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老人扭傷

80歲老人扭傷

發布時間:2025-07-15 06:24:08

❶ 80多歲的老人因為一隻腳腫了是怎麼回事可不可以吃點中草葯

吃中葯是可以,關鍵是找著腳腫的原因後再吃葯才可以消腫。因為老年人比較容易缺鈣,先確定骨頭是否有問題,因為很多老年人骨折沒有疼痛感。如果是走路崴腳了或是扭傷了。用點外洗葯再塗點舒筋活血葯就可以。

80歲老年女人,有骨質疏鬆,腰扭傷後該怎麼辦,

建議到廣州南方3院,比較有專車,基本卧床,每天打針,住院1月康復。主要是點滴:骨肽、鮭魚降鈣素、肌注密蓋息等。他們不建議微創。我家人去之前是卧床的,轉身非常痛。治療一月康復。你的比較輕,可以咨詢當地醫生,我介紹的葯,就是治療骨質疏鬆的。

❸ 誰幫忙介紹一下「香河老人不腐」的事跡

周鳳臣,香河縣胡庄村人。她以88歲高壽享盡天年。停止呼吸以後,遺體沒經過任何防腐處理,在自然環境中,經過幾度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的考驗,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視為獲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當地人民奉為修行得道的仙人。現代科學工作者則認定,她創造了人類特異生命演化的奇跡,從現代醫學和生物控制論的角度看,她對生命的自我調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我國一些深諳東方傳統文化精髓的專家們,在考察了周鳳臣老人現象之後斷言,香河民間肉身的現世,將在世界范圍引發對東方神秘文化的嚮往,無可辯駁地印證了老子「死而不亡者壽」的名言。
周鳳臣老人於光緒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縣淑陽鎮東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時45分在北京長子楊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國初年,周氏舉家進京,周鳳臣老人那時8歲,不願赴京,便留在香河縣,寄住於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寬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禮教令其纏足,又感其體弱多病,常常帶往寺廟焚香禮佛,布施齋增,以求蔭佑。
周鳳臣老人自幼天資靈慧,心地善良。由於自己飽受病苦折磨,並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掙扎於水深火熱之中,便從小立志學醫,以拯救一方眾生。無奈是個女兒家,姑姑圃於封建禮教,將其藏於深閨,竟不得讀書識字,更難得接觸醫學。在姑姑家長到20歲時,姑姑捨不得她遠嫁,便作主將她嫁與本鎮胡庄村楊景山之子楊士傑為妻。
周鳳臣老人嫁到楊家時,公爹已經仙逝。其時,由於世道動亂,楊家境況漸衰,兄弟們分家另過。迫於生計,丈夫楊士傑常年在外謀職。家中的各項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計,全部扔給周鳳臣老人。可憐她身單力薄,一雙小腳,受盡勞累。現在村裡上了年紀的老太太還提起,當年周鳳臣老人剛到莊稼地,連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問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剛強,忍著磨難,歷盡艱辛,撫養兒女,勤儉持家,將日子過得井井有條。
後來,丈夫去闖天津衛,長期沒有音訊。有鄉人捎來口信,說他在天津生計無著,處境險惡。周鳳臣老人聽罷,拖兒帶女,去天津尋夫。歷盡艱難,終於找到丈夫,將其解救回家。從天津歸來,丈夫在當地當了一名帳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來。
周鳳臣老人一生多災難,殘酷的命運打擊接連不斷。她膝下二兒五女。1940年,大女兒13歲,到了剛剛能替她分擔家務和憂愁的年齡,卻突然被一場暴病奪去生命,老人痛失愛女,肝腸預斷。
1968年冬,35歲的大兒媳溫玉蘭因腦溢血突然病故,遺下四個孩子。老人艱難地承擔起撫養四個孫子孫女的重擔。那時,最大的孫女12歲,最小的孫子才兩歲,而丈夫在村裡務農,一年到頭掙不下幾個工分,僅靠在北京工作的長子楊守德每月寄來一點錢,維持一家數口的生活。大孫女楊淑玲不得不中途輟學,過早地幫老人分擔些家務重擔。由於生活實在艱難,被迫將小孫子楊學順送給本縣一家沒兒沒女的人家做養子,因哭鬧不止才又抱回來。老人每提及此事就傷心落淚。
1970年春,身體一向強壯的丈夫一夜長睡不醒,撒手西去,家裡又少了個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兒楊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於老人謝世。老人再次嘗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
周鳳臣老人一生他受病痛折磨。她38歲時大病一場,卧床不起達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維持生命。後來老人的一位舅媽採用民間療法為其祛疾,並勸其從此素食齋戒。老人應允後,病體方漸漸痊癒。
1976年9月,為撫養幾個孫兒,老人離開故鄉熱土,隨長子一家遷入京城,繼續操勞。直到80歲高齡,不慎滑倒扭傷左腳,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務重擔。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潰爛,流膿流血,指甲全部脫落,疼得老人徹夜難眠,長達一個月之久,在醫院無法醫治的情況下,老人自己用草葯敷治,又經一個月方好。但以後右手失去活動能力兩年多,吃飯都無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絲不苟地堅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薩。她行走不便,就扶著窗檯、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實在動不了時,老人就在床上點燃三柱香,喚來三歲的小重外孫女,幫她把香獻到佛前。逢到有人送來新鮮水果點心,哪怕幾個小棗兒,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後再食用。
秋冬時節,老人身體格外虛弱,兒女們從營養上考慮,屢勸老人吃些雞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誡晚輩:「人要貪吃葷腥,吃一口還一口。」
1992年春節過後,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兒孫百般勸阻。直到8月,實在拗不過老人,才將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鳳臣老人作為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雖讀不懂儒釋道學說大經大論,但她以一顆誠敬之心面對天地,以一顆慈悲之心面對人生,從而感悟到世間善惡因果的本質規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則。她不僅自己持戒精嚴身體力行,還以各種方式教化後人。她的後輩兒孫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經常掛在口頭的五句話。這是她總結出的做人的五條標准:第一,走到天邊口要對著 心,心眼兒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別人著想,不要光想著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第四,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個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壞事也有人知道,最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輪回報應,老人經常請述一些善惡終有報的故事教育兒孫,讓他們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說:「你們看說書請古的,好人最終都有好報,壞人最終都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早晚的事兒。」
老人對後輩兒孫不僅在生活上關心,更注重對他們道德品質的培養。特別是對四個失去母親,由她親手拉扯大的孫兒孫女,管束尤其嚴格。她認為,一個人只有從小教化,樹立正確的善惡標准,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長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兒孫很小的時候就告誡他們:「學好別學壞,別學偷雞拔煙袋。」
周鳳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義禮智信的東方傳統美德。她以「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的古訓嚴格訓導後人,重視對他們孝道的培養。她自己也烙守孝道,被後人稱頌。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彌留之際最後半個月時間里,又對兒孫們今後做人的品行,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將家人以前每個人的所做所為和心靈深處的污點——一揭示無遺,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對自己一生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做人准則有了明確的認識。
在此期間,老人身邊發生了幾件耐人尋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長子楊守德開車同幾位家裡人從北京趕回香河探視。途中在通縣加油,遇到一位老婦人抱著小孩前來乞討。楊守德惦念母親,心情焦躁,加上口袋裡沒有零錢,便讓其他人拿點零錢出來。但其中一位家裡人說,這是壞人來騙錢的,不但沒給錢反而將其趕走。回到香河,沒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間,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訓斥兒女們說:「要飯的不都是壞人,你沒零錢,就給個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還問長孫:「以前我囑咐你的話,記住了沒有?」長孫含淚答應記住了。老人又說:「以後遇到化緣修廟的,多給點錢。」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讓家裡人打開自己當年隨身的幾個布包袱翻找。兒女們挨個把包袱抖個底朝天,忙活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這時,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長地對他們說:「讓你們找葯是假,我是讓你們翻翻看,我這包袱里有沒有值錢的東西。你們要懂得,錢財是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也帶不去。」面對包袱中一堆針頭線腦碎布片等日用雜物,面對老人那雙深途而澄澈的雙眼,家人恍然大悟,失聲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讓全家人打掃房間衛生,並對每個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掃牆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已不下的一個女兒和一個孫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連連,屋子人來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兩人先用鍬鏟,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大,兩人累得滿頭大汗,臟水倒出去幾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凈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這位拄拐杖來的女兒,竟奇跡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由於老人教化有方,後輩兒孫無論做工務農、從政經商,都是本本份份,勤勤懇懇,為人正直善良,不染惡習。老人親手撫養的兩個孫子,在高等學府深造後,都成了部隊幹部。他們為日後保護老人肉身存世,起了關鍵作用。
有感於人生無常、眾生病苦,周鳳臣老人行醫救人的願望一直不眠。據老人長子楊守德回憶,她年輕時曾央求丈夫楊士傑將一位身懷絕技的修行人請到家中,向他討教治療臆病邪病、小兒驚風和農村各種常見病的方法。周鳳臣老人心有靈犀一點通,過耳不忘,盡得其真傳,再加上自己潛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診療技能,遇有鄉親們染有沉痛,久治不愈,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葯簡單,大都是莊稼院里常見的黑豆、桃樹枝、草木灰等等。治療小兒疾病,同樣是葯店賣的小兒葯品,經她吩咐,眼下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議。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積德行善,有求必應,漸漸聲名遠播,連很遠的渠口鎮都有人來求醫問葯。村裡人尤其是婦女和孩子,有個病病災災,都願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錢。而且,凡是經老人手治過的病,幾乎沒聽說有再犯的。
據家人和鄉親們回憶,周鳳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特異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孫女楊淑麗中午放學時沒回家。不一會兒,有位同學風風火火跑來報信,說楊淑麗讓大汽車給撞了。家裡人立刻著了慌。老人卻根本沒著急,好象事先知道要發生這件事一樣告訴家人說:「你們都踏實住峻,淑麗沒事,用不著滿世界折騰去,她一會兒就回來了。」果然,下午兩點多鍾,一位司機陪楊淑麗走回家來。這位肇事的司機心有餘悸地說:「撞上孩子以後,我心想這下完了,就看見一團氣裹著孩子滾出十幾米遠。我剎住車,抱起孩子趕緊往醫院跑,一檢查,內傷外傷一點也沒有。」
楊淑麗自己說:「汽車撞過來,我像飛起來一樣,摔出去老遠,爬起來哪兒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應,非拉我去醫院檢查。」
這樣人命關天的大事,周鳳臣老人何以知曉會化險為夷,將永遠是個謎了。長孫楊學強也遭遇過危及生命的災禍,當時奇跡般地死裡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個中奧秘了。
周鳳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後,鄉親們逢去北京辦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進門,老人就說出來人到北京做什麼事,同行有幾人等等,均准確無誤。要是誰請老人看病,她也預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備好的葯,使來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對四女兒楊秀華說:「我呀,已經修成了,我是個肉身了。」後來的幾年裡,她還多次向其他女兒、外孫、孫兒們提起或暗示此事。當時家人未解其意,只當是老人年歲大了,沒把這些話當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彌留之際,又當著全家人的面說:「我的事大著呢,不但讓香河縣知道,還要讓全中國知道,最後讓全世界都知道。」說得多位晚輩家人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能理解老人的話。直到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鳳臣老人對自己遺體最後回家鄉安置,可以說是早做了一番長期打算。
現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親手操辦蓋起來的。當初,生產隊在村東頭給老人安排了房基地,可她卻看好了這塊地方。那時,這里是村裡老張家的;回房。老人不惜用新木料換了過來。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長子家中居住,臨走前,給兩個兒子分家,把家裡五間房分成兩份,每個兒子各兩間半。長孫勸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還要這兩間舊房給誰住?」老人笑這:「這你不懂!」
以後每逢家裡修房,老人都要長孫寄一部分修繕費回去。1989年9月,老人聽說二兒子楊守玉要翻蓋全部舊房,就專程趕回去,給兩個兒子重新補辦了分房手續。在老人執意勸說下,楊守玉只好扒掉屬於自己的兩間半舊房重新翻建。屬於長子楊守德的兩間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裡。如今,這處土房為安置和保護老人遺體派上了大用場。1993年5月,人體科學專家們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者人遺體的最佳環境就是農村的土房土炕。當專家們了解到老人為這兩間半舊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後,莫不由衷贊嘆。
1992年11月,88歲高齡的周鳳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個多月時間里,為自己遺體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備。從辟穀、嘔吐。排泄、咳痰到凈口凈身,整個過程有條不紊,讓家人親身經歷和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環境變化。
11月 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咳嗽不止,拒絕進食,經香河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肺炎,住院進行了治療。住院期間,老人出現異常嘔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嘔吐物,裡面有紅色倒排狀的東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強烈要求回家,兒女怕老人回家有個三長兩短,堅決不同意出院。老人說:「你們再不讓我回家,我就讓你們後悔!」兒女仍不同意。老人當時脈搏和心跳都停止下來,呈現嚴重休克狀態。兒女們嚇慌了,哭叫著答應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應一聲,呼吸、心跳、神智又恢復正常,情況令人驚異。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回家以後,身體虛弱到極點,子女們開始為她准備後事,當晚抬上靈床。但老人神智始終清醒,不願意躺在靈床上,家人又將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體情況有所緩解,家人又開始對老人進行輸液治療。到15日,老人身體基本恢復了正常,並要求進食。從此時起,老人飲食習慣發生巨大變化,由以前怕涼,一下子變為怕熱,家人只好給她吃涼飯,喝涼水。在9天未進食未排便情況下,15日上午,老人出現了異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噴涌狀,量大粘稠;顏色紫黑。以後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
16日凌晨,老人又開始大量咳痰,達3個小時。痰中含有五顏六色形狀奇怪的塊狀物。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涼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沒有間斷。
19日早晨,老人讓家人給她用涼水擦身,並用清涼油塗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裡,老人雖然躺在床上,但兒孫們在外干什麼,都了如指掌。 11月9日老人在香河縣醫院里對小女兒說:「你大哥他們一會兒就來。」此話說完五分鍾後,老人的長子就進了屋。 11月 10日晚,老人的小孫楊學順還沒趕回來,家人為安慰老人,說他一會兒就回來。老人搖搖頭說:「他明天才能回來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楊學順從徐件陶匆趕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對長孫和身邊的其他人說:「我的能耐大著呢,可以使水(指打點滴的葯水)不流。」當天,老人不願意再輸液,家人堅持要給老人輸。給果醫生在老人手臂腳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葯水就是輸不進去,醫生和家人只好作罷。
此間,老人身邊的特異環境顯示,更讓家人大開眼界。11月16日,老人吩咐家人用紅紙扎200朵大紅花。家人照辦。11月17日下午 4時,又依老人吩咐,家裡 20多口人聚齊,在院子里將紅花全部燒掉。半小時以後。全家人都看到家門正南方的天空中出現四朵熊熊燃燒的大火球,顏色呈玫瑰紅色,十分艷麗,直徑足有一米多,持續時間長達3-5分鍾。長孫問大家:「都看到了嗎?」大家齊聲回答:「看到了」。長孫轉身進屋時,大火球同時消失。
11月20日夜裡零點,老人安排家人護送自己離開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車里,頭上蒙著被,可車走到哪兒她都知道。車過吳村橋時,她說:「進通縣了」。車到八王墳時,她說:「走四環路」。到健翔橋時,她說:「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後,開始拒絕進食。
11月24日夜10時 45分,老人自己拔掉輸氧管說:「我要睡覺了,不需要它了。」隨後安祥地合上雙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後,24小時體溫不降,一周後肢體仍柔軟如常,手背甚至還有血液流動,頭部太陽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彈性。此間,老人長孫工作單位的有關領導前去探視,見狀大為驚訝,認為老人的情況不能等閑視之。以後連續幾個月里,老人遺體在常溫常壓下自然脫水、脫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節,此過程仍然不間斷。老人停止呼吸前後所顯現的一系列生機能量活動和特異環境顯化,絕非常現思維所能解釋。
1993年5月初,我國人體科學工作者得知周鳳臣老人遺體不腐的消息後,立即組成綜合調查組,對老人遺體進行了科學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遺體存世的寶貴價值,並協同有關單位將老人遺體安置回村。隨後,專家們在老人家鄉,對她的生平事跡進行了長達月余的深入調查,了解到許多涉及生命奧秘的寶貴資料。專家們吃驚地發現,老人對自己最後歸宿和遺體存世等事情早已瞭然於胸,並做了相應安排。
專家們還確認,周鳳臣老人遺體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過程的科學觀測資料,為我國人體科學研究提供了難得的特異生命演化實例,也為全人類留下了珍貴的遺產。老人所具備的非常規診病治病、特異心靈感測等一系列人體潛在功能和超常現象,與對世紀人體科學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學密切相關。
中國佛教界著名人士聞知老人肉身遺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達到的境界,並提出了具體安置意見。他們指出,在世風日下的今天,老人現身說法,她的事跡將教育和鼓舞後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為今人如何修持樹立了楷模。
現在,周鳳臣老人的遺體歷經幾度嚴寒酷暑的考驗,在自然條件下停放。盛夏室溫高達 3O攝式度,相對濕度可高達90%;冬季室溫則降至零度,老人遺體不受影響,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生活於純朴的河北農村,既無高深的養生理論,又無驚天動地的功勛偉業,僅於細行小事中謹慎行持,於滾滾紅塵中清凈六根,貧困艱辛不移其志,厄運磨難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軀,竟得以成就如此輝煌的生命奇跡,實在給後人留下一個回味不盡的千古之謎。

閱讀全文

與80歲老人扭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義診活動計劃 瀏覽:125
社區建設老年活動場所的請示 瀏覽:546
75歲老人出車禍賠償多少 瀏覽:172
上海入職體檢需要哪些項目 瀏覽:977
女孩怎麼騙父母提前開學 瀏覽:419
50至60歲做愛間隔 瀏覽:904
女人50歲的容顏 瀏覽:188
臨床醫生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118
河南信陽養老保險領取 瀏覽:820
老年人怎麼樣預防新冠 瀏覽:689
退休年齡勞動仲裁不受理 瀏覽:966
領取了傷殘津貼有交了養老金咋辦 瀏覽:423
山東省養老機構設施設備基本配置 瀏覽:562
特崗體檢視力怎麼檢查 瀏覽:305
西城社保辦理退休在哪裡 瀏覽:50
養生養老項目有哪些 瀏覽:248
觀瀾市中心醫院體檢費多少 瀏覽:849
老年人有些暈 瀏覽:898
養老保險一檔繳費多少 瀏覽:140
棗陽養生哪裡好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