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

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5-08-14 04:41:07

① 什麼是養老保險繳費工資指數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版繳費基數與社會權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養老金的平均繳費指數是什麼

法律分析: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1.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說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的;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准)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2.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3.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達到保障的目的。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③ 養老退休金計算公式中的市指數是什麼怎麼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

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這個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3)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一、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④ 養老保險 表中的做實合計具體指什麼 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4)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保險待遇

基本期限

(一)1998年7月1日前的已離退休人員(「老人」):按原標准發給養老金。

(二)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實施統一養老保險制度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中人」):

年滿10年

l.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月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和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0年者: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並一次性發給老年津貼,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系。

3.1998年7月1日起參加工作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新人」)

年滿15年

1.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

2.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者: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全部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結養老保險關系。

按月待遇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存儲額(含利息)÷120

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同上。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8年7月1日前的繳費年限×1%(當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乘以1.2%)。

調節金=1997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10%

一次領取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一次性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

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領取個人帳戶儲存額和一次性老年津貼,老年津貼按至1998年7月1日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2個月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按照新的計發辦法,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改為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參保員工每多繳1年,繳費比例增發1個百分點;

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再統一將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120,而是根據退休人員預期壽命延長的實際情況,除以一個適當的計發月數,該計發月數由國家進行統計測算並在全國范圍內公布。

公式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積累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國發[2005]38號文的規定執行)

計算公式

1.對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2.對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月平均工資x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目前,a=0.6,今後隨經濟發展情況調整。

註:比較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看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這個方式,

通過自己的工資與平均工資取平均數的方式,盡量中和高工資的人和低工資的人,使退休後的基礎養老金差別縮小(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繳費工資高,收入低的人繳費工資低)。

但是,如果這個人的繳費工資太低了(目前政策設定為低於平均工資的60%),則對這個人繳費和領待遇的比例而言,就是繳費太少而領待遇偏多,這對其他參保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於鼓勵大家在工作的時候多繳費,年老後多領待遇。因此,設置了a,減少了繳費少的人今後可領的養老待遇。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年限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⑤ 養老金計算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中的三個指數是啥含義怎樣計算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pide;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退休工資

基礎退休金 +個人賬戶退休金月 +過渡性退休金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退休金

本人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60歲為139個月,55歲為170個月,50歲為195個月,45歲為216個月);

過渡性退休金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本人可視同繳費年限*1.3% 。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

A =(X0/C1+X1/C2+……+Xn/Cn+1)&pide;N

公式中,X0、X1……Xn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及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C1、C2……Cn+1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1年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為職工參與計算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繳費年限;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計算

S=C1/12 X A

例:某人2013年退休,2012年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470元,計算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3535.58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1.58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14.33年),個人賬戶累計金額30097.23元。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3470+3535.58)/2*31.58*1%=1106.18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保廣東省基礎養老金 瀏覽:417
父母做過什麼事情讓人淚崩 瀏覽:239
退休年齡到了但沒交夠15年 瀏覽:57
你的牙齒能活80歲 瀏覽:549
如何讓老人穿白襪 瀏覽:604
體檢乙肝弱陽性該怎麼辦 瀏覽:849
警察體檢復檢血生化查什麼 瀏覽:698
城鎮養老和農村養老同時入著 瀏覽:352
兒女不孝敬爸媽正能量視頻 瀏覽:690
舊社會的老人是怎麼欺負女人的 瀏覽:74
論語中關於孝敬父母的 瀏覽:683
父母不考試怎麼辦 瀏覽:106
老人膝蓋長骨刺怎麼治 瀏覽:50
南昌市青山湖老年大學電話 瀏覽:818
搜索關於重陽節的作文 瀏覽:728
老人是冠心病脾氣很大怎麼辦 瀏覽:341
體檢導醫和門診導醫哪個好 瀏覽:500
老人遺留房產怎麼處理 瀏覽:549
孝順名著片段 瀏覽:145
曹家渡老年大學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