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養老保險在哪裡交
1、養老保險去戶口所在地的鎮、街道或者社保繳費。如果個人想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可以在戶口所在地的鎮、街道或者社保辦理自謀職業繳納社保兩險去,咨詢辦理個人繳納社保即可,如果當地允許銀行代繳的話,到協議銀行辦理自謀職業參保兩險即可。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
1、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
2、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
3、權利與義務相對等;
4、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5、自我保障為主,集體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
6、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❷ 養老金依據哪個地方標准
養老金領取標准主要取決於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及繳費年限,按照以下規則確定:
此外,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計算標准復雜且全國不統一,具體落地政策有省、市、縣三級統籌。省級統籌地區,全省城鎮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標准相同;市、縣級統籌地區,同一個市或縣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標准一致。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地區在向省級統籌發展,未來有望實現全國統籌。
❸ 退休回老家養老金按哪個地方領取
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地主要依據以下規則:
若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則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若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但在某一參保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則在該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若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一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但之前在某一參保地有滿10年的繳費記錄,則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若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則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綜上所述,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地主要取決於養老保險關系的所在地以及累計繳費年限。
❹ 養老保險在什麼地方領
養老保險的領取地點一般是戶籍所在地社保局或相關養老保險服務機構。具體情況如下:
戶籍所在地社保局:這是大多數人領取養老保險的地點。由於大多數人是在自己的戶籍所在地繳納養老保險,因此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通常也是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或相關養老保險服務機構辦理領取手續。
異地領取:對於異地工作者,如外出務工人員,如果他們在工作地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達到一定時間,也可以在工作地的社保局領取養老金。但這種情況需要提前辦理好相關手續,以確保能夠在異地順利領取。
特殊情況處理:在特殊情況下,如因身體原因無法親自到場領取或居住在國外等,可以委託親屬或相關機構代為辦理領取手續。這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如委託書、身份證明等。
請注意,具體領取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因地區和政策差異而有所不同。為確保順利領取養老保險,建議退休人員或即將退休的人員提前向當地社保局咨詢,了解詳細政策和流程。同時,要妥善保管個人養老保險相關證件,防止丟失或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