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補發的養老金什麼時間發放
每年的七月份發放,從1月1號執行
B. 養老金什麼時候到帳呢
養老金到賬時間一般為15號左右,沖虧培如果老人的養老金好幾個月沒有到賬,可能是因為未及時進行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或者是未及散唯時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變更社保卡銀行賬戶信息。
1,沒有及時進行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為了避免被有心之人鑽空子冒領國家養老金人社局要求退休人員每年要進行1到2次的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且各地集中認證的時間不一致,未認證將會導致養老金被停發,每年的3到4月。社保中心會對胃經。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的退休人員開展全面篩查。對於沒有進行資格認證,且無法取得聯系的退休人員。從次年起要停發養老金待遇。待到補充認證後恢復發放,並補發漏發的待遇。
2,沒有及時變更養老金的領取方式
人社部發布了,關於壓縮制發周期優化社會保障卡管空念理服務的通知,其中提到對於新增的待遇領取人員全面通過社保卡發放養老金通過其他方式領取養老金的將逐漸轉變為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此後各地陸續開放了統一使用養老金社保卡領取養老金的通告。沒有及時辦理變更養老金領取方式將會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
3,特殊原因導致養老金被停發
如果退休人員觸犯法律底線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罰服刑期間停發養老金待遇且無法享受養老金上調福利刑滿釋放後也不會補發期間的養老金,但會按照復興前的標准繼續發放養老金。犯罪記錄除了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如果退休人員失蹤超過六個月從第七個月停發養老金待遇對於類似的情況如果失蹤老人被找回期間漏發的養老金可以進行補發。
C. 2022年退休人員養老金陸續開始重算,10月份補發的差額能到位嗎
隨著多個省份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公布,這些地區2022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即將迎來重算,重算之後增加的養老金差額也將陸續到賬。
目前,已經有23個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海市和北京市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全國最高都在11,000元以上。西藏自治區排名第三,高達9900元。廣東省、天津市、江蘇省、青海省這是四個計發基數超過8000元的省份。剩餘的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普遍在8000元以下,最低的地區是黑龍江省,只有不足6000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還有浙江省等8個省份沒有公布,不過早晚還是會公布的。像去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深圳市是今年1月份公布的。只要是今年的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都會迎來重算並補發差額,不用擔心會吃虧。不過,有關重算養老金的差額並不一定會10月份發放到位的。公布計發基數越晚的省份,到位時間相對會晚一些,一般可能會最晚到明年二三月份。
以往年度的退休人員都已經參加了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養老金差額也都於7月底前補發到位了,不參與養老金的重新計算,這實際上也是制度上設計的公平性。
養老金補培散發的差額該怎麼算?由於實施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退休待遇中與計發基數相關的部分都會按比例增漲。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待遇與計發基數相關的部分主要是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比較特殊。比如說深圳市的過渡性養老金有定額增加了100元和每年繳費年限發放的4元改中慶部分,這一部分跟計發基數無關。上海市的過渡性養老金,1993~1997年個人賬戶採取的是「虛賬實記」的辦法也跟計發基數無關。
假設一位山東省退休老人只有基礎養老金。按照100%基數繳費20年,基礎養老金待遇是20%的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山東省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893元,2022年變為7182.5元。這樣經重算後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1436.5元,增加了57.9元。
如果說這位退休老人是2月份退休的,3月份開始領養老金,那麼補發3~9月的養老金差額是7個月,補發的差額就是405.3元。
不過,養老金計算的時候是嚴格按照比例計算的。如果有的老人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待遇是80%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這樣實際上每月增發的養老金金額就能高達231.6元,補發7個月的差額將是1621.2元。
其實這樣的錢數並不是很多。10月份,所有已經退休的企業老人領到了今年的冬季取暖費1700元(和10月份養老金一起發放的),不要把這筆錢當成自己的養老金差額。
其實,每年新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都要算兩遍,還要補發差額,時間也很晚。確實也很麻煩的,有沒有好的辦法解決呢?其實黑龍江省採取的方式相對簡單。每年12月底或者1月初,黑龍江省就核握參考社平工資增長率等因素,直接公布了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這樣退休的人員就可以直接使用新的基數計算養老金,不會產生補發差額的問題了。
相信隨著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推進,能夠實現有關的簡單方法的。
總體來說,進入10月份以來很多公布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省份,今年以來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會迎來重算和補發。不過有些省份由於還沒有公布,可能會在10月份以後補發差額的。
D. 事關31省養老金重算補發,都會在12月底前補發到位嗎說法來了
事關31省的養老金重算補發,各地都會在12月31日前都補發到位嗎?一起揭曉答案最近這個月,許多人看了太多的養老金補發,可是有人改枯答還是留言說根本沒有收到——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目前全國28個省份公布了計發基數,但是真正開始補發到賬的、大約只有六、七個省份左右,而且還有三個省份連計發基數都還沒公布出來(浙江,福建,內蒙古),最近很多粉絲留言提敗搏問,養老金重算補發在12月會全部到位嗎?為什麼呢?這里一並解讀一下。
12月底前,絕大部分省份養老金替換計發基數將會完成、補發或將迎來全面落地這么說的理由主要有四點,實事求是、有理有據,其中第三點和第四點是關鍵,我們逐個看看:
第一,已經有兩個地方社保部門傳出了養老金重算補發的可靠消息首先,河南省新鄉市人社局10月11號就發出了公開通告,明確說明本市1~9月份退休的相關人員養老金啟用新基數核算的工作將會在11月份落地、到位,另外天津人社局之前公布計發基數的時候,也明確說明會重新核定基本養老金、並自退休審批的次月起予以補發,這是兩個已知的社保機構部門傳來的消息,並不是其他人隨意的說法。如下圖:
河南新鄉人社 和 天津人社相關公告
第二,目前快到11月底,重算養老金補發到賬的只是少數省份從全國來看,目前開始補發的地區確實不多,網友分享了補發留言的、也就出現在貴州、廣東、河北、四川、天津、上海、江西這七個地區,雖然說部分網友留言不一定代表什麼,但是這可能只是冰山顯露出的一角而已,說明11月許多省份已經是啟動補發了——但是公布2022年計發基數的地方卻有28個!然而11月份只剩大約最後一周時間了,由此可見絕大部分的省份,都會在12月期間集中補發。
廣東和貴州的網友留言
依據政策的延續性,最近這幾年各省大多數也都是在12月底之前補發到賬的,只有少數個別地區可能會延後到第二年的年初補發。例如去年2021年、浙江省不少當年退休的人就是在第二年的1、2月份左右才收到養老金補發的。所以依據慣性、12月份多數地方補發落地是基本八九不離十了,所以,目前還沒收到補發的人也不必著急,再等待一下即可。重點來了。
第三,2022年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全國統籌、因此各方面的進程或會提速職工養老保險2022年1月起已經正式實施全國統籌,許多省份的養老金和退休人員各種數據,都已經全部並入了全國的系統中去,各省基本都實現了統籌統支,因此2022年養老金替換新基數、重新核算待遇並補發的進程預計會加快,因為實現全國統籌後、各種數據測算、准備、統計、以及發放的核慧流程會更加順暢、高效——我們也看到今年浙江杭州、舟山、安徽蕪湖等地都將「統籌內、統籌外」的待遇分開兩筆發放、其實也是為了數據統計更高效和方便,這也是全國統籌的一個影響以及意義所在。
第四,許多福利待遇的資金賬目、通常會根據年度不同而做分割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不管是養老金補發、還是取暖補貼發放到位,亦或者說是機關事業單位的精神文明獎、住房補貼、績效等等各種待遇,其實都是需要資金預算開支的安排和計劃的——而各項費用開支,無論是什麼機構或者企事業單位,通常情況下會以一個年度作為一個核算周期,比如從1月1日到12月31日,做過財務的人就知道,有個一個概念叫做「年底關賬」,所以從這個角度看12月底之前、各省將2022年的許多退休人員福利待遇結清、發放到位也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