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有所終的所終是什麼意思
老有所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lǎo yǒu suǒ zhōng,意思是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或年老時能生活得很好。
出處:《大道之行也》
西漢戴聖《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終:最後,結局。所終:合適的待遇、歸宿。「老有所終」的「終」是名詞,是「晚年應有的待遇」的意思。
⑵ 老有所終是成語嗎
是
老有所終
lǎo yǒu suǒ zhōng
成語解釋: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
成語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成語繁體:老有所終
成語簡拼:LYSZ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老有所終作賓語;指養老。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老有所養
反義詞:流離失所
⑶ 成語「頤養天年」是什麼意思
頤養天年,讀音yí yǎng tiān nián,漢語成語,指保養年壽。出自京劇《楊門女將》。
成語典故
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十月》1981年第1期:「他對佛教已經一往情深,肯定會抱守著這些陳舊的信條去頤養天年的。」
《新華文摘》1981年第5期:「晚上便與兒孫們坐在一起,聽聽廣播,講講故事,過著頤養天年的生活。」
(3)養老什麼終成語擴展閱讀
頤養天年的近義詞:
終其天年
終其天年(zhōng qí tiān nián),出處是《莊子·山木》,成語釋疑為終:竟,盡。天年:指自然的壽數。過完應有的壽數。指壽長而善終。
頤養精神
頤養精神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 yí yǎng jīng shén ,意思是為保養精神元氣。出自《後漢書·馬融傳》:「夫樂而不荒,憂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頤養精神,致之無疆。」
以終天年
以:表示目的。終:結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壽。指養老送終。
⑷ 「🐑👴💁🀄」是什麼成語
謎底:養 老 送 終。
【成語注音】:一ㄤˇ ㄌㄠˇ ㄙㄨㄥˋ ㄓㄨ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養 生 送 死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 照 顧 老 人
【成語接龍】:
1、養 老 送 終→終 南 捷 徑→徑 一 周 三→三 茶 六 飯→飯 囊 酒 甕
2、養 老 送 終→終 身 大 事→事 必 躬 親→親 疏 貴 賤→賤 目 貴 耳→耳 鬢 相 磨→磨 昬 抉 聵
3、養 老 送 終→終 日 不 倦→倦 鳥 知 還→還 我 河 山→山 崩 海 嘯→嘯 聚 山 林→林 籟 泉 韻
⑸ 「🐑👴💁🀄」打一成語
一無所有
yīwúsuǒyǒu
[釋義] 什麼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語出]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近義] 空無所有 空空如也 兩手空空 身無長物 家徒四壁
[反義] 無所不有 無所不包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一貧如洗」有別:~是直陳性的;可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不僅是財物;較為廣泛;適用對象也不僅是個人、家庭、范圍可擴大至集團、國家等;「一貧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以財物為主;適用對象僅是個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英譯] havenothingatall
⑹ 形容養老的成語有哪些
【養老送終】:指子女對父母身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作謂語、定語、賓語;指照顧老人。
【老有所終】: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作賓語;指養老。
【養生送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作謂語、定語;指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
【頤養天年】:指保養年壽。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養老。
⑺ 養老送終的成語解釋
養老送終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解釋:指子女對父母身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
詞語分開解釋: 養老: 1.謂保攝調養以延緩衰老。 2.年老閑居休養。 3.人體穴位名。送終: 長輩親屬臨終時,在其身邊陪伴照應,死後料理喪事。
⑻ 養老送終的真正含義
養老送終,漢語成語,拼音是yǎng lǎo sòng zhōng,意思是指子女對父母身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出自 明·吳承恩《西遊記》。