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兒媳婦有義務贍養公婆嗎都有哪些相關規定
在我國,自古以來婆媳問題都是家庭當中最難調和的問題。龍骨至今婆媳矛盾依舊存在,而如何才能消除這種矛盾,也並沒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很多兒媳婦對婆婆意見頗大,更不要說讓兒媳婦給公婆養老了。那麼在法律上,兒媳婦到底有沒有義務贍養公婆呢?
所以如果想要你自己的婚姻幸福,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把對方的父母當做自己的父母來看待,只有這樣,你們的婚姻關系才會越來越牢固。
㈡ 兒媳.孫子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嗎
兒媳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孫子輩的贍養老人也是有條件的 一是老人的子女全部都不在了 或者沒有民事能力 而是孫子輩的具備了贍養條件 成年了 有收入了 可以贍養老人
㈢ 兒媳婦到底有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
兒媳婦是沒有義務去贍養公婆的,如果說你嫁到這個家庭裡面去,你的公婆對你不好的話,你是可以考慮不贍養你的公婆的。但是你的老公是有義務去贍養他的父母。中國很多人就容易會出現道德綁架,因為你老公需要去贍養他的父母,而你的公婆相當也是你的父母,那麼很多人就會覺得,作為兒媳婦,你也應該去贍養你的公婆。如果說你公婆平時對你很好,因為他們是你老公的爸媽。所以你可以考慮養他們。但是如果他們對你不好,你可以考慮不養他們。
㈣ 孩子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兒媳婦有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呢
站在法律的層面,兒媳對公婆不存在任何贍養義務,負有贍養老人義務的,必須是老人法律意義上的直系子女。
一、我國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沒有對兒媳必須贍養公婆作出任何規定,雙方之間並沒有任何權利和義務的對等關系。
四、雖然不具備法定贍養義務,但是尊老愛幼,維持家庭穩定,才能家和萬事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然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兒媳必須要贍養公婆,但是,我們的社會仍然倡導鼓勵兒媳可以照顧贍養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公婆,畢竟維護家庭穩定,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和才能萬事興啊。
㈤ 民法典關於兒媳婦贍養老人的規定
法律分析:贍養人的配偶不是法定的贍養人。雖然法律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但協助的義務不是贍養義務,且此規定只適用於夫婦關系存續期間。若贍養人同其配偶解除婚姻關系,或者贍養人死亡,那麼,配偶一方協助贍養的義務就自動解除了。但法律鼓勵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贍養義務,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㈥ 民法典兒媳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嗎
法律分析:
1.兒媳可以不贍養公婆,從法律角度看,我們國家法律並沒有哪一條明確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不贍養公婆並不違反法律。而且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沒有其法律地位的。2.在我國《民法典》繼承編規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中,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就是在我國專門調整婚姻和家庭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其所調整的家庭關系主要有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兄弟姐妹關系、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的關系。3.由此可以看出,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不具有法律地位的。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系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贍養的含義基本上符合我們通常說的孝順,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並且在非特定條件下兒媳對公婆遺產也無繼承權,聲討兒媳不贍養公婆不孝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衍生問題:
贍養老人的費用?人民法院認定贍養費的標准包括: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二、贍養費標准如何確定,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贍養費的給付內容分六個方面:1、老年人基本贍養費. 2、老年人的生病治療費用. 3、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 護理費 用. 4、老年人的住房費用. 5、必要的精神消費支出. 6、必要的保險金費用。
㈦ 兒子兒媳有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法律分析:有。根據法律規定,子女要贍養自己的父母,這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但兒媳並不屬於法律意義上的子女,自然兒媳就沒有法定的義務去贍養公婆。 不過既然你選擇了另一半作為你生命中的唯一,那麼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協助贍養老人也會讓整個家庭更加鞏固和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三條 老年人與配偶有相互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的弟、妹成年後,有負擔能力的,對年老無贍養人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㈧ 我國法律規定兒媳婦有義務贍養公婆嗎有什麼依據
法律上沒有規定說兒媳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只規定了贍養人的配偶有協助贍養義務,就是說兒媳婦只有協助丈夫贍養老人的義務。因此兒媳婦不贍養公婆並不違反法律。但在婚姻存續期間,基於傳統道德、倫理以及家庭關系,兒媳都會對公婆進行撫養。
法律分析
法律制度所規定的贍養義務主要針對直系血親關系,或者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和繼子女。因此兒媳可以不贍養公婆,而且兒媳在家庭關系中是沒有其法律地位的。兒子是其父母的贍養人,兒媳不是法定的贍養人,是否對公婆盡孝道、是否侍奉贍養公婆方面,兒媳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法律規定贍養人的配偶具有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但協助的義務不是必須贍養的義務,而且這個規定只適用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若贍養人與配偶解除婚姻關系,或者贍養人死亡,那配偶協助贍養的義務也就自動解除了。而且既然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自然也就沒有資格繼承公婆的財產。除非在婚姻存續期間,丈夫去世,而在這之後兒媳又對公婆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那麼在公婆去世後,喪偶的兒媳也可以作為法定繼承人繼承公婆的財產。
【個人建議】
基於道德,感情或者利益考慮,兒媳如果有能力還是盡可能多地去贍養公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