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退休金怎麼算我得多錢養老金

退休金怎麼算我得多錢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3-22 18:50:34

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養老金退休領取金額的計算方式是: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胡扮彎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做行個人賬戶金額以及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褲悶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缺芹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盯培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凱胡唯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㈡ 怎麼算退休後每月能拿多少退休金

退休金計算公式如下: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
第一,概念不同。養老保險是為解決退休人員
喪失勞動力的人員下崗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退休金則是國家根據退休人員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第二,繳費方式不同。養老金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而退休金由單位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第三,資金渠道不同。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退休金。但退休金由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
第四,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退休金的領取方式是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
分為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退休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㈢ 退休金如何計算

這篇文章比較考驗你的算術能力。
話不多說,直接看。
退休金主要分為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的計算。
下面我們分別通過公式計算一個理想值。
1、職工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養老金?先來看看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再來看看公式中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 = 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 × (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 計發月數
注: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x1/c1+x2/c2+......+xn/cn)/N
(x1、x2...為參保人員退休前一年、兩年...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 )
(c1、c2...為參保人員退休前一年、兩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公式中有一個計發月數,這個計發月數跟實際退休年齡有關,男性一般是在60歲退休,而女性有50歲也有55歲退休的,我們用一張表展示不同年齡段退休的計發月數。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計發月數並不是最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而是用在計算公式中的一個數字。
那麼通過以上公式,具體能領到多少養老金呢?
單純這樣看,可能會看不懂,我們需要用幾個數據來分析一下。
舉例:小張今年35歲,在合肥正式開始交職工社保,月工資6000元;當地上源宴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小張每年工資漲幅是500元,當地平均工資每年增幅5%。
下面我們開始計算小張退休時每月領取的退休金。
1)小張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
我們用一張表清晰地展示一下:
針對雹閉銀這個表格中的數據需要做幾點說明:
表格中的所有數據都是在理想狀態下計算的,並且沒有考慮賬戶計息態段問題;
表格中的所有數據均是按照當前的政策指導,無法探究以後的政策走向。
然後,我們再來針對表格中每一項的計算方法進行說明:
1.個人年度賬戶余額:指的是每一年的個人賬戶結余金額,例如,第一年每月繳納金額為480元,一年繳納金額就是:480 × 12 = 5760 元;第二年就是:5760 + 520 * 12 =12000元,以此類推。
2.當地上年平均工資:上面說了平均工資每年增幅5%,第二年就是:5000 + 5000 × 5% = 5250元;第三年就是:5250 + 5250 × 5% = 5512.5元,以此類推。
3.本人工資指數:這里為方便計算,本人工資指數 = 當年工資數/當地上年平均工資,算出每年的結果以求取平均工資指數。第一年工資指數 = 6000/5000 = 1.2;第二年工資指數 = 6500/5250 = 1.24;以此類推。
4.本人平均工資指數:從第15年開始,計算前面所有年份的平均工資指數,圖中可見:
第15年平均工資指數 = (1.2 + 1.24 + ... + 1.33 + 1.31 )/15 =1.31;
第20年平均工資指數 = (1.2 + 1.24 + ... + 1.25 + 1.23 )/20 =1.30;
以此類推。
5.基礎養老金:通過上述公式基礎養老金 = 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 × (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以此公式為基礎,分別計算:
繳納15年後,基礎養老金 = 9899.66 ×( 1 + 1.31 )÷ 2 × 15 × 1% ≈ 1715元 ;
繳納25年後,基礎養老金 = 16125.5 ×( 1 + 1.27 )÷ 2 × 25 × 1% ≈ 4575.6元;
注:圖中看到的1718.76元和4583.86元才是更准確的數據,因為前面的很多數據只取後兩位顯示,計算的時候會產生偏差。
6.個人賬戶養老金:以60歲退休計算,計發月數為139;所以,用個人賬戶余額 ÷ 139;計算出來的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看到這么多數字公式是不是暈了?
說點題外話,保爺之前科普過一篇醫保報銷的文章,有位粉絲留言說「看了這么長的文章還是沒看懂,我就知道醫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保爺當時看到挺受感觸的。
且不論醫保之路長不長,不論是養老還是醫保,你完全可選擇簡簡單單的,拿著卡等別人發錢或者報銷,可是保爺更希望你知道發的錢怎麼來的,哪些是能報銷的哪些不能,尤其是醫保方面,很多人不太懂,所以保爺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科普解決一些人的問題。
大家有不懂的,來問,一定知無不言。
扯遠了點......
覺得這些數字煩神的,那麼直接來看看,幾年後能把自己交的錢全部領回來。
2)多少年回本呢?
我們可以看到,根據不同的繳費時間,回本時間不同,交的時間越短,回本時間越長。而繳費25年,回本只需不到4年。
有一點也需要注意:表格中記錄的回本時間,僅針對於養老保險這一項,醫療保險及其他的繳費均沒有記錄。如果附加上,可能時間會延長一些,但是也不會太多。
同時表中有退休至70周歲、80周歲(注:不包括70周歲及80周歲領取金額)分別總共領取養老保險金額,可見交的時間越長,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活的時間越長,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這張表格中的回本時間,是單獨針對於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8%的費率計算的,不涉及到社保的其他費用,與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關系也不同。
我們看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以及理想狀態下退休後的領取情況。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與更多普通人相關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養老金?同樣我們先回顧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
月領取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接下來,我們仍然用一張表來展示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里的基礎養老金政策以合肥市2020年的養老保險政策來計算。
假設:老張今年40歲,開始在合肥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每年選擇自己能承受的2000元檔次,並享受政府補貼200元,假設之後合肥的養老保險政策不變。我們來看下老張到60歲能領多少養老金。
關於表格中的一些數據說明:
1)政府補貼金額:合肥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個人補貼機制,在2000元檔次的繳費,會補貼200元,並且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不同的檔次有不同的補貼金額。
2)月基礎養老金:合肥市當前的月基礎養老金為:145元,還有不同年齡段的額補貼政策,我們在這里沒有計算。但是我們計算了繳費年限的基礎養老金政策,即:每多交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2元。
3)至70周歲、80周歲領取總額:這里標注的是以十年總共領取金額,不包含70周歲和80周歲當年的領取金額。
關於居民養老保險的回本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回本時間比較長,按照2000元檔次繳費,加上政策補貼,也至少要7年的時間才能回本。
但實際上通過不同的繳費檔次計算結果顯示:繳費檔次越低,回本時間越快;繳費檔次越高,回本時間越慢。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寫在最後】算完了之後,不知大家預估能領多少呢?
當然,這些都是機械的數字,以後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須知短短四十載,我們的生活變化可稱天翻地覆,誰也不知道我們這代人老了後又會怎樣。
最近我們也知道,延遲退休已成定局,保爺一直覺得,體面養老,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不知道大家對「養老」又做何感想呢?

㈣ 怎麼計算自己的退休金

社保退休金分為三個部分,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全省(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本人賬戶養老金=本人賬戶內養叢卜老金存儲額度/發放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1.3%。

相關介紹:

2014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從1月1日起按照10%的標准上調,平均每月養老金將突破2000元。

2018年,河南、廣東、內蒙古三地相繼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加上6月份和7月份地方政策密集落地,已有北京、吉林、山西、上海大源、江蘇等20多個省份確定了基本養老金上調方案。

一千個人里就有一千個哈默萊特,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同一件事情,大家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我的答案或許並不是最為標准,最為正確的,但也希望能給予您一定的幫助,希望得到您的認可,謝謝!

㈤ 如何計算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敬磨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敏稿陸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an/an)/n。
公式中,a。
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橋頃資額。
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祝願你在今後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當遇到困難時,也可以迎難而上,取得成功,沒嫌慎如果有什麼不懂得者液問題,還可以繼續詢問,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顧慮,我們一直都是您最堅定的朋友後台,現實當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順心的事情也能夠和我詳聊,我們一直提供最為靠譜的司法解答,幫助,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堅持,陽光總在風雨後,困難一定可以度過去,只要你不放棄,一心一意向前尋找出路。

一千個人里就有一千個哈默萊特,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同一件事情,大家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我的答案或許並不是最為標准,最為正確的,但也希望能給予您一定的幫助,希望得到您的認可,謝謝!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㈥ 個人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退休金與工齡有關系嗎:工齡與退休金有關系,工齡可以作為計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項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工齡越長,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退休養老保險計算器


計算方法:基礎退休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說明:通過本計算器,可以根據您上年度平均月工資及您所在市職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資與現在年齡、打算退休時年齡、帳戶累積的養老金額、默認個人工資增長率幾默認職工工資增長率計算出退休後每月大致能拿基礎養老金金額。計算公式:(僅供2006年1月1日後退休計算使用)P=P1+P2+P3P1 =(W+Y)/2×N×1%P2=Q/計發月數P3=Y×N×X參數含義及解釋:P—基本養老金?P1—基礎養老金?P2—個人賬戶養老金?P3—過渡性養老金Q—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W—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累計12個月為1年)Y—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本人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X—計發系數,按1.3%取值

㈦ 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

這里的平均工資指的是退休人員所在地區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說經濟發達地區的基礎養老保險金,要高於欠發達地區。

而平均繳費指數指的參保人選擇的繳納比例。一般來說繳費指數在0.6-3之間。從這里也能看出,社保的繳費比例越高,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會越高。

累計繳費年限既包括實際繳費年限,也包括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還是很復雜的,在這里就不展開進行敘述了。

例如,虎虎退休時,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是6500。虎虎的繳費指數平均值是0.7,累計繳存了15年(下面計算時,為了簡化計算過程,沒有考慮利息)。

基礎養老金=6500*(1+0.7)/2*15*1%=828.75。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

我們繳納社保時,一部分會進入我們的個人社保賬戶,一部分會進入國家統籌賬戶。我們個人賬戶的部分,直接影響退休養老金的計算。

當然,一般來說各地的繳費比例也是不同的。畢竟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還有是很大的差別的。

養老金計發月數和我們退休的年齡有直接的關系,退休的越晚,計發月數越少;退休的時間越早,計發月數越多。

一般來說,退休計算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即按照60歲退休而確定的。這個時間,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我們個人不能自由選擇。

例如,虎虎社保的個人繳納比例為8%,社保的計算基數是5500。虎虎選擇在65歲退休。

個人賬戶養老金=5500*8%*12*15/139=569.78。

3、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上面的計算公式是山東省的計算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過渡性養老金並沒有全國統計的計算公式,各省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計算方法。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過渡性養老金主要就是為了提高社保當中「中人」的退休待遇。大家如果需要實際計算時,需要使用「中人」所在地區的計算公式。

當然,影響過渡性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就是,視同繳費年限以及調整系數。

例如,虎虎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是10年。

過渡性養老金=6500*10*1.3%*0.7=6500*10*1.3%*0.7=591.5。

這樣計算完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虎虎退休時第一月發放的退休金了。

退休養老金=828.75+569.78+591.5=1990.03。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計發月數只是影響第一次退休金的計算,而不是說只能領取139個月的退休金。與此同時,退休養老金也在逐步提高。我們要相信退休人員的待遇會越來越好的。

另外,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金,也是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當然,靈活就業人員不會涉及過渡性養老金,具體的繳納基本都是20%。

㈧ 養老退休金怎麼算出來的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2%

退休養老金上調了嗎

1、從繳費年限,看養老金上調

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2、從繳費水平繳費年限,看養老金上調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

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3、從繳費水平,看養老金上調

在按以上兩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知曉了,有了退休養老金,我們不但能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另外還可以幫助到自己的孩子。

㈨ 如何計算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養老保險是社保五險之一,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取養老金,而很多人也很關心自己退休後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而養老金是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那麼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呢?

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公式: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數×1%=,平均繳費指數=總的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指數=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劃發放月數。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簡單計算一下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條件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以及累計繳費滿15年,雖然養老保險繳夠15年就可以退休了,但是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的,參保人繳的越多,養老金拿的越多,所以那些養老保險繳滿15年、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建議繼續繳納。

㈩ 個人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現在的社保養老大概分為三種:

1、居民合作養老;

2、在職職工養老保險(靈活就業自己交納歸到這一類裡面);3、事業單位公務員養老。


★居民合作養老:

     居民合作養老的交費類型比較多,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總共12個檔。

     居民合作養老不存在必須交滿多少年的說法,只要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居民個人交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裡面,根據退休年齡計算。一般都是按照60歲計算了。

計算方式如下:

個人賬戶部分:個人賬戶累計的錢/139

基礎養老金部分:全部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國家現在的標准應該是在80元/月,至於地方再補充多少,各個地方的政策不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在職職工養老保險,包括靈活就業人員都是一樣的計算方式:

必須交滿15年,且達到退休年齡。如果交滿15年依然沒有達到退休年齡,需要持續交到退休年齡,也可以一次性補齊(地方不同,政策不同)。如果不繼續交納就會轉成合作養老模式,其實是虧的。


領取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交費指數化工資)/2*1%*交費年期

也就是說交費時間越長,基礎養老金領取的也就越多。


★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累計資金/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也不同,5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也就是說退休得越晚,個人賬戶可以拿到的錢就越多。

閱讀全文

與退休金怎麼算我得多錢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省集體工轉合同工退休社保補繳多 瀏覽:456
老人去世多久可以養寵物 瀏覽:180
老年人經常頭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793
玖姿中老年人短袖上衣 瀏覽:786
哪些東西可用於hiv抗體檢 瀏覽:693
為什麼我不喜歡養父母 瀏覽:203
上海抗議養老金並軌 瀏覽:191
父母無能力交社保怎麼辦 瀏覽:189
天津老年公寓咨詢電話 瀏覽:470
關於孝順的短故事 瀏覽:356
老年人腿困是怎麼回事 瀏覽:871
軍人養老保險60歲以後給多少 瀏覽:647
父母職業個體工作單位怎麼填 瀏覽:231
養老保險單子怎麼算 瀏覽:11
易縣養老保險到期怎麼辦理 瀏覽:15
樂山養老保險用什麼軟體 瀏覽:929
重陽節插什麼 瀏覽:21
什麼體檢需要等一周 瀏覽:372
海淀入職體檢怎麼辦 瀏覽:340
八零後能一次交夠養老保險嗎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