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相聲

長壽相聲

發布時間:2023-01-18 02:56:46

① 說相聲藝人最長壽的人是誰

是馬三立,大師級相聲以藝術家

② 郭德綱《壽比南山》完整台詞

郭德綱: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人們都願意啊,到處是喜氣洋洋,有這么些個名詞嗎。比如說,從數目字里邊就能體現出來,
於謙:怎麼體會啊
郭德綱:體會出人們想好的願望,像一,一團和氣,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長春。
於謙:好詞
郭德綱:五仙過海
於謙:八仙過海
郭德綱:那三鮮給燴了
於謙:好嗎,您又餓了是怎麼的
郭德綱:燴三鮮嗎是吧,多吉祥的詞啊。我喜歡相聲就在這,能給大家帶來歡樂。人就得這樣,得會活著。高高興興的,別琢磨那沒用的事,天塌下來有武大郎頂著你別著急。
於謙:砸誰也砸不到他身上
郭德綱:他就不能站房上嗎
於謙:好嘛,瞧他站這地方
郭德綱:別不拿武大郎當水果知道嗎
於謙:什麼水果啊
郭德綱:別著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人就高高興興的,好好的活著,睜眼看大千世界多大的樂趣啊,別鑽牛角尖。喜怒憂思悲恐驚,這幾個字一定要利用好了,別跟自己過不去,就得找好事。當然了,這個也是有節制的。
於謙:這還有什麼節制啊
郭德綱:就拿這個喜來說,高興是好事,但是注意,有尺寸
於謙:這也有尺寸
郭德綱:太高興了對身體並不好。給您舉一個例子,於謙老是,這演出呢,忙忙碌碌演完了散場回家,一進門家裡有喜事了。九十高齡的老奶奶,生一大胖小子,哎呦,大夥痛快啊
於謙:什麼痛快啊別說了。九十了還生一大胖小子,
郭德綱:喜事嗎。簡短捷說吧生一大胖小子,一看痛快啊,一高興,腦血管破裂,包子鋪一屜頂易屜,喜大了對身體不好。包括這個怒,怒大了傷肝,總生氣不好。比如說你,這演出散了,吃飯去吧。你跟別人不一樣,別人買點菜回家去了,於老闆上外邊吃去,上飯店,上那一坐,「來一兩啤酒,」
於謙:論兩喝啤酒。
郭德綱:來一兩啤酒,兌涼水,我愛喝涼的,涼身兒的。來一個花生,
於謙:來一個花生?
郭德綱:來半拉松花,我不要吃那黃
於謙:那就沒什麼了
郭德綱:坐著吃,擺譜嗎,糟唄,有錢糟唄
於謙:這能糟多少錢啊?
郭德綱:帶著餅呢自己。就人家桌子上那蒜,不要錢,心情愉快。旁邊那桌,倆人,一男一女,談戀愛的。叫了六個菜,叫的酒,倆人跟這吃。越看越恨得慌,「哼,倒霉去吧,你早晚你們倆人都得有外遇,你看那女的長那模樣,倒霉去吧」。人家能愛聽嗎。過來掄圓了啪,給你一嘴巴。你有骨氣啊,能惹能扛啊,撲通跪下了
於謙:我這扛什麼了我
郭德綱:「我錯了爸爸別打我」
於謙:嗬!
郭德綱:漢子,是條漢子
於謙:誰是漢子啊
郭德綱:一轉身,「要不你踢我兩腳」 人家挺客氣,誰理他這個啊,拿過啤酒瓶子來,嘡,砸碎了,拿那尖兒,啶,扎尾巴骨上了,送醫院去了,歇半年,怒不好,怒大了傷肝和尾巴骨。
於謙:嗬!就是肝,沒有尾巴骨。
郭德綱:這都古典文學,本草綱目上這都寫著呢。喜、怒、憂、思、悲、恐、驚這幾個字一定一定利用好了。另外人這個情緒要控制好一點,大喜大憂都不好,願意大夥啊都長壽,都健康。你看咱哥倆這么離析,我也願意您長壽
於謙:謝謝
郭德綱:是不是啊,多活些年,咱們相聲界有那個長壽星老前輩啊,你跟大夥學學這個,也去健身。鍛煉,活一百歲。我愛跟這個長壽的人聊天,咱們那個哪,大興一直往南下去快到魚防那邊上,有一個村,長壽的人很多。不知道因為什麼,可能是跟喝水是吃什麼東西有關,我去過,我一進村一瞧,村口那大躺椅上,老頭們坐著很多人。一個個鶴發童顏跟老神仙似的,小臉蛋紅撲撲的,你瞧那剛出生孩子那臉了嗎,老頭那臉都那樣的。白鬍子散漫胸前,這不神仙嗎。你說咱能不問問?一瞧把邊這個,離著我最近,大躺椅,坐著三位老爺子。看著一個比一個歲數大。打頭一個開始問,我說老爺子,您今年高壽?「還小那,八十五」。滿嘴的牙都有,小臉蛋,鬍子到這,白頭發,一絲不亂,梳得整齊。我說老爺子啊,您可不能保守啊,怎麼能活這么大歲數呢?
於謙:傳傳經驗
郭德綱:沒別的,每天早晨吃三個核桃,
於謙:就這核桃就管事
郭德綱:每天早晨一睜眼,啪啪啪,砸三個核桃,核桃仁擱到嘴裡邊,嚼,嚼夠一百下,把它咽下去,堅持下來,你能長壽。好主意啊,不貴啊,買點核桃多少錢,人家活八十五。二一個,我說老爺子,這歲數比那位可大,鬍子到這了都,眼窩都有點塌了。我說老爺子您有九十嗎?「九十八」
於謙:老神仙哪,小一百歲
郭德綱:您這個有什麼訣竅嗎,「哪有訣竅去。早點起,四點,我,四點起,跑步,慢跑可不著急,一直跑跑夠一個鍾頭身上要見汗,常年堅持,就行。」嗬,一分錢不花就能學這個。再看第三位,鬍子都到這了,臉上比這兩位可瘦,皺紋是一道挨著一道,我心說這個一百二都打不住,我說老爺子,您這個長壽秘訣是什麼呀,「我這秘訣啊,多交女朋友,一個禮拜爭取換七回」
於謙:一天一個啊
郭德綱:嚯,還有這辦法,您今年高壽啊,「三十五」
於謙:這模樣啊

③ 馬三立在相聲界可以排第一嗎

說起老相聲演員在民眾中的形象,馬三立幾乎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他表演的大部分相聲都帶有濃濃的市井氣息,與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貼近,而馬三立本人在舞台之下也沒有大演員的架子,尤其在天津老觀眾的心目中幾乎是完美的存在。

在那些年的相聲舞台上,馬三立也許排不到第一。但相信在很多老觀眾的心目中,馬三爺就是不可取代的第一名。

④ 求李偉建、武賓 相聲長壽村的台詞

李偉建、武賓 相聲長壽村是根據傳統快板小段《長壽村》改變的
我把快板小段《長壽村》的文本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長白山有個長壽村,松柏長青遍地花,

能活到一百歲的在那兒都不算啥。

有位記者懷疑這是虛假,

專門到長壽村親自去調查。

這一天,他走到村頭一棵松樹下,

見到了一位年邁蒼蒼的老大媽。

看年紀足有九十歲,

坐在石階上連腰板兒全不塌,

一針一線正把那鞋底兒納,

看樣子耳不聾來眼不花。

雪白的頭發梳著個小抓髻,

最奇怪的是還把那紅頭繩兒來扎!

這位記者上前就問話,

滿臉陪笑叫了聲老大媽:

「大媽,請問您今年高壽哇?」

老大媽抬頭一笑露出滿嘴牙:

他面色紅潤很蕭灑,

站起身來把話答:

「我今年九十九啦,歲數還小哪。」

「啊!您都九十九了歲數還不大!

哎喲,我奶奶要活著今年才七十八。

老祖宗,您今天有喜事兒吧?

怎麼您還把那紅頭繩兒來扎?」

「喓,這紅頭繩兒呀?

說出來你可別笑話,

早晨梳頭是我婆婆非要給我扎。」

「啊!您還有婆婆?那比您還得大呀!」

「比我大多啦,我婆婆今年壹佰貳拾捌。」

「哇!!」記者聽了非常驚訝,

「哎呀,長壽村的長壽老人可真是不虛誇呀!

老祖宗,勞您駕快領我去見見她。」

「好吧,咱們一塊兒說會話,

不過你得明天來,

今天見不著她,

我婆婆沒在家,

去看她的娘家媽!」

⑤ 十五歲的李伯祥就被譽為「小老藝人」,你覺得他的相聲水平究竟如何

藝名叫做「小神童」,十五歲就被譽為「小老藝人」,皆因他虛年6歲就登台表演,9歲走紅,15歲就掌握了一百多段傳統相聲,在相聲界年少成名的那一撥兒里,他算是成材年齡最小的一個了。

李伯祥沒啥文化(可以說是文盲級別了),從小就跟著家父李潔塵學習相聲,李潔塵特長是「貫口」,乾爹劉寶瑞被譽為相聲界的「單口大王」,有這么兩位爹仔細教著,難怪成名如此之早。

要說李伯祥的相聲水平,咱們後輩人只得欣賞的份,虛6歲登台到如今他老人家都81歲了,相聲說了75年!有什麼事情是做了75年還做不到極致的?

不過李伯祥的相聲響當當,卻很少上大型晚會之類的節目,他不像姜昆那樣在電視上露面多,也不像郭德綱辦起德雲社在全國都打出了名氣,但是在本土老相聲迷心裡,他的地位可是相當高的。

「快、爆、脆、准」是他的特點,他的記憶力別說我們這些觀眾,連同行都是佩服得緊,比如說,去某地演出時,路邊那些商店招牌他都過目不忘,然後台上演出時,他就把這些商店名稱編排成一個小貫口,立刻就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這樣的本事,去哪兒都是受歡迎的。

除了過目不忘的本事,他那倒口也是挺牛的,據說是因為在南方工作生活過不少時日,各地方言都模仿得惟妙惟俏。

李伯祥11歲時就拜了趙佩茹為師,趙佩茹大師以用字准確、細致入微聞名相聲界,曾與馬三立搭檔以捧哏為主,包括侯耀文、常貴田等人一共收有33名弟子,在相聲界那也是泰斗級的人物。李伯祥在這樣的熏陶下,自然是汲取各家精華,提煉出了自己的特長——貫口。

(李國祥和杜國芝是金牌老搭檔)

要說李伯祥的貫口,目前還沒人敢跟他較個高下,別看他沒文化,那出口成章的本事一般人都是望塵莫及,好比他總愛做「壓軸」,前面的相聲演員上台,他就在台側聽著,待到自己上台,既可以拿前面演員說的東西侃上幾句,也能避免重復。

李伯祥說相聲編貫口的素材,多是來源於自己平日聽收音機,以及收集剪報得來。所以他的記憶力也是超絕的,基本上聽到的東西,都能存到腦子里,然後快速編排出觀眾喜聞樂見的段子。

他編的《周遊世界》就把200多個國家組合了起來,有板有眼、韻律十足,各種生僻國家城市的名字,在李伯祥嘴裡跟竹筒倒豆子一樣的蹦出來,吐字清晰聽著 又快又脆 ,大家可以搜來聽聽。

別以為李伯祥就會相聲,他也挺懂足球,曾經還上央視和韓喬生一起評說過世界盃足球,甚至當場即興編排貫口,真是讓球迷大開眼界。

李伯祥在相聲界名氣是不太高,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徒弟有名氣,但是能耐卻不小,喜歡相聲的朋友實在不能錯漏了這個大師的作品。

在相聲行裡面,從業者的水平分為四類:帥、賣、怪、壞,而說到李伯祥,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賣

當然了,這個賣不是賣東西,而是賣口才,賣自己的貫口

李伯祥善於賣,人送外號李快嘴。

今年81歲了,仍然能夠上台演出。而且,貫口的底氣依然很足。

除此而外,他能夠出名無非是得了他父親的光。

沒錯,他父親就是李潔塵,李潔塵不知道是誰?他有一個徒弟名為趙心敏。趙心敏不知道是誰?

沒關系,趙偉洲都知道吧?有名的狗氣,有名的不會叫爸爸,先會叫的師父。對啦,他是趙心敏的兒子。

李潔塵因為常和劉寶瑞、趙佩茹合作說相聲,關系又不錯。所以,理所應當的李伯祥就拜了趙佩茹為師。

趙佩茹如果不熟悉,那麼侯耀文應該都知道吧?沒錯,就是侯耀文的師父。

也就是說侯耀文和李伯祥是師兄弟的關系。

可氣的是,李伯祥有一徒弟名為戴志誠。而戴志誠和侯耀文之間的關系就不用贅述了吧?這可是親師叔啊,戴志誠也能下的去手。

話說回來,還說李伯祥。

李家雖然算不上相聲大家,但是也算是相聲名家。李伯祥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是受盡了熏陶。6隨登表演,15歲就成了眾人口中的小老藝人,也是他有這個天分。 從藝75年了,81歲的高齡仍能夠登台說貫口,這份扎實的基本功可不是虛的。

至於其他的誇贊的話就不多說了,別的答主說的都很棒。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辛苦操勞了一輩子,也僅僅是在天津相聲圈子裡面小火了一把。稱得上是相聲名家,可也僅此而已。畢竟,能夠像郭德綱那樣的除了說好相聲,還要操持者辦相聲園子、小劇場的人可沒有幾個。

李先生一生收了十八個徒弟,最出名的就是戴志誠和王平。

王平就不多說了,很有才氣,相聲也扎實,只是英年早逝讓人可惜。

唯獨這個戴志誠,讓人們說他什麼好呢?

舊 社會 走出來的藝人,要論本事都差不了。

畢竟那個年代說相聲真是為了活命,本事不行就得餓死。

而且師傅教導你的時候,也沒有所謂的人權意識,看著熊孩子摸不得碰不得的,那個年代稍微有點不靈光,直接就是全武行,語言暴力都沒有,直接開大。

李伯祥在業界流傳最廣的學藝經歷,就是劉寶瑞跟他爹一起躺床上抽大煙,他跪著背貫口,錯一個字就一腳踹大門口去。要知道這人抽著大煙亢奮啊,力量跟脾氣都是爆表的,李伯祥先生當時挨了多少腳才背下來一段貫口,之後就一輩子都忘不了了。

最可氣的是他老爹李潔塵,看著兒子挨打還感謝劉寶瑞,說這是給兒子賞飯吃。

所謂是抽煙有害 健康 ,抽大煙害兒子 健康 啊~

就這么教育出來的人,是現在那些綉花枕頭流量明星比得了的嗎?

其實小神童也未必真的那麼神,主要還是硬灌出來的,加上給他喂飯的人都很牛,所以李老自己水平就高了。

1949年11歲的李伯祥去北京啟明茶舍演出,拜一代相聲大師趙佩茹為師,從此小神童正式成為相聲門里人。

單口大王劉寶瑞,貫口大師李潔塵,捧哏大神趙佩茹,三人調教出一個李伯祥,這配置肯定差不了。

李伯祥的相聲水平自然是最頂尖的一級,快速火爆迅猛的風格,另外繼承了他父親的貫口本事,經常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加一段貫口,把觀眾都能聽蒙了。比如《老老年》說豆腐,他也能順一段貫口出來,換一個捧哏估計就被他老人家擠兌死了。

而這種炫技式的表演,也容易得罪同行。李伯祥跟馬家老死不相往來的矛盾,也是這么留下的。

當年一場演出,馬三立是攢底李伯祥壓軸,結果李伯祥也這樣瘋狂炫技,把活使得很大,等他演完觀眾情緒也透支,中途退場了不少,最後馬三立上場的時候已經攏不住觀眾了。少馬爺也是不吃虧的主兒,後來有一次李伯祥攢底馬志明壓軸,馬志明也這么玩一出,把李伯祥的攢底攪合黃了。

於是老李跟老馬成了徹底的冤家,馬三立去世相聲名家基本都去了,唯獨李伯祥沒去。去年德雲社回天津開晚會,李伯祥第一次跟郭德綱同台,其實節目方同時邀請了馬志明,但李伯祥去了,馬志明就變成了第二天天津晚會的嘉賓。

所以說靠手藝吃飯的江湖人,自己能耐大也不能太張揚,太過於仰仗炫技式表演,很容易就把同行得罪了,而且自己動不動使大活兒,一般搭檔也兜不住。

而李伯祥先生的成就,跟杜國芝的捧哏有很大關系,全盛時期正是杜國芝先生兜著,李伯祥先生才能在舞台上瘋狂炫技。而杜老仙逝之後,李伯祥先生的表演下滑不少,可能也跟年齡有關系,但那種揮灑自如的台風確實回不來了。

總而言之,李伯祥先生一個相聲演員,有過一段輝煌的過去,也有讓觀眾記憶的精彩瞬間,還有那麼多傳奇的經歷,已然是祖師爺賞了一大碗飯,吃得飽飽的了。

相聲名家李伯祥今年已經超過80歲,身體比較 健康 ,因此直到現在還經常看到他活躍在京津兩地的相聲舞台上。在舞台上自成老李,繼續給現場觀眾送來笑聲,看上去有些駝背,但聽上去嘴皮子還是那麼利索。

相聲演員中從小學相聲的人不少,比較長壽的人也不少,但藝術生命能夠有李伯祥這么長的,不多。

李伯祥,1938年生,生於北京,後居天津。自幼跟隨父親李潔塵學習相聲,6歲登台,人送綽號「小神童」,後拜趙佩茹為師。1979年調入天津曲藝團任相聲演員。他擅使貫口活,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為人稱道,被稱為「李快嘴」。1970年代後期開始與杜國芝合作,堪稱「黃金搭檔」。代表作品包括,《報菜名》、《地理圖》、《大戲魔》、《聊天》、《兩面人》等。李伯祥收有徒弟鄭健、戴志誠、王平、呂小品等。

1943年,濟南的相聲大會開張,他和父親李潔塵被請到濟南。相聲新場子開張有個規矩,第一個表演的必須是個小孩兒,沒結過婚的。 虛歲6歲的李伯祥就被叫上台開張,就說了人生中第一段相聲《六口人》。 他6歲,說《六口人》,預示著六六大順。那是李伯祥第一次登台,打那開始就進入相聲圈。

「小神童」的綽號,是李伯祥在南京表演時候留下的。 南京夫子廟有個茶館場子叫金谷戲茶廳,觀眾買茶進來聽。李伯祥在那兒就算登大台了,那時候9歲。這時候就不是開場表演了,而是攢底,也就是最後出場,和父親一起說。不能總說《六口人》,就得說功夫型的像《報菜名》《八扇屏》《開粥廠》。

後來李伯祥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貫口活,嘴皮子非常利索,然而李伯祥小時候是個大舌頭,說話並不清楚,為什麼能練成後來那樣呢? 就是因為挨打。練不好就打。父親打過,父親的好朋友劉寶瑞也打過,打一次,就記住很多,不能再犯毛病。

但李伯祥並沒有拜劉寶瑞為師,而是拜了趙佩茹。李潔塵跟趙佩茹要好,在給李伯祥過百天的時候,常寶堃、趙佩茹他們都來道喜,李接觸抱著大胖小子跟趙佩茹說,他將來要是干別的也就算了,比如當總統當市長什麼的,但如果說相聲那就是你徒弟。到1949年春天,在天津南市的群英戲院舉行擺知儀式,李伯祥正式成為趙佩茹的大徒弟。

除了嘴皮子利索,李伯祥的表演還特別善於調動觀眾情緒,比如表演小段兒《雇三輪》的時候他曾在台上翻跟頭,觀眾都炸堂了。這樣高難度的舞台動作,一直到李伯祥69歲還說、還摔呢。後來老伴兒給他下了個命令,不許再翻跟頭了,怕摔著。

李伯祥愛相聲,說了一輩子相聲,現在還在說,作為老先生非常敬業。

李伯祥說,我沒法說是85歲還是86歲,我給你舉個例子,如果真的百年之後我躺在棺材裡,棺材蓋還沒蓋上,有人過來問我說老李你先別走,那個段子怎麼說來著? 我就告訴他這么說這么說。問完了嗎?那位說問完了,我這再走。

「我舉這么個例子是說,不會忘的。我小時候恨相聲,別人上學我學相聲,後來慢慢感覺出來沒有它不行。 這是我的飯碗,是我的革命工作,娶妻生子養家糊口,千萬觀眾喜歡我,我就憑相聲啊,所以我愛它。 」

祝願李伯祥先生 健康 長壽。


娛樂 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感覺除了嘴很快以外。沒看出來水平高在哪裡。他很厲害的是貫口,到現在80來歲的人了,貫口水平依然不減當年,說明基本功非常的扎實。值得現在的年輕相聲演員學習。

李伯祥的相聲以傳統先生為主,這個和天津的馬志明先生一樣,而且兩個人年齡也差不多,都是師出名門,所以可以做個橫向的比較。和馬志明的相聲相比,感覺李伯祥的相聲節奏很快,加上李先生個小,眼睛也小,透著一股子機靈勁,但是一快,就感覺整套活下來,感覺很雜亂無章,而馬志明先生則比較沉穩,感覺馬志明的的傳統相聲在現在無人出其左右,可以聽聽《報菜名》,或者 《文章會》,在對比聽下李伯祥的同名段子,會感覺高低立現。

感覺李伯祥的反應能力或者表演風格和郭德綱很像,場面比較火爆,但因為經常在電視上演出,沒有郭德綱段子那麼的隨意,說實話,我知道 李伯祥這個人,但他的段子我聽的很沒感覺,覺得他算個中流砥柱,但不能算個超一流。比一流的選手差點,但比現在的相聲演員高很多個台階。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相聲這個東西,大家都是聽個樂呵,就像我們聽別人說話一樣,可能有的人口吐蓮花,你也不喜歡,有的人可能磕磕絆絆,但也能讓你聽的餘音繞梁,個人覺得好就行了。至於水平,大家仁者見仁。

坦白的說,李老爺子的風格比較風火,講究場面火爆,不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

(憑著老爺子的這個業余愛好,人就應該挺能「鬧」)

話說回來,不喜歡不是說就不好。

這里先為老爺子說兩句:當年和少馬爺鬧的那些個間隙,我覺著不能全怪李老爺子。

主要責任還是在主辦方。

明明知道李伯祥先生的節目風格就是往爆了走、往大了去,您還安排人家倒二?

這不是給攢底的找不快活么?

所以,節目安排也是門學問,要多動動腦筋。

當然,實在要請李爺倒二也行,不過要以暴(爆)制暴(爆),

攢底的換高英培先生就成……

﹌﹌﹌﹌﹌﹌﹌﹌﹌﹌﹌﹌﹌﹌﹌﹌﹌﹌﹌﹌

閑話少說,回到正題:

喜歡聽李伯祥先生的,十有八九都是沖著怹的貫口去的。

但凡貫口不過四種使法:

第一種講究娓娓道來,比如馬三立老人,劉寶瑞先生;

第二種講究吐字發音,比如趙振鐸、劉文亨兩位先生;

第三種講究高門大嗓,臉紅脖子粗,比如XXX;XXX。

李老爺子屬於第四種,絮絮叨叨風風火火。乍一聽覺得特別趕、特別急,其實氣口、節奏都有條不紊。

再加上李老爺子獨特的「復讀機功能」:

「紅丸子、紅丸子白丸子、紅丸子白丸子熘丸子……」

還有獨特的「話三樣」功能(一個意思三樣說法):

「我太不應該了,我不禮貌,我對不住你,你向我道歉……」

由此,李老爺子的貫口獨樹一幟,「李快嘴」、「李大白活」的稱號實至名歸。

﹌﹌﹌﹌﹌﹌﹌﹌﹌﹌﹌﹌﹌﹌﹌﹌﹌﹌﹌﹌

到這里,廣大觀眾對李老爺子有兩個誤解:

第一,李伯祥先生只擅長羅列型貫口,比如《報菜名》、《地理圖》。

其實對敘述型貫口,老爺子也不差。您可以聽聽怹的《文章會》,別有一番風味。

第二,老爺子把桿兒的活是《報菜名》。

做為聲名赫赫的「文」字四傑、現在少有的,在舊 社會 有買賣的生意人,憑著《報菜名》闖天下,豈不是太丟人了?

人家把桿兒的是《醋點燈》和《財迷回家》,那才是獨一份兒!

﹌﹌﹌﹌﹌﹌﹌﹌﹌﹌﹌﹌﹌﹌﹌﹌﹌﹌﹌﹌

至於題目中提到的「藝術水平」如何,不是我這種無名小輩能夠評價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甩下現在絕大多數相聲演員幾扔,還是可以的。

至於喜不喜歡聽,擇著來就是了。

最後,偶爾見著老爺子還在使《周遊世界》。

看著真挺不落忍的,到後來氣可都有些兒不順啦。

八十多歲的老人啦,能站在台上已然不容易了,別再使這些費勁的活兒了。

老人家好好的、健 健康 康的吧……

以上……

李伯祥的相聲兩個字,貧,鬧。說話象搶一樣,自以為是本事,卻讓人覺得輕符,沒底蘊,沒內涵,沒有馬三爺那種值得回味,咀嚼的幽默感。

李伯祥是娃娃腿,基本功瓷實,總得來說還不錯!可我個人不喜歡,表演風格太忙叨,鬧人,有時灑狗血灑的太過。

李伯祥是上一代相聲藝人的代表之一,帥賣怪壞四個字,李伯祥是賣字的代表。論能力肯定是一流的。但是年歲已高,只能作為老前輩學習敬仰了。肯定無法再在江湖上論短長了。李伯祥那一代相聲藝人,人才濟濟,名家輩出。不像今天如此凋零。讓人懷念。

⑥ 德雲社的介紹

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

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

2011年7月3日,德雲社在北展劇場開辟新形式,用方言以及話劇和相聲混搭方式表演相聲劇等,為觀眾演繹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

「德雲社」是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社團最初由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已故)、郭德綱、李菁(退出)於1996年創建,經歷了二十六年的風雨歷程實屬艱辛,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郭德綱先生和眾多位新老相聲演員的不懈努力,德雲社正在逐步走向輝煌。

德雲社所屬的「北京相聲大會」每周都在天橋樂茶園等地演出五、六場。

德雲社相關事件

德雲社在北京廣德樓戲園的演出已經排至2016年9月11日,但澎湃新聞發現,早在2012年,德雲社即被法院要求從該戲園搬出。因敗訴後拒不履行騰出該戲園的判決,德雲社還於2016年7月31日被列入最高法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了「老賴」,有關信息至今未從該名單中刪除。(9月8日《澎湃新聞網》)

2019年7月3日,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發布關於「張雲雷調侃事件」涉嫌危害社會公德內容案件調查處理結果: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對「2018年12月31日張雲雷、楊九郎青島跨年表演的《大長壽》相聲節目涉嫌含有危害社會公德內容」進行了查處,經過前期調查取證,2019年7月2日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於2019年6月26日對德雲社下達了《關於對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整改意見的告知函》,責成德雲社公開道歉,對演員張雲雷、楊九郎進行批評教育,並進行嚴肅處理。

2019年8月24日晚,「2019『相聲有新人張番、劉銓淼。』蘇州站相聲專場」出現違規內容,蘇州市高新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現場進行了干涉並制止。

⑦ 求馮鞏牛群一相聲名字

是《無所適從》,綜藝大觀里的
你多給點兒分,我能把我自己扒的文本給你發上來。^^哈哈~這段子不錯,推薦你再聽一個《生日祝詞》,也是他倆那個時期的相聲,挺好的。

⑧ 張雲雷禁演到什麼時候

沒有被禁演。

2019年7月3日,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張雲雷調侃事件」涉嫌危害社會公德內容案件調查處理結果:

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對「2018年12月31日張雲雷、楊九郎青島跨年表演的《大長壽》相聲節目涉嫌含有危害社會公德內容」進行了查處,經過前期調查取證,2019年7月2日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於2019年6月26日對德雲社下達了《關於對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整改意見的告知函》,責成德雲社公開道歉,對演員張雲雷、楊九郎進行批評教育,並進行嚴肅處理。

(8)長壽相聲擴展閱讀

2019年11月,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又上熱搜了,一段在網上引發熱議的視頻顯示,張雲雷、楊九郎在相聲表演中,頻頻調侃京劇前輩張火丁、李世濟。二人在現場演出中管李世濟叫「濟濟」,管張火丁叫「丁丁」,並稱給張火丁搓澡,對二位女性前輩極不尊重。台下觀眾卻頻頻發出笑聲。

11月23日,@紫光閣 發文,疑似對此事作出回應,「怒批」藝人道德滑坡。藝人道德滑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要麼見諸報端公之於眾,要麼行業內部口耳相傳,常令藝人群體乃至演藝圈陷入信任危機。

有道是戲如人生,台上戲,台下人,豈能張嘴就來?「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這是梨園古訓,也是警世恆言,古人尚且如此,希望今人更能銘記在心,心懷敬畏。

⑨ 張雲雷禁演到什麼時候

沒有被禁演。

張雲雷,本名張磊, 1992年1月11日出生於天津市,中國內地相聲男演員、影視演員、歌手,德雲演出八隊隊長。

2020年6月,發行單曲《探清水河》;10月,發行個人第二張EP《牽掛》,該EP收錄了三首作品《牽掛》《干一杯》及《愛一個人》;11月29日,參加2020亞洲音樂盛典,並榮獲「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獎。

2021年1月10日,榮獲2020騰訊娛樂白皮書「年度潛力歌手」獎;1月19日,入選由你音樂榜2020年度歌手TOP20;1月23日,參加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舉辦的「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並榮獲2020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年度人氣數字EP」獎。

5月2日,參加在蘇州相城活力島舉辦的「流行金曲嘉年華」;6月8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WWF推出「尋聲蔚藍」系列公益歌曲,張雲雷首發單曲《聽潮》;6月15日,演唱音畫中國主題曲《畫中尋》在新華網各平台全網媒體首發。

閱讀全文

與長壽相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保斷了對退休有影響嗎 瀏覽:379
3歲小孩遠視度數50 瀏覽:628
一次性買斷養老金怎麼領取 瀏覽:188
公業務員退休工資補發 瀏覽:631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有望拉平 瀏覽:786
伏天來了怎麼養生 瀏覽:318
新蔡縣敬老院電話 瀏覽:293
離退休公務員加工資 瀏覽:467
私人老年公寓 瀏覽:344
養老保險欠費能不能轉 瀏覽:891
80歲老年人指甲薄怎麼回事 瀏覽:43
長大後用什麼孝順父母 瀏覽:895
公務員養老金並軌西安 瀏覽:601
老人機如何設置休眠模式 瀏覽:848
農村戶口養老保險和醫保 瀏覽:832
重陽節的畫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08
家用給多少給父母 瀏覽:554
116歲老人吃什麼食物最好 瀏覽:372
90歲老人上呼吸道感染 瀏覽:230
最新北京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