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養老金退休領取金額的計算方式是: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胡扮彎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做行個人賬戶金額以及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褲悶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缺芹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盯培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凱胡唯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㈡ 怎麼算退休後每月能拿多少退休金
退休金計算公式如下: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
第一,概念不同。養老保險是為解決退休人員、
喪失勞動力的人員下崗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退休金則是國家根據退休人員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第二,繳費方式不同。養老金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而退休金由單位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第三,資金渠道不同。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退休金。但退休金由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
第四,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退休金的領取方式是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
分為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退休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㈢ 退休金如何計算
這篇文章比較考驗你的算術能力。㈣ 怎麼計算自己的退休金
社保退休金分為三個部分,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全省(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本人賬戶養老金=本人賬戶內養叢卜老金存儲額度/發放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1.3%。
相關介紹:
2014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從1月1日起按照10%的標准上調,平均每月養老金將突破2000元。
2018年,河南、廣東、內蒙古三地相繼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加上6月份和7月份地方政策密集落地,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大源、江蘇等20多個省份確定了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
一千個人里就有一千個哈默萊特,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同一件事情,大家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我的答案或許並不是最為標准,最為正確的,但也希望能給予您一定的幫助,希望得到您的認可,謝謝!
㈤ 如何計算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敬磨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敏稿陸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an/an)/n。
公式中,a。
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橋頃資額。
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祝願你在今後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當遇到困難時,也可以迎難而上,取得成功,沒嫌慎如果有什麼不懂得者液問題,還可以繼續詢問,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顧慮,我們一直都是您最堅定的朋友後台,現實當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順心的事情也能夠和我詳聊,我們一直提供最為靠譜的司法解答,幫助,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堅持,陽光總在風雨後,困難一定可以度過去,只要你不放棄,一心一意向前尋找出路。
一千個人里就有一千個哈默萊特,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同一件事情,大家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我的答案或許並不是最為標准,最為正確的,但也希望能給予您一定的幫助,希望得到您的認可,謝謝!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㈥ 個人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退休金與工齡有關系嗎:工齡與退休金有關系,工齡可以作為計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項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工齡越長,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退休養老保險計算器
計算方法:基礎退休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說明:通過本計算器,可以根據您上年度平均月工資及您所在市職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資與現在年齡、打算退休時年齡、帳戶累積的養老金額、默認個人工資增長率幾默認職工工資增長率計算出退休後每月大致能拿基礎養老金金額。計算公式:(僅供2006年1月1日後退休計算使用)P=P1+P2+P3P1 =(W+Y)/2×N×1%P2=Q/計發月數P3=Y×N×X參數含義及解釋:P—基本養老金?P1—基礎養老金?P2—個人賬戶養老金?P3—過渡性養老金Q—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W—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累計12個月為1年)Y—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本人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X—計發系數,按1.3%取值
㈦ 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
這里的平均工資指的是退休人員所在地區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說經濟發達地區的基礎養老保險金,要高於欠發達地區。
而平均繳費指數指的參保人選擇的繳納比例。一般來說繳費指數在0.6-3之間。從這里也能看出,社保的繳費比例越高,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會越高。
累計繳費年限既包括實際繳費年限,也包括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還是很復雜的,在這里就不展開進行敘述了。
例如,虎虎退休時,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是6500。虎虎的繳費指數平均值是0.7,累計繳存了15年(下面計算時,為了簡化計算過程,沒有考慮利息)。
基礎養老金=6500*(1+0.7)/2*15*1%=828.75。
)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
我們繳納社保時,一部分會進入我們的個人社保賬戶,一部分會進入國家統籌賬戶。我們個人賬戶的部分,直接影響退休養老金的計算。
當然,一般來說各地的繳費比例也是不同的。畢竟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還有是很大的差別的。
養老金計發月數和我們退休的年齡有直接的關系,退休的越晚,計發月數越少;退休的時間越早,計發月數越多。
一般來說,退休計算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即按照60歲退休而確定的。這個時間,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我們個人不能自由選擇。
例如,虎虎社保的個人繳納比例為8%,社保的計算基數是5500。虎虎選擇在65歲退休。
個人賬戶養老金=5500*8%*12*15/139=569.78。
3、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上面的計算公式是山東省的計算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過渡性養老金並沒有全國統計的計算公式,各省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計算方法。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過渡性養老金主要就是為了提高社保當中「中人」的退休待遇。大家如果需要實際計算時,需要使用「中人」所在地區的計算公式。
當然,影響過渡性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就是,視同繳費年限以及調整系數。
例如,虎虎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是10年。
過渡性養老金=6500*10*1.3%*0.7=6500*10*1.3%*0.7=591.5。
這樣計算完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虎虎退休時第一月發放的退休金了。
退休養老金=828.75+569.78+591.5=1990.03。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計發月數只是影響第一次退休金的計算,而不是說只能領取139個月的退休金。與此同時,退休養老金也在逐步提高。我們要相信退休人員的待遇會越來越好的。
另外,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金,也是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當然,靈活就業人員不會涉及過渡性養老金,具體的繳納基本都是20%。
㈧ 養老退休金怎麼算出來的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2%
退休養老金上調了嗎
1、從繳費年限,看養老金上調
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2、從繳費水平繳費年限,看養老金上調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
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3、從繳費水平,看養老金上調
在按以上兩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知曉了,有了退休養老金,我們不但能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另外還可以幫助到自己的孩子。
㈨ 如何計算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養老保險是社保五險之一,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取養老金,而很多人也很關心自己退休後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而養老金是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那麼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呢?
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公式: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數×1%=,平均繳費指數=總的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指數=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劃發放月數。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簡單計算一下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條件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以及累計繳費滿15年,雖然養老保險繳夠15年就可以退休了,但是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的,參保人繳的越多,養老金拿的越多,所以那些養老保險繳滿15年、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建議繼續繳納。
㈩ 個人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現在的社保養老大概分為三種:
1、居民合作養老;
2、在職職工養老保險(靈活就業自己交納歸到這一類裡面);3、事業單位公務員養老。
★居民合作養老:
居民合作養老的交費類型比較多,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總共12個檔。
居民合作養老不存在必須交滿多少年的說法,只要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居民個人交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裡面,根據退休年齡計算。一般都是按照60歲計算了。
計算方式如下:
個人賬戶部分:個人賬戶累計的錢/139
基礎養老金部分:全部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國家現在的標准應該是在80元/月,至於地方再補充多少,各個地方的政策不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在職職工養老保險,包括靈活就業人員都是一樣的計算方式:
必須交滿15年,且達到退休年齡。如果交滿15年依然沒有達到退休年齡,需要持續交到退休年齡,也可以一次性補齊(地方不同,政策不同)。如果不繼續交納就會轉成合作養老模式,其實是虧的。
領取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交費指數化工資)/2*1%*交費年期
也就是說交費時間越長,基礎養老金領取的也就越多。
★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累計資金/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也不同,5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也就是說退休得越晚,個人賬戶可以拿到的錢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