含的芹菜鹼,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
9、木耳:食用木耳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
10、海帶:多吃海帶可以加速有害物質如膽固醇排出體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預防動脈硬化。
Ⅳ 老年人心臟不好,飲食上都需要注意什麼
在飲食方面,少吃油膩和刺激性食物除外,還可以是多吃一些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食物。也要注意膳食的數量和類型。對於心臟不好的人,大多是肥胖的,所以,要控制每日卡路里攝入量,減輕體重,不能每天吃太多的食物,這樣胃腸道的負擔會變得更重,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過熱或過冷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腸道。
最後,老人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平時在生活其他方面注意,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而且要進行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Ⅵ 中老年人心臟不好,該怎樣能才能健康呢
預防1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 多喝茶,據統計資料表明,不喝茶的心臟病發病率為3.1%,偶爾喝茶的降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心臟病的加劇,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關。而茶多酚中的兒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過程中不斷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經動物體外實驗均提示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煙、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7 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心臟病關系密切。
8 預防心臟病應積極降壓。下列病人達標血壓應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腎病、冠心病(CAD)等危狀態、頸動脈病(頸動脈雜音、超聲或血管造影證實有頸動脈異常)、周圍動脈病、腹主動脈病。Framingham危險評分≥10%。無以上情況達標血壓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現病人,血壓應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歲者舒張壓(DBP)低於60mmHg要小心降壓。老年高血壓病人脈壓大者,收縮壓(SBP)下降時,DBP也會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狀。很老的老年人(>80歲者),降壓治療能減少腦卒中危險,但是否能減少CAD,還不肯定。
心臟病患者要加強心理的自我調整
心臟病患者大多與人的性格心理活動有很大關系,所以在我們生活當中,要注意,心理的調整,從以下四個方面去預防,治療心臟病:
1、遇事心平氣和。心臟病患者往往脾氣急躁,故易生氣和得罪別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氣和,增加耐性。
2、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平靜和安寧,有益於心臟病的康復,而且能贏得友誼,保持人際間的融洽。所以人們把寬恕稱作「精神補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3、遇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過於精細、求全責備常常導致自身孤立,而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臟。心臟病患者對子女、對金錢、名譽、地位以及對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體鍛煉和心理調節的方法。如自我放鬆訓練:通過呼吸放鬆、意念放鬆、身體放鬆或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增強自身康復能力。
Ⅶ 老年冠心病或心臟病應該如何治療
比較有保障的做法就是葯物治療,加上飲食方面的護理,這樣比較穩定
Ⅷ 老年人血壓低心臟病該如何調理
我母親也是這這種情況,血壓低,心臟經常不舒服,心慌氣短,看了很多大夫,現在一直在吃步長制葯出的步長穩心顆粒。效果還不錯。由於,母親得了這種病,自己平時也經常看這方面的書。
老年人收縮壓低於13.3kpa(即100mmHg),舒張壓低於8kpa(即60mmHg),稱為老年人低血壓。在臨床上,老年低血壓常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體位性低血壓。引起老年人低血壓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病後身體虛弱、心臟疾病、慢性肺部疾病、長期卧床引起營養不良,以及平素體質瘦弱、家族遺傳等。
老年人低血壓輕者無任何症狀,有的僅覺得精神疲倦、頭暈、頭痛、四肢乏力、記憶力減退、心前區壓迫感及心悸等;重者可出現四肢及皮膚厥冷、冷汗、脈搏增快、昏厥等症狀,此屬危重急症,需立即住院搶救。
老人平時一定要注意心情舒暢,要學會自我調節,這是大夫說的。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個病人,積極參與體質鍛煉,散步和慢跑是較適宜的運動,散步一般在15—30分鍾走完1000—3000米,每天進行1—2次,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肌的收縮力和血液調節作用。
還有,早晚起卧要慢,避免長時間站立。注意起坐不要過急,特別是從卧位起立時,應先在床上反復進行下肢伸展運動,促進血液迴流。睡眠時使用稍高枕頭,醒後應稍待片刻再坐起來下床立起。平時加強飲食調養,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但須注意飲食不要過飽,以防回心血量相對減少。
祝老人身體健康!
Ⅸ 老人心臟不好,怎麼保養
老人心臟不好首先要吃保護心臟的葯來維護,例如,「百籽養心丸」「保心丸」之類的葯。然後重要提醒,作息規律注意休息,不要太累。,還有心臟不好的人喜靜,不要噪音。保持心情愉快百病皆無
Ⅹ 老人心臟不好,平時吃什麼對心臟好
我的可能很多但一定管用! 仔細看看 祝老人身體健康!!
高血壓病和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調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問題:
(1)控制食鹽量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和鈉。如鈉鹽攝入過多,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動脈痙攣,使血壓
升高。同時,鈉鹽還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鈉鹽過量,體內水分儲留,就會增加心臟負擔。因此,每日飲食中鈉鹽供應量以低於3克為宜;鹹菜、榨菜、醬豆腐等過鹹的食品以少吃、不吃為佳。
(2)控制熱能供應量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應多食用含熱量低的食物。因總熱能過高時,血清膽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體重過重,應節制飲食。
(3)限制脂肪量和膽固醇量每日膳食中,盡量避免食用含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肥肉、肝、
腎、腦、肺、蛋黃、魚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製品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過多,因過多的植物油也會促使患者肥胖。
(4)忌食刺激性食物飲食中盡量少用生薑、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調味品,嚴禁吸煙、飲酒,去掉喝濃茶、濃咖啡等不良
嗜好。
(5)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豆芽、海帶、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經常食
用芹菜、草莽、西紅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壓。心臟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櫻子、草萄果等水果。
======================================
風濕性心臟病要忌的飲食因素
(1)禁止食用苦寒及辛辣食物:風心病病人多屬心脾陽氣不足,如過食苦寒食品,會損傷人體陽氣,加重病情。此外,因辣椒、芥末等食品,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且這類食品能導致大便秘結,因排便困難過於用力,可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發生不測。�
(2)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嚴格控制食鹽的用量,對各種用鹽腌制的食品量也應嚴格限制,以免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加重心臟的負擔。
(3)戒除煙酒、濃茶和咖啡:因為香煙在燃燒時,可以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吸入體內後,可以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並可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臟不利。而酒、濃茶、咖啡等興奮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紊亂,從而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肌瓣膜功能受到損害。所以,風心病人應禁煙及興奮刺激性飲料。
回答者: 水映天影 | 二級 | 2010-12-4 21:43 | 檢舉
心臟病飲食禁忌
含鐵過量對心臟不利 (文章來源:新華社北京)
專電美國科學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含有過量鐵的食物容易使人患心臟病。
荷蘭科學家發現人體內一種基因發生變異時,心臟病發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而這種基因與一種血色素症有關,這種病會導致患者從食物中攝取過量的鐵。一般人體內含有2到4克鐵,而患這種血色素症的患者體內鐵含量高達20克。在美國,平均每30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症。
高脂早餐易誘發心臟病 (文章來源:四川日報)□蒲昭和
「早餐要吃好」是較為流行的觀點。最近,荷蘭科學家提出,早餐攝入較多的脂肪可能誘發心臟病,因為所有的脂肪都是惡性的。
荷蘭瓦格尼根大學的營養學家認為,吃什麼樣的脂肪油,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倒沒有什麼關系。起決定作用的是量。因為食物中的高脂肪含量會造成凝血因子VⅡA上升,從而導致凝血酶急劇升高,酶在引起產生梗死的血小塊時起催化劑作用。
科研人員把91名年老的婦女分成兩組進行測試。第一組在驗血前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脂肪含量達50%。這時,她們血液中的VⅡA的含量大提高。另一組則只吃酸奶、水果和麥片等低脂肪的食物。結果,她們的VⅡA含量在早餐後明顯比以前低。
研究人員在去年曾經做過類似的實驗:受試者分別進食4種早餐,每種早餐都由脂肪提供50%熱量,但所含脂肪酸的種類各不相同,其中包括高度飽和的動物脂肪、硬脂酸、亞油酸及亞麻酸。早餐物品包括小圓麵包、人造黃油、火腿和糕點及橘汁等。實驗結果顯示:所有脂肪都使凝血因子升高,脂肪的種類不造成任何差異。
心臟病患者不宜過量補鈣 (文章來源:文摘報)
大量科研證實,人們日常飲食中缺鈣導致高血壓,故許多臨床醫生都倡導心血管病患者宜高鈣飲食。然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克盧克辛教授等人經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過量可引起猝死。
克盧克辛教授指出,美國每年有20萬致命性心臟病發作病人,主要由於心臟缺血,二氧化碳濃度突然升高,造成鈣離子大量流入心肌細胞內,發生鈣沉積而猝死。有學者指出有猝死預兆的心臟病患者,應長期服用小劑量的鈣拮抗劑以減少猝死的發生。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宜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上海家庭報》99.8.25江鳴文)
吸煙也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文/肖拜雲
眾所周知,吸煙可能引發肺癌,但您可能不知道,吸煙也會危害心血管。它會引發以下心血管疾病:
動脈硬化 前瞻性追蹤屍檢研究和回顧性吸煙調查屍檢研究表明:吸煙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吸煙能促進動脈壁粥樣斑塊的形成和使之加劇。有人研究了吸煙與心肌內小動脈損傷的關系,發現其動脈壁病變、纖維化增厚、粥樣化、鈣化、玻璃樣增厚與吸煙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吸煙與營養過度的雙重作用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有肯定的作用,且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者更為明顯。
冠心病 吸煙是冠心病的3個獨立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證明,不管其他危險因素存在與否,吸煙能獨立起作用。美國冠心病死亡率的30%歸咎於吸煙,吸煙者冠心病死亡率比非吸煙者高70%。吸煙與冠心病死亡率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一般吸煙年數越多,冠心病總死亡率越大。
腦血管疾病 煙霧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可引起腦動脈硬化、血管腔狹窄,而且一氧化碳使血氧含量降低,造成腦細胞缺氧及功能減退。美國腫瘤協會的研究表明,腦血管病死亡率的比值吸煙者高於非吸煙者,戒煙後中風死亡率很快降到非吸煙者水平。
外周血管粥樣硬化性疾病 吸煙是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性疾病最強烈的誘發因素。吸煙損傷肝細胞功能、導致高血脂症,產生外周血管疾病。調查表明,吸煙患者的臨床表現比非吸煙者早出現8—10年。戒煙對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的影響是間接的,逐漸戒煙者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險也逐漸接近於非吸煙者。
低脂飲食對冠心病不利 (文章來源:生活時報)韓揚
一些冠心病患者認為飲食要低脂肪低膽固醇,因此不敢吃肉類和雞蛋、牛奶,甚至連植物油都很少吃,以致身體日漸消瘦。由此造成人的血紅蛋白很低,供應心肌的冠狀動脈血液帶氧量減少,引起心肌缺血。在這種狀態下,只有靠加快血液循環來補償。加大血液循環自然會加大心臟的工作量,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重度貧血對心臟健康的人也可導致貧血性心臟病,對於冠心病患者危害更大。因此,冠心病人過分強調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是不正確的。
==========================================
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要求是什麼?
高血壓病和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調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問題:
(1)控制食鹽量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和鈉。如鈉鹽攝入過多,在某些內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動脈痙攣,使血壓
升高。同時,鈉鹽還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鈉鹽過量,體內水分儲留,就會增加心臟負擔。因此,每日飲食中鈉鹽供應量以低於3克為宜;鹹菜、榨菜、醬豆腐等過鹹的食品以少吃、不吃為佳。
(2)控制熱能供應量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應多食用含熱量低的食物。因總熱能過高時,血清膽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體重過重,應節制飲食。
(3)限制脂肪量和膽固醇量每日膳食中,盡量避免食用含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肥肉、肝、
腎、腦、肺、蛋黃、魚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製品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過多,因過多的植物油也會促使患者肥胖。
(4)忌食刺激性食物飲食中盡量少用生薑、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調味品,嚴禁吸煙、飲酒,去掉喝濃茶、濃咖啡等不良
嗜好。
(5)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豆芽、海帶、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經常食
用芹菜、草莽、西紅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壓。心臟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櫻子、草萄果等水果。
======================================
風濕性心臟病要忌的飲食因素
(1)禁止食用苦寒及辛辣食物:風心病病人多屬心脾陽氣不足,如過食苦寒食品,會損傷人體陽氣,加重病情。此外,因辣椒、芥末等食品,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且這類食品能導致大便秘結,因排便困難過於用力,可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發生不測。�
(2)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嚴格控制食鹽的用量,對各種用鹽腌制的食品量也應嚴格限制,以免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加重心臟的負擔。
(3)戒除煙酒、濃茶和咖啡:因為香煙在燃燒時,可以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吸入體內後,可以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並可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臟不利。而酒、濃茶、咖啡等興奮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紊亂,從而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肌瓣膜功能受到損害。所以,風心病人應禁煙及興奮刺激性飲料。
回答者: 520悲傷戀歌 | 四級 | 2010-12-4 21:44 | 檢舉
到現代社會人們的關注,尤其心臟的健康更受到人們的重視,下邊向大家介紹有益心臟健康和不利心臟健康的幾種食品,供大家在飲食中參考。 應該多吃的5種食物:
魚———美國心臟學會推薦多吃魚,尤其是鮭魚、鯖魚和長鰭金槍魚之類含脂肪較多的魚,每周至少吃兩次。這些魚富含ω-3脂肪酸,能減少冠心病風險。
大豆———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大豆、豆奶、豆豉之類的豆製品可以降低人體內的總膽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允許豆製品生產商在產品包裝上聲明,每天攝入25克大豆蛋白可以減少心臟病風險。
堅果—————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一組心臟病發作後的倖存者進行調查。他們的最新調查報告發現,每天吃1/3杯乾豆能使心臟病再次發作的幾率減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於保護心臟,但每天只適合吃一把(大約42克)。
燕麥———燕麥中含有的纖維不僅能降低人體內的總膽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而且還能降低血壓。這兩種因素都容易引起心臟病。
雞肉———草原興發的綠鳥雞是我國地方土種雞基因庫的優良種雞,原生態放養,綠色食品,無污染,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油脂低,適量食用對心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